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
3月这本是电影淡季的季节里,《晚秋》上映了,晚秋的美国西雅图寂寥中带着点耐人寻味的东西,看似毫无表情的表演,内心却在经历着深刻地变化,就像《晚秋》的女主角汤唯:享受着话语不多的人生,享受着自我蜕变的时刻。
喜欢《晚秋》的淡雅清新,就像喜欢汤唯那种“顺其自然”的淡然。
旗袍的王佳芝 牛仔裤的邻家女孩
《晚秋》中两个背负着命运十字架的人相遇,但是最终仍然要熬受着等待的煎熬和诅咒。一开始汤唯的出现就带着“十字架”。
《色·戒》,一部时隔五年依然敏感的电影。从那部电影开始,导演系出身的汤唯开始走红,但她红的短暂、离开的又那样让人迷惑。“起点太高,如何落下;一瞬爆红,如何沉静”,李安在《色·戒》出彩时,就看到了汤唯未来演艺路的艰辛,而且不幸言中。最终荧幕上虚拟人物的罪孽却由现实中一个羸弱的女孩儿承担。但幸好这个女孩儿懂得“事在人为”,懂得“人生,不是自己选择的”,她顺其自然,走到哪儿就是哪儿。
她没留下一句话就出国读书了。汤唯演活了那个虚拟的人,却让原来的自己沉睡了。她需要复活。而她也成为了少有的被官方“封杀”却赢得众人一片称赞的女演员。也许人们不忍让这样一个努力的女孩子受太多的委屈,她的生命中出现了许多贵人。
北京著名戏剧制作人袁鸿最先发现汤唯,并把汤唯引荐给台湾话剧导演赖川声,后来赖川声又把汤唯引荐给了导演李安。汤唯遭遇困境时,是李安第一时间支持她,并把她托付给了制片人江志强,又是江志强让汤唯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在时机成熟时,将汤唯推荐给了《月满轩尼诗》的编剧岸西,成就了汤唯蛰伏后的第一次转身。
所以在她负笈英伦时,她依然没有离开大家的视线,但无关《色·戒》、无关表演,只是一个平凡女孩的艰辛奋斗史。
当汤唯再次出现在荧屏上,她不再是穿着旗袍满腹心事的麦太太,而是马尾辫、牛仔裤的邻家女孩,是那个乐意为坐牢的男友奔波、敢哈哈大笑的爱莲,是那个有着丈夫和两个可爱孩子的幸福阿玉,是那个为爱牺牲、又因爱而生的监狱女子。
《月满轩尼诗》中的爱莲、《武侠》中的阿玉、《极速天使》中的洪小依、《晚秋》中的安娜,汤唯最终走了出来。
其实,无论电影中的汤唯或妖艳或清纯或淡然,她都透着孤独的感觉,她把人在各种情况下的孤独演得淋漓尽致。《色·戒》中她是被父爱遗弃、被亲戚榨取、被“革命”要求“牺牲”的王佳芝,《月满轩尼诗》中她是与舅父一起生活、寄人篱下的爱莲;《晚秋》中她是替爱坐牢,兄姐为家务争吵便不能安坐、只想寻径逃走的局外人安娜。她们不轻易放弃,她们的身上没有任何的苍白。
在华语电影传媒大奖颁奖礼上,汤唯捧着奖杯说,平凡一点,踏实一点,演员这份工作可以做得久一点。淡淡然一句话,由汤唯说出口是那样的荡气回肠。
因为《晚秋》,汤唯获得了韩国第47届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女主角。汤唯也成为了百想艺术大奖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最佳女主演的外国女演员。
沉默酝酿着光彩
当汤唯负笈英伦,人们说“汤唯同学下课了”;当那被称为“汤唯解禁之作”的《月满轩尼诗》上映,人们说“汤唯归来了”。当然也有人反驳“从未被禁,怎谈解禁;从未离开,怎谈复出”。
《色·戒》之后,汤唯暂别了荧屏,却终究没有离开。
网上流传一篇关于汤唯在英国学习生活的自述作品。自述中讲她去英国的历程,讲她如何靠奖学金完成学业,讲她“街头卖艺”,讲她的信念“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适者生存,人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走得更远”。汤唯说,我就像上证A股,疯狂地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后,稀里哗啦地崩了盘。
流传甚广的自述后来被证明是网友的杜撰,但人们喜欢这样的杜撰,因为里面的汤唯是快乐的、自由的,丝毫没有《色·戒》的影子。她说“快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当然真正的汤唯是这样说的,“因为想学习才去伦敦。在伦敦生活了一段时间,学习和接受当地的文化,了解当地演员的想法。我特别喜欢坐在咖啡厅或书店,看不同的人的穿着和谈吐,只有观察真实的生活,才令我知道真正表演时怎样才能够真实”。在伦敦,汤唯学习之余还参加了舞台剧表演,“参加了与演戏有关的工作室,接触到了舞台剧,参加的人大多是在英国当演员或是刚毕业的表演系大学生,令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演戏的热情和对梦想的不断追求”。
毫无疑问,《色·戒》给了汤唯最初的名气,但在人们看来,《色·戒》带给她的麻烦要远远胜于这些看似虚无的名气。但汤唯却就这样一声不吭地走下去。她的沉默让别人慢慢地品味出了她的韵味与内涵。
可能因为遭遇过荒唐的封杀,汤唯认定了淡定从容,从封杀风波直至今天,汤唯从未为此事说过什么狠话,从未有过什么抱怨。她对一切质疑一笑而过。大家同情她的遭遇,但她没有利用这种同情去迎合、去炒作。她微笑地捧着书,走在生活的路上,她乐得享受自己的时光。
汤唯愿意让别人叫她文艺女青年,她有文艺青年的派头、文艺青年的情怀。有人说她像吴倩莲:非常投入地去演戏、去做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事,静静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悄悄走在媒体关注热点之外的边缘上,虽然生活在演艺圈。却从来都活得很“自己”,不被一些不相干的声色所左右。她极力把自己排除在名流之外,她对自己平易近人的风格很满意,吴倩莲说:“任何时候我都可以舍弃明星头衔。”
有人问汤唯,你现在习惯自己当明星了吗?汤唯回答:以前我拍戏的时候都带着床单被套,还有枕头。现在我不需要了,因为我现在住酒店了,条件好了一些。
汤唯也说,相比于那些与自己搭档的大牌明星,自己“还嫩着呢”,“我不知道,我也不懂,因为我在表演方面也没有太深的造诣……我在想我到底能把演员身上的东西去到哪种程度。我在每个角色里面的东西又能去到哪种程度,能把这个差距拉大多少。”
在袁鸿看来,汤唯十年来无论高潮低谷始终淡然,“像一张白纸”。汤唯既能做高贵的妇人,更可做平凡的路人。
而在热点的边缘之外,汤唯更多了一份孤独。汤唯说,自己是永远的异乡人。她喜欢有事没事捧着手机看漫画,喜欢请朋友到自己家品尝自己煮的菜。而相比荧幕,汤唯更享受那种在舞台上和观众的距离很近的感受。她说,现在还想回舞台,但是自己越来越不够格了。
汤唯到底在哪里吸引了人们,笔者认为是那种独特的气质。她懂得用自己怡人的温柔掩盖自己的睿智,日益绽放着成熟所特有的洒脱。
正如汤唯自己所言:“人生的所有时间,都不是虚度的,你只要经过,肯定会留下痕迹,你会变得成熟。”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汤唯:入行之初,她就是这么闹。色字当头,勇敢者的殉道。喧嚣,只身漂泊伦敦。低调而来,气质更胜往昔。洗尽铅华,女人花的绽放。
“汤唯的坎坷是她的命。她所遭遇的那些不幸和幸运都造就了如今的她。如果没有这些,你们现在看到的汤唯一定不是那个充满魅力和自信的汤唯。”这是陈可辛说的。事在人为,还好,汤唯在沉寂后复活了自己,带着她原有的朴素,带着流光溢彩的繁华。
3月这本是电影淡季的季节里,《晚秋》上映了,晚秋的美国西雅图寂寥中带着点耐人寻味的东西,看似毫无表情的表演,内心却在经历着深刻地变化,就像《晚秋》的女主角汤唯:享受着话语不多的人生,享受着自我蜕变的时刻。
喜欢《晚秋》的淡雅清新,就像喜欢汤唯那种“顺其自然”的淡然。
旗袍的王佳芝 牛仔裤的邻家女孩
《晚秋》中两个背负着命运十字架的人相遇,但是最终仍然要熬受着等待的煎熬和诅咒。一开始汤唯的出现就带着“十字架”。
《色·戒》,一部时隔五年依然敏感的电影。从那部电影开始,导演系出身的汤唯开始走红,但她红的短暂、离开的又那样让人迷惑。“起点太高,如何落下;一瞬爆红,如何沉静”,李安在《色·戒》出彩时,就看到了汤唯未来演艺路的艰辛,而且不幸言中。最终荧幕上虚拟人物的罪孽却由现实中一个羸弱的女孩儿承担。但幸好这个女孩儿懂得“事在人为”,懂得“人生,不是自己选择的”,她顺其自然,走到哪儿就是哪儿。
她没留下一句话就出国读书了。汤唯演活了那个虚拟的人,却让原来的自己沉睡了。她需要复活。而她也成为了少有的被官方“封杀”却赢得众人一片称赞的女演员。也许人们不忍让这样一个努力的女孩子受太多的委屈,她的生命中出现了许多贵人。
北京著名戏剧制作人袁鸿最先发现汤唯,并把汤唯引荐给台湾话剧导演赖川声,后来赖川声又把汤唯引荐给了导演李安。汤唯遭遇困境时,是李安第一时间支持她,并把她托付给了制片人江志强,又是江志强让汤唯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在时机成熟时,将汤唯推荐给了《月满轩尼诗》的编剧岸西,成就了汤唯蛰伏后的第一次转身。
所以在她负笈英伦时,她依然没有离开大家的视线,但无关《色·戒》、无关表演,只是一个平凡女孩的艰辛奋斗史。
当汤唯再次出现在荧屏上,她不再是穿着旗袍满腹心事的麦太太,而是马尾辫、牛仔裤的邻家女孩,是那个乐意为坐牢的男友奔波、敢哈哈大笑的爱莲,是那个有着丈夫和两个可爱孩子的幸福阿玉,是那个为爱牺牲、又因爱而生的监狱女子。
《月满轩尼诗》中的爱莲、《武侠》中的阿玉、《极速天使》中的洪小依、《晚秋》中的安娜,汤唯最终走了出来。
其实,无论电影中的汤唯或妖艳或清纯或淡然,她都透着孤独的感觉,她把人在各种情况下的孤独演得淋漓尽致。《色·戒》中她是被父爱遗弃、被亲戚榨取、被“革命”要求“牺牲”的王佳芝,《月满轩尼诗》中她是与舅父一起生活、寄人篱下的爱莲;《晚秋》中她是替爱坐牢,兄姐为家务争吵便不能安坐、只想寻径逃走的局外人安娜。她们不轻易放弃,她们的身上没有任何的苍白。
在华语电影传媒大奖颁奖礼上,汤唯捧着奖杯说,平凡一点,踏实一点,演员这份工作可以做得久一点。淡淡然一句话,由汤唯说出口是那样的荡气回肠。
因为《晚秋》,汤唯获得了韩国第47届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女主角。汤唯也成为了百想艺术大奖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最佳女主演的外国女演员。
沉默酝酿着光彩
当汤唯负笈英伦,人们说“汤唯同学下课了”;当那被称为“汤唯解禁之作”的《月满轩尼诗》上映,人们说“汤唯归来了”。当然也有人反驳“从未被禁,怎谈解禁;从未离开,怎谈复出”。
《色·戒》之后,汤唯暂别了荧屏,却终究没有离开。
网上流传一篇关于汤唯在英国学习生活的自述作品。自述中讲她去英国的历程,讲她如何靠奖学金完成学业,讲她“街头卖艺”,讲她的信念“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适者生存,人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走得更远”。汤唯说,我就像上证A股,疯狂地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后,稀里哗啦地崩了盘。
流传甚广的自述后来被证明是网友的杜撰,但人们喜欢这样的杜撰,因为里面的汤唯是快乐的、自由的,丝毫没有《色·戒》的影子。她说“快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当然真正的汤唯是这样说的,“因为想学习才去伦敦。在伦敦生活了一段时间,学习和接受当地的文化,了解当地演员的想法。我特别喜欢坐在咖啡厅或书店,看不同的人的穿着和谈吐,只有观察真实的生活,才令我知道真正表演时怎样才能够真实”。在伦敦,汤唯学习之余还参加了舞台剧表演,“参加了与演戏有关的工作室,接触到了舞台剧,参加的人大多是在英国当演员或是刚毕业的表演系大学生,令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演戏的热情和对梦想的不断追求”。
毫无疑问,《色·戒》给了汤唯最初的名气,但在人们看来,《色·戒》带给她的麻烦要远远胜于这些看似虚无的名气。但汤唯却就这样一声不吭地走下去。她的沉默让别人慢慢地品味出了她的韵味与内涵。
可能因为遭遇过荒唐的封杀,汤唯认定了淡定从容,从封杀风波直至今天,汤唯从未为此事说过什么狠话,从未有过什么抱怨。她对一切质疑一笑而过。大家同情她的遭遇,但她没有利用这种同情去迎合、去炒作。她微笑地捧着书,走在生活的路上,她乐得享受自己的时光。
汤唯愿意让别人叫她文艺女青年,她有文艺青年的派头、文艺青年的情怀。有人说她像吴倩莲:非常投入地去演戏、去做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事,静静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悄悄走在媒体关注热点之外的边缘上,虽然生活在演艺圈。却从来都活得很“自己”,不被一些不相干的声色所左右。她极力把自己排除在名流之外,她对自己平易近人的风格很满意,吴倩莲说:“任何时候我都可以舍弃明星头衔。”
有人问汤唯,你现在习惯自己当明星了吗?汤唯回答:以前我拍戏的时候都带着床单被套,还有枕头。现在我不需要了,因为我现在住酒店了,条件好了一些。
汤唯也说,相比于那些与自己搭档的大牌明星,自己“还嫩着呢”,“我不知道,我也不懂,因为我在表演方面也没有太深的造诣……我在想我到底能把演员身上的东西去到哪种程度。我在每个角色里面的东西又能去到哪种程度,能把这个差距拉大多少。”
在袁鸿看来,汤唯十年来无论高潮低谷始终淡然,“像一张白纸”。汤唯既能做高贵的妇人,更可做平凡的路人。
而在热点的边缘之外,汤唯更多了一份孤独。汤唯说,自己是永远的异乡人。她喜欢有事没事捧着手机看漫画,喜欢请朋友到自己家品尝自己煮的菜。而相比荧幕,汤唯更享受那种在舞台上和观众的距离很近的感受。她说,现在还想回舞台,但是自己越来越不够格了。
汤唯到底在哪里吸引了人们,笔者认为是那种独特的气质。她懂得用自己怡人的温柔掩盖自己的睿智,日益绽放着成熟所特有的洒脱。
正如汤唯自己所言:“人生的所有时间,都不是虚度的,你只要经过,肯定会留下痕迹,你会变得成熟。”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汤唯:入行之初,她就是这么闹。色字当头,勇敢者的殉道。喧嚣,只身漂泊伦敦。低调而来,气质更胜往昔。洗尽铅华,女人花的绽放。
“汤唯的坎坷是她的命。她所遭遇的那些不幸和幸运都造就了如今的她。如果没有这些,你们现在看到的汤唯一定不是那个充满魅力和自信的汤唯。”这是陈可辛说的。事在人为,还好,汤唯在沉寂后复活了自己,带着她原有的朴素,带着流光溢彩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