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的CT诊断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dongb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胃间质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大网膜及肠系膜的KIT(CD117干细胞因子受体)染色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的间质肿瘤[1]。最常发生于胃(约60%~70%),占胃部肿瘤的1%~3%[1,2]。本文收集2003年3月至2009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14例,回顾性分析螺旋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旨在探讨螺旋CT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3月至2009年6月经螺旋CT检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32~75岁,平均54岁。主要临床症状有腹部不适、隐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有2例体检被发现。
  1.2检查方法14例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采用Philips公司ULTRA Z单排螺旋CT机,常规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前禁食6~8 h,扫描前15 min口服温开水300~1000 ml,使胃充盈,扫描范围自膈顶至髂骨棘水平,层厚5~10 mm,间隔5~10 mm,120 mV,250 mA,螺距1.5,常规平扫后经肘静脉以2.5~3 ml/s速率团注80~95 ml碘海醇或优维显,分别于30 s、60~80 s行动脉期、静脉期扫描。
  
  2结果
  
  2.1病灶大小、位置及CT表现14例GST中,发生于胃底4例,胃体7例,胃窦3例,肿块大小不一,最小2 cm×3 cm,最大19 cm×23 cm,病灶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向腔内生长4例,向腔外生长7例,骑跨腔内外生长的3例。14例病变密度不均,病变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实性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显著。发生肝脏多发转移2例,腹膜转移1例。未发现淋巴结转移。2例术后1年发生腹腔种植转移,表现腹腔内多发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无肠梗阻征象。
  2.2肿瘤的性质14例中良性5例,恶性9例,其中5例良性病变直径均小于5 cm,9例恶性病变直径大于5 cm 7例,直径小于5 cm的2例。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1983年由Mazur等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提出的。起源于胃肠道、大网膜及肠系膜组织,具有非定向分化特征的间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表现CD117和CD34阳性。过去诊断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最常发生于胃,约占胃肠道间质瘤的60%~70%,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主要有腹部不适、隐痛,消化道出血,食欲减退,腹部包块等,与胃癌及胃溃疡及慢性胃炎临床表现相似。GST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最常发生于胃底及胃体部,其次为胃窦部。本组病例发生于胃底及胃体11例,占78%;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下组织,根据瘤体与胃壁的关系分为黏膜下型,浆膜下型,肌壁间型,部分肿瘤骑跨胃壁突向腔内外;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形成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多数肿块境界清晰、光滑,与胃癌沿黏膜及黏膜下浸润生长不同。肿瘤内常有出血、坏死、囊变,密度多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有报道肿块直径大于5 cm且边缘呈分叶状者为恶性GST的主要征象[3]。本组病例恶性9例,7例直径大于5 cm,病变直径小于5 cm的只有2例;5例良性病变直径均小于5 cm,与文献报道一致。恶性GST转移多为血性转移,亦可发生腹膜转移,极少发生淋巴转移;文献报道该肿瘤有一定种植转移几率,本组有2例术后发生腹腔多发种植转移,孙勇等[4]提出疑似间质瘤不主张细针穿刺活检,以免发生种植转移。
  鉴别诊断:①与胃癌鉴别,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沿黏膜及黏膜下浸润、生长,造成黏膜破坏,局部形成软组织密度肿块,肿块与邻近组织界限不清,常发生淋巴转移;而GST常见局部境界清晰软组织密度肿块,极少发生淋巴转移;②胃淋巴瘤:表现胃壁明显增厚,增厚胃壁浆膜面光滑,胃周常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③与平滑肌类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表现一致,不易鉴别,确诊依靠病理诊断。
  总之,GST是较常见的胃肠道肿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较准确对肿瘤的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并可了解肿瘤周围组织有无侵犯及远处转移,对制定手术方案及估计预后有较高价值。
  
  参考文献
  [1]Miettinen M,Lasota J Gastri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defrnition clinical histological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moleclar genetic features and differenial diagnosis.Virchows Arch 2001,438: 1-12.
  [2]Nishida T,Hirota S.Biological and clinical review of stromal tumor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Histol Histopathol 2000 15:1 293-1 301.
  [3]陈群林,孙辉红,陈益光.胃肠道间质瘤的X线和CT表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3(3):186.
  [4]孙勇,高剑波,杨学华,等.胃间质瘤的螺旋CT特征.医药论坛杂志,2007,28(3):43-44.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结论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强对临床医生规范化培训和管理.
本文通过探讨有呼吸衰竭的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得出结论 :良好呼吸支持是降低呼衰甲流患儿病死率的关键.
目的 探讨自制药物冰块对扁桃体手术后止痛的效果.方法 按住院顺序将122 例行扁桃体手术患者分为试验组78例、对照组44 例.手术后试验组给予自制药物冰块口含、对照组给予冷
目的 目的 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利尿剂和扩管药物.方法 治疗糖尿病肾病晚期顽固性水肿7例.结果 有效改善水肿症状.结论 并讨论其作用机制.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心理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人性化护理, 使患者提高了生存质量.
目的 探讨应用基层三级妇幼保健管理网络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进行管理,提高较大行政区域内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筛查率、复筛率、转诊率、确诊率、早期干预率和随访率. 方法
目的 探讨尿道外口上皮样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 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对1例上皮样MPNST观察、分析. 结果 患者女,58岁.镜下瘤细胞呈上皮
心理压力是由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自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适度的、短暂的心理
H5N1病毒高度变异,为确保本中心研制的H5N1禽流感病毒抗原快速诊断试剂对不同变异分支的H5N1病毒,特别是实时流行株的高度检测准确性,本研究根据抗原活性变异情况对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