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婚,作为人生的一项必修课,千百年来一直都被烙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爱情,因其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也一直被人们所歌颂与赞美。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婚恋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五毛钱就把婚事办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婚的人,当属我们的祖辈了。那时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国贫家穷,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纵然物质生活相当匮乏,但人们崇尚理想、满怀激情,青年男女一心想要“上山下乡干革命”。那个时代,只有“革命”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没有人会把谈恋爱当成大事,除了紧张地工作外,还要抓‘阶级斗争’,当时的口号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已年近古稀的离休老干部刘锡玉回忆起当年依然记忆犹新。
那时的婚姻,很多是组织上介绍的。按照当时的择偶标准,能嫁一个军人最理想不过了。
对于刘锡玉老人来说,不仅爱人是组织介绍的,就连婚期都是由组织安排的。“我和老伴儿都是军人,结婚是组织上的意见,我们当时都不敢有什么异议,如果不愿意,那就是政治问题。不过,后来证明,组织永远是正确的。”
不久前,他们的子女刚刚为两位老人举行了金婚纪念仪式。典礼上,两人相互搀扶着,恩爱地缓步前行,一前一后来到话筒前,还不忘彼此担心地注视着对方。
刘奶奶的金婚感言更是会让许多后辈疑惑不解:“我们这辈子相扶相持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嫁给了一位军人。”
在那个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青年男女普遍认为,找到一个出身相当、志同道合的伴侣是非常幸福的。而年轻人无论在热恋中还是在婚后,恋人之间的称呼依然是“同志”、“战友”。
“‘谈恋爱’一词在当时几乎是一种禁忌。如果说某某在和谁谁谈恋爱的话,他们的脸会突然刷地红起来,觉得天大的秘密被揭穿一样。”刘锡玉老人笑吟吟地讲述着。
“那时,我和老伴儿都已经结婚了,在外面走,也是我走前边,他在后边不远处跟着。”刘奶奶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满是幸福。
困难年代,大家穿同样的衣服,担心同样的事情——怎么才能吃饱肚子。大多数人的经济条件都很窘迫,婚礼自然也很简单:房子是公家的、家具是公家的。除了人是自个儿的,其余都是公家的。
“我们只花了五毛钱就把婚事办了。”刘奶奶的新婚家具是一张木床和一口木箱,都是单位的,床头上还写了“某某单位第几号床”的字样。结婚当天,同事们有的送毛巾,有的送暖瓶,而夫妻俩用五毛钱买来了一些瓜子招待前来祝贺的同事,这样就算结婚了。
“虽说一切都是公家的,但也算有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家。”
刘奶奶的婚礼现在听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可就是这样的一张木床和一口木箱却承载着她和老伴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一生。
在大儿子建国看来,自打记事起,老爸和老妈就为家里鸡毛蒜皮的事情吵个不停。他问母亲:“您和我爸有爱情吗?”
刘锡玉老人说:“爱情就是相守,一起经历风雨,两颗树在一起时间长了,还会缠绕在一起,更何况人呢?”
如果说刘奶奶和老伴儿是“革命夫妻”,一个战壕里的同志,有较深的无产阶级感情基础而终身不渝。那么在那个观念保守的时代,“嫁鸡随鸡”的观念,以及离婚的耻辱感,就成了当时婚姻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多数夫妻都孕育有多个子女。抚养子女的义务在他们的观念中非常强烈。尽管很多夫妻吵了几十年架,但是仍然会将婚姻进行到底。
一块手表的耿耿于怀
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那物资匮乏的岁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年男女开始对物质生活有所要求。虽然自由恋爱的思想已经得到了体现,但并不张扬。
年轻人择偶时,更加注重对方家底是否殷实,是否有一技之长可维持生活。在当时,结婚已经不再是件容易的事。
“那时收入很低,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就只有38.5元,买一辆自行车或者时尚些的上海牌手表就得200多元。”马上面临退休的王国江老师回忆说。
王老师和爱人是1978年结的婚。结婚前,王家要准备‘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一响’则是收音机。”说起30年前的往事,王老师自豪地回忆着:“当时我们家算是村里条件好的人家,买上一台收音机,那叫一个‘响当当’,引得全村人都来听。”
“有位女同事结婚时戴了一块钻石牌手表,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可还是把袖子撸得老高!”王国江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家境还算殷实,但结婚时还是只买了‘三转一响’中的三样。至今提起来,王老师的爱人依然耿耿于怀,说他欠了自己一块手表。
王老师还依稀记得当时这三大件的价格:凤凰牌自行车150元左右,蝴蝶牌缝纫机100余元,收音机不到200元。
“结婚后,老王每天骑着二八大凤凰去单位接我。我坐在后座上,那感觉,别提多风光了!”王老师的爱人美滋滋地回忆说。
婚后的第二天,她就把缝纫机摆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们单位不少年轻人结婚,家里买不起缝纫机的,都先借我们家那台去摆着,结完婚再还回来。现在想起来挺可笑的。”
“三转一响”在今天看来可能已经太过简单,但在上世纪70年代,却是当时公认的结婚必备品和奢侈品。
王国江老师的同事高红艳与丈夫1986年结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收入明显增加,物质也更加丰富。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这些曾经让一代人为拥有它们而倍感骄傲的“三大件”早已变得不再稀奇,此时“三大件”有了新内容。
“我们那时流行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今年42岁的高红艳老师说。
“冰箱是单开门的,电视机是黑白的,洗衣机是单缸的。在当时,那也是非常有面子的。”高老师介绍,当时富裕些的人家,除了要备齐冰箱、电视、洗衣机,还要添一些家具,比如大立柜、组合柜、写字台、高低柜等。
“三大件”见证着那段已经流逝的岁月。时代在进步,结婚进行曲也在不断变奏,人们对结婚必需品的选择也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发生变迁。但是,无论如何变化,父辈们看似极其平淡、磕磕碰碰的婚姻,却也坚如磐石,义无反顾。
要爱情也要面包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代浪潮,使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适龄男女对婚姻的物质要求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在福利分房制度下,许多机关和单位把结婚看作取得排队分房资格的首要条件。是否结婚、有无子女,不仅关系到分房的大小,甚至关系到分房的有无资格。与此相比,爱情也许只能排在第二位。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小区的马女士向本刊记者坦言,当初匆忙结婚,只为分房。
今年40岁的马女士和丈夫结婚16年了,一提到结婚,马女士总是开玩笑似的说自己是被房子迷失了方向。
马女士始终认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有点遗憾。她所期望的是甜蜜的恋爱时间长一些、结婚的场景浪漫一点。她说:“如果再回到从前,还会选择我丈夫,但要多考验他几年,而不是为了房子匆匆忙忙把自己嫁了。”
跨入新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年代,房子依然是新一代年轻人结婚时的首选条件。
“要结婚,首先得有房子!”的确,没有一套像样的婚房,结婚日期就得重新计划。
“趋利务实”是时下年轻人的“婚姻准则”。在现代文明新风的影响下,当今的适龄男女变得更加理性而务实,既注重实际,又追求爱情与浪漫。他们普遍认为,经济实力和爱情在婚姻中同样重要。
周小姐今年25岁,刚刚和先生组建了家庭。她说:“老公大我11岁,曾经有过婚史,还有一个小孩,经济情况不错,有房有车。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发现他不但成熟稳重,而且对我也相当体贴。”看得出周小姐非常庆幸自己的选择。
有面包也有爱情,固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当面包还未出炉时,爱情还是要继续。于是,“裸婚”成为时下最时尚也最富争议的婚姻形式。
《裸婚时代》一度热播,但男主角文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自己并不是裸婚,我身边的朋友也几乎没有。我只能说现阶段年轻人都很累,他们要去承受的东西太多。我觉得在婚姻这件事情上最好还是有基础,至少得先解决温饱和容身之所。”
其实,无论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一张木床和一口木箱,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三大件”都无一例外地证明婚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裸婚族”的出现,在老一辈人看来,是对传统观念中有关“家”的意义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
“选择‘裸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不希望有个隆重盛大的婚礼。”在传统的情人节“七夕”当天,向未婚妻小艾求婚的小任认为,“裸婚”这一新潮举动仍然是大都市高生活成本下的无奈之举。
“无房无车,没有闪亮耀眼的钻戒,也没有浪漫温馨的婚礼,这些都没有关系,我们患难相随了三年多,我早已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我。”21岁的小艾一直紧紧牵着男友的手,一刻也没有松开。
□ 编辑 郭 铁 □ 美编 庞 佳
五毛钱就把婚事办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婚的人,当属我们的祖辈了。那时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国贫家穷,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纵然物质生活相当匮乏,但人们崇尚理想、满怀激情,青年男女一心想要“上山下乡干革命”。那个时代,只有“革命”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没有人会把谈恋爱当成大事,除了紧张地工作外,还要抓‘阶级斗争’,当时的口号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已年近古稀的离休老干部刘锡玉回忆起当年依然记忆犹新。
那时的婚姻,很多是组织上介绍的。按照当时的择偶标准,能嫁一个军人最理想不过了。
对于刘锡玉老人来说,不仅爱人是组织介绍的,就连婚期都是由组织安排的。“我和老伴儿都是军人,结婚是组织上的意见,我们当时都不敢有什么异议,如果不愿意,那就是政治问题。不过,后来证明,组织永远是正确的。”
不久前,他们的子女刚刚为两位老人举行了金婚纪念仪式。典礼上,两人相互搀扶着,恩爱地缓步前行,一前一后来到话筒前,还不忘彼此担心地注视着对方。
刘奶奶的金婚感言更是会让许多后辈疑惑不解:“我们这辈子相扶相持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嫁给了一位军人。”
在那个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青年男女普遍认为,找到一个出身相当、志同道合的伴侣是非常幸福的。而年轻人无论在热恋中还是在婚后,恋人之间的称呼依然是“同志”、“战友”。
“‘谈恋爱’一词在当时几乎是一种禁忌。如果说某某在和谁谁谈恋爱的话,他们的脸会突然刷地红起来,觉得天大的秘密被揭穿一样。”刘锡玉老人笑吟吟地讲述着。
“那时,我和老伴儿都已经结婚了,在外面走,也是我走前边,他在后边不远处跟着。”刘奶奶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满是幸福。
困难年代,大家穿同样的衣服,担心同样的事情——怎么才能吃饱肚子。大多数人的经济条件都很窘迫,婚礼自然也很简单:房子是公家的、家具是公家的。除了人是自个儿的,其余都是公家的。
“我们只花了五毛钱就把婚事办了。”刘奶奶的新婚家具是一张木床和一口木箱,都是单位的,床头上还写了“某某单位第几号床”的字样。结婚当天,同事们有的送毛巾,有的送暖瓶,而夫妻俩用五毛钱买来了一些瓜子招待前来祝贺的同事,这样就算结婚了。
“虽说一切都是公家的,但也算有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家。”
刘奶奶的婚礼现在听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可就是这样的一张木床和一口木箱却承载着她和老伴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一生。
在大儿子建国看来,自打记事起,老爸和老妈就为家里鸡毛蒜皮的事情吵个不停。他问母亲:“您和我爸有爱情吗?”
刘锡玉老人说:“爱情就是相守,一起经历风雨,两颗树在一起时间长了,还会缠绕在一起,更何况人呢?”
如果说刘奶奶和老伴儿是“革命夫妻”,一个战壕里的同志,有较深的无产阶级感情基础而终身不渝。那么在那个观念保守的时代,“嫁鸡随鸡”的观念,以及离婚的耻辱感,就成了当时婚姻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多数夫妻都孕育有多个子女。抚养子女的义务在他们的观念中非常强烈。尽管很多夫妻吵了几十年架,但是仍然会将婚姻进行到底。
一块手表的耿耿于怀
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那物资匮乏的岁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年男女开始对物质生活有所要求。虽然自由恋爱的思想已经得到了体现,但并不张扬。
年轻人择偶时,更加注重对方家底是否殷实,是否有一技之长可维持生活。在当时,结婚已经不再是件容易的事。
“那时收入很低,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就只有38.5元,买一辆自行车或者时尚些的上海牌手表就得200多元。”马上面临退休的王国江老师回忆说。
王老师和爱人是1978年结的婚。结婚前,王家要准备‘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一响’则是收音机。”说起30年前的往事,王老师自豪地回忆着:“当时我们家算是村里条件好的人家,买上一台收音机,那叫一个‘响当当’,引得全村人都来听。”
“有位女同事结婚时戴了一块钻石牌手表,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可还是把袖子撸得老高!”王国江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家境还算殷实,但结婚时还是只买了‘三转一响’中的三样。至今提起来,王老师的爱人依然耿耿于怀,说他欠了自己一块手表。
王老师还依稀记得当时这三大件的价格:凤凰牌自行车150元左右,蝴蝶牌缝纫机100余元,收音机不到200元。
“结婚后,老王每天骑着二八大凤凰去单位接我。我坐在后座上,那感觉,别提多风光了!”王老师的爱人美滋滋地回忆说。
婚后的第二天,她就把缝纫机摆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们单位不少年轻人结婚,家里买不起缝纫机的,都先借我们家那台去摆着,结完婚再还回来。现在想起来挺可笑的。”
“三转一响”在今天看来可能已经太过简单,但在上世纪70年代,却是当时公认的结婚必备品和奢侈品。
王国江老师的同事高红艳与丈夫1986年结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收入明显增加,物质也更加丰富。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这些曾经让一代人为拥有它们而倍感骄傲的“三大件”早已变得不再稀奇,此时“三大件”有了新内容。
“我们那时流行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今年42岁的高红艳老师说。
“冰箱是单开门的,电视机是黑白的,洗衣机是单缸的。在当时,那也是非常有面子的。”高老师介绍,当时富裕些的人家,除了要备齐冰箱、电视、洗衣机,还要添一些家具,比如大立柜、组合柜、写字台、高低柜等。
“三大件”见证着那段已经流逝的岁月。时代在进步,结婚进行曲也在不断变奏,人们对结婚必需品的选择也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发生变迁。但是,无论如何变化,父辈们看似极其平淡、磕磕碰碰的婚姻,却也坚如磐石,义无反顾。
要爱情也要面包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代浪潮,使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适龄男女对婚姻的物质要求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在福利分房制度下,许多机关和单位把结婚看作取得排队分房资格的首要条件。是否结婚、有无子女,不仅关系到分房的大小,甚至关系到分房的有无资格。与此相比,爱情也许只能排在第二位。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小区的马女士向本刊记者坦言,当初匆忙结婚,只为分房。
今年40岁的马女士和丈夫结婚16年了,一提到结婚,马女士总是开玩笑似的说自己是被房子迷失了方向。
马女士始终认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有点遗憾。她所期望的是甜蜜的恋爱时间长一些、结婚的场景浪漫一点。她说:“如果再回到从前,还会选择我丈夫,但要多考验他几年,而不是为了房子匆匆忙忙把自己嫁了。”
跨入新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年代,房子依然是新一代年轻人结婚时的首选条件。
“要结婚,首先得有房子!”的确,没有一套像样的婚房,结婚日期就得重新计划。
“趋利务实”是时下年轻人的“婚姻准则”。在现代文明新风的影响下,当今的适龄男女变得更加理性而务实,既注重实际,又追求爱情与浪漫。他们普遍认为,经济实力和爱情在婚姻中同样重要。
周小姐今年25岁,刚刚和先生组建了家庭。她说:“老公大我11岁,曾经有过婚史,还有一个小孩,经济情况不错,有房有车。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发现他不但成熟稳重,而且对我也相当体贴。”看得出周小姐非常庆幸自己的选择。
有面包也有爱情,固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当面包还未出炉时,爱情还是要继续。于是,“裸婚”成为时下最时尚也最富争议的婚姻形式。
《裸婚时代》一度热播,但男主角文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自己并不是裸婚,我身边的朋友也几乎没有。我只能说现阶段年轻人都很累,他们要去承受的东西太多。我觉得在婚姻这件事情上最好还是有基础,至少得先解决温饱和容身之所。”
其实,无论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一张木床和一口木箱,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三大件”都无一例外地证明婚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裸婚族”的出现,在老一辈人看来,是对传统观念中有关“家”的意义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
“选择‘裸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不希望有个隆重盛大的婚礼。”在传统的情人节“七夕”当天,向未婚妻小艾求婚的小任认为,“裸婚”这一新潮举动仍然是大都市高生活成本下的无奈之举。
“无房无车,没有闪亮耀眼的钻戒,也没有浪漫温馨的婚礼,这些都没有关系,我们患难相随了三年多,我早已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我。”21岁的小艾一直紧紧牵着男友的手,一刻也没有松开。
□ 编辑 郭 铁 □ 美编 庞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