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磊枫CP”的人,看不到00后的寂寞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eng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未来》剧照

  有人认为《盛夏未来》是这几年最好的华语青春片,或可与《少年的你》相互唱和。但也有人无比失望,认为所谓热炒的主演吴磊、张子枫的“磊枫CP”只是营销噱头,两人在片中毫无爱情可言。
  这些都是电影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喧扰,称不上作品本义。我倒也认为这是极好的华语青春片,很能代表新一代的面貌。但这绝非只体现在短视频、智能家居、对校园恋情相对开放的父母等元素上,而是其内核呼应了时代的特征,却又未改具有普适价值的思辨。从文本的高度上看,这不仅是近期最好的华语青春片,甚至可能是最好的国产片之一。

迷幻、渴望、真情


  讨论这部电影,总不能避免一个问题:片中让郑宇星(吴磊饰)念念不忘的MING是谁?影片采取了大量模糊处理,从未露出任何更详细的信息。我更赞同导演自己的解读,MING只是一个符号。MING的性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另一层身份—比郑宇星大八岁,而且还是一名DJ。
  要理解为何“大八岁”那么重要,便要先理解郑宇星这个人。通过他与MING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理解影片的文本意义,以及陈辰(张子枫饰)视角下的其他命题。
  郑宇星家境优渥,住设计别致的别墅,用具精巧高级。但他的亲子关系不太好,很可能是单亲家庭(其母一直未出现也未被提及,其向初次到访的陈辰介绍说,“这是我爸的房间”而非“这是我爸妈的房间”),父亲对他也很严厉(电音节上的一拳,以及酒店大堂呕吐后并未直接上前关切)。然而其父比较忙,给予他较多自由空间,还有钱(信用卡副卡)可以支配。加之帅气开朗,身材高大,除了学习不太好,他占据了青春期可以占据的一切优势。
  经济条件好,能掌握时间与金钱,有较好的个人空间,长相帅气(外貌优势在青春期比在社会上占比更重),然而亲子关系不好,人可能也比较孤独(习惯了与Siri聊心事)。这样的少年必然会追寻一些不太属于自己这个年龄层的东西,因为在他的世界许多事已唾手可得,而他又不满于当下的评价体系(无论是学业还是长辈的评价,他都不占优)。他有时间空间以及经济条件去了解追求,加之互联网时代也降低了资讯探究与人际沟通的门槛。因此郑宇星必然会渴望“跳出现在的框框”,他要的不太会是同龄之爱,他要更高层的认可。
  一个比他大八岁的人,不过也就25岁左右,正值青春。又非默默无名,做的是DJ这种在郑宇星看来很酷的事(不确定是郑宇星因为MING而喜欢上DJ,还是反之,或两者互相成就),且颇具地位。这样的人所经历关注的,都与郑宇星很不一样,也是他更向往的那个世界。所以在迷幻与渴望之中,他动了真情。
  所以对郑宇星而言,人要有意思、要酷才重要。MING比他大那么多、是某个领域很厉害的人,这些其实都是加分项。

属于00后的电影


  影片捕捉了郑宇星这样一个典型,并不是说00后就是这个样子了,而是艺术毕竟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郑宇星这个典型的身上,彰显了00后与80、90一代完全不同的气质,也突显了一些普适命题在他们的背景下的新表现。所以比起一些潮流元素,这更能说明本片是属于00后的好作品。
  00后最不一样的一点,即他们是网络的原住民。假设一个人要到小学高龄段接触网络,那么最早的00后也要到2011年左右开始接触互联网,此时已是移动智能终端高速发展的年代。苹果4手机已登台数年,微博、微信轮番推出,整个社会生态都产生了不小变化,而他们直接接入了这种生态。其所产生的意识与80、90后完全不同,这就是时代气质与代际特色。如同赵薇的《致青春》拍的是80后的故事,不仅在于破旧的宿舍楼、公用电话与澡堂子,更在于是否接受体制内的安排这一还明显带有公家饭色彩的选择。到了90后的一代,不是没有人吃公家饭,但时代已完全不同了。因而90后看《致青春》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共鸣。如同现在80、90后看《盛夏未来》,也有隔雾看花之处。
我们的教育迄今还缺少对爱情的认知引导。在当前的应试制度教材设置下,真正涉及该话题的内容太少了。

  不少时候,我们往往惊叹于00后展现出来的才华。他們能独立完成作品,并展现到网络上(往往通过视频网站),让我们感慨真乃朝阳乳虎。这是因为他们借助了更多工具,使信息搜集、自我学习和最终呈现,都有了质的飞跃,激发出更多潜能。我不太认为代际之间有特别大的生理差异,但培育环境与社会氛围的变化,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普适命题之所以是普适,恰在于植根于人性。00后即便再如何突破以往的桎梏,也无法真的肉身飞升。青春的莽撞与迷茫,在一代代人中不断回荡,只是轮到用郑宇星的方式呈现。
  试想放在80、90后的环境里,郑宇星不可能那么早就接触到电子乐,更不用说逃避高考直接飞到千里之外见人了。郑宇星可能要通过给杂志写信来征笔友,或者变成《孽子》那样在公园里浪荡的一代,自然整个故事便更有年代色彩。因此,郑宇星借助新时代的工具有所突破,但他始终要面对自己内心的问题—什么是爱,什么是勇敢,以及什么是成长。
  这也是陈辰要面临的问题,只是她的问题用爱情串联起来。她不能理解父母的爱为何消散了,不能理解母亲跟王叔叔为何会有爱,也不知如何面对自己对郑宇星的感情。
  陈辰对爱情的认知非常简单,符合一个普通的、未恋爱过的高中生的定位,所以她才会做出故意考砸、试图用延迟一年换回父母感情的幼稚决定。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迄今还缺少对爱情的认知引导。在当前的应试制度教材设置下,真正涉及该话题的内容太少了。可能只有心理健康(性教育)内容,以及语文课中的部分内容(如高中的《氓》),前者还往往缺位。即便师长对青春懵懂的态度有所缓和,也积累了不少处置经验,但恕我直言,绝大多数人对爱情的认知主要还是依靠社会信息点滴构建。

因寂寞而起


  无论郑宇星还是陈辰,他们都认为爱情是永恒不变的。这本是少年心性,你不能要求一个少年人如此理性地对待感情,那就不是少年之爱了。但在压抑的环境下,他们无法诉说或就此寻求帮助,因此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摸索。他们都认识到感情中的“真”,陈辰相信父母当年那么决绝地在一起,肯定有真情;郑宇星可能也相信,自己与对方的感情是真的(我也更愿意相信是这样的故事,否则如果他被欺骗或玩弄的话,实在是太让人心疼了)。但他们还没明白,感情也需要经营,更是有尺度。不是所有爱情都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有时缘聚缘散,仅此而已。
  这一点认知的心路变化,在陈辰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她最早得知父母离异时,想出的办法只能是“用时间治愈一切”,甚至不惜以自己非常重要的前途作赌注。这是少年人的决绝感人处,也是叹息无奈处,皆因感情变异的因素绝非强行要求多在一起就能解决,这也是许多人批判“离婚冷静期”荒谬的原因所在。陈辰一开始也不接受母亲跟王叔叔关系好,明明眼睁睁看着母亲那么幸福,却只能自我欺骗。最后当她目睹最爱的父亲原来也早已“背叛”了这段感情时,才在一瞬间的伤痛中长大。
  这也能解释为何她前半夜还在抱怨郑宇星利用她来见MING,后半夜就提出跟郑宇星去三亚见MING。因为她前半夜还对自己的感情抱有幻想,郑宇星白天给她送的那一首歌是如此浪漫甜蜜。但在目睹了父母感情的真相、再也无法自我欺骗后,她终于明白感情不是做题得分,一踩一个点,最后加起来就完事了。生活,比试卷要复杂太多。
  学生与社会人最大的区别,便是前者相信世间万事总有线性正相关。如同努力就会有回报,学习就能提分,只是效率快慢有别。但生活比这复杂多了,等闲变却故人心,运去英雄不自由,不努力肯定没有成果,但有时努力也不一定有成果。学会接受,并调整自己,正是成长的重要课题。
  这也能解释郑宇星和陈辰的唯一一吻,正是被许多“磊枫CP”爱好者所痛斥的那一吻。或许在他们看来,都已经吻下去了,怎么最后还要说一句“要是我也能喜欢你就好了”,这不是“发刀子”是什么。我想他们期待的还是甜蜜的爱情偶像剧,某种意义上,辜负了这部影片文本的深度与野心。
生活比这复杂多了,等闲变却故人心,运去英雄不自由,不努力肯定没有成果,但有时努力也不一定有成果。学会接受,并调整自己,正是成长的重要课题。

  陈辰作为一个高二开始暗恋郑宇星的人,就连高考期间复习都还在刷他的抖音,当然想要这一吻,她在夜店舞池中便有所动作。然而郑宇星逃避了舞池时的邀约,因为他无法确定自己对陈辰到底什么感情。他既不知道自己对MING是否还应执着,也不清楚这一个吻会给陈辰什么影响。他怀有恐惧、愧疚与茫然,只能落荒而逃。然而在电音节上的一吻,却是所有人都已真诚相待。陈辰接受了父母的变异,理解了母亲的选择,更明白了郑宇星内心真正的情感。她勇敢地許下了真正的生日愿望,希望每个人都能遇到相爱之人,也能勇敢地做自己—这真是一个好姑娘。而郑宇星也明白了MING的选择,无论到底他们曾共度良宵还是仅存幻梦,他都要学会接受MING已经不会、也不再适合跟自己在一起了。他依然不会喜欢陈辰,可能对陈辰更像是一种兄妹之情。不过最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明白陈辰也接受了这一点。
  所以,这就是电音节上的那一吻。是郑宇星送给陈辰的礼物,感激她的理解与陪伴,也是对她爱恋的美好回应(虽然当时他不知道陈辰自高二起就喜欢自己,但作为一个大帅哥,女生是否喜欢自己,相处一下就能判断出来了,陈辰在高四的半年肯定付出了真心)。对陈辰来说,这是给她的感情画上了句号,也是给她此前对爱情的简单理解作结。
  这才是青春电影,拍的不是爱情,而是青春中的成长。
  陈正道导演与沈洋、詹晨两位编剧,非常精准地捕捉了青春成长的永恒话题,并极其大胆地用爱情命题来表现。虽然影片触及不少元素,如亲子关系、高考压力、时代变化、禁忌之恋等,但并不散乱,极好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陈正道以擅长平衡商业与人文著称,该片堪称又一代表作。
  郑宇星的寂寞有其必然性,这个故事正因其寂寞而起。郑宇星要学会处理他与MING、他与陈辰的关系,陈辰要学会处理她与郑宇星、她与父母的关系。一个看似老旧的题材,因巧妙的结构与独特的切入视角,焕发出别样光彩。
其他文献
2021年5月18日,几位大龄学员在阿姨的帮助下,准备40多人的午餐。他们每天的饭菜都有一荤一素  18岁之前的小伟习惯用手势与父母沟通。他总是低着头、溜着墙根走路,很少有完全直起腰板的时候。  父亲郭树敏说,“我和他妈妈对这个孩子没有亏欠,因为只有付出,从小到大我对他都有耐心,一次都没有打骂。我对我的女儿有亏欠。”说到女儿,这位55岁的男性笑了一下,眼尾皱纹走动,却几乎同时两眼噙满眼泪。  20
“爱国”是一个好词,但就现状而言,许多人恐怕并未真正了解它的含义。  爱国的含义是分情境的,与大势紧密相关。  当整个国家、民族面临生存危机,倘若国人不能团结就会面临亡国灭种之虞的时候,爱国就是一个极具攻击性的概念。此时,爱国高于一切,它的必要性,来自集体和个人连为一体的存亡状态,是一种斗争立场。比如五四运动时期,或者抗日战争时期,又或是后来中国南联盟使馆被炸,在类似情境下,中国人有一个特定的、外
丰子恺先生有言:“艺术不是孤立的,必须与人生相关联。美不是形式的,必须与真善相鼎立。”艺术家对此言大抵心有戚戚。  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与周功鑫对谈后,我对此体会方深。  周功鑫是前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20多岁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从讲解员一路成长为院长,对艺术珍宝如数家珍,对两岸文化、文物交流用力甚大,正是在她任上,我们看到了分隔36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合璧。  1月13日,她在喜马拉雅上线
董洁林 科思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爱因斯坦是科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不少人对他没有两次获诺奖耿耿于怀,也有人对他因光电量子效应而不是更負盛名的相对论而获奖表达不解,于是出现了很多种猜测。有人说诺奖委员会有潜规则“一个人不能两次获奖”,也有人认为诺奖委员会不喜欢爱因斯坦的政治偏好,甚至认为诺奖委员会有歧视犹太人的倾向。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首先,历史上的确有人多次获得诺贝尔
“养父”鲍毓明  没有那次离奇的“送养”,就不会有今天的李星星。她在后来讲述回忆,经过他人改编,写成了一本书。她把这个残酷的故事取名叫《生命的遗书》。  书里的主人公叫“予心”。  “(予心)记得,妈妈有一天告诉她,她有了一个新爸爸”,“那个名字拗口又难写的中年男人,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里。他又高又胖,看起来似乎很和蔼”。  这段话在第二章“梦魇”的开头,这个男人,亦是予心“梦魇”的开始。“送养” 
评《南风窗》2021年第14期封面报道《百年风华 再造中国》  日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庆典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历史大浪淘沙,岁月沧桑巨变,能够历经时间考验与人民选择的政党,才是真正强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已经用大量的实践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也必将继续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很多人都很好奇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一个政党能够始终保持初心、青春永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
知乎创意体验馆“不知道诊所”  人在知乎,刚满十年。这放在互联网企业平均寿命不足三年的年代,是一项成就。  但十年前,与知乎同时期诞生的B站、小米、美团等互联网企业都踏上了资本的征途,晚一些奋斗的拼多多、字节跳动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尽管作为内容的佼佼者,但知乎的商业模式探索,依然在路上。  如果说知识分享,给予社会所有阶层平等的信息获取能力这一理想是“爱情”,那么成功的商业模式则是“面包”。而眼下,
评《南风窗》2020年第24期封面报道《中国民企的真相时刻》  今年对中国民营企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不仅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更在于当前中国面临了空前不寻常的外部形势,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让依赖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民营企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变局之下,民营企业也迎来了“天启时刻”—或者遭遇重创,或者逆流而上,前进还是衰退,就在这样的关键转折点上。  其实,从历史上看,中
2月6日,日本横滨,“钻石公主”号邮轮靠岸准备接受物资补给。截至2月8日,邮轮上3711名人员中,已确诊64名感染者  武汉牵动国人心。中国在展现高效动员能力的同时,也在承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压力。压力还不止于此。在中国“战疫”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和处理其他国家,尤其是受疫情波及国家的反应,可以说是中国外交此前未曾遇到过的问题。  如果考虑到中国已成长为世界大国,内部治理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外溢
2021年7月15日,美国华盛顿特区,德国总理默克尔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  7月1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应美国总统拜登之邀造访白宫。由于默克尔决定放弃连任,选择在今年9月26日德国大选后离开政坛,她的这次美国行被外界称为“告别之旅”。  会谈后双方公布的“华盛顿宣言”和两位领导人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表明,默克尔这次美国之行远远地超过了所谓的“告别之旅”。这次“告别”可以说是德美之间的“摊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