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激千层浪 指弹万般音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让人听起来舒服的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美的享受。细细品味,静静反思,这是教师抓住了那个激起千层浪的石子——绝佳的突破口。如果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选准文章的突破口,选好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品读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弹奏出高效课堂的万般天籁之音,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根据文本的不同,可以从以下角度切入课堂:
   一、妙解文题,管中窥豹
   常见题目的作用有如下类型:概括主要内容,作为叙事线索,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提示文章中心,等等。此外还有:寓意含蓄,引人深思;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等。把握了题目,就可以顺着它,抽丝剥茧,顺藤摸瓜,以此为主线展开优美语言的赏析和语文能力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题目概括了文章内容,突出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了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表达了“我”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学生理解了题目的含义,自然也就领会了文章的主旨。
   管中窥豹,析一题目,虽不能做到一叶知秋,却可以纲举目张,让学生领会文章的精髓。
   二、品味语言,探究真情
   《课程标准》对“阅读”中的语言赏析有明确的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选入初中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教学时,以品味语言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仔细反复地推敲、欣赏,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比如,《背影》一文中的:“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教师可以重点让学生推敲“聪明”的含义,明白这是运用反语,表达作者深深的自责,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从而感受到作者内心深深的愧疚及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准确把握语言特点,找准赏析的切入点,还需要运用简明、连贯的论述语言进行赏析。进行语言赏析时,宜采用三步答题法,即“指出语言特点——举例——简要分析例子”。若能准确做到这一点,也就能有效而精辟地赏析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三、线索在手,少走弯路
   线索是指贯串在整篇文章中的脉络,如同串着山楂果的长长的竹签,线索能将整篇文章串连起来。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学生就能缘溪而上,以此来解读文章的含义,了解文章的主旨,正所谓“惟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为吾所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都不会走弯路。如,《藤野先生》一文是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学习这篇课文时,只要抓住这个为突破口,先让学生找出“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再根据这一线索,结合文章的细节描写,层层深入地剖析人物形象。学生通过抓住线索,朗读细节,自然就把握了人物形象,本堂课的重点也就突破了。
   四、寻找矛盾,大浪淘金
   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看似矛盾,却蕴涵着作者复杂的情感。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寻找矛盾的突破口,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寻究竟,深入地感受文字的魅力,挖掘文章思想的深度。
   比如,在教学《故乡》中“他站住了,脸上露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时,可以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矛盾:“欢喜”和“凄凉”。为什么会同时出现这两种不同的神情?这样的问题一出现,立即会激起学生探究文章的激情。通过讨论,学生就会理解这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欢喜”是因为见到了儿时的玩伴“迅哥儿”,“凄凉”是因为中年闰土生活的不如意以及他意识中的等级感念在作祟,其原因是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从而理解本文的主旨。这样,学生在矛盾中质疑,在质疑中思索,自然就把握了文本的内涵。
其他文献
一、注重写字基本功训练   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工程,识字过程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认清字形,三要了解字义。认清字形和读准字音往往又是通过读读写写来实现的。所以,在教学生字词时,离不开写字教学。在小学写字教学中,我们老师普遍讲解的是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笔顺规则,很少讲字的间架结构和形体美,也很少去纠正学生不良的写字姿势和不规范、不整洁的现象。在批改学生写字作业时,重视了笔画的完整性,放
期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在我们当代的教育界中,这种陈腐的人际关系,已经遭到了抵抗”。“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
期刊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   一、比较性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来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
期刊
12月13日,作为工作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语文学科“省培”成果汇报会。虽然只有短短半天的时间,但这次会议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刘仁娟教师和顾晨旭教师的课堂展示,让我饱食了一顿语文的大餐,名师的智慧和特色,深深地感染了我。张磊主任做的《且行且思,脚踏实地》的汇报,更使我受益匪浅。回来之后对照学习的内容,我一直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认为自己还需要从以下几个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我校广大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改革,语文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语文课改已经深入的今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逐步确立,民主和谐的气氛得以形成,互动探究的形式不断丰富。在这方面,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一、实施课改,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  1.学生观。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要不断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情况,因材施
期刊
新课标要求高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个要求说起来轻松,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要达到这个要求,当务之急是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   一、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1)指导性朗读。读书写字是中学生一个基本的技能,而“读”更能体现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在古诗文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科技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语文教学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时间传统的语文教学被放进了历史的博物馆。但静下心来仔细审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堂失去了语文教学原有的本色。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去做,才能还语文课堂以原汁原味的语文味呢?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
期刊
语文是语言的学科,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情感的载体、精神的符号、生活的影像。学生是由语言的引领进入语文的殿堂的,因此,学语文、考语文都绕不开语言这一要素,特别是作文的教学与考查。可以这样说,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沉淀、修饰与锤炼,帮助他们打造“美的语言”,成就好的作文,除应试的需求外,更体现了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的教学理念。   “美的语言”的两个最核心的要求,是语言的感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中之重,而提高作文讲评课的质量则是促进作文教学的关键。作文讲评课比作文指导课更重要,一次有针对性、切实解决作文实际问题的讲评,犹如一面镜子,让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劣得失,帮助学生总结习作中的经验教训,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那么,怎样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效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呢?   一、确定单一的写作专题   作文讲评,目的是要通过讲评,扬长避短,而要在
期刊
教学一首古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体“看到”作品的“所写”——诗歌的基本内容,也大体“看出”作品的“所达”——诗人的内在情思。但这是不是就够了呢?   到底该如何教学古诗?它和散文教学、现代诗歌教学一样吗?本文以《积雨辋川庄作》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古诗的教学。   一、教出古诗的“诗性”   古诗首先是诗,所以要把它当诗来教,教出它的“诗性”。可以将诗歌和散文比较,能更为清楚地看到诗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