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认同语文的人文性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偏重对升学率的追求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忽视,而人文性的缺失大大削减了语文的魅力。因此,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性的育人作用;帮助学生建设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凸显出语文的人文性特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认同语文的人文性。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同语文的人文性,促使人性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课程标准认定语文的人文性质,符合语文学科的实际,在实践中落实语文新课程人文性内涵,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纷呈。语文课的文化性又独具魅力,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建构功能。因此,语文教师应多从人文文化的层面解读文本,认同语文的人文性,关怀人,促使人性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凡是熟悉《岳阳楼记》的人都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成为《岳阳楼记》及其作者的代名词,这句话概括了一个负责任的文化人所能达到的极境。作者的文章表达出的一种合情理的宽容,一种对不同人情的尊重,一种“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先忧后乐的境界的确“高山仰止”,尽善尽美,可是实践起来,天下之大,几人能够?这种“和而不同”的精神境界,是我国古代典型的人文精神。也是这篇古文千古感人的奥秘之所在。事实上,感情升华总是在常情常理之后,水到渠成,文学作品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绝不是反复宣示真理,而是合情合理的潜移默化,和学生一道感受作者那理解、宽容和理性的发展过程,营造既有高尚境界又平凡真实的课堂氛围,才可能使学生对至高的人格理想萌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真心倾慕,这就达到预期的目的了。
  二、语文教育应尊重多元化,培养学生开阔的心胸
  不管大家承认与否,文化意识落后于生活实践是一种常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中不少内容,体现文化自觉精神,具有人文启蒙性质,有些内容需要教师发掘利用。正像孔子文化和老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双璧一样。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多元化的胸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文化,陶渊明也是一种文化,是两元文化。语文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应是开放性的,决不能以屈原、诸葛亮去否定陶渊明。这个问题体现了怎样实现语文文化性教育、建构学生文化情怀的问题,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文学作品理所当然,因为文学就是人学。即使说明文这样的应用性文本也体现这种精神。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说明文主要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一种平和、宽怀、理智的态度。科学不存在什么界限,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一种宽阔的胸怀。正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开放的视野和全球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作为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落实这一目标,利用和各种教育资源,特别是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和宽容精神,逐渐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作为语文教师,对于现代学生使用的新词,也要解放思想,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事实是大千世界,生生不息,艺术的创造永远不会穷尽,理解、尊重、宽容、认同,才有可能培养真正的文化人。宽容了学生不仅仅培养了学生宽容的胸怀,对语言积累也有好处。
  三、重视语文教学的体验特质,鼓励学生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
  体验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就是基于对这种体验的自我反思。文学作品重在体验,非文学的语文教育,也要有体验,或者以体验作为基础。语言学习也需要体验,尤其是汉语言。汉语讲究意会,讲究习惯,最好的文章往往是兴之所至,意之所至,情之所至,所以需要领会、体验,讲求悟性。高中语文教师需用多样的方式多层面地让学生进入一个体验、想象、思考的过程,在感觉、情感、理性的作用之下,使教学内容在学生脑海里的烙印,并随时可以帮助激活类似信息。
  重视语文教学的体验特质的同时,也要允许学生创造性的理解和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提出了建议:“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为不同的个体,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经历和情感体验,而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而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寻找与自身体验相似的情感碰撞。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不应该越俎代庖,以我们或者教参提供的理解来强加给学生。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适当的点拨,而让学生结合他们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气质来建构文本的意义。从而逐步培养他们内省体察能力和审美情思。
  综上所述,语文就是活生生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活。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要能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的人格品质。在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其涵盖审美教育、情感熏陶的人文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受到优秀的文化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孙芬. 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现象试析. [EB/OL]. http://www.fjedu.net.cn/trainingcentre/viewClassAnswer.html?answerId=210531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日益发展壮大,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集群逐步形成,实践证明,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很好的产业组织模式,对于
内容分析:   《演一棵大树》是语文出版社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讲的是小朋友阿海在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把主角“大灰狼”让给阳阳演,自己只演一棵作为布景的大树,而且演得十分认真。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服从整体需要,不可单纯追求个人兴趣;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认真对待,就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巩固部首“走之底”和“言字旁
摘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中水回用的重大意义,及在我国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水回用;技术;问题。  1 中水以及中水回用  1.1 概念  中水回用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其介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之间,故名“中水”(reclaimed water)。中水回用主要指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可重复利用的水。回用的中水有的可以作为城市饮用水的补充水源(如美国科罗拉多
期刊
会计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会计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更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去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实际操作能力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环境保护意识在社会公众的心中地位逐渐显著,因此,企业的绿色形象也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传统供应链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却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激烈。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作为解决该矛盾和冲突的新型管理模式,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
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重要战略方式之一,随之多元化企业经营绩效也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多元化经营的效应,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创新活动大量增长,如何恰当评价知识创新工作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领域,有效评价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对高校的知识创新活动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型,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一、营
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会展行业在促进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会展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带动效应,不仅可以培育新
翻开许多学生的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作文中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常常表现出空话连篇、虚情假意的弊病,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尽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甚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连命题都如出一辙,个性创作所体现出来的个性魅力竟踪迹难觅。这种现状,不能不说是语文作文教学的悲哀和不幸。作文要突出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发展,没有创造。个性张扬既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的呼唤。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