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养蜂真经,为你酿造丰收的甜蜜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吃得健康和安全。食品安全和保健养生几乎成为时下大部分人所关心的话题。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等一系列蜂产品,因为有着“纯天然”这个标签,自然更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这些受人追捧并带给人们健康和甜蜜的蜂产品,全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果。本期特地将镜头对准蜜蜂养殖行业这个“不起眼的小项目”,从政策解读、技术攻略、营销策略等几大板块为您全面剖析这个行业。
  
  政策导航仪——国家导向早知道,法律法规要记牢
  
   一、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摘编)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养蜂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养蜂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结合生产发展实际,国家特制定了这个规划。
   1.养蜂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应当看到,我国养蜂业从业人员众多,蜜源植物丰富,蜜蜂授粉和蜂产品市场消费量巨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市场消费方面。2009年我国人均蜂产品消费量为0.3公斤,部分城市居民和大多数农村居民基本上还没有消费蜂产品。按照2000~2009年蜂产品消费年均增长4%推算,2015年人均蜂产品潜在消费量将达到0.35公斤,届时按照全国人口14亿计算,将需要50万吨蜂产品,蜂产品生产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30%。
   (2)蜜源植物承载量方面。到2015年,按照每群蜂生产50公斤优质蜂蜜计算,生产50万吨蜂蜜将需要饲养1000万群左右的蜜蜂。据国家统计局及国家林业局统计,2008年我国主要的农业类蜜源植物约为28.5万平方公里,林业区经济林种植面积约为20.2万平方公里,理论可承载5000万群蜜蜂,即使实际利用率按照30%计算,我国现有的蜜源植物也完全能够承载1000万群以上的蜜蜂。
   (3)蜜蜂授粉方面。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我国蜜蜂授粉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今后将蜜蜂授粉作为商品化、专业化的产业,建立健全蜜蜂授粉配套服务体系,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业效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
   2.发展目标:蜂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生产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蜜蜂授粉增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蜜蜂资源保护和种蜂生产能力明显增强,蜂产品质量安全大幅提高,蜂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3.重点项目:
   (1)蜂产品基地建设。蜂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支持蜂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科技推广和蜂农技术培训,扶持养蜂生产。
   (2)蜜蜂授粉增产技术体系建设。建设蜜蜂授粉示范基地,建立蜜蜂授粉技术研究与推广体系。
   (3)蜜蜂资源保护与种蜂良种繁育。蜜蜂种质资源保护,蜜蜂新品种培育,蜜蜂遗传改良和良种繁育,种蜂质量监测。
   (4)蜂病防控。蜂药研制,加强疫病防控,加强蜂药使用管理。
   (5)蜂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检测和评价技术研究,蜂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与风险评估,完善蜂产品标准体系。
   4.保障措施:加大对养蜂业发展的支持与保护,保护蜂农合法权益,加快科技研发与应用步伐,积极开拓蜂产品消费市场,强化对养蜂业发展的指导和管理。
   二、《养蜂管理办法(试行)》自2012年2月1日起实施
   农业部年初出台了《养蜂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自2012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提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广泛宣传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的增产提质作用,积极推广蜜蜂授粉技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做好辖区内蜜粉源植物调查工作,制定蜜粉源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办法》指出,养蜂者可以自愿向县级人民政府养蜂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免费领取“养蜂证”,凭“养蜂证”享受技术培训等服务。“养蜂证”有效期3年,格式由农业部统一制定。
   《办法》还详细规定,养蜂者到达蜜粉源植物种植区放蜂时,应当告知周边3000米以内的村级组织或管理单位。接到放蜂通知的组织和单位应当以适当方式及时公告。在放蜂区种植蜜粉源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避免在盛花期施用农药。确需施用农药的,应当选用对蜜蜂低毒的农药品种。种植蜜粉源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施用农药3日前告知所在地及邻近3000米以内的养蜂者;使用航空器喷施农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作业5日前告知作业区及周边5000米以内的养蜂者,防止对蜜蜂造成危害。(本刊编辑部整理)
  
  技术指南针——养蜂技巧真不少,春夏秋冬有妙招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温的差异很大,农作物的开花泌蜜时间也不同,很难有统一的四季饲养管理方法。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蜂群的停卵阶段在冬季,春季是恢复产卵、发展和分蜂阶段,而南方,炎暑是停卵阶段,秋季才是恢复和发展阶段。所以蜜蜂的四季饲养管理,应因时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这里主要介绍共性的部分,特殊性的只作简单介绍。
   一、春季管理
   蜂群的春季管理是指蜂王恢复产卵、蜂群恢复发展到主要采蜜期前一段时间的蜂群管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蜂王在立春前后开始产卵,新蜂逐渐地更替越冬老蜂,并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和蜜粉源的出现,群势不断地发展,一般经过2~3个繁殖周期才能形成强群。蜂群的春季管理,应着重解决低温和蜂群迅速繁殖之间的矛盾。
   1.加强保温:
   (1)撤出多余的巢脾,使蜂数密集,做到每张巢脾上布满蜜蜂。随着气温升高,群势发展,只有不影响产卵圈的扩大,才能适当降低密集度。
   (2)将箱内的空隙装满保温物,并及时换晒,提高和保持巢内的温度。箱缝和纱窗部分用纸或泥糊严。
   (3)群势中等以下的弱群,最好采取双群夹箱饲养,即两群合养在一个巢箱内,中间用隔板隔开,分别在两边设巢门出入。这样可以相互取暖,最大的卵圈必定出现在闸板的两侧,两群卵圈形成统一的整体,由于保温好,可加快繁殖的速度。
   (4)根据气温变化调节巢门。春季巢门应适当缩小,气温8℃以上无风的天气才能让蜜蜂外出排泄飞行。春季的巢门不要开在蜂巢的中间,要开得靠边些,晴好天气上午巢门逐步放大,午后逐渐收缩,只要保持工蜂出入不拥挤、不扇飞就行。
   (5)尽量少开箱检查,必须开箱时要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迅速进行,以减少箱内热量的散失。
   (6)适时撤除外包装。应根据群势和气温,逐步撤除外包装或保温物,先撤上面,后撤四周,最后撤箱底;先撤强群,后撤弱群。箱内的保温物,随着蜂巢的扩大应逐步除去。
   2.奖励饲养:春季适当地奖励饲喂,可以起到刺激蜂王产卵的作用,是一个促进蜂群发展的办法。但奖励饲喂要在巢内有一定存蜜的条件下进行,早春每个巢脾上应有0.5公斤存蜜,如果存蜜不足,应该先一次性饲喂补足,再进行少量的奖励饲喂。时间最好在外界出现少量粉蜜源时开始进行,遇寒潮时应暂停,以免刺激蜜蜂外出飞行,造成工蜂冻死。奖励饲喂量要少,次数要勤,否则巢内储蜜过多,又会限制蜂王的产卵。早春蜂群排泄飞行后,要及时加入粉脾,使每框蜂有100~150克花粉,不足的可饲喂蜜粉糖饼或其他花粉代用品。
   3.扩大卵圈,调脾加脾:蜂王产卵圈的大小对蜂群的增殖速度关系很大。养蜂人员常将蜂王已产满了卵的巢脾前后对调,使卵圈迅速扩展到全框。如果后部是封盖蜜,或者产卵圈受到外圈封盖蜜的限制,就需要用开水烫热的快刀割开蜜盖,方法是:由前向后或由里向外地割开,让蜜蜂把储蜜移到巢脾外缘,以便扩大产卵圈。
   卵圈扩大后3~4周,新蜂相继出房,老蜂逐渐被淘汰,巢内子脾各期齐全,蜂数虽与早春差不多,但是以青壮蜂为主,品质大大提高,蜂群已进入发展阶段。此时气温已回升,早期的蜜源植物已开花,蜂王产卵速度加快,这时可适当地加入空巢脾,使脾略多于蜂。开始时加入使用过一两年的巢脾,空巢脾要加在蜜粉脾和子脾中间,即子脾的外侧,外界有较好蜜粉源时,可加入新脾或半成品脾,空脾可加在子脾的中间。当蜂群采集大量蜜粉的时候,可以加巢础框,让蜜蜂泌蜡造脾产卵。经过四五次加脾后,形成脾多于蜂,在蜂巢保温良好的情况下,每个脾上有五成蜂就可以了。如不扩大蜂巢,蜂数老是密集,会引起分蜂热。
   4.控制分蜂热:春季蜂群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意蜂有7~8框、中蜂有4~5框时,会出现分蜂。蜂群出现封盖王台,母蜂腹部缩小,产卵量显著下降到停止产卵,这就是分蜂的预兆。分蜂前工蜂怠工,蜂王停止产卵,对群势的发展和蜜粉源的利用是不利的,特别是在主要流蜜期发生分蜂,会分散群势,影响采蜜。做好良种选育和加强饲养管理,能够预防和控制分蜂热的发生。
   (1)选良种、换新王。在人工培育蜂王时,要挑选不爱分蜂、能够维持强群的蜂群作为种群和哺育群。每年在流蜜期前半个月左右,用新王更换老王。
   (2)繁殖期适当控制群势。当蜂群发展壮大、幼蜂大量增多的时候,可分期分批提出封盖子脾,组织或加强新分群。
   (3)早采蜜、勤采蜜。采去巢内储蜜,对预防和控制分蜂热是有效的。
   (4)对强群采取连续生产王浆的办法,充分利用工蜂哺育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分蜂。
   (5)淘汰劣脾,积极造脾,把陈旧的、雄蜂房多的、不整齐的劣脾及早剔除,加础造脾,扩大产卵圈。
   (6)经常割除雄蜂蛹和自然王台。
   (7)适时加脾,扩大巢门和蜂路,改善蜂巢的通风状况,使蜂群经常处于积极状态。
   (8)出现分蜂热的蜂群要及早处理。除割除王台外,一是加卵虫脾,把巢内的封盖脾全部抽走,把新分群和弱群的卵虫脾调入,使一框蜂有一个卵虫脾,由于哺育工作加重,会抑制分蜂热。二是加空脾,把群内的子脾或封盖子脾全部提出,换上空脾和一部分巢础框。三是和弱群调换蜂箱位置,以减少蜂数,降低群势。
   (9)提早育王,实行有计划分群。对较好的自然王台,也可利用分蜂。
   二、夏季管理
   夏季是主要采蜜期,这时除少数分蜂群和弱群外,多数是强群。因此。夏季管理实际上是流蜜期的管理。
   1.主要采蜜期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在主要蜜源期夺取蜜浆高产,应该尽量使蜂群内的大批工蜂处于积极工作状态,集中力量采集花蜜,生产王浆。而这方面的工作在主要蜜源期做是来不及的,必须根据养蜂生产的计划、当地的条件、主要蜜源开始的日期和各种蜜源的衔接情况,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1)哺育适龄采集蜂。按照工蜂的发育日期,哺育更多的适龄采集蜂,要在主要蜜源期前两个半月就开始,更换老王,选用产卵力高的新王,加强饲养管理,促进蜂群繁殖,培养强群。
   (2)修造巢脾,及时加继箱。在主要采蜜期,每个生产群都要有16张以上的巢脾供蜂王产卵和储备粉蜜用,这些巢脾要在主要蜜源到来前利用辅助蜜源早造、多造。当巢箱的蜂数比较拥挤,蜂数在7~8框以上,巢脾大部分被子和蜜粉占用时应加第1继箱。加继箱后巢脾的放法有多种,一般是将巢箱内2个带蜂的封盖子脾提入继箱,再用空脾填补巢箱空位,巢箱上加隔王板,继箱内子脾放在中间,两侧分别加一个蜜脾及一个空脾,外夹隔板。有的只在继箱的一侧加4~5张巢脾,其中有2~3张适于蜂王产卵的空脾,外侧放粉蜜脾,隔板外加保温框,不用隔王板,这在离主要蜜源时间较长、气温较低的地方适用。一般加继箱后的5~7天要做一次全面检查,毁除改造王台,调整蜂巢,视群势陆续添加巢脾或巢础框。
   2.主要蜜源期的管理:
   (1)调整好蜂群的蜂巢,组织好采蜜群。强群的采蜜量远远高于弱群,在主要蜜源期,一个蜂场可以人为地调整好蜂群和蜂巢,组织部分强群采蜜,比每群都采蜜的产蜜量要高得多。除了流蜜期前弱群合并方法外,比较简便易行的是主副搭配法:并列的两箱蜂,将副箱移开,使外勤蜂投入主箱,主箱群采集蜂集中,视群势加脾或加第2继箱(放在巢箱与第1继箱中间,调脾方法与加第1继箱相同,巢箱上放隔王板),而移开的副箱群虽采集蜂减少,但哺育蜂不少,有利于繁殖,可为下一个蜜源采蜜创造条件。
   (2)加强通风。流蜜期应加强蜂巢的空气流通,加速蜂蜜中的水分蒸发,以减轻蜜蜂的酿蜜工作。通常我们可以将巢门全部打开,箱盖和箱身通气,窗门也要打开,放宽继箱内粉蜜脾的距离,扩大蜂路,巢箱中可留2~3张巢脾的空位,以利通风。如果没有盗蜂和敌害,还可以把继箱向前错开20毫米。
   (3)安排取蜜时间,适时取蜜。蜜蜂采集的蜜汁要经过酿制,蒸发水分后才成熟。未成熟的蜜含水分多,营养成分少,还容易发酵酸败,不能久存。若不适时取蜜,工蜂会怠工;适时取蜜,能刺激蜜蜂积极采蜜,保证蜂蜜的质量。蜜蜂把蜜房封盖约1/4,或相当一部分蜜房收口呈鱼眼状,且在抖蜂时,下部未封盖的蜜房蜜汁不飞溅,这是蜂蜜成熟的标志。主要流蜜期一般每3天取蜜1次,分别抽取蜜脾,换入空脾。取蜜的时间一般都在早上进行,若在蜜蜂采蜜最繁忙的时候取蜜,不仅会干扰蜜蜂的工作,而且易混进当天采集的未成熟蜂蜜。
   (4)其他管理工作。流蜜期每隔5~7天要对巢箱全面检查一次,发现王台和台基应立即毁弃,不能疏忽遗漏。应结合取蜜削弃雄蜂巢房。发现盗蜂、分蜂热、病敌害、中毒等突发事情,要及早处理,避免蔓延扩大,造成损失。在流蜜期结束前,巢内要留足饲料蜜,以备天气不好或转地时使用。
   小贴士:南方蜂群的越夏管理。夏季气候炎热,蜜粉源缺乏,敌害严重,是华南地区养蜂的困难时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好,群势会大大削弱,造成秋衰。越夏的困难表面上看是高温造成,但实质上是缺乏蜜粉源的结果,只要有蜜粉源,在高温季节蜜蜂仍能利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采集,蜂王也不完全停产。越夏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点:及早做好越夏的准备,进行小转地,遮阴降温,喂水和喷水,补喂饲料、预防病虫害和药物中毒。
   三、秋季管理
   秋季除荞麦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主要蜜源,而且气温下降。抓好秋季管理是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
   1.培育适龄越冬蜂:所谓适龄越冬蜂,是指没有参加过采集活动和进行过排泄飞行的工蜂。蜂群中适龄越冬蜂越多,则越冬越安全,饲料消耗少,来年春季群势发展快;反之,则越冬越困难,工蜂提前死亡,春季繁殖也缓慢。
   培育适龄越冬蜂,要在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的初期着手进行。可用新王替换产卵差的老王,在大流蜜期要采去子脾上的储蜜,选用适合产卵的新脾等办法,尽量扩大产卵区。流蜜结束时,抽出多余的蜜脾,适当补给空脾,保持蜂脾相称,加强巢内保温和奖励饲养,促进蜂王产卵。但气温较低时要控制蜂王产卵,因气温低,后期出的工蜂没能进行排泄飞行,对越冬不利。为了能保证越冬的群势,可以把2~3个弱群同箱饲养,越冬前选留一个蜂王合并蜂群,这样看起来是蜂群数少了,但能使越冬群势增强,来春发展快,人工分蜂早,也能更快地发展蜂群。
   2.储备越冬饲料:选留封盖蜜脾是秋季管理的一个主要工作,因为越冬前临时喂给蜜汁或糖浆会增加蜜蜂的工作负担,如蜜脾来不及封盖,冬季容易变质,造成蜜蜂下痢。有经验的养蜂人员是在全年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第1次取蜜时,选留四五个巢脾平整、无雄蜂房又繁殖过几代蜂的巢脾,放在继箱的边上,并扩大蜂路,到第2次取蜜时这些蜜脾都已封盖,可以提出来存放。一次留不足蜜脾可在第2次再留,留蜜脾的数量视蜂群越冬期的长短而定,一般每框越冬蜂留一个蜜脾,严寒地区可多留,冬季转地到南方的蜂场可少留。
其他文献
扶郎花别名非洲菊,原产于非洲,菊科扶郎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如环境气温适宜可周年开花,在日光温室种植,其效益远高于蔬菜。  扶郎花具有莲座叶丛,叶基生,长椭圆形,边缘羽状浅裂,背面披白色茸毛。头状花序从叶丛中抽出,花序梗较长,舌状花,花色有白、粉、黄、红、橙等色,常见为红色、粉色。扶郎花喜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偏酸性土壤,生长最适温度为2
要搞好肉牛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必须综合考虑以下6个要素:   1.饲草来源。饲养肉牛之前,一定要充分考察当地的饲草资源,就近解决饲草问题。靠长途运输、高价购草来饲养肉牛,将得不偿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若能拿出适当的耕地进行粮草间作或轮作解决青饲料供应问题,对肉牛的育肥将更加有利。   2.资金情况。饲养肉牛所需资金较大,尤其是短期育肥时购买架子牛需要的流动资金更大,农户应该根据个人的资金情况来确
江勤红自1987年开始经营2000平方米左右(约3亩)的苹果园。现如今,他已拥有4个果园,总面积1.5公顷,种植的品种有“首红”、“富士”、“嘎啦”、“美八”。他以生产礼盒苹果、贴字苹果、艺术苹果为主,并开发功能苹果如富硒苹果、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苹果、有机苹果。他的苹果每个能卖到3-5元,年套袋苹果23万只,投入4万元,毛收入12万元。    怎样学经验     刚种植苹果的前几年,江勤红既
“金魁”猕猴桃通过国家审定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邮编: 430209 电话: 027-87989690)选育的猕猴桃新品种“金魁”,前不久通过了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该品种果实披毛、棕褐色、圆柱形,每百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 100~420毫克,含糖量16%~20%,此外还含有适量的脂肪、蛋白质、多种氨基酸、钙、铁、磷、镁、果胶等。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具有品质优、果实大、抗性强、耐储运
久违的爱妻:   见字如晤!   收到你的来信,尽悉家庭情况,令我既欣慰又感动。父亲病情好转,粮食丰收归仓,这些都是你的功劳。由衷感激你这位贤妻良母和孝顺的儿媳,以任劳任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支撑起家庭的一片蓝天。   回想十二年前那段窘况,使我终生难忘。那时,母亲去世不久,生前治病欠下不少债务,两个女儿上学要用钱,诸如此类的花销,光以务农种田那点收入,简直是杯水车薪,无奈之下债台高筑,压得咱们
编辑同志:  我与钟某于1996年登记结婚,1997年生育一女孩,次年又生育一男孩。1999年2月,钟某施行了结扎手术。今年6月,钟某起诉至法院要求与我离婚,并且提出子女均随其抚养生活,由我支付抚养费用。但我们的两个孩子均表示愿意随我生活。今年8月,法院判决准予钟某与我离婚,并判决女孩随钟某生活,男孩随我生活。我听说,十岁以上的孩子由谁抚养由孩子自己说了算。请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读者 周满秀
一、盐姜丝    ①选料:选择块大、肥实饱满、未经霜冻的黄皮姜。  ②方法:将选好的姜洗净,用竹刀刮皮,冲洗干净后放在草席上晾干,切成细条姜丝。加25%的食盐。渍2-3天后沥干,选晴好天气晒至能折断时即成。成品用无毒塑料袋包装、封严,即可储藏或出售。  ③成品:色白、姜丝匀、味香。    二、干姜片    ①选料:选择块大、肥实饱满、未经霜冻的黄皮姜。  ②方法:将选好的姜洗净,用竹刀刮皮,冲洗干
松花菜是一种花蕾白色、花梗伸长成伞形的花椰菜新品种,因其花枝松散,在市场上又称为“散花”。松花菜有青梗、半青梗、白梗之分,其中青梗松花菜最受消费者欢迎。因其口感脆甜,比紧实型花椰菜筋道,价格是紧实型花椰菜的一倍以上。下面介绍青梗松花菜春季不同生产模式,供农户参考。  一、品种选择及育苗时间安排  种植青梗松花菜,品种选择至关重要。新品种引进应遵循“先试种再推广”的原则。①早春栽培宜选用青梗龙美 8
2010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发布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农发行和中储粮总公司六部门前不久联合下发《2010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案》明确了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和执行时间,即2010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为每公斤1.94元、粳稻为2.10元;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八省(区)执行最低收购价收购的时间为2010年9月16日至2010年12月31日,
李德华,山东省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他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后,21年来一直在果树生产第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主要在核果类果树栽培及保护地栽培方面有专长,在果树新品种的培育和栽培新技术的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在搞好果树科研的同时,在本市建立了10个农业样板基地,指导桃树、杏树设施栽培分别为23公顷和33公顷,增加农民收入150万元。  尽心尽责做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