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 音乐学院必须承受之重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online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育来讲,包括音乐教育在内,当务之急是就业问题。”谈到最关注的话题,来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直言。目前就业难全民关注,主要是两大块就业人群,一头是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返乡农民工,一头是大量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找工作的毕业生。“我们国家已经把就业问题作为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考虑,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校长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就业坚冰多方浇注
  
  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复杂,是长期形成的,也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彭志敏认为,社会、大学生和学校都负有责任。
  一是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大部分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没有做过职业规划,仅是凭借老师、父母有限的经验和媒体的片面宣传作指导,对市场现实的人才需求不甚明了,觉得所谓的“热门专业”毕业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就“一窝蜂”地报考,为将来就业难埋下了伏笔。
  二是高校专业设置的趋利性或被动性。由于高等教育部分引入了市场机制,对于高校来说更多地招生是第一要务,更是生存之道。于是,什么专业报考的人多,就开设什么专业;什么专业招生情况好,就扩大招生规模,完全不必考虑市场的需求,因为高校并不完全需要对学生将来的就业负责。即使有关部门已经将就业率作为对高校的考核指标,但毋庸讳言,当前各校的就业率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就业情况。“就艺术学院而言,这种被动性更多一层,因为许多中学已经将报考音乐院校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手段,将一些文化课不太强的学生往艺术院校里送。”谈到这种情况,彭院长的语气里很是无奈。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招生计划的局限性。每年的高校招生计划主要由各高校先行编制后报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教育行政部门再参照前两年考生报考专业的情况和大学新生的报到率审定招生计划。也就是说,目前的招生规模主要是与报考率和报到率挂钩,虽然近两年对就业率也有了一定的关注,但总体说来与就业率之间的关联性不大。由于人才培养存在着3-4年的周期,招生年市场热需的专业,在毕业年恐怕已经严重供过于求了,这必然导致当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需求配置供给和配置人才资源已成为应有之义。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在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中,不是市场需求引导供给,而是各方利益驱动以及某种片面的社会心理预期引导供给,加之教育行政部门缺乏科学指导和规划,这便是导致当前‘今天有生源、明天无就业’现象的症结所在”。
  
  就业难拷问校长责任心
  
   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而言,“两高”和“两不”直接导致就业难。
   “两高”指毕业生期望值高,用人单位要求高。毕业生要求高可以理解,因为当今中国一个孩子读大学是全家人共同的愿望和一项战略性投资,当然要求回报。用人单位要求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人事制度的不合理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两不”指不准备就业和“不签就业协议”。工作一时不如意,家长舍不得,学生不愿意去,“等着看”,在音乐专业尤其突出。攻读音乐专业占两个第一——培养时间最长,学习成本最高。而其专业的发展还特别依赖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两会召开前夕,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将就业率与学校做责任挂钩。例如天津市明确规定如果就业率达不到60%,学校就要停止招生。“既然就业难是社会问题,那么让校长来承受这个结果,公平吗?”记者忍不住将这个问题抛出。“这个事情完全推给学校是不对的,但是学校完全不理会这个现实也不行。作为一个院长,如果是因为学生期望值过高,不就业,我们心里还能好过一些,但是如果是因为招进来的学生出去还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那做校长的一定要想办法了。当就业率与学校做责任挂钩,当你看到这个现状,当你的学生分配不出去时,校长一定会考虑这个问题,否则就是个不负责任的校长。”说到此,彭院长有几分激动,“而且,当你的学生常年分配不出去时,当大学生适龄人口逐年下降时,你的学校有可能就招不到学生,你还能不正视这个现实吗”?
  因为大学生就业难,许多人、许多部门开始重新反思“大学的培养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思考,大学仅仅考虑传统,不考虑发展、变化、要求是不行的。彭院长提出“四业”——“专业教学、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培训”。
  就业难,解决起来更难。在彭院长看来,最难的是如何将校长的压力转化为全校师生的行动。“回归教书育人,只教书不育人是教不出好的人才的。老师、学校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给这个学生能够自食其力的一份技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供学生能够终生受益的知识;通过教育,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终生热爱”。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经到了空前艰难的时候。学生是花了生命中去了就不再来的时间,动用了可能是家里全部收入交了学费,甚或是面对家庭无力承担的高学费,这个问题,听起来格外沉重。
  改革开放30年了,的确是到了该反思教育的时候了。
其他文献
受访人:徐毅(曾任EMI百代唱片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现为上海星世纪影音娱乐公司总裁。)  记者:把陈美唱片引进到中国的机缘是什么?  徐毅:1996年,中唱上海公司的总经理周建潮去东京出差,去了银座著名的山野乐器行,正好碰到陈美全球发片的一个主题展示,那时候他看见这个产品就觉得很特别,我们EMI也处于在全球推出新人的时期。他回来就和我联系,于是就委托中唱发行了。他觉得封面要改,换成大家现在看到的陈
期刊
BOND乐队(棒辣妹组合):这个弦乐四重奏乐队由Haylie、Tania、Eos和Gay-Yee这四个来自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女孩组成。四位出身于正统且权威的音乐学院的年轻女提琴手,2001年出道以来迅速走红。她们号称自己的做法是——摒弃一贯以来的古典音乐结构,只是将其深远的底蕴与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音乐元素及现代的数码编曲技术完美地融合在自己的创作中。她们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是陈美的影子。  但实际上
期刊
2月25日,在韩国首尔的艺术殿堂音乐厅举行了东亚和平音乐会。该场音乐会汇集了韩国、日本、朝鲜和中国等国家作曲家的作品。指挥家林龙平指挥韩国皇家交响乐团演奏了整场音乐会。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高松华教授创作的马头琴与乐队(协奏曲)《母亲》首演获得成功。  作曲家高松华创作的该作品是应韩国皇家交响乐团的委约(约18分钟)。主题选择韩国和蒙古国的同名歌曲并对该主题进行了发展、变奏、展开等技术处理,马头琴演奏
期刊
郑钧:音乐信仰  从《回到拉萨》到《灰姑娘》,从《赤裸裸》到《长安长安》,郑钧的音乐信仰从他92年加入红星音乐社就一直存在。矛盾着、执著着、温暖着、呐喊着,郑钧的平淡生活以音乐为注脚,18年的音乐长征路用他的话来讲,“对音乐的热爱是贯穿我一生的东西”。    许巍:时光,是记录  行吟诗人、精神领袖、人文歌者……这一切一切的称谓都不足以用来形容许巍。许巍是孤独的、内省的、感伤的,自84年接触第一把
期刊
志音说乐  关于“言论自由”的感想    本报【音乐评论】版责编、我的前任傅显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感想“言论自由”》。因为重返这个岗位,所以重读这篇文章。“众所周知,报纸是舆论公器,但苦于言论的无限性和版面的有限性产生之矛盾,可以发表的只能是‘一小撮’言论”。傅编辑表示很希望“照顾更多的言论者”,把一篇文章分给10个人来写,“有点像前些年流行的微型小说,在版面上变成微型音乐评论”。我愿意为将理想
期刊
教育部正在全国开展“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广纳群言、广集众智,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举措。现就“如何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分类办出特色”的议题,提交我们的个案调查分析和建议。  福建音乐学院是由爱国华侨、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蔡继琨教授向海外集资并变卖自己在菲律宾的所有家产,携带珍藏的大量音乐资料,于1994年3月在福州创办。作为改革开放后华侨设立的第一所私立
期刊
称吕嘉为大师的是同为指挥家的卞祖善,而非吕嘉自称。  2月27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中国经典管弦乐作品音乐会》青岛交响乐团专场,卞祖善担任讲解。5位指挥——吕嘉、韩中杰、范焘、曹鹏、胡咏言,依序登台,各展所长。  有趣的是对5位指挥的介绍,卞祖善字斟句酌,各有专属。第一个出场的吕嘉被冠以“指挥大师”称号,韩中杰用了“元老”二字,范焘则是“国家一级指挥”,“著名指挥家、教授”加身年届84岁的曹鹏
期刊
2月15日,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出了一场“瓦格纳歌剧序曲音乐会”。这套音乐会几乎包括了瓦格纳所有的歌剧序曲和前奏曲,演出这套音乐会,是艺术总监俞峰一次独具匠心的艺术创举。  音乐会上半场演奏了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三幕前奏曲》和《帕西法尔前奏曲》,这是几首快慢相间的乐曲。《纽伦堡的名歌手》是一首“堂堂正正”的作品,瓦格纳写得很丰满、很有技
期刊
开宗明义:为国产歌剧把脉,就是为由中国独立委约和制作生产的新歌剧“看病”。    在我看来,21年来还没有一部国产歌剧全方位的创新程度可以超越《原野》。所以,我认定国产歌剧“病了”,该把把脉,吃吃药,才好重振旗鼓、健健康康再上阵。    自金湘1987年中国第一部大胆创新又具有艺术价值的歌剧《原野》首演以来,国产歌剧鲜有佳作问世。音乐学院在中国的建立已有80年之久,中国大量引进西方歌剧也有了半个多
期刊
小提琴是一种有着伟大的音乐传统支撑的体能的艺术,在最佳状况下,它传递美,力量和神秘魅力的特质,它唤起情感,创造情境并刺激人类的反应。  当然,在一些人的心底,很难将我归类于一种古老艺术形式的传统的维护者!我曾被质问:你的专辑到底是“流行”专辑还是一份架构新派的古典音乐的声明?我不相信这一问题会有什么答案,或者,甚至会对提出这样的问题的必要性产生疑问,在小提琴上演奏美好的音乐有着很高的“感觉爽”的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