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视觉艺术审美的新突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990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回首2012年的影视艺术,国产作品鲜有显著的亮点,倒是奥斯卡获奖黑白电影《艺术家》吸引了我的审美注意力。这部电影只是讲述了一位好莱坞男影星和一名歌女在电影从无声向有声过渡时期的一段纯情故事,影片叙事手法、角色设置、镜头运用、黑白打光等各种技法均效仿上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这与现代化高科技电影制作手段背道而驰的逆向思维,在唤醒人们对默片美好回忆的同时,也唤醒了所有奥斯卡评委的审美神经,赢得了这些特殊观众的好感与共鸣。《艺术家》朴实无华、返朴归真的诉求,狠狠扇了时下流行的“重口味”电影一个耳光!
  电影,固然是一门融高科技声、光、电、文学、美术、摄影、表演等等多元门类的复杂综合艺术,当各种融这些复杂因素制作而成的大片持续不断几乎炸烂人们眼球的当下,《艺术家》却用最简单的方式,带着观众穿越时光的隧道,不是“向前”,而是“倒退”,返回到了曾经的光影世界。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倒退”,而是一次经过艺术家们基于对电影发展的深刻慎密反思而取得的艺术完胜,是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向电影艺术的成功致敬。
  极简主义的《艺术家》,为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当代电影,打了一剂稳、准、狠的强心针,在打破了时间的隔阂之后,《艺术家》用最古旧的手法还原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出奇制胜地赢得观众的眼球,这也是它最让人欣喜和动容因而得以成功问鼎奥斯卡的地方。也许,“简单才能大气。”没有台词,单靠动作和表情,却十分精准地拿捏了默片的表演精髓,幽默、深层……在这个时兴“带色儿的”、“重口味”的影像时代,《艺术家》让我们回归了一种美好,重温了艺术的纯真。于是,这“看电影”的经历本身,也变得像电影本身一样,唯美纯真,值得珍藏。
  二
  台湾获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的《赛德克·巴莱》也很不错。只是,这部获影评人一致褒奖的颇有历史内涵和思想重量的堪称“好电影”的作品,在大陆影院却不幸遇冷!影片排片场次少得可怜,首周四天票房仅400万元。影院将绝大部分场次给了《超级战舰》和《复仇者联盟》等好莱坞大片,导致不少影视界包括影评人纷纷在微博上为《赛德克·巴莱》鸣冤叫屈。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一番。窃以为,好电影固然有其固有之标准,比如艺术形式好,思想内涵深,题材资源新,切中观众观影心理期待等等。应该说,《赛德克·巴莱》口碑很好,但无奈市场无情,不给面子,令其“高调地来,却低调地走”!
  说来也是,《赛德克·巴莱》可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从筹备到拍摄完成,该影片花了12年,导演魏德圣将他拍《海角七号》的所有盈余,都投入到这部电影中。该片的台湾版本近5小时,此次专为大陆观众剪辑成154分钟版本,减轻历史的包袱,原本更易于观众理解。观影后的反馈意见也表明,《赛德克·巴莱》大陆版节奏更紧凑,观赏性更强。然而影片上映首日上座率不高,次日排片场次更是一落千丈。以京城影院为例,该片排片场次一天内仅有160多场,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爆米花电影《复仇者联盟》却高达1000多场!
  事实上,《赛德克·巴莱》本身质量不差,甚至可以说很好了。不少影评人在网上集体力挺,呼吁大陆导演向导演魏德圣学习如何拍电影。具体说来,《赛德克·巴莱》的动作场面拍得很好,文戏稍弱一点,影片极具观赏性,堪称是华语大片中的上乘之作,且看完还能引人思考有关殖民问题。赛德克人的血性,在80多年后的大陆仍能激起观众的共鸣,实属难得。对于观众而言,爆米花电影也许常有,但《赛德克·巴莱》这样的电影却不可能常有。《赛德克·巴莱》京城遇冷的原因不难看出,就是它没有认真地“看观众的脸色”,影片题材老旧、沉重,好电影不仅需要思想和艺术含量多,历史或现实感强,还要在观众审美消费心理研究上多下点功夫,努力查找电影“叫好不叫座“的原因,汲取相应的教训。
  三
  相比之下,香港电影《桃姐》很抓人,它讲述一段主仆之间平凡、简单又感人至深的故事。从叙事思想上看,影片是对人间温情的另类解读。《桃姐》跨越了当年甚嚣尘上的“阶级斗争”理论,走进内地曾经的“人性论”敏感雷区,在众声喧哗的都市地区娓娓道来的不是当下非常时尚的豪华享受、中产小资、楼盘股票、快意恩仇之类,而是突然间“慢下来”、“回头看”,温婉细腻地讲述主仆深情,老年境遇,乃至对生死的探讨,整个作品温婉动情,细腻感人,观后给人的思考空间很大、很长、很深、很久。桃姐在梁先生家里做了六十多年佣人,暮年去了养老院,同时也受到了主人家无微不至的关怀,向观众展示了一种温暖的人性美。与我们每年春晚那些小品充斥着浅薄、滑稽、反人性的逗乐针锋相对,导演许鞍华将镜头美学的触角深入人性的话题,将电影拍得极尽克制,一切可能煽情的桥段都弱化或避开,甚至连音乐都很平淡。
  《桃姐》不是一部浅薄的催泪大片,它不着力于让观众哭得稀里哗啦,但好像有一只神奇的缪斯之手,它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你拉进精心营造的感人肺腑的电影语境中,乃至让你心里五味杂陈,那种无法言说的感触,远远超过流泪效果,那是一种深深的心灵震撼和无限的情愫抚慰。桃姐的一生,平凡,普通,苦难,心酸,却以一己之能力,安慰着身边形形色色的凡夫俗子、男女老少,也安慰着银幕下的我、你、他。她让人们明白如何有尊严地生活,怎样有尊严地老去,她告诉我们人世间并非只是风刀霜剑,这个世界也有拳拳温情,她也提醒我们要关爱他人、善待老者,甚或连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她也能换一种方式讲述,开着优雅的玩笑,鼓励人们勇敢而坦然地直面。《桃姐》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引发人生的深入思考,还在于它能妥帖地观照人类心中挥之不去、难以规避的伤痛,将人生的灰暗置换成光明的色调,进而让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影片在探讨生死话题时,也凸现了人性的温暖,乃是有筛选、有克制地探讨。它并未将桃姐离世的一幕和盘托出,像许多庸常的作品那样,给出悲哀低回的镜头。相反,导演非常理智地抛弃了“催泪弹”,乃是以一个颇具坚忍力的人的冷静与清醒,用一场病榻前幽默的对话以直面生死,诠释一个人类难以逃避的沉重恐惧之命题。   四
  国产电影电影《母语》也口碑不赖。2012年接连在英国万象电影节、澳门电影节等斩获五项大奖,并入围曼海姆—海德堡国际电影节,还将于奥运会期间参加东方国际电影节“环球影展”在英国巡映。这部文艺片何以能获得如此良好国际口碑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不容忽视。
  其一,紧密跟进时代风云变幻,捕捉民众现实生活动态,并从中提炼升华出积极的主题,是这部电影赢得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文化和历史里面有很多扣人心弦的东西,作家应该也能够通过电影把这些表现出来。在作家兼编剧王海平看来,探讨代孕现象固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揭示中国人在面对天灾人祸的情况下,由女性、母亲所表现出的人类大爱,这样的东西可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有机构成与精髓表现。
  其二,扎实厚重的生活基础,是《母语》充满电影艺术魅力的重要元素。电影将“代孕”的故事写得如此真实感人,得力于主创者大量采访的基础。2008年汶川地震后,王海平进行了半年多的采访,了解到大量细节。且故事中的一些原型都是他的朋友,是真实人物身上所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所蕴含的鲜明的中国文化基因,也是大家有目共睹深有体会的。
  其三,注重与凸显中国文化特色,是《母语》走向世界,获得英国万象电影节最佳原创编剧奖等荣誉的根本原因所在。王海平的创作是幸运的,因为,全世界对中国社会变化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而这部电影恰好携带着鲜明的中国文化基因,呈现的是当下中国的情感生活、家庭方式的变动、中国人的人性博弈与嬗变,所以被国际奖项所青睐。一些外国评委在看片过程中忍不住落泪,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关注的地方。而深具中国风格与气派的演员的精心遴选和出色表演,也是这部影片得以走向世界、深入人心的理由。
  五
  《白鹿原》原本可拍成一部历史渊源深渊、思想追求厚重、艺术质量上乘的史诗性大片,小说原著人物关系复杂,故事情节传奇,人文风俗浓醇,完全可以为电影作品的打造提供足够的二度创作空间。可是,电影与原著相比,一部关于土地和农民的史诗却被改编成了田小娥与几个男人之间的纠葛,致使电影《白鹿原》大大地“失重”!
  有人说,电影《白鹿原》之所以令人失望,归根到底还是故事没有讲好。不仅国内的观众,纵是国外的影评人也严重怀疑中国导演讲故事的能力。此言不无根据。但我以为,问题还不是会不会讲故事这样简单。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电影《白鹿原》的编导们对于故事片立意的提炼与把握最终流于简单化、欲望化、浅表化、感官化。
  不客气地说,电影《白鹿原》是犯了重欲望、轻升华,重原始、轻现代,重下半身、轻上半身特别是轻头脑的通病。它过滤性地保留了原著里赤裸裸的原始欲望,下半身的台词桥段尤其多。从泡枣到撒尿,书中得来全不费功夫,肆无忌惮地挑战着电影美学尺度。绕来绕去,王全安仍然未能走出第五代叙事方法的传统俗套,他们好像都不大重视细节,却偏好场面的铺排。众多人物都保持着情感的零度,惟有田小娥这样的女人欲火中烧而尽显风骚,难怪有网友戏称,可以将电影《白鹿原》的名字改为《田小娥传》。
  说到底,电影《白鹿原》的剧本写作不成熟。一部呕心沥血之作,一部可堪“垫棺作枕”之作,改编应慎之又慎,岂可如是浅草?影片《白鹿原》两个半小时讲述两个家族跨越几十年的故事,看似面面俱到,但故事是否讲透?预告片中充斥着田小娥和不同男人的情欲画面,将《白鹿原》 演绎成“情色”,是否以“性”作诱饵?《白鹿原》在柏林电影节放映时,受到诸多西方影评人士“故事缺乏感情,太晦涩”之非议,这是否剧本写作的浅薄、粗放有关?
  当然,《白鹿原》并非一无是处,它绘制了诸多富有文化意蕴和冲击力的唯美画面,风浪涌动的麦田、火红燃烧的夕阳、图腾兀立的牌楼、一振山川的将令……这一切似乎同白鹿原、同土地、农民,甚至同“一部民族秘史”相联系。遗憾的是,当这些唯美画面充其量只不过作为文化符号展现,却游离于人物性格、命运的时候,它就只不过相当于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镜头下的“映像系列”,而难以成其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生动呈现。在这个意义上,王全安充其量也就配戴上一顶“装潢大师”的帽子。
  六
  电视剧《知青》,是一部与历史真实龃龉,未能客观反映一代知青历史大悲剧的心路历程,也没有在审丑层面上对共和国曾经发生的那些令人沉痛与绝望的悲惨事实给以相应的深刻反思之作,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该作品对那个让共和国不堪回首的时代,给以了人为的、主观的、过滤性的美化,让我由此产生了“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迷茫和惶惑。
  《知青》的虚伪与粉饰或曰历史误读与文学负数,犹如将脑袋藏进沙堆里的那只鸵鸟,是很容易被稍有知青历史经验的人们发现目标的。《知青》着力刻画的插队知青、资本家出身的周萍,原本是一个有着重要历史信息和政治思想负荷的艺术形象。可惜的是,梁晓声浪费了甚至用错了这个资源。在周萍能否留在兵团的事情上,虽然军队某干事反对,但仍被老革命出身的老站长仗义地保留下来,在兵团试用。在此,周萍又受到造反派女儿、初中生吴敏的挤兑。但除此之外,从连长指导员到知青群体,几乎所有人都对周萍呵护有加、关怀慰藉,更兼红五类子女、解放军团长的小儿子赵天亮的爱恋,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动辄以极左面目示人的吴敏,反倒成了过街老鼠,遭到一干人的嘲笑,孤立无援且不堪一击。
  试问:以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著称的作家梁晓声,在《知青》中就是这样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吗?这样的影视剧和小说的“环境”,哪有一点“典型”的影子?这样的人物群体“性格”,也与那个特定年代人们的秉性、做派满拧!莫非,梁晓声此番所采用的,是浪漫主义抑或后现代主义手法?难道,作品中所设置的环境,是几个针扎不透、水泼不进的独立于当时政治大气候之外的自由王国?所以,无论是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还是以一个评论者的身份,我对《知青》的这种对时空的错置,典型的误读,历史的粉饰,生活的美化,都是断难苟同的,其虚假、伪饰程度,实在令人无语!   在《知青》中,梁晓声试图以集体主义精神,以所谓的温暖人性,以新历史主义的所谓“做好人”之倡导,去掩饰、遮蔽当年的那些随处可见的人性恶。他想以此构筑一个现代乌托邦或世外桃源,来解除人们对“文革”期间知青运动的否定性认知,这在客观上所起到的作用,说得不客气一点,是在延缓和阻碍人们的现代性觉悟与民主进步进程。一句话,电视剧《知青》把政治专制对知青的青春毁灭,反弹成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翻唱成了一曲毫无反思、忏悔意识的、充斥着美好辞藻的励志曲。
  七
  与《新乌龙山剿匪记》相较,《独刺》可谓是一部有着鲜明区别的具有一定深度和内涵的谍战剧,全剧通过置身解放战争刀光剑影中分别代表国共两党的有着特工身份的母子三人一段错综纠结的命运与深沉宽厚的情感,还原了一段特殊的历史。
  剧中,国民党在山城大肆杀害共产党人,宋怀珍等我中共地下党员,在极度恶劣环境下与其展开虚虚实实、或明或暗的生死较量。与此前谍战剧的创作思路迥然有别的是,该剧理智地规避了相沿成习的俗套,跳出窠臼定势,既无假夫妻,也无美女间谍,更无多角恋,也不刻意于酷刑展示等刺眼元素,而是将作为中共山城地委副书记的母亲宋怀珍与作为敌特行动队队长的长子林孝成、中共地下工作者的次子赵峰纽结在一个零距离的平台上,从“亲情”这个看似寻常的切口入手,直逼人性,拷问人性,书写人性的复杂与深刻。
  《独刺》有着值得嘉许的审美长处和戏剧化看点。它打破了传统谍战剧以男人戏为主的惯性格局,将谍战的视角向女性延展,讲述一位特殊女主人公宋怀珍打入身为国民党特工的大儿子家中。与既往谍战剧截然不同的另一看点是,该剧别出心裁地嫁接了时尚火热的婆媳题材。《独刺》将剑拔弩张的谍战气氛从办公室转移到家中,让主要人物如赵峰等人展开对外对内、与公与私的双线作战、多向交锋。共产党人宋怀珍和次子赵峰并肩作战,与长子国民党特务行动队长林孝成展开面对面的人性博弈,母子三人被历史地、戏剧化地“撮合”在一起,上演一场既亲情难舍亦水火难容的短兵交锋。由宋春丽饰演的母亲宋怀珍,在角色内涵上有着很大突破和可贵超越,她以一个共产党人的高远理想与一个母亲的博大爱心,对口口声声对国民党抱持信仰的长子林孝成进行多次、深入反复甚至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策反,最终以掩护长子、牺牲自己生命之壮举彻底感化后者。
  此外,在宋怀珍与儿媳妇蔚蓝的关系上,也彰显了人性、亲情的感人场景。起初,作为国民党城防司令的女儿,娇生惯养的蔚蓝与婆婆龃龉频生,难以相处。婆婆不喜媳妇铺张浪费,媳妇嫌弃婆婆守旧土气。但事久见人心,在宋怀珍的大爱感染下,蔚蓝最终被其感动,认同、认知了婆婆的伟大人格。剧中的婆媳斗法,集中体现与现实之贴合,为紧张谍战掺入生活情趣,而观众也从这一特殊家庭中,看到了“日常”元素,从而令该剧接上了地气。
  八
  《甄嬛传》是一部典型的宫斗戏,被称为是清宫版的《杜拉拉升职记》:第一步,初来乍到学会蛰伏;第二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第三步,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第四步,演技要高心肠要狠。还有观众将宫廷后妃排位套用到现代公司的岗位上,出现“研究所版”、“国企版”、“总经理办公室版”等多个版本。
  有鉴于此,有评论者指出,不宜将宫斗经验用于现代职场,这部剧容易造成一个误区:在职业生涯中必须达到最高点,否则将无容身之地。而这种观点对初涉职场的员工很可能会产生误导。从现代视角来看,甄嬛并不是一个成功的职场女性,而一味强调人际关系、走投机路线,不可能在自身专业领域有大的发展。实际上,后宫戏不外乎“阴谋”、“情欲”、“血腥”这三个关键词。
  后宫戏所兜售的究竟是些什么“宝贝”呢?看过之后,其实不难知道,它们无非表现嫔妃之间如何争宠上位,而这正是当下人们、尤其是处于职场、官场、甚至家族中人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加之此类电视剧中不乏养眼帅哥、惊艳美女,以及华丽豪奢的服饰、造型,想不吸引眼球都难!然而,此类电视剧所表现的价值观负面、人心的阴险、人性的丑恶以及随处可见的历史错讹、常识荒谬和俗套剧情设置,终归还是让观众看出了麒麟身下的那条浅薄的尾巴。有网友以“三俗套”概括后宫戏,:口味重,窝里斗,编造烂。后宫戏是对宫廷生活的一种解读,此类题材当然不必设为禁区。这里的关键是,创作者选择怎样的切入角度。现在拥挤于荧屏的不少后宫戏,恕我直言,往往以厚黑为特征,阴暗而冰冷,张扬人与人之间的交恶,缺乏作为大众文化主流的电视媒体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嫔妃间见面就掐,且一定要斗个你死我活,甚至不惜抛弃亲人、孩子的性命,完全丧失了女人的母性与人性,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值得思考的是,同是关注宫廷生活,与国内后宫剧浓墨重彩描绘后宫权谋绞杀迥异,韩国宫廷剧《大长今》主打青春励志主题,将一个女人的奋斗历程作为叙事重心,刻画人物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充满青春激昂的命运,如此,令宫廷剧《大长今》迅速红遍全亚洲,且至今保持着历史类韩剧的最高收视纪录。该剧对韩国民族文化的推广,比如对韩国饮食、医术、器乐、舞蹈等元素的宣扬,也往往从正面切入,给观众以民族文化的自觉、自强、自信的激励和滋养,这对于国内电视剧创作不无鉴借价值。
  九
  电视剧《大男当婚》也是一部凸现民生主题的生活剧,却显得比较独特。三十五岁的曹小强若放在从前,或许孩子都能打酱油或牙牙学语了,然而生存于21世纪竞争激烈的都市中的他,却仍挣扎于艰难求偶的尴尬中。有对象因无房而导致分手;拼命努力贷款在京买了房,却仍难以拴住女友的心;事业上大小争得个部门经理,却还在寻找茫茫人海中的那个“她”。秉性不一的女友,接二连三的落败,正所谓“尴尬不断”,也“笑声不断”。
  在戏剧化情节建构上,《大男当婚》采取山楂葫芦串式模式。与主人公曹小强接连过招的女友,可谓各有特色。不打不相识的谷清,因上次感情经历使自己很难相信曹小强,而曹小强身边人也总是给他平添或多或少出于好意而制造的诸般麻烦,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男女恋情陷入低谷,不了了之。年龄相差不少的大叔控伍小六遂闯进曹小强的感情世界。但观念和性格差异,又让曹小强忍痛割爱。随后是马小美,这段感情对后者乃是一厢情愿。送走马小美,又迎来蔡微澜,这段感情最伤曹小强。尽管曹小强竭尽全力营造温馨浪漫,孰料诡计多端的蔡微澜脚踏N只船。心灰意冷的曹小强因拾金不昧结识金融高管徐若云。地位的悬殊使沟通越来越难,最终曹小强忍痛挥别这段尚属刻骨铭心的恋情。   在戏剧美学形态上,电视剧《大男当婚》属于悲喜剧混搭。曹小强恰似一个人间天使,真诚以待其所遇逢的各色女友。他很努力,可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前边等着他。吊诡的是,他的这些前女友,无一不感谢他,无一不喜欢他,却因造化弄人而难以牵手。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该剧开放式结尾却透出一丝亮色,最后叫喊曹小强名字的女人是谁?是赵凯?还是徐若云?或者是谷清?其实,那个女人是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曹小强又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在人物个性塑造上,曹小强与众美女的周旋戏码中,活画出各自独特新鲜的个性,给观众以深刻印象。曹小强的个性塑造鲜明独特,他赚钱、买房,他疲惫、踏实,他不是中年成功男人,不是中产阶层。面对不同的女性,他需要做出选择,而他的应对方式是踏实工作,努力挣钱,诚实守信。他直面生活,不放弃自己的坚持。曹小强很普通,也很世俗,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理想守望,坚信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天必将到来。
  十
  医疗题材剧在国内较少有人触及,电视剧《心术》彰显了六六一以贯之的关注民生、关注百姓、关注热点话题的本色风格。之前,六六通过《蜗居》、《双面胶》、《王贵与安娜》等热播剧,将买房难、婆媳关系、都市情感等社会敏感话题、民生焦点问题铺展在观众眼前。而《心术》也触及到了医患紧张关系这个敏感的民生话题。 但让《心术》主创者们始料不及的是,以“信、望、爱”为旨归的《心术》,其中不少细节都引起了广泛争议,观众发现相比六六之前的作品,《心术》的犀利程度下降了,她将更多空间和话语权让位给了所谓宏大的主题、所谓阳光的追求。《心术》更多地是站在医者的立场。作为一部反映医患紧张关系的电视剧,理应更为理智地进行换位思考,站在辩证思维的立场,而不是随意倾斜。无论如何,整体上看,在手中握有生死去留大权的医者面前,患者当属“弱势群体”,“患者第一”是医生永远不变的至高信条。
  当医患关系演变成一场难解伯仲的社会争战时,电视剧《心术》的面世,无疑是有意义的。事实上,患者很无助,因为他们不懂医学,在疾病面前他们无能为力,生死去留只能依赖医生;而医生每天都面对着大量的患者,承担着艰巨而繁杂的医疗任务,肩负着救死扶伤的沉重负担,有时候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让他们对每个病人都和颜悦色,这可能也有点难度。但是,主创者不能因为有难度,就将审美(审丑)的天平偏向一方,这不论是对现实、还是对艺术,都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如果说,《心术》的主创者们企图将作品作为一次人性扫描的CT,它所烛照出的医患之间的炎凉世态,足以令人深思。但不无遗憾的是,这CT照得有点“飘”,有些模糊不清。这当然不是仪器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创作者的价值立场与审美眼光的问题。
  处在简缩时代的今天,影视艺术越来越成为百姓不可须臾离开的普罗艺术,回首2012年的影视剧创作,优秀之作客观存在,有些原本可以做得好一些的影视作品,囿于众所周知的多种原因,来也轰轰,去也无声。2013年的曙光已经初现,让我们在静候新一年的钟声叩响前夕,保持一份对于视觉艺术的虔敬,沉下心来,静静思考一番,期待新的一年我们的国产影视剧出现新的转机,实现令人满意的突破。 (作者单位:深圳报业集团工会) 责任编辑 马新亚
其他文献
在巨大的小说出版浪潮中,从来不缺少平淡乃至俗套的故事,被淹没在这些文本中的我们,已很难能够再回味起阅读时的喜悦是怎样的。的确,我们需要的是那种有生命力、有冲击力的文字,来捕捉我们的人生火花,以帮助我们一起参悟生命的底蕴,可以说《沙床》就是这样的一部力作。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故事的脉络,粗略看来,这似乎是一部以高校教师为主题的“文场小说”,年轻的大学教授诸葛,独身一人在上海浮沉,小说以一种自叙传的手法平
期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但新一代人的文学总是在前代人的影响下产生的。给湖南当代文学艺术以极大助力的湖南现代文艺家,音乐界有贺渌汀,戏剧界有田汉,文学界有丁玲、周立波。由于丁玲1955年以后的遭遇,她对湖南文学的影响主要在平反复出后的改革开放年月。机缘所至,周立波引领和培育了1960至1980年代的湖南文学,影响所及,延至当下。  湖南新文学与周立波的关系渊源流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与叶紫
期刊
作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他们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愿意或者不愿意被看作或者说被分成一定的群体。他们除了有我们作为人类所共有的普遍的情感,普遍的人性之外。每个各自的群体中的人们都会有区别于另一些社会群体人们的一些特征。正是因为这些,作为人的情感表达手段的文学也会对芸芸众生投以关注的目光。我们会有不断关注一些特定群体的愿望。大学教授这样一个在普通人看起来是光鲜亮丽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到底是处在一种什么样
期刊
莫言的《生死疲劳》曾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06年度小说排行榜”(榜首),亚洲周刊“2006年十大好书”,2007年“‘福星惠誉杯’《十月》优秀作品奖”,2008年获第二届“红楼梦奖”, 其中决审委员会主席陈思和表示:《生死疲劳》以大气磅礴、荒诞怪异的叙事手法,描述了中国农村半个世纪所经历的巨大变化。莫言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反思历史,反思现状,他呼吁人们要从阶级与权力的暴力怪圈中解放出来,不仅应该忘记历
期刊
提起刘云,美术界的朋友立即会想起他的油画创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刘云以他个性化形式和抒情性构思,在油画领域独树一帜。近年他的油画创作又有新的发展,一种超验和象征性的感情因素,悄悄进入刘云的画面。在等待他在这方面的探索成果时,意外地看到他的山水画作品,我为刘云在艺术上的多样才华而惊喜,也为山水画赢得越来越多的后继力量而欣然。  在中国绘画史里,山水画不仅积累了最多的作品,而且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平,
期刊
对于水墨语言中光色语汇的拓展,可说是刘云对中国山水画的特殊贡献。  他打通中国画的布白与西方的平面构成,在黑与白的对比中,把留白转换成留光为突破口,从而巧妙地得体地发挥色彩与光影的效用,开辟出中国意味十足又富于现代视觉感受的路径。  刘云自称多愁善感,对生活的感受敏锐而精微,艺术思维也十分自由。他从来不受中与西,油画与国画,南派与北派的局限,不肯画地为牢,总是站在庐山之外看庐山,跨越疆界地进行艺术
期刊
曾经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并在油画界有一定影响的刘云,又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水墨艺术作品,这不仅体现了他笔耕不辍的勤奋,更是表现了他在水墨艺术领域非凡的艺术才能。也许我们永远无法说明白刘云对水墨艺术的敏感来自何处、何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水墨艺术作品,看到他进入水墨艺术的起点在哪里,这个起点的艺术意义是什么,以及它又是怎样与在此之前的水墨艺术相联接的。我认为刘云水墨艺术创作的起点是上世纪
期刊
近两年,王敦权相继推出《岁月之河》、《岁月之韵》两部作品集,我将其置于案头最显眼的地方,每每翻阅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触和收获。王敦权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虽然命运之神让他成为了一位公职人员,但骨子里仍保持着江南农民的那种纯朴善良的本性,他关注农村变化,但更关注社会弱势人群的生存现状,不时用他那犀利的笔去触及一些社会的隐痛。我想这是他为文可爱的地方,但也是他仕途的险厄所在。电影《七品芝麻官》里有一句最为慷
期刊
当小小说日益成为当代文学的一道风景时,“湖南的小小说创作也极为活跃,名家辈出,写手众多。”①其中,以聂鑫森、邓开善为代表的文化小小说,以莫美、李性亮为代表的官场小小说,以王琼华、杨崇德为代表的讽刺小小说,以白旭初、戴希为代表的智慧小小说,以伍中正、秦俑为代表的乡土小小说,以袁雅琴、彭晓玲为代表的女性小小说,以罗治台、何一飞为代表的伦理小小说,以姚子衍、陈茂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小小说,都分别处于国内相
期刊
近几年来,中篇小说越来越受到作家与读者的互动性关注,呈现日渐繁荣的态势,作家创作中篇小说的力度在加强,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不断提升。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期刊选载中篇小说的比例在上扬,一些期刊还新增了中篇小说的选刊。2012年度中篇小说承继了这样的繁荣,并浓郁着其平实且内涵丰蕴的个性。作家放弃或淡化了纯粹的外在的技术性书写,力求在本人的生命特质和现实体验的最佳交界点寻找最为贴切而精到的叙述,以平实的叙述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