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小学阶段,部分学生过分依赖老师解决色彩能力的现象,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能力等进行学生色彩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阐述了以学生涂色盲从,提出了有效进行色彩教学的相关措施,从而使色彩教学更扎实、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生;色彩;表达
色彩的世界总是这么令人神往,我们会因为色彩的刺激而高呼雀跃,这也是其他形式所无法超越的。和旋律一样,色彩是独特的;每一种色彩都是美丽、神奇的。美术课中有很多色彩课,需要领会色彩的含义,以及色彩的表达,这对孩子们来说尤为重要。
一、学生涂色的盲从
对学生而言,色彩是一种因人而异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在创作涂色时,对颜色的把控并不是那么到位。每个孩子对色彩都有自己以身俱来的认识和理解。
(一)背景
美术新课程强调美术学科的视觉性,它是有别于音乐学科以听觉感知为主的课程;美术恰恰是利用我们的视觉器官来感知世界的绚丽与神奇。在绘画作业中,学生的色彩表现体现了他们对视觉、对色彩表现的强烈个体差别。
(二)学生现状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较为丰富,世界给他们的感觉便是多姿多彩的,但他们经验还有待积累。在常态课中,学生常会困惑地问老师:“老师,可以用这个颜色吗?”“这个颜色对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三)课程现状
美术新课程实施后,美术课程中常渗透色彩表现方面的技巧。但纵观整个新课程美术教材,发现对于色彩的阶段性目标及教学任务还不够具体、明晰。
二、色彩美术学习增添新的生机
(一)了解色彩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色彩一直是困扰他们创作的难题。线描稿完成,上色开始,手忙脚乱,全然失去了感觉。我们主要要注意一下两点:
(1)色彩不需要太多
色彩太多,会让人感到杂乱无章。我们只需要减少用色,就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色彩感觉。通过根据概念来限定色彩,并且作画中只用那些色彩,那么,就可以按照预先的设想来完成作品。
(2)世上没有不合适的色彩
每种颜色都很漂亮,都有属于自己的感觉、故事和所符合的创作理念。孩子们觉得某一副作品的色彩非常平淡,并不是因为某个色彩的原因,而是因为色彩的搭配使人产生这种感觉。因此,不要在作画的过程中选择色彩,而要在作画之前确定色彩的基调。
(二)色彩表达的准则
(1)色彩的情感化
作画时,不单纯让形象看上去漂亮就行,还需要有表现情绪的色彩。如,想要表现活泼、热情的感觉,就可以选择暖色调的色彩。想要寻找符合创作理念的色彩,就要从寻找想要的感觉开始。同时,还需要抛弃对固有的选择颜色的习惯,如皮肤用肉色、蓝天用蓝色,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这仅仅是主观的虚假的色彩而已。
在平时创作中,学生还是用眼中常见的色彩去填充画面形象,所以作品都变得不出彩。作画时,必须从人物或者动物所能激发的所有情感着手,带着有情感的色彩去思考。
(2)色彩的联想化
表达抽象的事物从来都是学生遇到的一大难题,所以,仅仅停留在色彩的基本表达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色彩思考相应的感觉、气氛等。再对这种色彩中联想到的事物进行再思考,從而就能用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感觉了。并且遵循这样的规律:抽象的感觉——选定色彩——具象的事物。
考虑是第一次表现抽象词汇,所以课上展示了范作,让学生细细体会色彩表达的不同感觉。学生的作品尽管表达还不够准确和有新意,但已经逐渐有了这样的意识。
(3)色彩的立体化
准确用色,就是学会抛弃对色彩的单一性认识。很多学生眼中的蓝色,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归类。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这种蓝色有什么感觉?那种蓝色又有什么感觉?”,要对颜色进行一一区分,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对色彩表达的能力。
(三)回归色彩本体,提炼主题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引导学生把画作与主题联系起来。当色彩的表现与作品的主题一致时,就能产生共鸣,那么作品很成功。
提炼主题是有一定难度,我首先进行了适当引导。课上,让学生主要针对三原色(红、黄、蓝)进行主题的表现,每人自主选取其中的一种颜色进行自我主题的选择和表现。
短短的20分钟时间里,他们无一不完成。无论是哪一幅作品,我都欣喜,爱不释手;心里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这张作业就是他们对色彩感受的表达。
三、结语
学生用色的熟练度、选择性、自信度大大提高。无论是技法,还是构思,总能看到很多同学的点滴进步。可见,学生也乐于接受和认同这样的阶段训练模式。准确表达画面的主题的用色,有助于主题的表现。
苏珊·塞万提斯曾说过:“色与光是人类灵魂的要义,也是我调色板上的精髓……色彩能够缓和心情,愉悦内心。”色彩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准确表达,小学美术教师应通过有效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探究色彩、学习美术的兴趣,更好地解决他们有关色彩的诸多问题,并以此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能力,为新课标下的美术学习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美)理查德·梅尔:《玩转色彩——50个探索色彩原理的平面实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3. (韩)李正贤:《不一样的配色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
4. (日)木瓜制造/原田玲仁:《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关键词:小学生;色彩;表达
色彩的世界总是这么令人神往,我们会因为色彩的刺激而高呼雀跃,这也是其他形式所无法超越的。和旋律一样,色彩是独特的;每一种色彩都是美丽、神奇的。美术课中有很多色彩课,需要领会色彩的含义,以及色彩的表达,这对孩子们来说尤为重要。
一、学生涂色的盲从
对学生而言,色彩是一种因人而异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在创作涂色时,对颜色的把控并不是那么到位。每个孩子对色彩都有自己以身俱来的认识和理解。
(一)背景
美术新课程强调美术学科的视觉性,它是有别于音乐学科以听觉感知为主的课程;美术恰恰是利用我们的视觉器官来感知世界的绚丽与神奇。在绘画作业中,学生的色彩表现体现了他们对视觉、对色彩表现的强烈个体差别。
(二)学生现状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较为丰富,世界给他们的感觉便是多姿多彩的,但他们经验还有待积累。在常态课中,学生常会困惑地问老师:“老师,可以用这个颜色吗?”“这个颜色对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三)课程现状
美术新课程实施后,美术课程中常渗透色彩表现方面的技巧。但纵观整个新课程美术教材,发现对于色彩的阶段性目标及教学任务还不够具体、明晰。
二、色彩美术学习增添新的生机
(一)了解色彩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色彩一直是困扰他们创作的难题。线描稿完成,上色开始,手忙脚乱,全然失去了感觉。我们主要要注意一下两点:
(1)色彩不需要太多
色彩太多,会让人感到杂乱无章。我们只需要减少用色,就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色彩感觉。通过根据概念来限定色彩,并且作画中只用那些色彩,那么,就可以按照预先的设想来完成作品。
(2)世上没有不合适的色彩
每种颜色都很漂亮,都有属于自己的感觉、故事和所符合的创作理念。孩子们觉得某一副作品的色彩非常平淡,并不是因为某个色彩的原因,而是因为色彩的搭配使人产生这种感觉。因此,不要在作画的过程中选择色彩,而要在作画之前确定色彩的基调。
(二)色彩表达的准则
(1)色彩的情感化
作画时,不单纯让形象看上去漂亮就行,还需要有表现情绪的色彩。如,想要表现活泼、热情的感觉,就可以选择暖色调的色彩。想要寻找符合创作理念的色彩,就要从寻找想要的感觉开始。同时,还需要抛弃对固有的选择颜色的习惯,如皮肤用肉色、蓝天用蓝色,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这仅仅是主观的虚假的色彩而已。
在平时创作中,学生还是用眼中常见的色彩去填充画面形象,所以作品都变得不出彩。作画时,必须从人物或者动物所能激发的所有情感着手,带着有情感的色彩去思考。
(2)色彩的联想化
表达抽象的事物从来都是学生遇到的一大难题,所以,仅仅停留在色彩的基本表达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色彩思考相应的感觉、气氛等。再对这种色彩中联想到的事物进行再思考,從而就能用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感觉了。并且遵循这样的规律:抽象的感觉——选定色彩——具象的事物。
考虑是第一次表现抽象词汇,所以课上展示了范作,让学生细细体会色彩表达的不同感觉。学生的作品尽管表达还不够准确和有新意,但已经逐渐有了这样的意识。
(3)色彩的立体化
准确用色,就是学会抛弃对色彩的单一性认识。很多学生眼中的蓝色,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归类。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这种蓝色有什么感觉?那种蓝色又有什么感觉?”,要对颜色进行一一区分,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对色彩表达的能力。
(三)回归色彩本体,提炼主题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引导学生把画作与主题联系起来。当色彩的表现与作品的主题一致时,就能产生共鸣,那么作品很成功。
提炼主题是有一定难度,我首先进行了适当引导。课上,让学生主要针对三原色(红、黄、蓝)进行主题的表现,每人自主选取其中的一种颜色进行自我主题的选择和表现。
短短的20分钟时间里,他们无一不完成。无论是哪一幅作品,我都欣喜,爱不释手;心里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这张作业就是他们对色彩感受的表达。
三、结语
学生用色的熟练度、选择性、自信度大大提高。无论是技法,还是构思,总能看到很多同学的点滴进步。可见,学生也乐于接受和认同这样的阶段训练模式。准确表达画面的主题的用色,有助于主题的表现。
苏珊·塞万提斯曾说过:“色与光是人类灵魂的要义,也是我调色板上的精髓……色彩能够缓和心情,愉悦内心。”色彩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准确表达,小学美术教师应通过有效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探究色彩、学习美术的兴趣,更好地解决他们有关色彩的诸多问题,并以此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能力,为新课标下的美术学习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美)理查德·梅尔:《玩转色彩——50个探索色彩原理的平面实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3. (韩)李正贤:《不一样的配色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
4. (日)木瓜制造/原田玲仁:《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