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礼仪之美 继君子之风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lzh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注重礼仪的国家,饮食礼俗则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非饮食不能生存,这一点《礼记·礼运》中早有论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饮食的礼俗不胜枚举。如果让你回到古代,你能毫不出错地跟上餐桌礼仪的步调吗?

宴席座次礼仪


  从古至今,中国人不论是吃饭还是聚会,座次都暗含着大学问。中国古代传统的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如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约定日期时迎客于门外。客人来了以后,主人要先问候,并邀请客人到客厅小坐,敬以茶点。然后邀请客人入席,客人坐定后,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席结束后,主人再次邀请客人到客厅小坐,并端上茶水,直到客人辞别。
  作为客人,赴宴时应讲究仪容,然后根据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是否携带礼品。赴宴一定要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自己与主人的关系,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听从东道安排。之后便可入座,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俗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由于桌具的演进,座位的排法也有相应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讲究尚左尊东,也就是以面朝大门的座位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辈分最低者。而主人宴请客人时,首席为地位最尊贵的客人,而请客的主人则在末席。一般来讲,首席未落座,其他人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筷,其他人也都不能动筷。巡酒时,主人应自首席按顺序敬酒,然后再饮。如果席间下人来报有客人来访,无论地位尊卑,所有人都应出迎。
  这类宴礼的形成,有较长的历史过程。而到清末民初时,就已接近现代的方式了。如《民社北平指南》所云:“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席访之。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届时,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敬烟,陪座周旋。客齐入席,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右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速推。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通饮,客人起立举杯致谢。然后就坐,且餐且饮。菜肴先上冷荤,后上热菜,继以最贵肴馔。每进一肴,主人必举杯劝酒、举模劝食。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

菜肴的摆放与进食之礼


  千辛万苦把菜做好了,千万不能随意地放在桌子上。在古代,摆放菜肴也必须按照礼的要求。《礼记·曲礼》就有关于怎样摆放菜肴的记载:凡是陈设餐食,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饭食要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则放在右手边。细切的肉和烧烤的肉类要放远一些,而醋和酱料则应放近些,旁边则放置葱等伴料。酒浆等饮品与羹汤放在同一方向。而《礼记·少仪》中还有更详细的记载,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则将鱼尾向着客人;冬天时,鱼肚要向着客人的右方,夏天则将鱼脊向着客人右方。
  用饭过程中的礼仪可谓是整个用餐礼仪的重头戏了,有一套完整且繁杂的程序:和大家一起吃饭时,要检查手是否干净;不能用手搓饭团;不能把饭放在锅中;不能喝得满嘴流汤;不得吃得啧啧作响;更不能把咬过的肉放回盘里,并且不能把肉骨头扔给狗。饭毕,客人应该起身收拾桌子上餐具,并交给前来收拾的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古代餐桌上繁琐的礼仪已慢慢被简化了,但是中国的餐桌礼仪文化却长存。制订并遵守这些礼仪的宗旨,就是培养人们尊让契敬的精神,帮助人们以礼待人。

隐藏在青铜器里的餐桌礼仪


  荤素不可同锅,器皿决定地位高低
  古代人不仅喜欢吃,还喜欢做,光各种烹饪的器具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青铜器是古代王公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和宴享、婚冠时举行礼仪所使用的器物。使用不同规格的青铜器皿代表着人们相应的等级。从广泛意义上讲,饪食器又细分为用于烹饮的鼎、鬲等和用于盛装黍稷的簋、簠、敦、豆等。
  在众多的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当属铜鼎。鼎是用于烹煮肉食和盛贮肉类器具的。仅用来烹煮的鼎称为镬鼎,可以直接煮牲体或是鱼腊等物。体型相对于镬鼎略小的鼎称为升鼎,专用于盛放烹牲的鼎烹熟的各种牲肉,但是镬鼎和升鼎中所煮的肉大多是白肉。此外,还有一种羞鼎,羞是指像盐、蜜糖、梅酸、姜辛、酒香、豉苦等调味品,而羞鼎则是进食时盛放调味品的,是盛主食之鼎的陪置之器。
  由于贵族阶级的理想、道德、心理倾向也反映在青铜餐具的制作风格上,故青铜餐具从一开始就带上了神秘而威严的色彩,形成了按照礼制组合的所谓鼎的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同地位的人使用器具的数目。以升鼎为代表,鼎数的使用分九、七、五、三这样四种制度,即礼名为太牢、少牢、牲和特,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酒器繁多且形制丰富多样
  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將谷类酿成酒始于殷商时期,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于此时。到周朝时,宫廷对青铜酒器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这种青铜酒器的规格一直沿袭到了清代。在商周时期,按用途酒器可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和贮酒器。煮酒器有爵、角、斝、盉;盛酒器主要有卣、尊、壶等;饮酒器主要有觚、觯、角、爵等;贮酒器有钟、钫等。值得一题的是湖北省随州市的曾候乙墓中的铜鉴,因它可置冰贮酒,故又被称为冰鉴。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它可用于温酒、盛酒、饮酒,盛行于殷商时期和西周初期。爵在商代和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最为常见的。爵通常会有两个铜柱。关于这个铜柱,有很多种说法,和爵的用途一样,学界仍然没有定论。一种说法是喝酒时用来顶住鼻梁的,这种说法是建立在爵作为饮酒器的基础上。另一种说法则是用来挂滤网的,古人喝的酒很浑浊,影响口感,所以在倒酒时挂一个滤网也无可厚非。
  在青铜酒器中,还有一种和爵很相近的饮酒器,叫角,同样是三足,从形制上看,角的特殊之处在于没有立柱,而且前后两翼翘起。就功能而言,爵和角都是比较小型的酒器。但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远少于爵,它于商周时期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朝中期,之后便开始衰落。
  餐前饭后洗手是祖先立下的规矩
  商周时期,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或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以表示虔敬。在《礼记·内则》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即年长的侍者持匜向贵族手上浇水,年幼的侍者则端着盘在下面接弃水。西周中期流行盘盉相配,而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则多流行盘匜相配。
  古人的盥洗礼仪并不像今天那么简单。古人盥洗的用具都被归纳在礼器之中,只是战国以后,沃盥之礼渐废,盘也被洗替代了。洗是古代日常盥洗的用具,作用相当于今天的脸盆。铜洗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
  因古人盛水的器皿绝大部分是用于盥洗,因此又被称为盥器。大致可分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种。
  沃盥之礼中使用的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则全身布满花纹。它是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盛行于东周时期。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多有四足。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便出现了金银匜、漆匜、玉匜等。
其他文献
在我十六岁的梦中,  我感到我面前延伸着一条春天的道路。  空中,充满了无数望不见的振翅飞翔的  声音,  道路,一直延伸到水连天的海上。  可爱的人们坐在路旁的树荫下,  编结着白色的帽子。  风吹飘了柳絮。  在我十六岁的梦中,  我完全在自由中融化了。  正午的天空下,  我是多么鲜丽的水中花。  年长的姑娘,  眨着雌马般温顺的眼睛到南方去了。  她的信来了,  带来了水莲的香味和海洋的气
期刊
生活纵然有时不尽如人意,但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贪恋的点点滴滴:走在路上看见一只正在晒太阳的小猫,换一个称心的发型,发现一首好听的歌曲循环播放……事虽微小,快乐却是一样的。如今人们动不动陷入“丧”的沼泽中,不妨看看下面三位名家是如何享受生活这场飨宴的吧!  《送你一匹马》  三毛/著  推荐指数:  节 选  清晨起床,喝冷茶一杯,慢打太极拳数分钟,打到一半,忘记如何续下去,从头再打,依然打不下去,干
期刊
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时,我们会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和景仰。作者所叙事情虽小,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所忆的内容虽繁杂,但因主旨统摄并不觉得散乱。行文沉稳平和,质朴蕴藉,平静的叙述中充滿感情,而评说也随叙述自然生发,援引议论精要庄重,之间承合自如,这是大家的境界。其实,很多文学大家都曾写过自己非常崇敬、怀念的名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名家们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修
期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烦恼,就是一大堆的账号密码不知怎么放。写在纸上随身带着,方便却不保险,存成txt放到网上,可随时查看却怎么都不放心。我想到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通过软件将图片反汇编,在编码中手动加入账号密码,保存后再将图片传到网上,就算别人看中了图片中的美女下载回去,他也想不到里面藏有你的小秘密。而你自己要用的时候,通过编码方式打开图片就可以看到。    将绿色免安装软件C32Asm(http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有个被人称作“学霸”的女儿,就是总考第一的那类孩子。  大家都知道,其实总考第一的孩子压力真的很大。因为对他们来说,从名次上讲,没有进步,只有原地踏步或者退步。所以,每次考了第一,女儿总会故作轻松地对我说:“老妈,下次未必是我了啊。”女儿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因为我也这么想。那么多优秀的孩子,每个人都值得第一,女儿只是其中之一。  其实女儿在上初三之前,成绩一直都是年级
期刊
军事发明的目的是更好地完成战斗任务或提高军事实力。不过,历史上也有一些军事发明压根儿就没起到任何作用……第一位 飞行航母  1933年,两艘显赫的飞艇——美国海军的“阿克伦”号和“梅肯”号遇到了大气湍流而坠毁。“阿克伦”号是1931年由胡佛总统的夫人命名的。1933年4月4日,它已飞行74次,在空中的累积时间达到1700小时。这天它在新泽西州海岸外遇上了猛烈的风暴,艇身破碎,坠入了大西洋。“梅肯”
期刊
大部分吃货都想吃遍全世界的美食。但要想吃得好,还需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本期,同为吃货的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吃货必备口语大餐”,尽情享用吧!日常必备  pig out 狼吞虎咽/大吃特吃   Would you like to pig out with us tonight?   今晚想不想跟我们一起去大吃一顿?  eat up 吃光/尽情吃   You can eat up the rest o
期刊
网上下载的乐谱基本上都是bmp、gif、jpeg等格式,有些乐谱比较长,显示在一张页面上时字很小,演奏时无法看清楚;而有的乐谱要下载两三幅页面,使用时需要停止演奏进行翻页,很不方便。不过经过画图的分栏合并编辑处理,就不用担心看不清,也不需要暂停演奏来翻页了。     大多数乐谱打开后显示为一栏,画面宽度只占整个屏幕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我们可以用画图工具将较长乐谱分拆为两到三栏,平铺到一张页面显示
期刊
我常用Word 2003编辑修改长文档,有时要把其中的一页或几页打印出来,常会习惯性地按下“打印”按钮,待打印机开始工作后才发现它居然在打印整篇文档,于是赶忙把打印纸从打印机中取出来,再从任务栏中调出打印监控程序,一次又一次地执行“取消打印”,弄不好最后还要重启电脑、关闭打印机电源才能彻底把打印机停下来,真是手忙脚乱、不亦乐乎啊!    那么,有没有办法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呢?如果你是用Word新版
期刊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古文读本,其中有大部分已被世人遗忘,而《古文观止》却始终屹立不倒,成为普通读书人学习古典散文的不二之选。《古文观止》是清朝文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选定的古代散文读本。几乎收录了我国古代文章的各种文体和内容。这些作品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是以韵散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声情之美。该书选文丰富,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