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是最优化创新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so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世界天天都在变。如果哪家民营企业用固定的方法去应对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那迟早是会失败的,只有灵活应对才有生路。当今,创新是个很时髦的话题。创新的界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如何用新的方式在新的变化面前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运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创新来自资源的整合。
  
  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组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国家的创新能力。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怎么才能建设起来?由谁去创新?我认为,国家要想形成创新能力,一定要通过企业才能够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就等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总和。所以,不管哪一个国家,国有、民营、合资等各类企业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创新能力。
  而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得靠企业家去带头,不是靠企业的技术部门、研究所去创新的。因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形成,还得要靠企业家给他一个朝哪个方向去发展的明确方向。
  创新不同于创造发明,它是一个经济学范畴的概念。而创造发明、科学发现都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这是两个不同领域。但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引导的,各种现象要被社会科学所运用。创造发明和科学发现一定是在社会科学中,就是从企业和企业家的视野里面,企业和企业家的创造当中去发展,而不是脱离企业主体去创造发明、科学发现,这样它就不会产生价值,那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发现而发现,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没有帮助。
  这个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无论有多少技术、人才和资金,无论有多少重大的科学发现,都得把这些东西当成一个生产要素,再考虑如何去进行组合的问题。要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引进到生产体系当中去,而经济发展就是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的组合,以最大限度提高竞争力,产生价值。
  所以,我觉得不要把创新理解成一个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相对而言是一个局限性比较大的思维创新。比如说,证券市场的诞生,没有太多的技术,交易也很简单,只要你有股票,我有股票,大家就可以在这个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但它慢慢变成了今天全世界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的交易平台。资源通过证券交易,资产通过证券化来进行创新,人类的商业文明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有技术、所有创造发明基本上都离不开证券市场,所以说这个创新是非常伟大的。
  再比如,像生产流水线,也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的创造发明。美国的福特看到超级市场卖东西,就慢慢延伸到汽车生产的流水线应用。这些变化,都是在组合过程中实现的。像中国雅虎的阿里巴巴,它的发展其实也不是重大的科学发现或重大的科技创新,它就是一种商业模型的设计,就是一种自然的组合。这个技术都是现成的,到处都是。还有比尔·盖茨,其实他也没有任何原始的创新,包括他的Windows都不是他自己发明的,但是他的商业模型设计得好,所以他成功了。反观中国的市场,不少发明其实是很伟大的,但是没有产生价值,这就需要认真去思索了。
  因此,民营企业家的核心职能不是事无巨细地从事经营管理,而是能够发现和实现有关新的组合。这种新的组合就是一种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带领企业走得更远。 我们现在要想在中国实现新的组合其实并不容易。现在有很多的制约,很多环境上的制约。如果我们可以打破这种制约,企业之间可以很自由地开展各种组合,那么中国的竞争力将会非常惊人。所以,中国的创新能力比不过一些国家,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的自由想象、自由组合受到很大的制约。
  
  创新,从人才开始
  我认为,中国吉利汽车的诞生,其实就是创新的结果。因为一开始进入汽车产业,中国是人才、资金、生产权、土地、技术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能够发展吉利汽车工业?中国许多汽车企业都是有国家投资和政策扶植的,尤其是原乡镇企业、国有企业通过改制而来的企业。但吉利并没有享受国家的特别支持和保护,也没有任何现成的造车技术。但吉利有一个优势,就是一片自由的天空,你怎么想就怎么做,没有人去影响我们。吉利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组合任何资源,以市场化的思维去做想做的工作,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
  但至今,中国汽车产业的本质也是受管制的。所以吉利要想生产汽车,首先碰到的就是生产许可证问题,没有它就不能立项,不能立项就不能去批土地,更别谈建厂房、买设备、搞技术改造了。那时,吉利碰到了一系列问题。
  十几年前,许多民营企业家就对“改革开放”这四个字非常看重并且信心十足。他们相信中国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都会被改革掉,他们花了很大精力去学习和研究中国政府的精神,以及邓小平理论,而随着时间推移一定会改革的。我发现,吉利就跟有生产许可权但已倒闭的企业进行联系,将许可权租给吉利,吉利生产一辆汽车给他们多少钱。尽管许可权通过租可以解决,但还是没有土地。那怎么办?他们就去买人家拥有的土地,并不是直接从政府手里买。比如说中国的临海工业区,原来是一个没什么项目的工业区,吉利就高价把工业区买过来,开始研发汽车。
  解决了生产许可权和土地问题,没有人才该怎么办?于是,吉利就想办法自己办学校。十几年前要创办大学也比较难,所以他们挂靠广播电视大学来进行招生。可是仅靠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关系并不好协调。他们就想到把一些工程师请过来变成老师,去请一些其他大学退休的老师,共同设计怎么能使学生很快学会制造汽车的教育大纲和课程体系。就这样,通过这种创新的思维和资源组合,人才问题解决了。
  2001年,世界看到中国诞生了北京吉利大学。三年前,他们在浙江也成立了一所吉利大学。现在,吉利的人才培养和吸引体系已经形成。首先,从全球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像大树移植一样,将全世界人才吸引到中国来;其次,他们把一些小树苗送出去进行深造培养,然后再让它回来跟大树在一起生长;第三,他们自己进行定向的培养。比如说吉利自己有技师学院,有浙江汽车工业学院,还有浙江工程学院,还有汽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汽车协会考察中国时,也对吉利的培养人才作为重要项目来研究。他们发现,普通大学的课本太多,许多内容学生学了并没有用。而吉利大学推广“311”教学,不要学那么多东西。首先,中国人要学好中文,全球化又离不开英文,计算机更是信息时代重要的工具。因此,他们请最好的中文、英文、计算机老师,这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三门课,这就是“311”里的“3”;一个“1”就是一技之长,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就学什么技术;还有一个“1”就是要学会做人之道,为此,我们把大学里很多学科融合到了一起,像政治、历史等融合到这本书中。
  尽管吉利这种教育曾被人瞧不起,但现在学生越来越多了,他们毕业一走出校门就有用了。学生认识到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进社会,而不是为了拿文凭。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吉利为加强学校教育已投入了几十亿,但这种回报远远大于投入,因为人才出来了。现在,无论是工人还是干部,吉利都在靠自己培养的人。同时,他们还跟清华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联合培养人才,在全国招1000个研究生,结果有10万多人报考。而课程体系全部由吉利和各个大学进行联合研究、联合策划、联合定稿,包括老师都是进行联合讨论的。通过两年培养,他们既有实际的经验、又有理论技术,还有岗位给他。而且,他们又能拿到清华、同济的毕业证书,都感觉非常好。这是吉利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
  说到吉利的技术,其实就是全球组合的。最初,吉利没有自己的技术时就跟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目前,他们的自主研发能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但还是要跟各国进行合作,毕竟这个世界的新技术天天都在产生。他们不要什么都自己去研究,有社会资源就尽最大可能利用起来。这个世界是合作的世界,只有合作才可以共赢。自我封闭起来搞创新,是不可能产生奇迹的。根据当前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态势,结合吉利汽车实际情况,他们的战略就是总体工程,最后要实现全面领先这一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吉利从2010年1月,就在技术转型的汽车体系创新工程建设当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年来,他们对汽车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近三年来吉利科技成果不断,迄今为止吉利的专利有2300多项,发明专利20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30多项,吉利现在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的汽车技术中心。吉利从技师培养,到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所有师资培养已经形成。
  吉利汽车是中国一家民营企业。他的发展壮大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一条真理,民营企业最伟大的创新来自资源整合。
  
其他文献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再融资,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抉择。但是,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必须分析其利弊。如何化弊为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佛山、东莞相比,长三角的无锡、绍兴等地,更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民企两头尴尬  一方面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想上市,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板表现差强人意,民营上市公司的老总们备感上市后的压力巨大。在浙江省证券监管工作会议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人,被浙江省省委常委、常
期刊
背景资料: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较快,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日益活跃,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指:上市公司的收购、重大资产重组、合并、分立、股份回购等,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资产和负债、收入和利润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并购重组活动。    如何看待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全球著名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的合伙人,一定
期刊
一年多来,国务院有关部委联手出台若干红头文件,调节房地产市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从“限贷”到“限购”,再到眼下的“限价”,这一连串“限字令”构成了楼市调控政策的一道风景。可十多个月过去了,开发商依旧神定气闲,与中央政府打“太极”,似乎不太“买账”,房价在徘徊一阵之后,现在又开始上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以为开发商的冬天要来了,现在依然春风荡漾?开发商究竟是凭借什么在打持久战?  首先是市
期刊
“十二五规划”中有一种新的提法,就是中央政府关心民众的生活福利和幸福感觉。这种“幸福感觉”,该如何来界定?  很偶然地,日前从英国《金融时报》上读到这样的新闻: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认为,设法衡量民众的幸福程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政治议题之一”。按照他的要求,英国国家统计局将在4月向全英国20多万公民发出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焦虑或者幸福的程度。最初的调研将设4个问题,预算达50
期刊
日前,“浦东民营企业家沙龙”活动在浦东永达国际大厦举行。此次活动由浦东新区工商联和区经信委共同举办,旨在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上海市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听取民营企业家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中,来自全区的金融、实业投资、房地产开发、航空、汽车和影视休闲文
期刊
面对“不听话”的房价,百姓喊“寒心”,政府表“痛心”,开发商也抱怨“不开心”。那么,为何中国的房地产让举国上下如此“揪心”?  困于十大伪问题难以“脱身”或是纠结所在。  一、被房价太高的感受所“劫持”。但凡商品只认购买力,不会“迁就”哪个人的感受。无视房价走势的必然性而拿情绪感受说事,难免被市场弄个“灰头土脸”。  二、错把房价收入比作为标尺,以为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一辈子买不起房是社会的悲哀。但部
期刊
去年年底,来自人民网的一篇新闻报道引起众多网友的热评,题目叫《温家宝承认房价压不下来 称若真买不到房可先租》。这篇报道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房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直是重中之重,农村要盖,城市要买,不需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一定要能遮风挡雨足够栖身。可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房价就像坐上了直升飞机,一路高涨,势头至今不减,一时之间,崇尚先安家再乐业的中国老百姓被高房价难住,房子冲撞了幸福,如何过才乐
期刊
4月8日上午,徐汇区工商联(商会)法律顾问团召开工作会议,对2011年工作进行了部署。2011年法律顾问团将重点就探索建立非公企业纠纷诉前调解机制、继续开展法律实务知识系列讲座和组织法律顾问团成员参与走访企业,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法律支持等方面开展工作。  会议由徐汇区工商联(商会)副主席、法律顾问团团长、严义明律师事务所主任严义明主持。中共徐汇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玉刚,徐
期刊
2011年3月10日下午,“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捐赠都江堰市教育发展基金签约仪式”在都江堰市灌口镇北街小学举行。均瑶集团党委副书记谷增光、上海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沈韬、合作交流办副主任余晓鹏到会并讲话,都江堰市工商联、都江堰市教育局和灌口镇相关领导,以及都江堰灌口镇所属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    此次均瑶集团定向捐赠设立的“均瑶育人奖”,计划未来5年每年出资40万元,用于都江堰市灌口镇
期刊
静安区作为一个汇集人流、信息流的中心城区,应该如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手段,强化城市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国际静安建设目标创造条件?日前,静安区工商联组织部分信息技术、网站策划、文化创意和通信通讯行业的会员企业家,就静安区“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对本行业的了解,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结合静安的实际,一起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蛙悟旅游点评网和上海市集沪上工坊网是两家网站策划及文化创意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