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不听话”的房价,百姓喊“寒心”,政府表“痛心”,开发商也抱怨“不开心”。那么,为何中国的房地产让举国上下如此“揪心”?
困于十大伪问题难以“脱身”或是纠结所在。
一、被房价太高的感受所“劫持”。但凡商品只认购买力,不会“迁就”哪个人的感受。无视房价走势的必然性而拿情绪感受说事,难免被市场弄个“灰头土脸”。
二、错把房价收入比作为标尺,以为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一辈子买不起房是社会的悲哀。但部分群体收入的隐性化、灰色化以及一个购房家庭背后站着几代人本身已让房价收入比失效;更何况大学生身份并不等同于购买力,哪个国家都无法保证拿了大学文凭就有房的福利!
三、宁愿相信经不起市场检验的“房价泡沫超过50%”的论调,也不愿承认房价的现实基础。但泡沫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再以经不起推敲的数字和公式来测算哪里还靠谱!
四、把房价核心问题过度放大为社会问题。但房价糅合了中国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政治等各种要素,将其笼统社会化,不但看不清本质,而且往往南辕北辙。
五、被“高房价透支未来”的说法所“蛊惑”。贷款消费本是金融文明的体现,不但提升了购买力,还推动经济倍速增长。而所谓一套房子炮制出“房奴”,并掏空几代人透支未来消费能力和经济增长的观点,实质上还拘泥于农耕思想与工业思维。
六、认定房子只能有一种属性,即消费属性而非投资投机属性。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价值判断。随着黄金、石油、美元等相继“沦陷”,房地产的资本品属性赋予其货币之“锚”的功能,这是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的全球现象。
七、拿房地产应去暴利化,回归民生型的未来指点当下。但在要素资源重新配置、制度切换的当口,房地产天然成了暴利的“聚风口”,民生道路难以一蹴而就。
八、以社情民意、“寒士不欢颜”为评判标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固然美好,但政府若据此“发力”,为百姓“欢颜”而“包打天下”,难免会力不从心,“大锅饭”已是前车之鉴。
九、认为政府理应搞定房价。近年来房价调控效果与预期的背道而驰已证明此路不通,若是硬和市场“对着干”只会适得其反,1988年“价格闯关”的失败殷鉴不远。
十、以居者有其屋,老百姓买得起房为基准。此观点虽然占据道德制高点,却是缺乏经济基础的空中楼阁。住房市场化的结果就是供求决定价格,意图让百姓都买得起房注定是乌托邦。
正是在此十大伪问题纠结下,全社会似乎都喜欢听任房价被打压。于是不迎合民意的任大炮就成了“出气筒”。然而,在炮轰高房价带来的片刻慰藉和伪温暖中,不少人眼巴巴地看着曾经还触手可及的房子,在“房价将大跌”的预言中日渐高不可攀。而之所以民众“揪”着房价难以释怀,各有关方对楼市又频频“失算”,就在于中国的房地产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集起飞、转型、机缘、不公和灰暗等各种正负变量于一体的复杂,难免让人“雾里看花”。
首先,中国经济一定程度上就是靠土地起飞的。在市场化、城市化和资本化的进程中,土地成为聚集资本和产业的关键要素,而其自身的价值也据此不断被发掘和确认。如此,房价岂能不节节攀高?
其次,随着粗放式的发展空间日益被压缩以及低碳经济缓缓碾压而来,经济制度、要素配置的市场深化再次“拔高”土地的价值。
第三,全球化的历史机缘推动中国房地产“水涨船高”。高度介入全球化的经济形态,在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出天量的外汇储备的同时,也置中国于通胀和流动性的强大压力下。由此,大量的货币不可抵挡地涌向包括房产在内的资产品寻求保值增值。
第四,市场化步伐太快,而与之匹配的公平原则的缺失,给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掺沙”。收入分配不公、房产成腐败高发地、一些地方的保障房沦为牟利和保障富人的工具等,都不断冲击着公众的心理底线,百姓如何能淡定?
第五,围绕房地产衍生的灰色产业链以及各种猫腻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蒙上了灰暗的色彩。在舆论的喧嚣中不断被放大的灰色调使得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非理性”的面孔,“理性”反而有些成了奢谈。
在这种混杂状态下,房地产的生态链被扭曲:一是老百姓近乎疯狂般地储蓄房产。过去10年间近乎只涨不跌、热点城市动辄翻倍的房价涨幅,使得房产已成为百姓最热衷的资产,从2005年到2010年全国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增长近85%,而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约30平方米,远高于亚洲发达地区。二是地方大肆消费土地。来钱快、易出政绩也让地方乐于在土地上做文章。过去5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7万多亿元,而在1992至2003年的11年间只有1万多亿元。此等势头已成为发展不能承受之重。以北京为例,目前人口已超出承载极限200万,“挤”人出去势在必行。但“挤”谁?如何“挤”?“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都因难以摆平各种利益关系而无法从根本上化解“首堵”的困境,最终只能是靠市场成本进行“自然选择”。
有鉴于此,发展房地产市场的真命题在于调结构。因为宏观调控主要纠缠于房价,但拿房价“开刀”是竖错了靶子,且被民怨捕获,不但费力不讨好,管不住房价,还因介入市场过多而沦为“托市”的嫌疑。而调结构则以相对“超然”的姿态,从一团乱麻般的纠结中抽身,借助市场手段做好“守夜人”角色。因此,政府的职能不在于调摆房价,而在于建构规则,满足的不是私利或社会情绪而是“三公”原则,平衡的不只是眼下,而要同时顾及长远。在土地领域,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和价格的市场化确认,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托底保证土地补偿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在住房领域,理清商品房和保障房的界限,对于商品房重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证市场功能的有效性和市场运行的有序性,而保障房则是弥补市场失灵,发挥政府兜底民生的作用。
然而,短期内政府仍难以彻底“转身”。由此,从打压房价到调结构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这也注定2011年楼市仍难摆脱“拧巴”状态。这表现在:
(1)国土部“拧”在地价。控房价的思维和路径将在土地市场被“复制”,而这或将引发土地市场的“扭曲”。
(2)省市“拧”在保障房的笼统上。保障房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让各地进退两难,难免说一套做一套,一些地方的保障不可避免地失之于有名无实。
(3)老百姓“拧”在政策修正后的房价下跌。看不清形势,指望政府降房价的心结将让其“一错再错”,错过购房时机。
(4)开发商“拧”在看不到清晰的出路。形势变化的挤压已逼迫企业左右腾挪,但由于对转型的“四个版本”,即翻出新花样、由住宅地产转向商业地产、由商业地产升级为城市综合体、进行多元素集成,以未来型产业引领转型(参见2010年第40期福卡分析《房企面临“转型”犹豫不决》)认识不足,仍在较低版本上辗转迂回,或难免沦为被修理或清理出局的对象。
困于十大伪问题难以“脱身”或是纠结所在。
一、被房价太高的感受所“劫持”。但凡商品只认购买力,不会“迁就”哪个人的感受。无视房价走势的必然性而拿情绪感受说事,难免被市场弄个“灰头土脸”。
二、错把房价收入比作为标尺,以为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一辈子买不起房是社会的悲哀。但部分群体收入的隐性化、灰色化以及一个购房家庭背后站着几代人本身已让房价收入比失效;更何况大学生身份并不等同于购买力,哪个国家都无法保证拿了大学文凭就有房的福利!
三、宁愿相信经不起市场检验的“房价泡沫超过50%”的论调,也不愿承认房价的现实基础。但泡沫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再以经不起推敲的数字和公式来测算哪里还靠谱!
四、把房价核心问题过度放大为社会问题。但房价糅合了中国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政治等各种要素,将其笼统社会化,不但看不清本质,而且往往南辕北辙。
五、被“高房价透支未来”的说法所“蛊惑”。贷款消费本是金融文明的体现,不但提升了购买力,还推动经济倍速增长。而所谓一套房子炮制出“房奴”,并掏空几代人透支未来消费能力和经济增长的观点,实质上还拘泥于农耕思想与工业思维。
六、认定房子只能有一种属性,即消费属性而非投资投机属性。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价值判断。随着黄金、石油、美元等相继“沦陷”,房地产的资本品属性赋予其货币之“锚”的功能,这是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的全球现象。
七、拿房地产应去暴利化,回归民生型的未来指点当下。但在要素资源重新配置、制度切换的当口,房地产天然成了暴利的“聚风口”,民生道路难以一蹴而就。
八、以社情民意、“寒士不欢颜”为评判标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固然美好,但政府若据此“发力”,为百姓“欢颜”而“包打天下”,难免会力不从心,“大锅饭”已是前车之鉴。
九、认为政府理应搞定房价。近年来房价调控效果与预期的背道而驰已证明此路不通,若是硬和市场“对着干”只会适得其反,1988年“价格闯关”的失败殷鉴不远。
十、以居者有其屋,老百姓买得起房为基准。此观点虽然占据道德制高点,却是缺乏经济基础的空中楼阁。住房市场化的结果就是供求决定价格,意图让百姓都买得起房注定是乌托邦。
正是在此十大伪问题纠结下,全社会似乎都喜欢听任房价被打压。于是不迎合民意的任大炮就成了“出气筒”。然而,在炮轰高房价带来的片刻慰藉和伪温暖中,不少人眼巴巴地看着曾经还触手可及的房子,在“房价将大跌”的预言中日渐高不可攀。而之所以民众“揪”着房价难以释怀,各有关方对楼市又频频“失算”,就在于中国的房地产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集起飞、转型、机缘、不公和灰暗等各种正负变量于一体的复杂,难免让人“雾里看花”。
首先,中国经济一定程度上就是靠土地起飞的。在市场化、城市化和资本化的进程中,土地成为聚集资本和产业的关键要素,而其自身的价值也据此不断被发掘和确认。如此,房价岂能不节节攀高?
其次,随着粗放式的发展空间日益被压缩以及低碳经济缓缓碾压而来,经济制度、要素配置的市场深化再次“拔高”土地的价值。
第三,全球化的历史机缘推动中国房地产“水涨船高”。高度介入全球化的经济形态,在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出天量的外汇储备的同时,也置中国于通胀和流动性的强大压力下。由此,大量的货币不可抵挡地涌向包括房产在内的资产品寻求保值增值。
第四,市场化步伐太快,而与之匹配的公平原则的缺失,给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掺沙”。收入分配不公、房产成腐败高发地、一些地方的保障房沦为牟利和保障富人的工具等,都不断冲击着公众的心理底线,百姓如何能淡定?
第五,围绕房地产衍生的灰色产业链以及各种猫腻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蒙上了灰暗的色彩。在舆论的喧嚣中不断被放大的灰色调使得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非理性”的面孔,“理性”反而有些成了奢谈。
在这种混杂状态下,房地产的生态链被扭曲:一是老百姓近乎疯狂般地储蓄房产。过去10年间近乎只涨不跌、热点城市动辄翻倍的房价涨幅,使得房产已成为百姓最热衷的资产,从2005年到2010年全国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增长近85%,而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约30平方米,远高于亚洲发达地区。二是地方大肆消费土地。来钱快、易出政绩也让地方乐于在土地上做文章。过去5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7万多亿元,而在1992至2003年的11年间只有1万多亿元。此等势头已成为发展不能承受之重。以北京为例,目前人口已超出承载极限200万,“挤”人出去势在必行。但“挤”谁?如何“挤”?“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都因难以摆平各种利益关系而无法从根本上化解“首堵”的困境,最终只能是靠市场成本进行“自然选择”。
有鉴于此,发展房地产市场的真命题在于调结构。因为宏观调控主要纠缠于房价,但拿房价“开刀”是竖错了靶子,且被民怨捕获,不但费力不讨好,管不住房价,还因介入市场过多而沦为“托市”的嫌疑。而调结构则以相对“超然”的姿态,从一团乱麻般的纠结中抽身,借助市场手段做好“守夜人”角色。因此,政府的职能不在于调摆房价,而在于建构规则,满足的不是私利或社会情绪而是“三公”原则,平衡的不只是眼下,而要同时顾及长远。在土地领域,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和价格的市场化确认,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托底保证土地补偿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在住房领域,理清商品房和保障房的界限,对于商品房重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证市场功能的有效性和市场运行的有序性,而保障房则是弥补市场失灵,发挥政府兜底民生的作用。
然而,短期内政府仍难以彻底“转身”。由此,从打压房价到调结构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这也注定2011年楼市仍难摆脱“拧巴”状态。这表现在:
(1)国土部“拧”在地价。控房价的思维和路径将在土地市场被“复制”,而这或将引发土地市场的“扭曲”。
(2)省市“拧”在保障房的笼统上。保障房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让各地进退两难,难免说一套做一套,一些地方的保障不可避免地失之于有名无实。
(3)老百姓“拧”在政策修正后的房价下跌。看不清形势,指望政府降房价的心结将让其“一错再错”,错过购房时机。
(4)开发商“拧”在看不到清晰的出路。形势变化的挤压已逼迫企业左右腾挪,但由于对转型的“四个版本”,即翻出新花样、由住宅地产转向商业地产、由商业地产升级为城市综合体、进行多元素集成,以未来型产业引领转型(参见2010年第40期福卡分析《房企面临“转型”犹豫不决》)认识不足,仍在较低版本上辗转迂回,或难免沦为被修理或清理出局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