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激情—明理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n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情感教育的学科,现行的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积极、健康的情感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认知能力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入境、激情、明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语文课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一、入境
   “境”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意象,包括人的形象和物象、景象等。语文教学直接感知的物质材料是语言文字,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所谓“言以明象”、“情以物迁”,表象是由感知到理解的中间环节。“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指导美读,训练语感,捕捉表象,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去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作者复现的生活复归为学生心目中的景象,即把课文各部分描写的形态有机联系起来,进行组合和创造,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统一的形象,反复玩味,用心体察,这样才能真正触摸到作者的情意脉络,才能真正体味到作品中的情致意趣。
   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通过登高时的见闻和感触,描绘了三峡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慨。教师指导学生美读,训练语感,捕捉表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引导学生见诗人之所见:天高、渚清、沙白、鸟飞、落木、江水;闻诗人之所闻:风声、猿啸、落木萧萧、江水滚滚。让学生通过想象去深切感受这一幅凄清肃杀而又寥廓的秋景图。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去感诗人之所感:悲他乡作客、年老多病、独自登台;恨穷途潦倒、时局多艰、壮志难酬。可见人的感情特点总是把理性因素积淀在具体的感性形象之中。学生作为情感教育的主体先要学会认读、解词,同时要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积累起来的表象,形成主体内在图式,与课文中的表象系统建立同形同构关系,即把描写事物的形象幻化成学生的心象和视象,在真切具体的感性体验中使学生去感受蕴涵在作品中的情感。所以入境是激情、明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先入境,激情才会有着落,明理才会有根基。
   二、激情
   作品的语言既是认识的符号,又是情感的信息。作者用来创造具体对象的文字,潜藏着自己的各种情感态度。教学中要通过学习用文字符号固定下来的外在的事物和形态,来理解和体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内在情感生活的结构和活动规律。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人又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才能心动,心动才能思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全面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感情基调先入情境,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正确把握课文的内在情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情节的高潮部分,寻找好情感的爆发点,创设好与课文相对应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入境后激情。
   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捕捉表象:月光“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叶田田“像舞女的裙”,荷花绽开的如珠似星、含苞的像羞涩少女,荷香缕缕,仿佛歌声缭绕,微风拂叶,泛起“凝碧的波浪”,叶下流水脉脉多情……从视觉、听觉、味觉多方面去感知课文的意境美,和作者一起“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但面对如此静淡、朦胧的景色,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再回到淡淡的哀愁,表现的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苦闷、彷徨,寻求精神上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教师指导学生变无序的感性形象为有序的理性思考,深入体验渗透在审美对象中创作主体的情感态度,从而真切领会作者以荷香月色自喻,旨在表现他在黑暗岁月中不愿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的意志和情感。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找准激情点,激活学生内在情感,引导学生用心去体味,使学生情感和作品情感相碰撞,从而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鸣。
   三、明理
   语文教学应循文明象、缘象生情、由情达理,进而实现思想情感教育和语文知识教育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感情色彩,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也就是说受到作品中形象的激励,受到作者情感的鼓动和精神、品质的感化,增强识别真善美的能力。
   萧统曰:“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词作。在教学中,教师可先披文入情,采用朗读激情,引导学生入境:自己仿佛站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陕北的高原上,居高临下,满眼冰封雪飘、万物竞奇、百般妖娆的画面,此刻历史的风云在翻卷,革命的浪潮在推进,内心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叹。在入境之后,激情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自觉接受作者的思想,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主动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再创造——透过词作出现伟人毛泽东的心象,并从他身上学到热爱祖国、心胸开阔、自信自励等崇高品质,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境、作者的情怀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情理相融的境界。
   语文知识教学往往是抽象、枯燥的,如果进行纯知识的教学自然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当教师注重情感教育,化理为情、融情入理、情理一体时,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会越来越浓,会乐在其中。
   鲁迅的《药》一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理解明暗双线结构方式对深刻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学生通过入境、激情、明理三个环节的教学,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的同化境地,这时再点拨这一知识点,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从而进一步明理:明暗双线结构能更广泛而深刻地揭示出长期的封建统治造成民众愚昧与麻木的心理是社会落后、革命失败的病根,从而“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从中学习到鲁迅匠心独运的艺术创造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无裨益。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语言教学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的情绪、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通过入境、激情、明理,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功能,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221421)
其他文献
从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开始独立命题至今,作文命题变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4年~2007年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是高举全面的人文素养、丰厚的文化底蕴、炫目的文采大旗,以思辨性作为考查的思维方式,以套路似的“文化散文”作为主要文体,来彰显“文采”,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高度、深度、炫目、务虚、玄虚;2008年~2011年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是高举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的大旗,以思考多元化作为考查的思维方式
期刊
2011届高考已尘埃落定,但反思还在继续,其中江苏省语文高考平均分从去年的96降至今年的81实在叫人难以理解。个中原因是不是出在语文老师身上呢?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呼唤大语文、新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所改观?我们似乎很累、很忙,但事实证明,我们的眼光高度已经预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力度,也就决定了我们的收获程度。语文成绩大幅下降,不是学生缺乏“练”,而是广泛的“学”,也就是广泛的阅读和积
期刊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 的确,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自然、缜密优美,富有诗意和情趣。《荷塘月色》便是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必选的范文。散文写的只是一次夜游荷塘的感受,却写得委婉细密、优美动人。   《荷塘月色》结构并不宏伟
期刊
一、杜甫的望月愁叹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在包含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作中,也有思念故土亲人的思乡情感。“月是故乡明”一句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此句千古流传,成为思念故土亲人,忧国忧民的佳句。“月是故乡明”作为苏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创新导练第三专题,体现着这一单元的整体思想倾向。   1.背景环境   安史之乱爆发后,全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老百姓为了逃避战争,四处奔逃,纷纷躲难,颠沛流离。当
期刊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课题。传统教学活动过于注重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的参与性重视不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教学成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现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课堂教学活动为例,进行简要论述。   尝试一:提前
期刊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点,也是高中生语文成绩提升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对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研究,针对以往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写作技巧,并积累写作素材,有效提升作文写作能力。本文以人物描写类的作文教学为例,简要论述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一、结合阅读分析,掌握人物描写技巧   开展作文教学,离不开教材中范文的引导与启迪,部分教师
期刊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对边塞诗的鉴赏理解比其他题材的诗稍微难一些。但是,我们和诗人同为感情丰富的人,只要能用诗人的眼睛去看待战场硝烟,用诗人的情感去捕捉生离死别,就能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这也是
期刊
悲情何来,因悼亡二字始,北宋苏轼已开其端。这是一个既传统又特殊的题材,言其传统是因为自西晋潘岳、唐元稹以来,悼亡之作代有所出,而且体裁多样;言其特殊是相较于诗词中的常见题材,“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在悼亡之中,作者直面的是往昔相伴的俦侣的永逝不返,由于这已经对作者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造成的冲击,作者往往由此获得了对死亡这一终极问题的直接体认。亲人之逝这一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悲剧力量不必借助于任何艺术
期刊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息,全篇既笼罩着喜的美,又充满着悲的美。   开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那修葺前的破旧老屋,很像他那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而他于残垣败堵中崛起,想通过修一室之举来整肃自己的心灵世界,鞭策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支撑起业已中落的大族家脉,接过祖辈光耀门楣的火把,再把它熊熊燃起。因此他修葺小屋时的最大盛举就是“前辟四窗”,他想把光明引进轩中,也扫一扫
期刊
【课前准备】 ⑴课前阅读有关“重庆谈判”历史资料,了解当时政治形势;⑵查阅作者彭子冈相关资料;⑶阅读教师印发的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   【教学目标】 ⑴了解人物特写的写作特点: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⑵区别特写与消息的区别。   【教学重点】 体会镜头式新闻片断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特写这一体裁的新闻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