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适时提出走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近年来,经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了我们的自觉行为,以有效教学为抓手的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最近的两年内分别取得四大成果:2008年顺利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学校;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的高考实现一年一大跨越,每年本科上线人数以百递增,重点上线人数连续三年居顺德区同类学校之首,学校也连续三年被评为佛山市为数不多的“高考成绩进步奖”学校。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清晰的办学思想,但更离不开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因此,精细化管理是作为我们学校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0年的高考,我校再次大跨步地前进,在生源状况与上一年相同的情况下,上本科线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100多人,比教育局给我们的预期目标多了215人,上重点线人数也遥遥领先于同类学校。这是我校近年来实行文化引领、科学管理的理念下,学校得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体现。在高考总结表彰大会上,上级领导的讲话也提到:“总结今年乐从中学的高考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肯定:第一是该校行政班子奋发有为、团结进取的精神。……第二是逐步推进和完善富有乐中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一所学校管理水平和素质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赖以成功的保障。……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保证了各项教学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而高考的成绩可以说是制度的胜利。”领导的讲话,高度概括了我们这两年来取得成绩是制度保障上取得的胜利,是精细化管理的结果。回顾过去,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一些做法:
一、探索学校管理新模式,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现代管理观,不断创新学校管理模式,积极实施学校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强化学校内部管理,走精细化管理要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是推动学校由大校向强校转变的重要措施。
纵观名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无一不是体现在制度建设的精细化和制度落实的精细化上。因此,我们
一是在制度的建设上进一步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事事有规定,时时有规定,从而建立起覆盖学校工作各个环节的制度管理体系。最重要的是,我们把制度的落实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抓手,严肃认真抓检查,坚持不懈抓考核,持之以恒抓奖惩,以制度的落实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实现紧张、有序、高效的运转。
二是从小处着手,关注细节,重视过程管理。要坚持“缩小管理模块,下移管理重心”,将学校管理范围由大缩到小,由整体缩到局部,实行层级责任制,一层对一层负责,一层对一层考核,从纵向体系确保政令通畅,突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学校领导是细节管理的监督者、指导者和落实者,要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分工合理、责权明确、运转流畅、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要督促教师将细节管理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形成事事抓细节、人人抓细节的良好工作运行状态,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注重细节,深化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转变老师们的观念,把封闭的课堂大门打开,积极推行“推门课”和“常态课研究”制度,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切实配合教务处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领导,要努力做到思想上同心,工作中同向,行动中同步,以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一是心中要装着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试想,一个学生一天学习的生活是在讽刺漫骂中度过的,他(她)能进步吗?语文课上一顿臭骂,英语课上一通批评,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试问:这样的学校能叫文明学校吗?这样的校园能叫和谐校园吗?这样的老师能叫为人师表吗?一些老师写总结或写论文时总是喜欢提“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但做得怎么样呢,是否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呢,是否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服务呢,值得反思。殊不知,教育上的任何投机行为,最终必然是以牺牲学生的根本利益为代价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本观念。要关注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爱护每个学生,激励每个学生,坚决摒弃对后进学生挖苦打击,甚至采取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淘汰的错误做法。要坚持从每一名后进生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入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渗透先进教学理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全面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
组织老师们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们在备课中是否做到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整合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是否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二)学校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智慧,你为这个“集体“做了多大的贡献?出了多少个点子?
(三)教学成绩的提高,你是否寄希望于课后的辅导与巩固,是否出现课堂损失课后补的现象?殊不知,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输给了备课和课堂教学这两个关键环节上。即便是在课后的辅导和巩固上,是否做到了“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呢?这些问题,可以衡量出自己在教学过程的粗放还是精细。
教学工作重在落实,要在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搞好每一次辅导、批阅好每一本作业上下功夫。教务处要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大力提高管理效能,不断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上水平,教学质量上台阶。
三、以人为本,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保证精化化管理落到实处
事业要发展,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充分调动、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学校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能否顺利推行精细化管理,关键是能否打造出一支精诚团结、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来。关于队伍建设,我们有两点体会:
一是要加大力气抓好行政队伍建设。学校领导要虚心学习,不断进取,提高管理水平,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学校领导还必须与时俱进,担当大任,负起使命。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绵羊,胜过一只绵羊领着一群狮子。一个学校,一个单位能够有所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子怎么样。实践证明,凡是学校搞得好的,肯定有一个好的班子;学校搞不好的,问题成堆,矛盾重重,肯定是班子内部,特别是校长有了问题。既然命运安排我们选择这份职业,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份事业;群众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对得起群众。靠什么对得起事业,对得起群众?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班子成员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工作中找准定位、自觉到位、主动补位、不要越位、不能错位。自觉做到思想上善交流,情感上善沟通,决策上善民主、关系上善协调,廉政上善提醒,培养健康心态,努力达到互信、互谅、互补、共赢的局面。做到职务分、思想合;职责分、目标合;任务分,关系合;求大同,存小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形成整体合力。同时,要切实改进领导作风,注重领导艺术,不能以行政命令对待教师,而应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教师,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全心全意依靠教师,真心诚意关心教师,一心一意发展教师。自觉将行政职权、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结合起来,用真理的力量启迪人心,用情感的力量温暖人心,用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心,用人格的力量激励人心,做一名师生拥护、社会满意的优秀校长。
二是要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精细化管理能否落到实处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教师队伍。第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师德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要有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要有学习和培训意识,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第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鼓励教师主动学习,自我发展,以业务素质的提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责任编校蒋小青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清晰的办学思想,但更离不开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因此,精细化管理是作为我们学校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0年的高考,我校再次大跨步地前进,在生源状况与上一年相同的情况下,上本科线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100多人,比教育局给我们的预期目标多了215人,上重点线人数也遥遥领先于同类学校。这是我校近年来实行文化引领、科学管理的理念下,学校得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体现。在高考总结表彰大会上,上级领导的讲话也提到:“总结今年乐从中学的高考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肯定:第一是该校行政班子奋发有为、团结进取的精神。……第二是逐步推进和完善富有乐中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一所学校管理水平和素质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赖以成功的保障。……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保证了各项教学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而高考的成绩可以说是制度的胜利。”领导的讲话,高度概括了我们这两年来取得成绩是制度保障上取得的胜利,是精细化管理的结果。回顾过去,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一些做法:
一、探索学校管理新模式,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现代管理观,不断创新学校管理模式,积极实施学校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强化学校内部管理,走精细化管理要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是推动学校由大校向强校转变的重要措施。
纵观名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无一不是体现在制度建设的精细化和制度落实的精细化上。因此,我们
一是在制度的建设上进一步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事事有规定,时时有规定,从而建立起覆盖学校工作各个环节的制度管理体系。最重要的是,我们把制度的落实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抓手,严肃认真抓检查,坚持不懈抓考核,持之以恒抓奖惩,以制度的落实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实现紧张、有序、高效的运转。
二是从小处着手,关注细节,重视过程管理。要坚持“缩小管理模块,下移管理重心”,将学校管理范围由大缩到小,由整体缩到局部,实行层级责任制,一层对一层负责,一层对一层考核,从纵向体系确保政令通畅,突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学校领导是细节管理的监督者、指导者和落实者,要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分工合理、责权明确、运转流畅、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要督促教师将细节管理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形成事事抓细节、人人抓细节的良好工作运行状态,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注重细节,深化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转变老师们的观念,把封闭的课堂大门打开,积极推行“推门课”和“常态课研究”制度,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切实配合教务处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领导,要努力做到思想上同心,工作中同向,行动中同步,以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一是心中要装着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试想,一个学生一天学习的生活是在讽刺漫骂中度过的,他(她)能进步吗?语文课上一顿臭骂,英语课上一通批评,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试问:这样的学校能叫文明学校吗?这样的校园能叫和谐校园吗?这样的老师能叫为人师表吗?一些老师写总结或写论文时总是喜欢提“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但做得怎么样呢,是否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呢,是否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服务呢,值得反思。殊不知,教育上的任何投机行为,最终必然是以牺牲学生的根本利益为代价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本观念。要关注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爱护每个学生,激励每个学生,坚决摒弃对后进学生挖苦打击,甚至采取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淘汰的错误做法。要坚持从每一名后进生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入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渗透先进教学理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全面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
组织老师们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们在备课中是否做到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整合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是否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二)学校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智慧,你为这个“集体“做了多大的贡献?出了多少个点子?
(三)教学成绩的提高,你是否寄希望于课后的辅导与巩固,是否出现课堂损失课后补的现象?殊不知,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输给了备课和课堂教学这两个关键环节上。即便是在课后的辅导和巩固上,是否做到了“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呢?这些问题,可以衡量出自己在教学过程的粗放还是精细。
教学工作重在落实,要在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搞好每一次辅导、批阅好每一本作业上下功夫。教务处要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大力提高管理效能,不断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上水平,教学质量上台阶。
三、以人为本,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保证精化化管理落到实处
事业要发展,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充分调动、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学校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能否顺利推行精细化管理,关键是能否打造出一支精诚团结、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来。关于队伍建设,我们有两点体会:
一是要加大力气抓好行政队伍建设。学校领导要虚心学习,不断进取,提高管理水平,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学校领导还必须与时俱进,担当大任,负起使命。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绵羊,胜过一只绵羊领着一群狮子。一个学校,一个单位能够有所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子怎么样。实践证明,凡是学校搞得好的,肯定有一个好的班子;学校搞不好的,问题成堆,矛盾重重,肯定是班子内部,特别是校长有了问题。既然命运安排我们选择这份职业,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份事业;群众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对得起群众。靠什么对得起事业,对得起群众?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班子成员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工作中找准定位、自觉到位、主动补位、不要越位、不能错位。自觉做到思想上善交流,情感上善沟通,决策上善民主、关系上善协调,廉政上善提醒,培养健康心态,努力达到互信、互谅、互补、共赢的局面。做到职务分、思想合;职责分、目标合;任务分,关系合;求大同,存小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形成整体合力。同时,要切实改进领导作风,注重领导艺术,不能以行政命令对待教师,而应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教师,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全心全意依靠教师,真心诚意关心教师,一心一意发展教师。自觉将行政职权、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结合起来,用真理的力量启迪人心,用情感的力量温暖人心,用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心,用人格的力量激励人心,做一名师生拥护、社会满意的优秀校长。
二是要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精细化管理能否落到实处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教师队伍。第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师德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要有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要有学习和培训意识,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第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鼓励教师主动学习,自我发展,以业务素质的提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责任编校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