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定教的作文教学探索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ner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通常是分为四步骤:作前指导、学生写作、作文批改、作后评讲。这些步骤有三步是以老师为主体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最后两个步骤,多少老师为之所累,却收效甚微,这是有目共睹的。学生大多没有从写作中获得乐趣,甚至厌烦写作 。最近,笔者读了郭思乐教授的几本有关生本教育的书后发现,如果我们在作文评改中渗透生本教育的理念,将作文评改生本化,以改定教,也许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指出:“掌握修改文章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学会使用各种修改编辑符号。能够通过文章的修改,修正内容,调整结构,润色语言”;“语言文字应用的评价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归纳、梳理语言文字的规则,能否发现语言文字表达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是否能对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对语言文字应用的创新和规范化有较好的理解和认识,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现象的敏锐性和探究兴趣,考察其能否运用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分析、探究语言文字问题。”《201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也要求学生能“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学生评改作文不仅有利于学生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而且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是显而易见。
   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等。作文教学完全可以采取生本教育的方法,学生做完作文后,让学生先评改,根据学生评改的效果来确定作文评讲的内容,以改定教。经过几次尝试,不断修改教学设计,笔者总结出生本教育理论指导作后讲评的操作方式。
   一、先做后学,先会后学
   指导学生首次修改作文时,需要课前做好准备。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能力较强的与能力较弱的互相搭配。
   1.明确批改程序:通读全文,了解概况;画出错别字,鉴定行款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整洁;批改全文,对明显病句和其他突出毛病做修改。
   2.明确修改的基本要求:修改不正确的、不规范的、不恰当的、不明了的、不顺畅的句子;尊重作者,多就少改。
   3.学生了解修改作文的主要符号后批改:每人浏览一遍范文,用铅笔画出错别字、病句等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后进行修改。
   作文批改完了以后,评作文,评出优缺点,做到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评作文一定要在修改的基础上进行,一般可从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小组各成员先对照写作要求,分析内容,通观全篇,提出自己的评点意见。
   第二,小组讨论,写出眉批和总评。对于评语的书写,一定要尊重作者,平等讲话,突出重点,实在点评,准确明了,恰当中肯。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提出建议。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综合叙述式,一般学生最好采用条文式。
   高中生的作文评改应该以改为基础,以评为目标;以评为主,以改为辅。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
   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教师根据学生评改的情况,来确定自己评讲作文的内容。在教师评讲作文时,先由各小组总结上次评改的情况,肯定学生评改的成绩;指出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办法 。然后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提出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对于一些没有把握的问题可以请其他学生帮助解决,然后教师再进行评讲。评讲作文重点应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要重复学生已经掌握的问题,如错别字、标点符号、词语使用、病句修改、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经过几次学生评改作文的尝试,笔者发现,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基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在立意、确定写作思路、选材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指导,这应该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当然这要视具体的作文题而定。我们在评改后指导、在指导后评改,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在进行几次统一训练后,教师可逐步放手让学生互评作文,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不管不问,从此从作文本的“大山”中解脱出来。在学生评改作文时,一定要全程跟踪,巡视辅导,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作文指导,和学生一起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慢慢养成互相评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评改作文的水平,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进行这种训练,需要我们师生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教学改革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语文教学,而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收效最不明显,这需要一个过程。有的时候甚至很费时间,这种方法比我们平时用的时间要多得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学生的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到时候评改的效率就会提高,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还要顶住各方压力,面对领导和家长的质疑,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不能半途而废。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我们要从中找出原因,分析问题,在探索中慢慢前进。在进行改革时,我们要防止某些教师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而借故不改作文。有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坚持让学生批改作文,坚持了十几年,而自己一篇都不改,这种做法有些过头。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有可能会使部分同学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慢慢消磨掉他们写作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形同虚设,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以改定教,将评改作文生本化,不仅减轻了教师负担,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在学生的评改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能独当一面后,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才逐步减轻。评改作文生本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不论写作者,还是评改者,往往写作者也是评改者,他可以通过评改他人的作文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大家互为老师。这样可以激发所有人的写作兴趣,继而提高全班同学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促使学生发挥创造性,在某些方面有所发现和创新,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改革同样如此。我们可能会遇到暂时的坎坷和失败,但只要不气馁,终有一天,学生会用满意的答卷回报我们。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民兴实验中学(225300)
  
  
其他文献
【课前准备】 ⑴课前阅读有关“重庆谈判”历史资料,了解当时政治形势;⑵查阅作者彭子冈相关资料;⑶阅读教师印发的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   【教学目标】 ⑴了解人物特写的写作特点: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⑵区别特写与消息的区别。   【教学重点】 体会镜头式新闻片断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特写这一体裁的新闻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情感教育的学科,现行的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积极、健康的情感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认知能力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入境、激情、明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语文课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一、入境   “境”
期刊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是教师上每堂课时都要思考的问题,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试图建构一种更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终于得出一点经验,姑且将其称之为“单元模块化六步学习法”。   一、课堂学习调查   课堂学习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学习状况、学习兴趣动机等。教师将“单元模块学习标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填写“学习调查表”。调查表的设计如下: 
期刊
《作为偶像》是东方卫視记者方宏进采访航天员杨利伟的实录节选,隶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第四主题单元“走进语言现场”的“问答之间”教学板块。有不少教师在处理这个教学单元时所花费的精力和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化(多在演讲类作品的内容理解方面下工夫作讲解),甚至还有的老师就把本文放弃了,不做任何处理,认为没有必要浪费师生的精力去“学习”。我认为,本文的教学不仅不应被忽視,而且在如何“问”“答”方面很有学习的必要。  
期刊
所谓“活动单导学”教学,就是针对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三维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由若干学生活动组成的学案——活动单,教师将要研究的内容呈现在活动单上,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每个活动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相互完善、点评提升、课堂反馈这几个过程。其中,点评提升是由教师完成的,课堂反馈既可以是课堂的即时练习,也可以是课后作业,其他活动由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一般一节课讲
期刊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結尾展示了欧·亨利小说一贯的結尾特色,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者没有正面描述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結尾以苏艾之口转述:“我有些话要告诉你……亲爱的(指琼珊),看看墙上最后一片叶子。你不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有评论认为“作者总是平平淡淡地娓娓而谈,如诉家常,既无跌宕起伏也无
期刊
许多人批评当下的语文课,“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语文课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可谓一语中的。语文教师每看到一篇课文,往往都会不由自主地沉浸于文中的内容,甚至以文章所写的内容为话题,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教学。课堂也丰富热闹,有图像、有声音、有文字、有拓展,风风光光。但总给人感觉这样的课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根本没有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语文课是不能丢失文本的,幼稚的热闹掩盖不了本质的虚空。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全面发展,企图用“灌”、“压”的办法实施高难度和高速度的原则,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倡导“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教学的中心在“做”,就是实际生活,教学活动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汲取充分的营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期刊
古诗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半壁江山”,也是日常教学中的一块难啃的“骨头”。如何引领学生快乐地徜徉于古诗文的殿堂去感悟传统文化的根脉,如何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率,“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尤其应当注重”(叶圣陶语)。笔者认为,古诗文教学最最紧要的是要调动起学生的言语、行为及思维等各种潜在能力。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   一、让学生动起来,就要引领他们去品悟   阅读古诗文需要去品悟、咀嚼。然而
期刊
有效课堂不仅是一个教学过程,还是一种教育理念。新课标对课堂有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应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构建知识,并形成健康的情感意识、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作为一种与学生沟通、对话及合作的有效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与发现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