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下脑池段及内听道段而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因其能良好暴露小脑脑桥角区,被作为听神经瘤切除手术常用的入路;但由于该入路对面神经的暴露有限甚至完全不能暴露,因此手术巾面神经的误伤率较高。本文在尸头上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利用妊微镜及神经内镜联合对面神经及其毗邻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研究,以期对临床手术中面神经定位及保护提供解剖学参考。

其他文献
患者 男,27岁.以"刀刺伤致伤头部5h"入院.查体:嗜睡,呼之能应,左顶部可见外露于颅骨的刀柄,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头颅CT示:顶叶见条状金属密度影及团片状密度增高影,顶骨见骨折影(图1).入院诊断为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双顶金属异物、左顶颅骨骨折、头皮裂伤.在急诊全麻下行左顶清创、颅内金属异物摘除术.术中见匕首自左顶结节内侧、中线左侧2 cm处刺入头皮,以匕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切除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效果.方法 对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切除1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肿瘤最大径2 ~4 cm7例,>4 cm9例;病变基底位于透明隔9例,位于一侧脑室的外侧壁7例,脑室扩大8例;全切12例,次全切4例(术后行放疗),无手术死亡,术后均出现短暂缄默症,2周后消失;5例出现偏瘫,经康复后可以行走;
患者男,44岁.以“反复腰部酸痛伴双下肢麻木、疼痛3年”入院.查体:腰椎活动稍受限,L4棘突压痛、叩击痛,双下肢麻木、疼痛、皮肤感觉对称、稍减退,各肌肌力、肌张力正常.MRI示:L4水平椎管内(硬膜下)偏右侧可见一类圆形异常信号肿块影,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外缘见环状低信号改变,其直径约为1.7 cm,其内信号不均匀,增强后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相应的马尾神经呈明显受压改变.诊
期刊
患者女,64岁.自诉有血浆过敏史,未见有皮肤瘀斑,无明显出血倾向,否认凝血功能障碍及相关家族病史.入院时血压波动范围:170 ~ 190/90~100 mmHg.术前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血红蛋白浓度122 g/L(正常值范围113 ~ 151 g/L)、红细胞压积0.354(正常值范围0.335 ~0.450)、血小板计数257×109/L(正常值范围101×109/L~320×109/L)、凝
期刊
患者男,42岁.因"头部外伤后1个月,右侧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杂音20 d"入院.入院时查体见右侧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于右侧额颞部听诊可闻及与脉搏一致的杂音.术前行Mata(s)试验1周,患者能够完全耐受闭塞右侧颈内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显示为右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经右侧眼上静脉引流.同时发现右侧脑膜中动脉分支与海绵窦沟通,参与瘘的形成,亦向右侧眼上静脉引流.我们尝试用可脱性球囊封堵CCF颈
期刊
目的 探讨P13K/AKT信号阻断后抑制胶质瘤细胞株LN229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溶解于DMSO的P13K抑制剂LY294002加到LN229细胞中,并设立对照组。应用Westernblot检测P—AKT的表达,MTT、细胞周期实验评价LY294002处理后细胞生长情况的变化,Transewell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TOP—FOP实验检测Wnt通路的活性,Westernblot检测
期刊
目的 研究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患者的DSA静脉期,比较PNSH患者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在深部大脑静脉引流形式有无解剖性变异及其变异类型.方法 在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筛选符合PNSH的患者,均行DSA检查并在静脉期详细阅片,以PNSH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收治的ASAH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DSA静脉期,观察PNSH患者深部大
创伤性脑损伤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医学问题,美国每年有约150万的颅脑外伤患者,57%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不良,尸检发现,颅脑外伤死亡的患者约90%都存在脑缺血,脑缺血是继发性颅脑创伤的重要原因之一[1].在颅脑创伤患者中,脑缺血是继发性损伤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本文通过62例资料分析研究脑缺血指标与预后的关系。
期刊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其发病率约为2%[2-3],位居脑卒中患者第三位,所以及时正确治疗颅内动脉瘤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我科2001年7月至2012年12月间治疗的一组颅内动脉瘤(186例)的临床资料,从中获得不少临床经验。
期刊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诊治的18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术前常规行MRI检查,术前确诊16例;2例术中高度怀疑.18例患者中显微镜下全切囊肿17例,1例大部切除,2例术中切除囊肿后行椎体固定融合术,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具有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