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实现平等选举权对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平正义问题的意义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n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近年来,为了缓解城乡差距,国家对农村投入了很大关注,并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然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公平正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农民的政治权利缺失。最新选举法的修改,规定了农民平等的选举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平正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民,平等,选举权,公平正义
  
  2010年3月14日,修改后的《选举法》获得了全国人大的高票通过。至此,备受各界关注的《选举法》修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次《选举法》修改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实行了农民选举权平等,这一修改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普遍认为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进步。"同票不同权"不仅仅是选举权的不平等,本质上是城乡的不平等。城乡差别有多种原因,法律或政策上的人为选择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这次选举法的修改不仅仅是农民选举权的一大进步,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对于缩小城乡差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平正义缺失的表现
  首要表现是城乡收入差别。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乡差别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且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还在不断拉大。
  其次是政治方面的权利缺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是一个代议机构,其主要运作是通过人大代表来实现的,每一人大代表都是某阶层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代言人。但长期以来,我国《选举法》对城乡选举权的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别,人民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占不利地位。由于各级人大中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人数太少,所以他们很难在利益博弈达、维护自己的利益,更不用说争取更大的利益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在教育方面,城乡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教育关乎人的成长,是影响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的城乡差别在一定时期内会进一步加剧城乡收入的差别。从整体来看,我国教育投入在GDP中所占比例较少。在为数不多的教育投入中,大部分资源又倾斜于城市;从义务教育的实施来看,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高等教育机会差别也同样存在,城市人口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远远大于农村人口。
  农民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平等权的缺失。长期以来,城市居民享受了"高就业、高福利、高补贴",国家每年为城市居民提供几百至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城市职工可享受退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多项社会福利,农村只有少量贫困人口享受一点微薄的社会救济。医疗保险差别也是主要表现之一。目前,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城市也接近达到100%,而在农村,这两项保险还几乎是空白。在养老、交通、就业等其他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别。
  二、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平正义问题的形成与我国国情等各方面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但就我国城乡差别的现实情况而言,更多地则是一种政策选择的结果。政策选择是城乡差别的直接原因,然而如果进一步追问,造成城乡差别的根源是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居民的选举权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政治是利益的表达,农民选举权不充分则农民的权益诉求就会弱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出台出现利益倾斜也就在所难免。选举权是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影响每一个城乡居民的最根本利益。近些年来,城乡居民选举权的差别,是导致当前城乡差别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笔者认为,城乡差别的根源在于农民基本权利欠缺有效的保障。农民往往处于社会最底层,为数不多的农民代表大多也在基层。但是,按照我国选举法规定的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县级以上的选举实行间接选举。理论上,由代表农民的代表间接选出来的人大代表也能代表农民,但一个基本的常识是,间接选举的层次越多,基层的利益就越难以被代表。如此以来,处于基层的农民的利益很难在中央的决策者中得到充分的代表和体现。
  三、农民实现平等选举权对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公平正义问题的意义
  农民选举权平等不仅是对农民选举权的胜利,更是他们对应有权利的重新确认。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这是实现或缩小城乡差别的关键一步。我们的发展是城乡协调的发展,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所有人,而不仅仅是城市。因此,选举法修改实现农民选举权平等其直接目的在于实现选举权人人平等,但根本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的平等。这一重大意义可以分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农民选举权平等有利于充分保障农民的政治表达权
  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由4:1变为1:1,农民的政治表达权有了切实的保障,它必然会增加决策机构中代表农民的代表数量,有关的政治决策将更能代表农民的声音和需求,更能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回顾以往中国的决策,大多可以说是"城市决策"、"精英决策",即使关于"三农"问题的决策也不乏这种特点。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政治上的城乡平等能推动经济上的平等。据此,农民选举权平等这一政治举措对于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农民选举权平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
  当今中国社会,由于农民没有自己的社团组织而成为一盘散沙,选举权的"名存实亡"又使他们丧失了对政治生活的热情,农村积弊日深,农民个人素质很难提高。但选举权的"恢复",则使农民习惯于民主化的生活,他们得到的决不仅仅是曾一度失去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到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更新改造,其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合作协助意识以及契约精神都会在选举这一过程中经受锻炼,并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的提高是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农民选举权平等也有利于推动城乡互动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利于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农民选举权平等不只是对农民选举权的"恢复",也不只意味着选举权人人平等,城乡平等、区域平等是农民选举权平等的内在涵义之一。短时期内,农民选举权平等提升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提升了农村的政治地位。但从长远来看,农民选举权平等将会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消除各种不正常的城乡差别。
  事实上,选举法关于农民选举权平等的修改只是缩小城乡差别众多措施之一。纵观近些年来的重大决策,大都基于缩小城乡差别或为此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准备。开展工业反哺农业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加速或尝试二元户籍制的改革等等,无不昭示中央对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视。之所以说实行农民选举权平等是缩小城乡差别的关键一步,是因为这一举措直指最根本的层面,即农民的宪法基本权利,并试图在这一层面有实质性的突破。如果说其他措施是政策性的或局部性的话,实行农民选举权平等则是从宪法高度开展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毛磊.平等,从选举"同票同权"开始[J].检察风云,2009(22).
  [2]高乃云."三农"视域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J]."三农"问题研究,2010(1).
  [3]朱海峰,于现忠."同票同权":缩小城乡差别的关键一步[J].云南行政学院报,2010(4).
  [4]胡锦光.论我国城乡平等选举的进步与问题[J].法学杂志,2010(7).
  作者简介:张海芳,女,河南新乡人,天津商业大学0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整个6月,全中国由南到北都遭到了暴雨袭击。除了天空中的暴雨,国内的Internet业和网络聊天室里也同样“大雨倾盆”。 Throughout June, the entire China was hit by torren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一贯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对思想
中国信息产业部、国家计委及财政部宣布,由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移动电话以外的新电讯收费,并进行收费结构调查,主要是将计费机制统一及简化,当中港澳台的长途电活收费,减幅
提出了大型土石方工程调配方案的大系统等式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能够解决多变量的调配方案优化问题,实际应用效果很好. The linear programming of large-scale system equatio
上青藏公路,从湖东渔场到黑马河月150公里长的路段上,湖水比大海要更蓝。青海湖,既有海又有湖,因为远古时它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景物中包含的深层信息,是汪洋大海蜕变为湖泊的
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日本。海边有一座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有一个叫太郎的孩子和他爷爷就住在附近的山上,从那里可以看到山下的村子、庙宇和大海。有一天,天气异常闷热,村
本文对西宁地区1980~1994年15年间我科收治的1015例急性脑血管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为:西宁地区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病年龄以50~69岁最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年龄30~59岁最多,男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小学生
想必大家都有育树的经历,给树浇水才能保证树的成活。浇水时我们一定会把水浇到树根上,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树根吃饱水了,树干粗壮,枝叶才会茂盛!家长对孩 Presumably we all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