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写作类课程在培养学生虚构文学的写作能力、非虚构文学的写作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课程改革方式及成效,以期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写作类课程
  基金项目:安康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事务文书写作》课程学习模式与实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g09223)。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大部分综合类和师范类高校中的重点专业,招生历史一般比较久。面对新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地方高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培养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较强,可以积极服务地方的专业人才,成为近年来地方高校广泛讨论的问题。写作类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面对现实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型。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类课程为例,重点探讨《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这两大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再结合笔者平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一些探讨。
  写作类课程现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从课程性质的角度来说,写作类课程在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中,更多的是与写作基本功有关,与天赋喜好有关,教师并不能对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作出提升。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写作类课程的时候,一开始便对写作课程存在一定的偏见,缺乏学习的自信。另一方面,写作类课程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写多练,需要教师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去批改评阅,这一过程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做保障,难以让学生看到学习的成效,使学习积极性低下。
  其次,写作类课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课程教学资源与案例匮乏、内容与形式单调、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与生活脱节等问题,教学与训练的封闭化、程式化严重影响了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写作学科的发展”[1]。
  第三,学科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能力不匹配。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制订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目标,都比较模糊,没能形成可以执行的具体措施,使得教师在执行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不能以此为依据展开教学。
  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改革措施与效果
  第一,明确写作类课程性质,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教学方法和目标。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写作类课程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四大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技能、口语表达、文字书写等方面。在所有的应用能力当中,最为人关注和注意的就是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写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基础的文学表达能力,要求准确到位地表达基本的情感观点;另一方面要求是基本的文学创作;第三就是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写作类课程主要包括了基础写作类课程、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训课程三大类。基础类写作理论重点让学生了解文学写作的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各类文体、表达方式等内容。非虚构文学重点训练学生对自身经历生活进行准确复述和回忆,进而进行写作。虚构类文学重在锻炼学生的基本文学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文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能简单完成小型虚构类文学作品创作。应用文写作课程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各类应用文的适用范围和基本结构,能够结合实际开展应用文写作。
  第二,教学模式改革方式。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写作类课程大胆进行改革,在继承以往写作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和最新教学方法,主要的教学改革方式包括:首先,明确树立基本的写作课教学理念。基础写作课与以往高中的作文写作课并不同,它是一个具有体系性质的教学过程。以往基础写作课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基础写作理论和技巧的学习,没有经典作品阅读作为基础,对基础写作理论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写作价值和意义。其次,把具体文学写作划分为非虚构文学写作和虚构文学写作,并且以非虚构文学写作为教学重点,由于文学创作本身的复杂性,多数学生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存在虚构文学写作方面的困难。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对非虚构文学的写作过程中,比如回忆性散文、叙事性散文、纪实性文章、新媒体文章写作等方面。在这一类文学创作中,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文学创作的独特个性和经验,刺激学生积极写作。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这方面的主要做法有:写作“周周练”活动,该体系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从大一进校以来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结合每学期开设的相关写作类课程完成每周一篇文章的写作,包括虚构文学写作、非虚构文学写作、事务文书写作、经济文书写作、日常文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文书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每学期16周,每周1篇,6学期共计96篇,再加4篇的假期调查报告,共计100篇。在写作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向学生提供相关写作材料,并结合每一届学生具体实际更新写作题目和要求;对学生写作成果进行相关评阅和批改,并在课上专门花时间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本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经过多年的写作实践,学生在写作意识、写作能力、写作积极性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在“周周练”的写作体系中,由一开始的不愿接受、网上抄袭到后来的认可、理解、积极参与,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中教师的指引,高年级同学的教导传承,都对整个写作训练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学创作大赛”活动,鼓励学生在非虚构文学创作方面选题进行写作,经过几届的创作大赛,已经产生了很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再次,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方面,重点突出各类应用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采用模拟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写作结构,转化身份和角度展开应用文的写作。学生写完之后,相互交流,教师提供经典案例来分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应用文写作是基础写作课程的一个延伸,在当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方面,积极选派应用文授课教师参与到校外的企业部门和行政部门进行暑期挂职锻炼。了解企业、行政部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增强了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学校方面: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了实习的基地,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实习,尤其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来说,积极参加文秘、行政文员等职业的相关见习实习。学生实习见习完成后,都表示有很大的收获。“应用文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之一,如果教学工作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则难以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完善的实训体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也是进行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2]。
  第三,制订有针对性的、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具体写作能力标准应该被重新界定并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中起到积极作用。写作类课程并不单单是一门基础理论类课程,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具有核心能力培养的地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本课程的基本性质。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讲授、院系对写作能力的重视、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都是密不可分的。
  第四,在写作类课程考核方面的改革。在考核方法上,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首先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学生学习的评价具体体现在五个大的方面,即阅读知识面的宽窄、写作成果量的积累、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强弱、文学创作能力的大小。在考试方法上,选择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把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按权重计入学习成绩之中。“要做到考试不仅考记忆性、认知性的知识,还要考综合性、分析性、理解性、创新性的知识。”[3]在安康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的选择中,重点突出写作方向的多样性,可以选择文学创作、调查报告、实习实践经历、传统学术论文写作等。
  参考文献:
  [1]牛静:《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10月第5期,第158页。
  [2]戴盛才:《网络时代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建设》2014年第5期,第22页。
  [3]王求识:《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教育探索》2012年第12期,第63頁。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陕西安康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结合目前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市场人才的需求情况,构建了基于市场人才需求的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基于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出了该专业教学模式构建的整体思路,对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及考核方法和保障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高校 环境艺术专业 人才需求  引言  为进一步推进本专业的教学进步,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需要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调查来明确具体的教学模式,
期刊
2017年11月中旬,第三届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国内高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介绍了联盟内各高校高研院建设发展的情况,并就高研院的体制机制、发展思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是2015年由南京大学发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等12所国内高校加盟的高校高研院联谊组织,旨在交流分享建设经验,推动高等教育
期刊
【摘要】文章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工作岛”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从“工作岛”环境营造及“工作岛”教学组织形式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了“工作岛”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实践,最后对“工作岛”模式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试图为“工作岛”模式在教育领域的成功运用提供范本。  【关键词】工作岛高职实训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多为公共基础课程,不仅要求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开阔眼界和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模式,对该群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持续影响。同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各种不良信息、网络欺诈及虚拟暴力等网络道德困境时刻考验着涉世不深、身心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他们也存在形形色色的网络道德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探究解决路径对于引导学
期刊
[摘 要]师生关系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各个方面,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培养优秀大学生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定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师生关系现状,探究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表明,总体上高校师生关系以和谐为主,成绩和性别对师生关系的评价各有影响,现在的师生关系中存在着交往渠道单一化、交往意愿被动化、交往目的功利化、交往情感冷漠化的特点。对此,应该着力探索和谐、平等、
期刊
【摘要】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古希腊倡导的一种相对于纯粹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育类型,随着历代文明更替及民族演绎其称谓发生嬗变。现代社会人们常说的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等皆源于此。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发展提升至质量的内涵建设,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寻求教学体制的创新和突破,以提升教学质量,使得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下文将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具体分析博雅理念下高职酒店管理专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黑白形式语言课程为例,反映教育者在高等美术教学改革中对课程核心价值的寻找与确立的过程。从对概念的梳理到课程设计及课改深化的方向和依据的挖掘,以课程改革的认识层次及思考路径的拓展,指明从社会价值体系出发去与时俱进地实现课程的改革,才能让其具有积极的效果和意义。同时也希望对其他的教学改革起到一些提示作用。  【关键词】社会价值体系 课程 黑白 文化自信 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译创具有的商业逐利本质使其具备了传统翻译所未有的特性,并衍生出译语优化功能、文化重构功能和再社会化功能。译创佳作使英语电影的片名翻译成功完成了文化顺应,迎合了目标语受众的审美偏好,有效激发了华语电影市场,从而圆满完成了跨文化交际和商业逐利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译创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  近几年来,译创(transcreation)成为了翻译学术界的一个崭新议题。transcreation
期刊
摘 要:文章在分析中国画艺术风格、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艺术风格基础上,探讨其在新时期多元共生社会下,中国画的教学和创作如何既坚守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又能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  关键词:中国画 艺术风格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五位一体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区位中国画艺术风格研究(立项号:2014114)阶段性成果。  随着当今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以传统纯美术为主的专业艺术类高等教育院校,其
期刊
摘 要:“微时代”是一个隐含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传播方式等多种形态的新网络空间。微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也给高校性别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认清“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微时代 高校 性别教育 机遇 挑战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陕西地区高校性别教育研究”课题(课题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