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依靠教师个人能力,更重要是如何把握好教与学的衔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投入,笔者认为,必须发挥双主作用才能刚好提升教学效益。
【关键词】双主作用 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务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简称“双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益,需要悉心探求、摸索和积淀。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已逐步体验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教育是以“三个中心”为模式,“三个中心”即“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遵循教材编排的顺序和特点,不可以灵活教学,即要绝对“忠于教材”。课堂完全成了教师的主宰,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无不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那么,在大力倡导减负增效的今天,到底如何发挥 “双主”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呢?
一、鼓励质疑问难,引领自主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如果只知道学习别人的东西而不能提出问题,就说明还只停留在学习的原点上,人云亦云,邯郸学步,毫无个人观点,更无创新意识,只有对老问题有了更好的、富有个性化的理解,才能有望提出新的问题。我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特别在数学运算中表现出色,但大多学生不爱提问,缺乏创新精神。针对这一现状,在课堂上我始终注意创设情境,留出时间,给机会让学生去思考、去提问,并加以鼓励:“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果不其然,举手提问的学生开始争先恐后,积极踊跃。譬如:我在教“倒数的认识”时,通过学习、观察,全班学生很快找出了求倒数的方法,然后再让他们自己看书上的结论:“求一个不为0的数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大部分学生刚读完,学生李成小手高举:“老师,是不是所有不为0的数的都有倒数呢?如循环小数0.3333……,倒数是多少?”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有的说绝大多数不为0的数都有倒数,有的说书上的答案是不会错的,有的说可能书上写的不够完整……看到同学们讨论得那么激烈,我说:“李成同学问题提得有创意,其他同学说得有没有道理,关键是看能否找出依据,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话音刚落,思维敏捷的王琴举起双手:“我算出来了,0.3333……化成分数是1/3,它的倒数不是3/1,而是3”。其他学生又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例子0.666、0.1666……,几个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很快算出了倒数分别为3/2和6等,并口述了计算的过程。看到火候已到,我随即予以总结:“对于任何一个循环小数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与它相对应的分数,就不难找出它的倒数来。究竟如何去找,只要勇于探索,在你们以后的学习中就会迎刃而解的。”这节课,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把课堂推向了高潮,激发了自主探究的欲望,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了信心和好奇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问难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这样的学习学生情绪高涨,信心百倍,只要勤于动脑,就有望打破教材现成的答案,从而不囿于教材,不被数学权威所迷封。总之,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是课堂实施开放教学、打破教师课前预设、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萌生探究新知、突破教学难点、进行大胆创新的关键所在。
二、与生活联系,催生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是教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一旦与有机的生活联系起来,就一定能催生出学习能力来。“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如果把数学与生活截然分开,“井水不犯河水”,那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应注重引领学生寻找、发现生活实际,学生也急于想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如果课本上的例题不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我就注意从生活中编出一些相关的题目来让学生讨论解决。如在“比的应用”这堂课上,我用分练习本做例子,先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平均分,然后按小组1∶2的人数来分,学生纷纷讨论,很快得出好几种分法,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然后再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例子,从古至今,学生无所不谈,虽然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有的题说出来不是很符合实际,但题目的框架看上去是正确的。这节课在热热闹闹的场面中,在相互碰撞的思维火花中,学生各抒己见,自然而然的掌握了新知,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又如我在教统计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从收集数据到整理数据、解释数据的过程,课前让学生统计出每个月份中同学生日的人数,然后制成表格,再制作成条形统计图,最后让学生观察:从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还有什么疑点?学生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解释数据的方法,有的学生还针对统计图如何读图又提出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此操作,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投入的状态。随着教学过程的步步深入,教学气氛、学生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在实践中取得,同时在实践中发展,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问题,形成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延伸课堂,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除了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如果我们再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的天地,譬如能出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不仅能激发兴趣,扩大知识面,便于理解和记忆,而且使课外对课内进行补充,课内对课外进行指导,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习知识贵在应用。只有把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收到功效,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诚然,要达成此点,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束缚。这就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一次,我教学“比和比例”后,就及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大树的树高,考察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操场边的杨树树高参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有的提出爬上树梢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树梢又细又高,爬上去极有危险;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这办法倒也不错,可树梢又无粗枝可攀,如何上去?还有的说,干脆把树伐了再测量,此法能测量精确可方法又太笨……看到同学们议论热烈但又一时找不到最佳办法之际,我随即取来一根事前准备好的3米长的竹竿,笔直地插在操场上。这时正值阳光照射,地面上顿时出现了竹竿的影子,我相机启发思考:我们班聪明的学生很多,看谁能根据竹竿和影子的长度想出测量树高的办法。话音刚落,有的同学提议:先量得这影子的长是几米长,再量出竹竿的长度,然后计算竹竿是影长的几倍,于是,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几倍。我向该生竖起了大拇指,补充并建议强退“必须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的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或:树高∶竿长=树影长∶竿影长。这样,学生在议议、看看、想想、说说、写写的过程中完成了树高的计算,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随着教学的主体变化而变化。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如果离开了教师巧妙之“导”,则不可能有真正的“学”。因此,不能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双主”作用必须有机结合,方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益。
【关键词】双主作用 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务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简称“双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益,需要悉心探求、摸索和积淀。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已逐步体验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教育是以“三个中心”为模式,“三个中心”即“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遵循教材编排的顺序和特点,不可以灵活教学,即要绝对“忠于教材”。课堂完全成了教师的主宰,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无不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那么,在大力倡导减负增效的今天,到底如何发挥 “双主”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呢?
一、鼓励质疑问难,引领自主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如果只知道学习别人的东西而不能提出问题,就说明还只停留在学习的原点上,人云亦云,邯郸学步,毫无个人观点,更无创新意识,只有对老问题有了更好的、富有个性化的理解,才能有望提出新的问题。我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特别在数学运算中表现出色,但大多学生不爱提问,缺乏创新精神。针对这一现状,在课堂上我始终注意创设情境,留出时间,给机会让学生去思考、去提问,并加以鼓励:“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果不其然,举手提问的学生开始争先恐后,积极踊跃。譬如:我在教“倒数的认识”时,通过学习、观察,全班学生很快找出了求倒数的方法,然后再让他们自己看书上的结论:“求一个不为0的数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大部分学生刚读完,学生李成小手高举:“老师,是不是所有不为0的数的都有倒数呢?如循环小数0.3333……,倒数是多少?”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有的说绝大多数不为0的数都有倒数,有的说书上的答案是不会错的,有的说可能书上写的不够完整……看到同学们讨论得那么激烈,我说:“李成同学问题提得有创意,其他同学说得有没有道理,关键是看能否找出依据,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话音刚落,思维敏捷的王琴举起双手:“我算出来了,0.3333……化成分数是1/3,它的倒数不是3/1,而是3”。其他学生又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例子0.666、0.1666……,几个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很快算出了倒数分别为3/2和6等,并口述了计算的过程。看到火候已到,我随即予以总结:“对于任何一个循环小数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与它相对应的分数,就不难找出它的倒数来。究竟如何去找,只要勇于探索,在你们以后的学习中就会迎刃而解的。”这节课,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把课堂推向了高潮,激发了自主探究的欲望,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了信心和好奇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问难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这样的学习学生情绪高涨,信心百倍,只要勤于动脑,就有望打破教材现成的答案,从而不囿于教材,不被数学权威所迷封。总之,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是课堂实施开放教学、打破教师课前预设、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萌生探究新知、突破教学难点、进行大胆创新的关键所在。
二、与生活联系,催生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是教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一旦与有机的生活联系起来,就一定能催生出学习能力来。“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如果把数学与生活截然分开,“井水不犯河水”,那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应注重引领学生寻找、发现生活实际,学生也急于想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如果课本上的例题不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我就注意从生活中编出一些相关的题目来让学生讨论解决。如在“比的应用”这堂课上,我用分练习本做例子,先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平均分,然后按小组1∶2的人数来分,学生纷纷讨论,很快得出好几种分法,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然后再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例子,从古至今,学生无所不谈,虽然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有的题说出来不是很符合实际,但题目的框架看上去是正确的。这节课在热热闹闹的场面中,在相互碰撞的思维火花中,学生各抒己见,自然而然的掌握了新知,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又如我在教统计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从收集数据到整理数据、解释数据的过程,课前让学生统计出每个月份中同学生日的人数,然后制成表格,再制作成条形统计图,最后让学生观察:从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还有什么疑点?学生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解释数据的方法,有的学生还针对统计图如何读图又提出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此操作,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投入的状态。随着教学过程的步步深入,教学气氛、学生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在实践中取得,同时在实践中发展,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问题,形成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延伸课堂,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除了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如果我们再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的天地,譬如能出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不仅能激发兴趣,扩大知识面,便于理解和记忆,而且使课外对课内进行补充,课内对课外进行指导,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习知识贵在应用。只有把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收到功效,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诚然,要达成此点,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束缚。这就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一次,我教学“比和比例”后,就及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大树的树高,考察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操场边的杨树树高参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有的提出爬上树梢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树梢又细又高,爬上去极有危险;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这办法倒也不错,可树梢又无粗枝可攀,如何上去?还有的说,干脆把树伐了再测量,此法能测量精确可方法又太笨……看到同学们议论热烈但又一时找不到最佳办法之际,我随即取来一根事前准备好的3米长的竹竿,笔直地插在操场上。这时正值阳光照射,地面上顿时出现了竹竿的影子,我相机启发思考:我们班聪明的学生很多,看谁能根据竹竿和影子的长度想出测量树高的办法。话音刚落,有的同学提议:先量得这影子的长是几米长,再量出竹竿的长度,然后计算竹竿是影长的几倍,于是,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几倍。我向该生竖起了大拇指,补充并建议强退“必须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的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或:树高∶竿长=树影长∶竿影长。这样,学生在议议、看看、想想、说说、写写的过程中完成了树高的计算,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随着教学的主体变化而变化。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如果离开了教师巧妙之“导”,则不可能有真正的“学”。因此,不能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双主”作用必须有机结合,方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