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师生一贯以教材文本(课文)为主要依据展开教学,但往往忽视对课文题目的揭示——“揭题”。通常情况下,师生会在板题、读题后直接过渡到对课文的学习,课题似乎与课文内容没有太大关系。殊不知,课题是一篇课文的眼睛和灵魂。课前有效的“揭题”对师生教学时把握教学重点,培养问题意识,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揭示课题 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师生习惯于以教材文本(课文)为主要依据展开教学。不管是单篇课文还是群文教学,甚至是整本书阅读教学,首先从课文题目入手。而且凡文必有“题”,即使是“无题”也是“有题”——题目是一篇课文(一组文章甚或一本书)的眼睛和灵魂,往往凝聚着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蕴含课文的文体、主人公、故事情节、主要观点等内容。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情况下很容易忽视对题目的揭示,板题读题后直接过渡到课文的学习——课题似乎与课文主体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殊不知,慎重审视课题并在板题读题之后及时有效“揭题”对师生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利于确定课堂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前设计还是课堂实践,一定要有重点。也就是说在听说读写等环节和学习课文内容时要有所侧重和突破。没有重点的课一定不是好课。尤其是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就要对文本反复深入研读,确立文章重点内容。对课题更应该认真解读。因为课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灵魂”和“总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题往往包含文章的选材范围或重点题材、暗含文章体裁、交代主要人物或事件、修辞方式或意义指向、主要论题或中心思想等。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你,浪花的一滴水》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揭示课题:1.文中的“你”是指谁?2.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他为什么是“浪花的一滴水”?这样命题好在哪里?通过这几个重点问题展开教学,“刚举则目张”——把握住了课题就把握住了重点,这样不仅避免课堂教学目标“大而全”,或教学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等,从而使之简洁明了,更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实践操作性,进而有利于教学展开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题就是“问题”——一个看似简单的课题往往是作者深思熟虑之智慧的结晶,通常会饱含着几个与具体内容紧密联系的代表性问题。课文文本就是对几个主要问题的展开和阐释,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叙述和主观情绪的表达。只有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揭示出课题蕴含的问题,从而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才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揭题:1.把掌声分给“谁”一半?(无名英雄“世界优秀二传手”孙晋芳。)2.她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和不俗的特征?(球艺高超、勤学苦练、胸怀宽广和信任同伴等。)3.为什么要把掌声分给她一半?(孙晋芳在排球场上犹如“金线串珠”,共同成就“铿锵玫瑰”,为国争光,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给她一半”。)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即可启迪学生思维,做到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须知,好问是儿童的天性。由于教育体制尤其惯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无论是过去的“满堂灌”还是现在的“满堂问”都不能从学生的本真心灵出发,让学生主动质疑、真情发问。教师总是把控着课堂“问答”的开关——什么时候问,问什么,问的效果如何等总是教师说了算。以致儿童从低幼阶段的“好问”变成少年时期越来越“不问”甚至于青壮年时候十分言听计从,循规蹈矩而缺乏质疑与创新。与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挖空心思地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还不如引导学生对着课题质疑问难,主动提出问题,相互合作科学分析问题,并走进文本通过深情地阅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智、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师习惯于“满堂灌”,采用“填鸭”式教授知识,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经过几多波折,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问”。课堂固然是产生问题的场所,师生有意义的“问”本来无可厚非。但那些“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等“假问题”、“泛问题”充斥课堂并不见得有多好。儿童在课堂上似乎又陷入了另一种被动——他们成了应答的“机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抓住“课题”这一抓手,在板题读题后引导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散思维进行多向发问,教师相机点评并科学归纳,将众多问题归纳为几个与课文题目紧密结合的主要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展开对文本的阅读教学,重点问题重点解决。这样,不知不觉课堂教学模式就发生根本性转变。课堂模式的转变会带来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有利于提高习作鉴赏能力
“语文如果离开了美,则空无一物”。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一。美好的题目定会对文章画龙点睛,增光添彩。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揭示课题蕴含的问题,不仅能够确定教学重点,培养问题意识,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更能够通过对文章题目独特性的揭示与审美性的观照,提高学生审题命题及文章语言运用、结构驾驭等能力。同时还可在无形中品味鉴赏文题美学价值——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这样好”而“那样不好”,进一步思考追问“好在哪里”等,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文字、文章的实际运用力和审美鉴赏力。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揭示课题”不仅是一种理念和意识,还是一种方法和习惯,更是美的体验和鉴赏的过程。科学而艺术地揭示“课题”蕴含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审美鉴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渗透、相互促进发展的。因此,师生必须重视并善于课前“揭题”,进而展开高效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本文为2015年陇原名师专项课题(课题立项号:GSGB[2015]MSZX15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揭题入文’的策略与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揭示课题 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师生习惯于以教材文本(课文)为主要依据展开教学。不管是单篇课文还是群文教学,甚至是整本书阅读教学,首先从课文题目入手。而且凡文必有“题”,即使是“无题”也是“有题”——题目是一篇课文(一组文章甚或一本书)的眼睛和灵魂,往往凝聚着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蕴含课文的文体、主人公、故事情节、主要观点等内容。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情况下很容易忽视对题目的揭示,板题读题后直接过渡到课文的学习——课题似乎与课文主体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殊不知,慎重审视课题并在板题读题之后及时有效“揭题”对师生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利于确定课堂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前设计还是课堂实践,一定要有重点。也就是说在听说读写等环节和学习课文内容时要有所侧重和突破。没有重点的课一定不是好课。尤其是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就要对文本反复深入研读,确立文章重点内容。对课题更应该认真解读。因为课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灵魂”和“总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题往往包含文章的选材范围或重点题材、暗含文章体裁、交代主要人物或事件、修辞方式或意义指向、主要论题或中心思想等。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你,浪花的一滴水》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揭示课题:1.文中的“你”是指谁?2.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他为什么是“浪花的一滴水”?这样命题好在哪里?通过这几个重点问题展开教学,“刚举则目张”——把握住了课题就把握住了重点,这样不仅避免课堂教学目标“大而全”,或教学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等,从而使之简洁明了,更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实践操作性,进而有利于教学展开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题就是“问题”——一个看似简单的课题往往是作者深思熟虑之智慧的结晶,通常会饱含着几个与具体内容紧密联系的代表性问题。课文文本就是对几个主要问题的展开和阐释,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叙述和主观情绪的表达。只有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揭示出课题蕴含的问题,从而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才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揭题:1.把掌声分给“谁”一半?(无名英雄“世界优秀二传手”孙晋芳。)2.她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和不俗的特征?(球艺高超、勤学苦练、胸怀宽广和信任同伴等。)3.为什么要把掌声分给她一半?(孙晋芳在排球场上犹如“金线串珠”,共同成就“铿锵玫瑰”,为国争光,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给她一半”。)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即可启迪学生思维,做到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须知,好问是儿童的天性。由于教育体制尤其惯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无论是过去的“满堂灌”还是现在的“满堂问”都不能从学生的本真心灵出发,让学生主动质疑、真情发问。教师总是把控着课堂“问答”的开关——什么时候问,问什么,问的效果如何等总是教师说了算。以致儿童从低幼阶段的“好问”变成少年时期越来越“不问”甚至于青壮年时候十分言听计从,循规蹈矩而缺乏质疑与创新。与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挖空心思地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还不如引导学生对着课题质疑问难,主动提出问题,相互合作科学分析问题,并走进文本通过深情地阅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智、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师习惯于“满堂灌”,采用“填鸭”式教授知识,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经过几多波折,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问”。课堂固然是产生问题的场所,师生有意义的“问”本来无可厚非。但那些“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等“假问题”、“泛问题”充斥课堂并不见得有多好。儿童在课堂上似乎又陷入了另一种被动——他们成了应答的“机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抓住“课题”这一抓手,在板题读题后引导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散思维进行多向发问,教师相机点评并科学归纳,将众多问题归纳为几个与课文题目紧密结合的主要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展开对文本的阅读教学,重点问题重点解决。这样,不知不觉课堂教学模式就发生根本性转变。课堂模式的转变会带来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有利于提高习作鉴赏能力
“语文如果离开了美,则空无一物”。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一。美好的题目定会对文章画龙点睛,增光添彩。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揭示课题蕴含的问题,不仅能够确定教学重点,培养问题意识,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更能够通过对文章题目独特性的揭示与审美性的观照,提高学生审题命题及文章语言运用、结构驾驭等能力。同时还可在无形中品味鉴赏文题美学价值——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这样好”而“那样不好”,进一步思考追问“好在哪里”等,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文字、文章的实际运用力和审美鉴赏力。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揭示课题”不仅是一种理念和意识,还是一种方法和习惯,更是美的体验和鉴赏的过程。科学而艺术地揭示“课题”蕴含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审美鉴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渗透、相互促进发展的。因此,师生必须重视并善于课前“揭题”,进而展开高效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本文为2015年陇原名师专项课题(课题立项号:GSGB[2015]MSZX15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揭题入文’的策略与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