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语文的自主天空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时期充满无限机遇和挑战的素质教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教学的主旋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搭建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结合感悟谈谈认识和做法。
  一、质疑解感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天空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的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由此可见,质疑的重要性。传统教育没有给学生的质疑留下余地,课堂上教师往往是精心设计好种种问题,制定出标准答案,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圈套”。试想在如此束缚之下,学生怎能质疑?“放手让学生质疑解感”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地占据了现在的语文课堂,这就要教师培養学生的质疑意识,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能、会提出问题。
  在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充分感知课文,认真思考。鼓励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并引导学生从课题、立意、布局谋篇、写作手法等方面去寻找、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把发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虽然学生提的问题有的还很肤浅幼稚,但也不时闪烁出创新的火花。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本课的重点:①为什么和时间赛跑?②怎样和时间赛跑?③和时间赛跑有什么意义?由于这一系列问题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这更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然后,积极肯定学生的新发现和独特理解,尊重他们的切身感受,鼓励他们自主解答。这时,看到的是小组内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个人意见,争先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思维过程中给学生自主思考的天空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很少有自主与选择的权利,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使学习成了疲于应付的苦差事。《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样,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引路人,真正做到问题让他们去发现、过程让他们去探索。
  在讲《草原》中蒙古族同胞热情款待汉族同胞的情景时,先让学生闭目凝神、静听、想象。随着充满激情的朗诵,仿佛把孩子带入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可以肯定,他们在大脑里构建的图画不可能一样,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给他们的思维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之花开得五彩缤纷。然后,又让学生把想像的情景描绘一下,身临其境地把课文理解得淋漓尽致。
  三、学习方式上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以前的课堂是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按一种速度、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发展。新课程却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融发现、探究于接受学习之中,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学得扎实、有效。
  以《草原》为例,在讲第一段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愿意描述的就描述给同桌或好朋友听,愿意读的就以自已喜欢的方式,动情地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愿意写的就动笔写写读了此段的内心体会;愿意画的就画一幅草原美景图,最后分类进行汇报交流。这样,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四、总结拓展后给学生自主发挥的天空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学习的空间较为封闭,眼界限于书本、教材,似乎课文学完了,思维也随即结束了。其实不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教学必须要联系社会、自然、生活。在学完一篇课文后,适当拓展延伸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是大有裨益的。新课程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如在教完《只有一个地球》后,给学生布置了下面几个兴趣作业,要求他们自主选择、设计、组织、探究。(1)组织一次环保知识竞赛。(2)搜集有关图片资料,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次墙报。(3)搞一次环保小调查,组织学生在节假日对周围环境作一次调查,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在班内交流。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空间,由课内到课外不仅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又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走进了语文课堂。语文教师要善于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真正给学生创造一片自主学习、思考、探究、发挥的天空,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和担当。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津县时集镇崔庄小学)
  责任编辑:邓钰
其他文献
期刊
虽然课外阅读是一个老话题,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阅读的更加关注和高度重视,特别是在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古诗文的分量,一线的教师又得重新审视,课外阅读又变成了一个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课外阅读的开展和阅读有效性会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阅读存在问题突出表现为:缺乏阅读兴趣或兴趣单一、阅读习惯难以形成,课外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课外阅读缺乏指导
期刊
伴随着电子化、数字化等媒体的不断更新,我们已然被大众传媒所包围、所裹挟,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浸于手机、平板、电脑阅读,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网上冲浪,他们沉湎于图片、声音、动画等。基于大众语境,传统经典阅读逐渐式微,许多学生抛弃了具有丰富情感、净化心灵和建构精神等功能的经典阅读。因此,找准大众语境下经典阅读隐患,形成重建经典阅读的对策,是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大众语境下小学生经典阅读隐患  在
期刊
接受主义心理学研究表明:最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资源,必须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因此,相比于教材课文以及刊物上的范作,身边小伙伴的作文更接近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容易被学生所认可。因此,教师在习作讲评时可以充分发掘伙伴习作中的亮点资源,从语言风格、谋篇布局、文章立意等维度引领学生品鉴、讲评,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迁移。  一、积极唤醒,在反思自我中积淀写作资源  在发掘伙伴习作资源时,教师需要引导
期刊
文本解读是一个主观意识充分参与的创造性过程,教师不能机械地成为教参的搬运工,而需要从纯阅读者的视角理解文本内容、感知文本主旨;更需要教师以一个教学者的身份,洞察学生理解文本的障碍处,探寻阅读教学的价值点,在真正读懂读透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理解,致力于文本语言背后的解密。本文提出要提领而顿,强化文本题目解读;品析涵泳,强化文本语言解读;整体感知,强化谋篇布局解读;言意兼得,强化表达策略解读,为打造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于情境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意识成为了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和观点阐发的重要内容。但纵观这十几年来的口语交际教学,还是难以逃出机械而生硬的泥潭。如何引导差异性鲜明的个体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中获取语言交际的能力和智慧呢?笔者以为要从以下三个“变”入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一、变硬性要求为真实情境  在不同的学段,口语交际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的主题,口语交际也有
期刊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确,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学会倾听,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课堂,呼唤着生命的“对话”,同时也呼唤着真诚的“倾听”,只有倾听,才能真正的引导;只有倾听,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倾听,才能相互接纳;只有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语文课堂,教师循循善诱,学生踊跃发言,整个教学过程如同行云流水,让人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细细思量,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没能得到训练,学生质疑问难、思考探究的环节显得比较薄弱。语文课堂应该怎样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质?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增加思维的含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理清脉络,把握结构  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典故中,一把不起眼的小刀,竟然
期刊
针对40~60岁年龄段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的情况[1],我们结合年度健康查体,对符合条件的109例干部进行了Hp检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