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校联合、产教结合是中等职教发展的有效途径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要走出招生和就业困境,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一条可行的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对学校的师资、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为企业输送合格适用的人才,为企业生产解决问题,带来效益。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困境 校企合作 教育促进 企业效益
  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从小学后便开始分流,小学、初中、高中三级分流形式,形成与普通教育并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由于大学和普通高中的扩招, 眼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如从前,各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都遇到了困难,出现了新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普高热”的冲击,职业学校招生难,生源减少且质量下滑,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和在校生的比例下滑。二是毕业生就业难。因此,各中等职校都感到办学压力很大。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激烈的竞争,怎样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并使之立于不败之地?落实《职业教育法》关于“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的规定,支持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搞好联合办学,实施企校联合、产教结合,不失为中等职教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等职校创办之初,很多学校办有自己的企业,这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起到很大作用。然而,许多职校的校办企业由于管理手段、经营方式以及产生的效益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势而自生自灭,原有的校办企业或承包出去,或变成了只收租、不育人的出租房;有些能够依靠优势继续发展的职校企业,往往也达不到育人目标,“产教结合”浮于表面,名存实亡,提高人才质量大受影响。实际上,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走学校和企业合作的道路,完全可能实现学校、企业双方互进互利。
  1999年,经青岛教委和青啤双方共同协商,组建成立了“青岛啤酒学校”,依托原青岛食品学校,教委、学校和青啤集团共同组成“青岛啤酒学校管理委员会”。在学校的产权性质不变,国家投入学校的教育经费不减(且优先保证)的前提下,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技能等级考核等方面均以企业管理为主,最大限度地按照青啤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这样一来,教师、学生等人力和智力资源得以有效运作,教育资源盘活;实现办学――就业“零距离”,办学质量效益提高,学校服务经济的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十足。除此之外,国内外也不乏成功的范例。德国、美国,及国内宁波、大连等地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其办学形式也已形成了多种模式,如:“双元制”模式、实习就业型模式以及国有企办型模式等,青岛市食品职业学校和青岛啤酒企业集团采用的就是国有企办型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跨越式发展,企业需要大量适用型职业技术人才,而“职业技术”正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定位点。两者的“供”与“求”有很明确的结合点,但由于不少普通中职学校的教学定位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实践经验,落后于企业和时代的要求,因而,实施企校联合,优势互补,学校可以通过企业这扇窗口,从外界获取新的信息,相应调整更新专业设置、教材,课程安排,教学改革,技能等级考核等。实践表明,围绕企业人才需求实施“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既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又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一、从学校来讲,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做到几个方面
  1.企业为学校提出人才培养要求,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学校是人才产品的加工厂,要想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首先要分析市场需求,看市场对人才素质有什么基本要求;再就是我们对人才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怎么样,能否为市场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只有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和要求,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才能使教育者有目的地去引导和启发学生成才,否则只有闭门造车,误人子弟。同时,学校通过和专业对口或相关的企业联合,企业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或实习场所等实践性教学环境,使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环节,担负起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以理论结合实际,锻炼生产、管理、经营能力的任务。这个任务,在实习教室、校外实习基地都不能完成,虽然实习教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场所,但那只是实习的初级过程,没有参加到企业的过程,就不能完全落实培养目标。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然而,由于中职学校的门坎很低,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混日子混文凭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些学生大多数对理论课都不感兴趣,而对实践课就表现出他们的灵性,如果我们没有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一味地在课堂里灌输理论,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只有使他们越来越厌倦学习。中职生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应更注重技能训练,应掌握好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比例,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活、用活,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拿计算机课来说,如果仅有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而没有上机课,那么课堂上的东西对学生而言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果能让学生走出课堂到企业中锻炼,那么学习将更具有目标性和实用性。同时通过实践,也可以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升华。返回课堂后,又能将问题反馈于课堂,在问题的驱使下更自觉地投入学习,如此反复循环,才能将知识学活用活、融会贯通。
  3.校企合作,既可让学生学以致用,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管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少学生都养成了懒惰、懒散、做事拖拉的习惯,不能吃苦耐劳、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通过校企合作,能使他们在企业的具体训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练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使他们在一线的工作中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的愉悦,体验劳动的艰辛,学会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好好把握学习机会,努力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   4.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教学工作与时俱进,与企业的人才需要同步发展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设备、教材、教学方法都滞后于时代,比如计算机专业,众所周知,计算机硬软件的变化更新是日新月异的,当外面企业早都采用高版本的软件,而由于学校硬件设备跟不上,依然是低配置、低档次的电脑,因此相应的软件也是低版本的,教学内容自然也就停留于陈旧的知识上。通过与企业合作,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可以促使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安排,教学改革,技能等级考核等方面围绕企业作出调整,使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需求性、课程设置更具市场针对性、对学生能力培养更重实战实践性。
  5.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素质,普遍提倡“双师型”。中职教师既能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又要承担实践技能训练的任务,是教师,又同时是技师。教师的职称要实行双轨制,既需要有相应的教师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同时具备三级以上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校企合作,不仅让学生到企业锻练,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也会相应选派到生产第一线,参与生产业务开展全过程;同样,企业里的业务精英、水平高的技术骨干也可受聘到学校担任相关专业技能课程或实习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从而实现师资相互渗透和优势互补,学校里专业教师的经营管理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企业来的兼职教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水平稳步提高,个人业务技能在教学中得到理论上的升华。
  二、从企业来讲,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有利于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1.利用学校的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发展了生产,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学校将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技术应用型学生送到企业实习或就业,一方面可通过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为企业解决生产问题,将他们的知识和劳动转换为产品,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企业还可充分利用学校在人力与智力、资金与资源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挖掘内部市场、扩大外围市场,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参与人才培养,实现可靠选择和社会效益
  通过与学校的广泛接触、深入合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为学校所了解,学校和企业按照企业的意图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和忠于企业的劳动力,在校企合作、产学融通的合作教育模式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此过程中企业与学生全面接触,对学生的基础、学习状况、业务能力、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等都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为公司储备了人才,并挑选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
  同时,校企合作除满足企业自身人才需求外,还可向社会提供专业人才,企业还能借助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3.利用学校的优势,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智力资本的竞争,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具有战略眼光,特别是对于新增劳动力,很多企业由被动选择转向了主动开发,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校企合作就成了企业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实力的平台。学校为企业输送技术精湛的技术型人才,改善、提高的企业职工的素质,为企业发展增强后劲;另外,在与学校密切交流的过程中,企业员工耳濡目染,业务能力、文化素质、品格修养等都有了全面的提高,企业员工也可经常性到校听专业课、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内外兼治,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顺理成章。
  总之,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企业和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不断地得到改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企业的事情教学支持,教学的事情企业解决,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杭中茂:职业教育观[M],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0.
  2.美国MICHAEL MUBPHY博士:美国社区学院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关系[J],职教论坛,2001.6.
  3.徐国庆、石伟平:21世纪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课题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01.3.
  4.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热眼向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五大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5.张承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关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0.4.
  6.教育部: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6月13日)[J],新华文摘,2002.9.
  7.刘长明:知识贫困是一切贫困之源[J].新华文摘,1998.12.
  8.高如峰、刘微:从国际比较看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J],新华文摘,2001.9.
  9.郝新生、任昌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2.2.
  (作者单位:545006广西柳州商贸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
期刊
把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对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图像的形成及变换规律等,
期刊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思维方式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成了所有教师努力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相信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当然也在这条路上积极的探索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媒体的适当运用,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更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的实践经验: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自主走进课堂  在语文课堂中,导课的设计一般靠教师的语言魅力,但不是每一节课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认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活动空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都动起来,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灵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要对学生耐心指导,教师要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一起研究,一起讨论。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
期刊
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简单的教学辅助手段,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是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样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主动的施教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落后于科学技术发展对教学的新要求。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课堂,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评价活动是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本文从激发评价意识、指导评价方法、调控评价过程、培养良好的态度和习惯等方面阐述课堂教学中自主评价的引导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自主评价就是让学生以教材为载体,结合相关信息,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然后开展互相评价或自我评价,判断他人或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他人
期刊
【摘要】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孩子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教师所必须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成长的一个历程,需要不断的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技能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幼儿园 教师专业 发展  很多人认为,幼师只不过是带孩子的“保姆”,薪水不高且地位也不高,比不上中小学教师,更不如律师、工程师那么“吃香”。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幼师的专业含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工具课,是人们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的工具,因此,强化中学计算机教学意义重大,然而,目前我国不少中学的计算机教学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上机实际操作较少,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就要有必要加以改革,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领悟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水平。  一、中学
期刊
预习,上课,复习三方面构成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预习的过程是自己摸索、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阅读并理解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觉地自学新课内容,做好初步理解,为学好新知识做好准备。因此,课前预习的好坏、方法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