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我的第二条生命线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t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接触电脑,是从玩电子游戏开始的,以致刚学会上网时除了看点新闻就是打游戏。2000年,学校电脑教室建成,并联了网。渐渐地,我学会了上网查资料,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工作。
  2002年8月,我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辅导老师推荐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的论坛,并教大家怎么注册,当时还不知道论坛是怎么回事,登陆后才知道是大家交流的地方。于是,就经常在这个论坛游荡,不久发帖数便跃居排行榜第11位。当时对论坛认识很片面,只是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流浪。
  后来,一个朋友邀请我到本地的一个网站的论坛上交流。从此,“大河村”便正式成了我的网名。由于我经常上线发帖,很短时间内,“大河村”便成为这个论坛网友中人气颇旺的一员。
  2003年,一位同事向我介绍朱永新教授,并向我推荐了他的《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在线”网站。10月20日,我以“大河村”的网名注册,从此,一个“孙悟空”(我选用的头像)便活跃在那片“网络天空”。初登“教育在线”,我只是简单地浏览。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了新教育实验,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便把它推荐给校长。校长和大家积极协商、讨论参加实验之事,也很快得到课题组的批准立项。从此,我便与新教育实验和“教育在线”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登陆“教育在线”便成为我生活的必需。可以说,网络学习成了我的第二条生命线。
  最初,我只是关注与新教育实验有关的文章和朱永新教授、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很少跟帖。2004年7月,在第三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我与不少网友有了交流,此后,我开始大量阅读众多网友的文章,并开始跟帖、发帖,与大家共同学习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河村”“登封市商埠街小学”受到了课题组和广大网友的关注。2004年6月,我在李镇西老师的一个帖子后面跟了帖,给他提了个小小的建议,想不到李老师竟然给我发了个短信,并表示感谢。我没想到“教育在线”上的教育专家也是如此平和、亲切。这让我信心倍增。后来,我经常与课题组的储昌楼、张荣伟等老师联系,还结识了何金钟、小宇宙、褚清源等,他们对教育的执著让我感动。大家亲切的问候、开心的交流、无障碍的沟通,激发了我对教育的激情,对生活的热爱。与小宇宙的交流,让江苏省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与登封市商埠街小学结成了友好兄弟单位,两个学校老师的交流开展得如火如荼。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大河村”和“登封市商埠街小学”也被朱水新教授关注着。2005年5月15日,朱教授到郑州讲课。会上,他多次提到“大河村”和“登封市商埠街小学”,并在会后不厌其烦地对各家媒体的记者们介绍、推荐我和我们的学校,让他们多帮助、关注我们。这让我对新教育实验更增加了一份热情和责任。
  随着在“教育在线”上时间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仅靠在网上的浏览和交流,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从广大网友的成长经历来看,读书和反思是延长教育生命、提高教育质量的最好方式。两年来,我阅读了大量教育著作以提高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朱永新、李镇西、孙云晓等教育专家的教育专著摆上了我的案头,一批网友的随笔集也成了我的精神食粮。一年里,我撰写教育随笔60余篇,并有数篇在报刊上发表。
  教育是我的第二生命,网络是我的第二课堂,我的教育生命在“教育在线”壮大、延伸。
其他文献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知识的自主获得,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重整合    要整合教学内容,就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可打破学科的界限,与其他学科沟通,整合有关学习内容。①与美术学科整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
精简行政机构是当前我国政府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政治改革的深化和成败,本文则以山西省财政供养行政干部的翔实准确的资料,生动地论述了精官减干摘牌并衙对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颁布,是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环节的重大成果.这一改革举措,使我省中考招
中西方文化自步入文明之初就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文化保存了较多的血缘因素,而西方文化中血缘纽带的解体比较充分。受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缺乏对个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成功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的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也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去体验情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的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无形地体现在每一门学科当中。在美术课上,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渗透。通过教学实践,我对美术学科的德育渗透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情境中生动形象地渗透德育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利于导行。一堂美术课可以是一首优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中非常激动人心的科学发明,究竟具有怎样的本质和特点,文中以丰富的史料给予了比较全面的辩证的说明,这对于澄清科学发明概念,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与客体是一种审美关系。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的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其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审美价值也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笔者认为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
黄河在东汉至唐的800多年间所谓“长期安流”,实际包括三种情况:(1)由于河道治理而暂时稳定;(2)虽无重大改道,但决溢仍很频繁;(3)由于下游严重战乱及人烟稀少,决溢徙损失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