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狮灯艺术溯源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长松先生研究“四川狮灯”,从1980年起步,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我还记得《四川日报》1987年5月25日第4版上曾经刊登过一篇通讯《狮灯专家——记民俗研究新秀赵长松》,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赵长松研究四川狮灯的最初历程。1982年四川省绵阳地区文化馆铅印了赵长松编著的《狮灯》一书,8万字,作为内部交流。从那以后,赵长松长期深入四川乡村调查,访问新老艺人,搜集资料,学习研究民间狮灯艺术,不断修订《狮灯》书稿,内容从最初的8万字增加到18万字,再扩充到22万字、图片210帧的大著《四川狮灯艺术》。而今,这部前所未有的民间艺术专著《四川狮灯艺术》即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为长松先生感到高兴并表示祝贺,同时也为四川民俗学宝库再添一部有价值的新书而感到自豪。
  欲明长松先生这部书的价值,我想简要谈谈四川狮灯出现的历史及其民俗艺术特征。
  狮灯,又叫“狮子舞”、“舞狮”、“跳狮子”、“玩狮子”,是中国、乃至亚洲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狮子这种猛兽原非中国所产,甲骨文无狮字。许地山先生说:“狮是梵文Simha首音之译,锡兰(今斯里兰卡)、新加坡之‘锡’、‘新’二字其原义为狮,则狮国之谓也。汉文以师译音,以犬旁示物,其字之起,当在汉后。”师子记载,最初见《后汉书·班超传》。章帝之时月氏王与汉通婚,因献师子与符拔;其后和帝时安息入使,贡师子,顺帝时疏勒亦献师子。《东观汉记》说:“师子似虎正黄,有髯耏(ér nài) ,尾端茸毛大如斗。”颜师古说:“师子,即《尔雅》所谓狻(suān)猊也。耏亦颊旁毛也。”由此可见当时狮初入中国,只译音为师子,后单称狮,去子字而加犬旁了。[1]魏晋时期,中国本土已出现狮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四《大辽水》注引《博物志》曰:“魏武(曹操)于马上(逢师子),使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常从健儿数百人击之,狮(师)子哮呼奋越,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超上王车轭上,狮(师)子将至,此兽便跳上狮(师)子头上,狮(师)子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得狮(师)子而还,未至洛阳四十里,洛阳(中)鸡狗皆无鸣吠者也。”一头死狮子尚且令“鸡狗皆无鸣吠者”,可见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很早就认为狮子是令六畜畏惧的凶猛野兽。南朝梁沈约著《宋书·宗慤传》载,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宗慤率刘宋军队讨伐林邑国,林邑王用披着铠甲的战象冲击梁军, “慤以为外国有师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此溃乱,遂克林邑。”“乃制其形”,即用人扮的狮子迎击。正因为狮子乃“威服百兽”的兽中之王,从汉代始,中国民间便将狮子的艺术形象作为辟除邪祟、天赐福禄的吉祥物,一种名曰“辟邪”或“天禄”实为狮子的立体雕塑频繁出现于陵园坟墓前。四川最早的石雕狮子,就是四川雅安高颐石阙前那对立体坐式狮子,建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舞狮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魏书》卷一百九《乐志》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六年(公元404年),“冬,诏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技,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鹿马仙车、高絙百尺、长趫、缘橦、跳丸、五案以备百戏。”此引文中的“麒麟、凤皇、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皆百戏化装,非真兽。而“辟邪”即舞人扮的狮子。北魏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卷一记:洛阳城内长秋寺“中有三层浮图一所,金盘灵刹,曜诸城内。作六牙白象负释迦在虚空中。庄严佛事,悉用金玉。作工之异,难可具陈。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师(狮)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彩幢上索,诡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迭相践跃,常有死人。”这种在庙会中出现的,为出行的佛祖像开路的辟邪师(狮)子,很可能就是由人扮演的舞狮。
  唐代狮舞正式见诸史册和丝绸图案。据沈从文先生说,“日本(京都)正仓院藏中国唐代绸缎中,有片残料径长三尺余,中作一巨大雄猛狮子,前足竖起,张牙舞爪,后二足作人立舞蹈状,四周围有六七人组成的乐队,围坐于大串花枝间。反映的恰是当时的‘狮子舞’情形(就材料分析,大致是当时幔帐类残料。就乐队服装而言,中有戴斗笠的,似属南方乐队)。产生时间或在开元天宝间。”[2]《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二》:“《太平乐》,亦谓之五方师(狮)子舞。师子鸷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印度)、师子(斯里兰卡)等国。缀毛为之,人居其中,象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师(狮)子各立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通典》卷一百四十六、《御览》卷五百六十八作“舞抃以从之”),持绳者服饰作崑崙象。” 崑崙,古代泛指今印度支那半岛及南洋诸岛之地的居民,其人“皆卷发黑身”[3],“能驯伏猛兽犀象等”[4]。《太平广记》上所记崑崙奴,或穿皂衣,皆勇健。[5]后世舞狮,亦继承此传统,皆为趫捷者饰狮子。
  如果说日本正仓院藏中国唐代绸缎上的狮舞图案和《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二》记载的师舞均属从南洋传入的狮舞,那么元、白两诗人描写的西凉伎狮舞和[唐]段安节著《乐府杂录·龟兹部》记载的狮舞便都是从西域传来的狮舞。试看唐朝诗人白居易《新乐府·西凉伎》诗描写西域传来的狮舞:“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一作羌)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一作道是)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元稹《乐府古题·西凉伎》:“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唐]段安节著《乐府杂录·龟兹部》记载:“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红抹额,为古代武士束额的头巾。拂子(梵文vyajana ),用以拂除蚊虫的用具,即在柄上扎束兽毛、棉、麻等而成者,功用与尾同,而形状各异;又单称拂,或称作拂尘。在印度,一般皆用此物拂蚊。狮子郎“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直至近代狮灯,逗乐取笑的“笑头和尚”亦是这般打扮。段安节(生卒年不详),唐末人,唐初名将段志玄后裔。昭宗乾宁中为国子司业,善乐律,能度曲。其书大概成于昭宗乾宁年间(公元894—898年)。元、白两诗人描写的西凉伎狮舞,其时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显然,时至晚唐,外来的狮舞已经同中国历史文化相融合,中国化之狮舞的舞人、舞容、舞姿、舞乐和狮子郎大致定型,并逐步扩散到民间,成为一种中国民间表演艺术。   至迟到晚唐时候,巴蜀也出现了狮舞。证据有二:
  其一,[唐]樊绰撰《蛮书》卷十引《夔城图经》记巴人风俗云:“夷事道([唐]李延寿撰《北史·泉人山传》:“巴俗事道,尤重老子之术。”),蛮事鬼。初丧鼙鼓以为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白虎之勇也。俗传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歌,为踏蹏(蹄)之戏。五月十五日招命骑健,画楫图舟,十船同角,千人齐声,唱鼓扣舷,沿江腾波而下。俗三月八日为大节,以陈祠享,振铎、击鼓、师舞为敬也。”[6] 师舞,就是狮舞。《夔城图经》不载《隋书·经籍志》,而为《蛮书》所引,至少是唐代作品。樊绰生平不详,只知他为宦于唐懿宗咸通(公元860—874年)年间,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六月左授夔州都督府长史。也许,《蛮书》即成于夔州幕府任上,巴人舞狮的风俗可能为他亲眼所见。
  其二,四川大学博物馆珍藏的邛崃唐龙兴寺石刻遗物中有一件立体石刻舞狮塑像,通高25.3厘米,青砂石,有彩绘遗痕。[7]其造型为:广额大口,环眼如铃,前足奋举腾空,从折断的粗壮残腿痕迹看来,好似持狮头的舞狮人腾空的大腿;左边傍狮偎依着一嬉笑调皮的大头童子,其右手持牵狮之绳,右足前蹬,左手作抚狮搔痒状,此笑面大头童子应为导引逗弄狮子的“狮子郎”(笑头和尚)。这件邛崃唐龙兴寺舞狮石刻的工匠造型构思的灵感,应该来源于当时西蜀民间或邛崃龙兴寺庙会舞狮的风俗场景。四川大学博馆珍藏的邛崃唐龙兴寺石刻遗物中,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带年号的经幢,其年号有:(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唐文宗)太和二年,(唐文宗)开成五年,(唐武宗)会昌二年、三年,(唐宣宗)大中三年、十二年、十三年,(唐懿宗)咸通五年、八年等。[8]因此这件舞狮石刻的制作可能为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至唐懿宗咸通八年(公元867年)这段时间,亦即是说,至唐代晚期,巴蜀大地已普遍流行舞狮民俗。
  历经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正月间舞龙灯、耍狮灯成为四川城乡过春节、闹元宵民俗事象中必不可少的娱乐节目。翻开清朝和民国修纂的地方志,几乎每一部县志和乡土志的风俗志记元宵节风俗大同小异。一般是正月初九(道家谓之“上九”)出灯,家家门前挂红灯,城乡装扮龙、狮灯各游戏。耍狮灯者,多遨游村巷,挨门奉贺,富者烧以花筒,饷以酒食,以求吉利。至十五日元宵夜达到高潮,火树银花,烟花爆竹,龙腾狮舞,鼓乐喧阗,观者如堵,举国若狂。
  四川狮舞多半白日出来,逗狮嬉玩的不是元宝而是一个“笑头和尚”和一个“孙猴子”,耍狮子的都是一些懂武术、身手矫健的人。传统民间耍狮灯,其民俗功能是驱逐瘟疫,就像《周礼》所载方相氏卒岁大傩一样,利用凶猛的狮子驱除群厉,化厉疫为吉祥。现代舞狮则在于庆贺人寿年丰,娱乐多于祓禳。
  四川狮舞分高跷狮舞和平地狮舞两种。高跷狮舞,二人荷狮头及身尾,足下接以木杆,长四五尺,有高达3米者,一般在街道、广场上表演,舞蹈变化少,以踩跷功夫取胜,有笑头和尚戏于前,金鼓随后,谓之“高脚狮子”。平地狮舞,舞式多样,一般是笑头和尚持扇子或拂尘引舞,表演一些狮子的生活情态,仰卧翻滚、跳跃嬉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平地狮舞又分“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着重表情,如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武狮长于技巧与杂技糅合,跳跃,翻滚,腾转,健壮勇猛,有翻五台等高架阵式多达百余种。破阵尤为精彩,赏灯主家用晒簟、桌、凳,搭成高架,将赏钱喜封置于顶端簸箩中,让伴舞的猴子上去自取,集戏剧、杂耍和舞蹈诸艺于其中;还有让狮子也上高架,展现狮子为兽中王的机灵威武的性格。[9]我小时候过年,多次观看狮子翻五台,看时胆颤心惊,冷汗直冒,一旦孙猴子从晒簟筒筒钻出来,取到顶端的红包礼信,复绕匝盘旋而下,顿时欢呼雀跃,热血沸腾,犹若我自己获胜一样兴奋。
  赵长松先生这部《四川狮灯艺术》专著最大的贡献,就是熟练地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入城乡,调查四川各地狮灯“破阵”表演类型,利用收集到的可信原始资料,归纳总结、解决了狮灯“破阵”诸多问题。例如:什么叫破阵?“狮阵”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摆阵?怎样识阵?怎样引阵?怎样破阵?怎样扫阵?条分缕析,一清二楚。30多年来,长松先生拜访民间舞狮艺人数百人,走访狮灯上百堂,行万里路,收集“狮阵”131个,赞彩词200篇,而且还亲自绘制了每一种“狮阵”的白描图,增加了直观性。长松先生这部《四川狮灯艺术》专著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很强的实用性,方便广大舞狮爱好者学习实践,活跃民间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角度看,其功厥伟,善莫大焉!
  又是一年春节到,龙腾狮舞扑面来。盼赵长松先生的大作《四川狮灯》早日问世,笔者早读为快!
  注释:
  [1]郑德坤:《中国明器》六《汉代明器的风格与装饰》,《郑德坤古史论集选》,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38页。
  [2]沈从文:《狮子艺术》,《沈从文全集》第28卷《物质文化史》,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3]《旧唐书·林邑国传》。
  [4]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崑崙语音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203页。
  [5]见宋·李昉编纂《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崑崙奴》、卷三百三十九《阎敬立》、卷四百二十《陶峴》等条。
  [6]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0页—261页。
  [7]冯国定、周乐钦、胡伯祥编《四川邛崃唐龙兴寺石刻》,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第78页。
  [8]成恩元:《邛崃唐龙兴寺遗物的发现和研究》,《成恩元文集》上卷,四川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第7页。
  [9]新编《崇庆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6页。
  2014年1月9日写于四川大学竹林村蜗居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执行会长
其他文献
在威尼斯运河码头下了“贡多拉”游船已是下午3时,旋即赶到集合地再乘海上游艇返回住地,而后坐上旅游大巴历经4小时行程就抵达奥地利边境了。这里所谓的国界,无非就是一个刷卡亭。司机打开车窗,抬手用卡一划,车就进入奥地利了,此举像国内乘公交车一样方便。原来,所有的欧盟国家都是卫星定位收费。夕阳西下时,车开进奥地利一小镇尽头,四周被森林覆盖的宾馆,迎面扑来一股带有草木味的清新空气和轻柔优美的圆舞曲旋律。大家
期刊
翻阅《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1754-1949)》,眼前便是一件件历史筛选出的契约文书,一个个诚信构建起的合约场景,一颗颗古驿散落下的璀璨珍珠,不禁怦然心动。遥想古道往来小憩驿站景,追思湖广入川客居东山人,感悟笔墨浓缩百年耕读情,不禁思绪万千。粗略清理苏氏家族相关契约文书,多达80余件,约占该书收录总数的三分之一,细思慢品笔道墨色,真可谓:民间书法,地域书法,耕读书法,诚信书法。  一、民间书法
期刊
2013年11月26日的 《海南日报》载记者调查说,近年来大学语文课一直饱受非议。有人直言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教授内容和教法与中学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备受学生冷落,学校开课的热情也不高。北京某理工类高校的毕业生小李就向记者表示,他大一时上的大学语文课就是老师照本宣科,后来上课的人越来越少,即使去上课也偷偷干别的事。  这则报道引发我的思考:如果我还在任教,一定选《〈班婕妤赞〉校注》作大一同学的《
期刊
《论语》中孔子的这段话究竟该如何断句,早已是个老问题。据说,对这个老问题的公开辩论,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当时,打倒“孔家店”的,声言孔子有罪,理由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要人民绝对服从,是专制理论,是愚民政策。而康有为、梁启超等认为这正说明孔子提倡民主。所谓愚民,只因断句有误,本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看来对这句名言断句圈点的位置不同,意义竟成是非两面。(至于另作析义
期刊
我的太师张大千先生,1899年5月10日生,四川内江人,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号季爰,法名大千,画室名大风堂。先生19岁(1917年)离开家乡后,基本上都在上海、北京两地从事绘画活动,1983年4月2日以85岁高龄病逝于台北。先生诗文书画师从李瑞清、曾熙,早年绘事得益于母亲启蒙,后致力于研习石涛、八大、青藤、白阳诸家,继及宋元各家。1927年,先生加入“寒之友”画会,会友有于右任、何香凝、经亨颐、陈
期刊
所谓文化,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文字是人们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是文化构成诸因素中最重要的载体。学术界将青铜器、城堡和文字的出现视为人类文明正式出现的标志,[1]显然是有道理的。  众所周知,中国
期刊
《世说新语》既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召集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的一部笔记小说,又是一部记载汉末魏晋士人生活方方面面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社会百科全书。特别是梁刘孝标的注,博引古籍,作出了很多独特的是非评判,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魏晋以来,门阀士族不仅在政治上据有高位,在经济上也是享有特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经济消费方式呈现出畸形的状态。本文试以《世说新语》中具有代表性的王氏家族经济消费为
期刊
倪方六先生在题为《被我们“误读”了千年的史实——陶渊明和杜甫的房子问题》(载《北京晚报》2012年10月14日第28版)一文的后半部分,就杜甫草堂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杜甫当年盖的并不是普通的房子,而应是豪宅或别墅级建筑。”  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就分几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一、草堂的建筑背景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后又攻陷长安,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
期刊
尊重成都历史文化,认真介绍成都历史文化,对读者,特别是中青年读者负责,文章必须实事求是,言简意赅,以图辅文,便于理解,不生疑义。这样才有利于今天推进文化的发展。但有时报刊文章也未必尽如人意,值得商榷。例如张义奇先生在某报连载的“成都古桥”系列文章中就有些应该明确的问题,为此笔者特逐项提出商榷补正。  《二江七桥今安在》的误导  一、张义奇先生文章中说:今天的锦江像玉带环绕成都市区是晚唐才形成的。之
期刊
四川内江籍爱国大画家张善子,为民族抗战厥功至伟,英年早逝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其人其事及艺术影响,受战事和历史局限,国人知之甚少。关于研究他的专著,几为空白,实为憾事。  2012年11月,被誉为研究“大风堂的推手”、张大千纪念馆原馆长汪毅的又一力作《一门虎痴:张善子、胡爽盦、安云霁》(以下称《一门虎痴》)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将这一憾事弥补。此著立意高远,史料翔实,以张善子多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