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背景】
《故乡》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典范之作。文章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发了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教读这篇文章,要引导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作品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说的篇幅较长,而且因为时代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很难理解,学生读到鲁迅的文章就会有距离感和畏惧感,所以,我注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几个环节上花心思,引领学生走近鲁迅,个性解读鲁迅;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验情感,实践个性化阅读。小小的创意,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变得生动而有光彩。
一、 “我眼看鲁迅”:个性解读作家
【课堂实录】
师:从初一起,我们就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社戏》、《藤野先生》等,与他渐渐熟识,而越走近他,便越觉得他文章意蕴深厚,思想深刻而灵魂高贵。昨天我们已经安排过预习,请同学回读一下学过的鲁迅作品,再次深刻理解鲁迅。现在,谁来说说自己对鲁迅的了解呢?
生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姓周,名树人,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很大,所以人们习惯称他为鲁迅。
生2:他于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习,后弃医从文,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他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且介亭杂文》、《热风》、《华盖集》,等等。其中,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学生已经完整介绍完鲁迅,可怎么听都感觉与鲁迅有距离感。的确,生活在20世纪初黑暗的旧社会中,一生都在抗争的鲁迅,离我们是遥远的。在学生的印象中,他似乎只是一个平面化的人物,而不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一个人。老师在这个时候必须帮助学生迅速与鲁迅建立某种联系,让学生走进鲁迅的内心深处,与他近距离地对话。)
师:我们读过鲁迅的很多作品,从他的作品中你了解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大概是觉得难度大,因为过去都是根据资料来介绍作者的。他们纷纷低下头,没有人应话。)
师:我与同学们一起读过鲁迅的作品,对鲁迅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的眼里,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严于解剖自己、善于自省的人。我看到他在《风筝》里反省自己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行为时的自我谴责。看到他在藤野先生给自己用红笔从头到末添改过讲义时的愧疚不安,感受到他在听到日本“爱国青年”欢呼“万岁”时深深的自责。他强烈的自省精神让他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让世人景仰!
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结合我们学过的作品来说说你对鲁迅的理解。
(学生作恍然大悟状:了解作家原来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解读,而不是对资料的全盘照搬,人云亦云。)
(生思考后抢答)
生1: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从《藤野先生》一文中,我看到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每每遇到有损于中国形象的问题,他总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向世人澄清事实。他为了唤醒国民,探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毅然弃医从文。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生2: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位爱国的文学巨匠。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鲁迅的文章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他用睿智的目光透析社会,用富有辛辣讽刺意味的语言批判那些欺压百姓的封建统治者。他所写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体现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炽热的爱国心。我敬仰他!
生3: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具有民族正义感的人。在日本留学学医期间,他深感中国大众现在最需要拯救的不是身体,而是精神,便果断地弃医从文。当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四处散播谣言、鼓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时候,他立刻提起笔,痛斥反动当局。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结合作品谈鲁迅,我们就觉得他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走近他,我们就越亲近他,景仰他!下面,我们读小说《故乡》,看看又读出一个怎样的鲁迅。
【教学反思】
一开始的三个学生对鲁迅的一般介绍已经很详尽了,对鲁迅一生的主要经历、思想、重要作品和突出贡献都作了介绍。可听来,怎么都觉得太生硬,硬邦邦的,缺少感情与活力。如果这样就算是介绍了作者,这个环节就可以结束。但我们过去所学对今天要学习新的课文就一点帮助也没有了,而且从学习此篇文章的起始阶段,我们就与鲁迅和他的时代拉开了距离。教学要贴近文本,须从贴近作者开始。
而怎么贴近作者,学生起初又是茫然的,他们不会结合作品来谈自己的理解,更不会把鲁迅的一篇篇作品连缀起来看。这时,需要老师做示范。我在他们感到困惑时给予了指点。老师给出示例是一种很好的点拨方法。 在我的示例给出之后,学生很快速地作出了反应,他们的回答非常精彩。
从这个环节看,以我眼看鲁迅,既去除了平面化介绍人物的乏味,引导学生通过作家的作品感受其人格魅力与深刻思想,又让学生拓开了思路,激活了思维,学会在作家的多部作品间建立联系,也激励学生的思维向深处细节渗透,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验。
二、 打破常规理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实录】
师:读课文,是我们梳理情节、理解人物的第一步,同学们在预习时已经读过了文章,文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或特别喜欢的情节。现在就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有感情地朗读第12节)。
师:这个情节里写了什么内容?你说说看。
生1:少年闰土在月夜刺猹。
师:很好!下面同学们在有感情地朗读完之后,就接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个情节的内容。
生2 :(读15节)这一节写可爱的少年闰土与“我”结识。
生3:(读17—28节)这一节写少年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月夜看瓜、刺猹,海边趣事,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事。
生4:(读45—52节)这一节写“我”与杨二嫂见面,她向我索要东西,还顺便拿走了母亲的一副手套。
师:还有印象深刻的情节吗?
(很多学生点头说“有”)
师:谁来读读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
生5:(读55节)这一节写中年闰土的外貌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生6:(读56—72节)这一节写中年闰土在处境和性格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生7:(读84节)这一节写“我”离开故乡时,感慨万千。
生8:(读1—2节)这一节写“我”回故乡时,渐近故乡,看到的是衰败的景象,心里悲凉。
……
师:从刚才的发言中,我能看出,同学们是很认真地做了预习的,不仅能有感情地朗读,而且能边读书边思考,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这个情节的内容。那么下面,同学们根据刚才所说,可以整理一下故事情节吗?我们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哪三个部分?
(学生很快就勾画出来了。)
师:请在“故乡”这个词语前用添加一个动词的方法,来概括故事情节。
生: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师:“在故乡”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很快地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没有按常规让学生读整篇课文。一是因为课文太长,如果要全文读下来,时间得消耗掉十多分钟,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就显得很紧张。二是学生已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已熟悉,再让他们从头读到尾,就不会感兴趣,那么课堂上就不会集中注意力来听或朗读。
如何做,才能既节约时间,又让学生感兴趣,还能很快地梳理出故事情节,使课堂效益最大化?我想首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要让他们喜欢这篇文章,与文章的距离感减少,让他们自己挑选最喜欢读的情节是能激发阅读兴趣的。这样做,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还因为只是朗读,难度不大,所以学生更喜欢与大家分享读书的喜悦。当然,我没有止于让他们读书,在每个人朗读一小段后,还问问他这一段写的什么内容。其实每个人在读书时,潜意识里对文章的内容是会有自动概括的习惯。在询问学生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很轻易地就回答出来了。
学生一开始是找自己喜欢读的情节,这样的情节主要集中在写少年闰土和杨二嫂的部分里。我顺势又提出一个问题:还有印象深刻的情节吗?把学生的思维拉向深处。学习课文不止是谈自己喜欢读的情节,还要思考一些情节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感兴趣了,课堂注意力集中了,在部分学生读了一些情节之后,大家对文章的高潮部分与整体脉络自然心中有数。后面,请学生梳理情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 演读杨二嫂,准确理解人物
【课堂实录】
师:文中作者用细腻而充满感情的笔刻画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处在层层逼迫下丧失生命活力的闰土的深刻同情,为什么还要再塑造杨二嫂这个形象呢?这是一个什么形象?作者对这个人物又倾注了怎样的感情?
同学们觉得最好用什么方式来展现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有学生很积极,要求分角色朗读,有要求表演一段课本剧。)
师:就表演课本剧吧。要求只表演关于杨二嫂的部分内容,表演者要能做到进入情境,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其他同学看完要点评表演者的表演是否到位,并能说说为什么。
(很多同学举手,想参与表演。选定人员后给他们两分钟时间讨论、准备。其余同学则读相关内容。)
(课本剧表演结束,同学们畅所欲言。)
生1:杨二嫂的扮演者语调尖利、刺耳,说话怪腔怪调,凸显了杨二嫂尖酸刻薄的特点,表演得好!
生2:“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冷笑说。”表演的同学把杨二嫂的这一处神态很夸张的、慢镜头一般地表现了出来,很吸引人,我们看到了杨二嫂的尖刻。
生3:动作表演得还不够到位。如“圆规愤愤的回转身,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带走了”,这些地方动作要做得慢一些,夸张一些,还要注意表情。此处既要表现出杨二嫂的尖刻,又要表现出她的贪婪、自私的本性。
生4:“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表演者说话时把重音放在“我”和“抱过”上,说话时又似一副谄媚的样子,我看出了杨二嫂的势利。
生5:杨二嫂年轻时的样子表演得很好,她端坐着,让我觉得年轻时的杨二嫂是端庄美丽、安分守己的,跟后来的变化有了鲜明的对比。
……
师:我们再请扮演杨二嫂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自己是这样理解这个人物的,杨二嫂因为家境已难以维持原来的殷实,在艰辛的生活中,她成为了一个庸俗、自私、贪婪而又尖酸刻薄、放肆泼悍的一个小市民。所以,我竭力从语气语调、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表现她的特点。
师:曾经是美丽端庄的“豆腐西施”,如今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
生6:黑暗的社会扭曲了人性。
生7:小市民庸俗自私的市侩习气是让她变化的原因之一。
生8: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的衰败。农村经济的衰败,不仅影响到农民,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贫困、潦倒、痛苦,而且波及小市民,他们在困境中为了生存,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
【教学反思】
杨二嫂是我们生活里不太会出现的人物,她的行事语言都比较乖戾。从她出场开始,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表情都能凸显出她受侮辱、也侮辱别人的被社会扭曲的人性。可是学生在解读这个人物时还是会有距离感的,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理解这个人物,也不太能准确理解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目的。如果只是朗读是不能完全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的。而通过表演,表演者加上了肢体语言,庸俗自私、尖刻泼辣的杨二嫂形象就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学生也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住杨二嫂的性格特点,更清楚地看出她在层层逼迫下遭遇着与闰土一样的悲惨命运。我们在鄙视这样一个角色时也会觉得她是可怜的。
在这样一个活动里,同学们始终是积极参与的,兴致高昂的,同时积极思维,精彩纷呈的答案显示了同学们对人物的准确深刻的理解,对作品主题的深刻理解。
【后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想些点子,做到有创意,让学生喜欢只是一种方法策略。真正的目的是 “激活”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最终有所收益。这是我追求的一种境界。《故乡》是一篇老课文,如果沿袭旧的教法,老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没趣。按部就班地上课,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不活跃的状态。而改变了教学方法,学生就“活”了起来,他们就真正地参与进课堂,并变成课堂的主人了。教学这一课,我在小小创意上做足了功夫,并且注意该节约时间的地方就是紧凑、快节奏地进行,该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与创造的时候,我的尺度又放得很大。张弛有度的课堂节奏使学生既紧张又快乐。当然,如何教学传统篇目,我只是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是否可以更好地驾驭课堂,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思维的广度再拓宽、思维的高度再提升,我将继续探索。
《故乡》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典范之作。文章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发了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教读这篇文章,要引导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作品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说的篇幅较长,而且因为时代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很难理解,学生读到鲁迅的文章就会有距离感和畏惧感,所以,我注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几个环节上花心思,引领学生走近鲁迅,个性解读鲁迅;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验情感,实践个性化阅读。小小的创意,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变得生动而有光彩。
一、 “我眼看鲁迅”:个性解读作家
【课堂实录】
师:从初一起,我们就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社戏》、《藤野先生》等,与他渐渐熟识,而越走近他,便越觉得他文章意蕴深厚,思想深刻而灵魂高贵。昨天我们已经安排过预习,请同学回读一下学过的鲁迅作品,再次深刻理解鲁迅。现在,谁来说说自己对鲁迅的了解呢?
生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姓周,名树人,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很大,所以人们习惯称他为鲁迅。
生2:他于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习,后弃医从文,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他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且介亭杂文》、《热风》、《华盖集》,等等。其中,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学生已经完整介绍完鲁迅,可怎么听都感觉与鲁迅有距离感。的确,生活在20世纪初黑暗的旧社会中,一生都在抗争的鲁迅,离我们是遥远的。在学生的印象中,他似乎只是一个平面化的人物,而不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一个人。老师在这个时候必须帮助学生迅速与鲁迅建立某种联系,让学生走进鲁迅的内心深处,与他近距离地对话。)
师:我们读过鲁迅的很多作品,从他的作品中你了解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大概是觉得难度大,因为过去都是根据资料来介绍作者的。他们纷纷低下头,没有人应话。)
师:我与同学们一起读过鲁迅的作品,对鲁迅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的眼里,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严于解剖自己、善于自省的人。我看到他在《风筝》里反省自己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行为时的自我谴责。看到他在藤野先生给自己用红笔从头到末添改过讲义时的愧疚不安,感受到他在听到日本“爱国青年”欢呼“万岁”时深深的自责。他强烈的自省精神让他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让世人景仰!
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结合我们学过的作品来说说你对鲁迅的理解。
(学生作恍然大悟状:了解作家原来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解读,而不是对资料的全盘照搬,人云亦云。)
(生思考后抢答)
生1: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从《藤野先生》一文中,我看到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每每遇到有损于中国形象的问题,他总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向世人澄清事实。他为了唤醒国民,探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毅然弃医从文。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生2: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位爱国的文学巨匠。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鲁迅的文章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他用睿智的目光透析社会,用富有辛辣讽刺意味的语言批判那些欺压百姓的封建统治者。他所写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体现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炽热的爱国心。我敬仰他!
生3: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具有民族正义感的人。在日本留学学医期间,他深感中国大众现在最需要拯救的不是身体,而是精神,便果断地弃医从文。当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四处散播谣言、鼓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时候,他立刻提起笔,痛斥反动当局。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结合作品谈鲁迅,我们就觉得他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走近他,我们就越亲近他,景仰他!下面,我们读小说《故乡》,看看又读出一个怎样的鲁迅。
【教学反思】
一开始的三个学生对鲁迅的一般介绍已经很详尽了,对鲁迅一生的主要经历、思想、重要作品和突出贡献都作了介绍。可听来,怎么都觉得太生硬,硬邦邦的,缺少感情与活力。如果这样就算是介绍了作者,这个环节就可以结束。但我们过去所学对今天要学习新的课文就一点帮助也没有了,而且从学习此篇文章的起始阶段,我们就与鲁迅和他的时代拉开了距离。教学要贴近文本,须从贴近作者开始。
而怎么贴近作者,学生起初又是茫然的,他们不会结合作品来谈自己的理解,更不会把鲁迅的一篇篇作品连缀起来看。这时,需要老师做示范。我在他们感到困惑时给予了指点。老师给出示例是一种很好的点拨方法。 在我的示例给出之后,学生很快速地作出了反应,他们的回答非常精彩。
从这个环节看,以我眼看鲁迅,既去除了平面化介绍人物的乏味,引导学生通过作家的作品感受其人格魅力与深刻思想,又让学生拓开了思路,激活了思维,学会在作家的多部作品间建立联系,也激励学生的思维向深处细节渗透,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验。
二、 打破常规理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实录】
师:读课文,是我们梳理情节、理解人物的第一步,同学们在预习时已经读过了文章,文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或特别喜欢的情节。现在就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有感情地朗读第12节)。
师:这个情节里写了什么内容?你说说看。
生1:少年闰土在月夜刺猹。
师:很好!下面同学们在有感情地朗读完之后,就接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个情节的内容。
生2 :(读15节)这一节写可爱的少年闰土与“我”结识。
生3:(读17—28节)这一节写少年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月夜看瓜、刺猹,海边趣事,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事。
生4:(读45—52节)这一节写“我”与杨二嫂见面,她向我索要东西,还顺便拿走了母亲的一副手套。
师:还有印象深刻的情节吗?
(很多学生点头说“有”)
师:谁来读读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
生5:(读55节)这一节写中年闰土的外貌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生6:(读56—72节)这一节写中年闰土在处境和性格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生7:(读84节)这一节写“我”离开故乡时,感慨万千。
生8:(读1—2节)这一节写“我”回故乡时,渐近故乡,看到的是衰败的景象,心里悲凉。
……
师:从刚才的发言中,我能看出,同学们是很认真地做了预习的,不仅能有感情地朗读,而且能边读书边思考,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这个情节的内容。那么下面,同学们根据刚才所说,可以整理一下故事情节吗?我们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哪三个部分?
(学生很快就勾画出来了。)
师:请在“故乡”这个词语前用添加一个动词的方法,来概括故事情节。
生: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师:“在故乡”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很快地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没有按常规让学生读整篇课文。一是因为课文太长,如果要全文读下来,时间得消耗掉十多分钟,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就显得很紧张。二是学生已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已熟悉,再让他们从头读到尾,就不会感兴趣,那么课堂上就不会集中注意力来听或朗读。
如何做,才能既节约时间,又让学生感兴趣,还能很快地梳理出故事情节,使课堂效益最大化?我想首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要让他们喜欢这篇文章,与文章的距离感减少,让他们自己挑选最喜欢读的情节是能激发阅读兴趣的。这样做,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还因为只是朗读,难度不大,所以学生更喜欢与大家分享读书的喜悦。当然,我没有止于让他们读书,在每个人朗读一小段后,还问问他这一段写的什么内容。其实每个人在读书时,潜意识里对文章的内容是会有自动概括的习惯。在询问学生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很轻易地就回答出来了。
学生一开始是找自己喜欢读的情节,这样的情节主要集中在写少年闰土和杨二嫂的部分里。我顺势又提出一个问题:还有印象深刻的情节吗?把学生的思维拉向深处。学习课文不止是谈自己喜欢读的情节,还要思考一些情节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感兴趣了,课堂注意力集中了,在部分学生读了一些情节之后,大家对文章的高潮部分与整体脉络自然心中有数。后面,请学生梳理情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 演读杨二嫂,准确理解人物
【课堂实录】
师:文中作者用细腻而充满感情的笔刻画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处在层层逼迫下丧失生命活力的闰土的深刻同情,为什么还要再塑造杨二嫂这个形象呢?这是一个什么形象?作者对这个人物又倾注了怎样的感情?
同学们觉得最好用什么方式来展现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有学生很积极,要求分角色朗读,有要求表演一段课本剧。)
师:就表演课本剧吧。要求只表演关于杨二嫂的部分内容,表演者要能做到进入情境,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其他同学看完要点评表演者的表演是否到位,并能说说为什么。
(很多同学举手,想参与表演。选定人员后给他们两分钟时间讨论、准备。其余同学则读相关内容。)
(课本剧表演结束,同学们畅所欲言。)
生1:杨二嫂的扮演者语调尖利、刺耳,说话怪腔怪调,凸显了杨二嫂尖酸刻薄的特点,表演得好!
生2:“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冷笑说。”表演的同学把杨二嫂的这一处神态很夸张的、慢镜头一般地表现了出来,很吸引人,我们看到了杨二嫂的尖刻。
生3:动作表演得还不够到位。如“圆规愤愤的回转身,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带走了”,这些地方动作要做得慢一些,夸张一些,还要注意表情。此处既要表现出杨二嫂的尖刻,又要表现出她的贪婪、自私的本性。
生4:“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表演者说话时把重音放在“我”和“抱过”上,说话时又似一副谄媚的样子,我看出了杨二嫂的势利。
生5:杨二嫂年轻时的样子表演得很好,她端坐着,让我觉得年轻时的杨二嫂是端庄美丽、安分守己的,跟后来的变化有了鲜明的对比。
……
师:我们再请扮演杨二嫂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自己是这样理解这个人物的,杨二嫂因为家境已难以维持原来的殷实,在艰辛的生活中,她成为了一个庸俗、自私、贪婪而又尖酸刻薄、放肆泼悍的一个小市民。所以,我竭力从语气语调、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表现她的特点。
师:曾经是美丽端庄的“豆腐西施”,如今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
生6:黑暗的社会扭曲了人性。
生7:小市民庸俗自私的市侩习气是让她变化的原因之一。
生8: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的衰败。农村经济的衰败,不仅影响到农民,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贫困、潦倒、痛苦,而且波及小市民,他们在困境中为了生存,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
【教学反思】
杨二嫂是我们生活里不太会出现的人物,她的行事语言都比较乖戾。从她出场开始,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表情都能凸显出她受侮辱、也侮辱别人的被社会扭曲的人性。可是学生在解读这个人物时还是会有距离感的,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理解这个人物,也不太能准确理解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目的。如果只是朗读是不能完全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的。而通过表演,表演者加上了肢体语言,庸俗自私、尖刻泼辣的杨二嫂形象就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学生也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住杨二嫂的性格特点,更清楚地看出她在层层逼迫下遭遇着与闰土一样的悲惨命运。我们在鄙视这样一个角色时也会觉得她是可怜的。
在这样一个活动里,同学们始终是积极参与的,兴致高昂的,同时积极思维,精彩纷呈的答案显示了同学们对人物的准确深刻的理解,对作品主题的深刻理解。
【后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想些点子,做到有创意,让学生喜欢只是一种方法策略。真正的目的是 “激活”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最终有所收益。这是我追求的一种境界。《故乡》是一篇老课文,如果沿袭旧的教法,老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没趣。按部就班地上课,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不活跃的状态。而改变了教学方法,学生就“活”了起来,他们就真正地参与进课堂,并变成课堂的主人了。教学这一课,我在小小创意上做足了功夫,并且注意该节约时间的地方就是紧凑、快节奏地进行,该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与创造的时候,我的尺度又放得很大。张弛有度的课堂节奏使学生既紧张又快乐。当然,如何教学传统篇目,我只是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是否可以更好地驾驭课堂,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思维的广度再拓宽、思维的高度再提升,我将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