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强,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反映新课改精神的历史课堂如今焕发出巨大的魅力。本文探讨了如何让历史教学华而且实,焕发课堂教学新的生机等问题。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师生互动 三维目标
一、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1.将多媒体演示与粉笔板书相结合。多媒体演示形、声、光、色综合运用,功能强大,但不够简洁;多媒体演示快速,鼠标轻点内容毕现,但不如板书更重视思维的渐进过程。多媒体演示华美繁复,粉笔板书简洁实用,课堂教学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效果就会更好。
2.多媒体教学可与传统教学的听、说、读、写相结合。要使教学“华而且实”,实现有效性,我们千万不要丢弃传统教学中最有效的听说读写手段。一方面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声、色、情、意相结合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另一方面我们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在教学实践中,二者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多媒体教学辅助听说读写,寓教于乐,将教育实效性与趣味性紧密结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3.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强大的交互功能促进思维深化。利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高屋建瓴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训练发展多向思维能力。无论现代教学还是传统教学,在发展学生多向思维能力方面是共通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把学生看作是有目的、有能力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的人。运用多媒体要从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出发,注意适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4.多媒体能承载起传统教学的媒体功能,较好呈现传统教学内容。现代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没有本质的矛盾,区别仅仅在于学习方式不同而已。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图表、习题演示、整理记忆、文字演示、圈点画线、测验讲评等都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得以呈现。多媒体课件不但能承载传统教学的内容,而且能大大扩展容量。在展示多媒体课件时,只要时刻谨记教学的目的、重点、难点,将其烂熟于胸,围绕其展开教学就不会哗众取宠,华而不实。
5.运用多媒体教学要适当、适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现代教育应该是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教师必须明确一点:任何现代的教学设备都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它给学生传达的仅仅是信息,根本不可能代替教师人性化的讲解和教学中的地位。而一位优秀教师的治学态度、做人原则、为人处世、人格力量,甚至黑板上的板书等,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因此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手段要适当、适度。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若盲目滥用则反而冲淡了教学重点难点,得不偿失。在初中历史教学尤其在初三阶段,最好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也罢,传统也罢,只要有实效有利于教学就可以使用。
二、在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要动而有效。
1.师生设计探究问题要有价值有深度有启发性。精心设计的问题要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道精彩的问题设计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高屋建瓴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该问则问,不该问则不问。师生的互动对话绝不仅仅是一问一答,而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思维与思维的相互交流。
2.学生间的互动要动而有效。历史活动课将课堂交于学生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这无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与教学初衷相背离,在很多课堂中学生的活动只是无目的的“盲动”。学生的确兴奋无比,但这种兴奋是建立在无组织无纪律游戏玩耍基础上的。本该是大好的学习时光,却在吵闹喧哗中被白白浪费;本该是有目的的探求,却在无价值的争论中不了了之,课堂表层的热闹掩盖不了虚假。学生的演讲、多媒体课件展示、辩论主题、合作探究的目标、具体实施方法等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学生对话互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绝不是随意散漫游戏胡闹。教师上课时一定要明辨是非,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的方法。
三、整合多种资源,力求历史教学多样性、多元化,实现三维目标。
1.整合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包括课本素材、校本课程、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文字、图片、影视视频、学校图书馆资料、文物古迹,等等,要重视校内的历史课程资源,不要忽视对校外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历史教学中整合多种资源,理出脉络,辨伪存真,为我所用。
2.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多元化。树立新课程理念,必须认真解读三维目标,进行多元互动教学。要采取多样、多元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合作、启发、讲授、自学、网络、调查采访、编演历史小品、观看教学录像、编辑历史小报、制作历史作业(手工绘画等)等各种各样的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学生的充分发展,全面达到课程目标。
3.追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新课改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课程改革中解决的重点。我们在评价课堂效果时不应该单一看某个方面,而是应该引入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化评价方式。如果一节课一次活动确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这节课就是有用有效的,值得肯定的。
综上所述,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强,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反映新课改精神的历史课堂如今焕发出巨大的魅力,历史教学就像一个万花筒、就像一个多棱镜呈现出多样的色彩。但新历史课堂并不完美,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重形式轻内容“华而不实”的问题,所以施教者应全力找寻“华丽”与“实效”的结合点,构建“华而且实”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师生互动 三维目标
一、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1.将多媒体演示与粉笔板书相结合。多媒体演示形、声、光、色综合运用,功能强大,但不够简洁;多媒体演示快速,鼠标轻点内容毕现,但不如板书更重视思维的渐进过程。多媒体演示华美繁复,粉笔板书简洁实用,课堂教学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效果就会更好。
2.多媒体教学可与传统教学的听、说、读、写相结合。要使教学“华而且实”,实现有效性,我们千万不要丢弃传统教学中最有效的听说读写手段。一方面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声、色、情、意相结合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另一方面我们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在教学实践中,二者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多媒体教学辅助听说读写,寓教于乐,将教育实效性与趣味性紧密结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3.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强大的交互功能促进思维深化。利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高屋建瓴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训练发展多向思维能力。无论现代教学还是传统教学,在发展学生多向思维能力方面是共通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把学生看作是有目的、有能力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的人。运用多媒体要从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出发,注意适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4.多媒体能承载起传统教学的媒体功能,较好呈现传统教学内容。现代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没有本质的矛盾,区别仅仅在于学习方式不同而已。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图表、习题演示、整理记忆、文字演示、圈点画线、测验讲评等都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得以呈现。多媒体课件不但能承载传统教学的内容,而且能大大扩展容量。在展示多媒体课件时,只要时刻谨记教学的目的、重点、难点,将其烂熟于胸,围绕其展开教学就不会哗众取宠,华而不实。
5.运用多媒体教学要适当、适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现代教育应该是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教师必须明确一点:任何现代的教学设备都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它给学生传达的仅仅是信息,根本不可能代替教师人性化的讲解和教学中的地位。而一位优秀教师的治学态度、做人原则、为人处世、人格力量,甚至黑板上的板书等,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因此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手段要适当、适度。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若盲目滥用则反而冲淡了教学重点难点,得不偿失。在初中历史教学尤其在初三阶段,最好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也罢,传统也罢,只要有实效有利于教学就可以使用。
二、在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要动而有效。
1.师生设计探究问题要有价值有深度有启发性。精心设计的问题要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道精彩的问题设计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高屋建瓴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该问则问,不该问则不问。师生的互动对话绝不仅仅是一问一答,而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思维与思维的相互交流。
2.学生间的互动要动而有效。历史活动课将课堂交于学生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这无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与教学初衷相背离,在很多课堂中学生的活动只是无目的的“盲动”。学生的确兴奋无比,但这种兴奋是建立在无组织无纪律游戏玩耍基础上的。本该是大好的学习时光,却在吵闹喧哗中被白白浪费;本该是有目的的探求,却在无价值的争论中不了了之,课堂表层的热闹掩盖不了虚假。学生的演讲、多媒体课件展示、辩论主题、合作探究的目标、具体实施方法等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学生对话互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绝不是随意散漫游戏胡闹。教师上课时一定要明辨是非,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的方法。
三、整合多种资源,力求历史教学多样性、多元化,实现三维目标。
1.整合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包括课本素材、校本课程、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文字、图片、影视视频、学校图书馆资料、文物古迹,等等,要重视校内的历史课程资源,不要忽视对校外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历史教学中整合多种资源,理出脉络,辨伪存真,为我所用。
2.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多元化。树立新课程理念,必须认真解读三维目标,进行多元互动教学。要采取多样、多元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合作、启发、讲授、自学、网络、调查采访、编演历史小品、观看教学录像、编辑历史小报、制作历史作业(手工绘画等)等各种各样的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学生的充分发展,全面达到课程目标。
3.追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新课改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课程改革中解决的重点。我们在评价课堂效果时不应该单一看某个方面,而是应该引入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化评价方式。如果一节课一次活动确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这节课就是有用有效的,值得肯定的。
综上所述,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强,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反映新课改精神的历史课堂如今焕发出巨大的魅力,历史教学就像一个万花筒、就像一个多棱镜呈现出多样的色彩。但新历史课堂并不完美,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重形式轻内容“华而不实”的问题,所以施教者应全力找寻“华丽”与“实效”的结合点,构建“华而且实”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