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太原县著名的四所学校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年间,太原县(今晋源区和小店区)有四所著名的小学,即太原县高等小学校、太原县第二区高等小学校、太原县第三区高等小学校、太原县第四区高等小学校。当时,这四所小学是太原县的高等学府,优秀校长倍出,著名教师云集,勤奋学子齐聚,办学理念先进,教育质量较高,从1920年至1937年,短短十几年时间,培养了好多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太原县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清末时,坐落于县城后街的桐封书院是太原县高等小学校的前身。1901年,清政府将全国的书院都改为学堂,桐封书院改为太原县小学堂。
  中华民国成立后,太原县小学堂改为太原县高等小学校。1926年,校名改为太原县两级小学校,简称一高,由王墉和石岜二位先生任校长。王、石二位先生均为太原县城人,王墉先生是前清秀才,石岜先生毕业于山西省第一师范学校。二位先生人品端正,教育有方,学识渊博,勤俭办学,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七七事变”后,伪县政府将太原县两级小学校改为太原县新民小学校。1951年,改名为晋源小学至今。


阳兴中学的校董们与郭光德(后排右二)

  一高的师资力量较强,大部分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有的还是大学毕业的。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在当时都带有“教育救国”的理想,经常在课堂和课外,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特别是1936年,县里成立牺盟会以后,一高教师彭大鹏、崔若嵘、李晋卿等带领不少师生参加了牺盟会,组织了抗日救亡活动。“七七事变”后,一高的师生创作和排演了抗日救国的歌剧和表演唱等节目,在县城、小店、晋祠等地进行演出和讲演,唤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之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太原县城沦陷后,彭大鹏、杨俊天、赵宝华、刘近义、崔则川、王钦俊、张国栋等师生上西山参加了革命。大革命时期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人纪廷梓,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崔则温、刘湘、王俊熙等,都是一高毕业的学生。一高还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不少人才。建国后石油工业部总工程师朱召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四高秘密组建党支部的著名教育家张鸿逵先生,著名教育家和文化名人石岜、焦成林、崔若嵘、崔礼、程士俊、郝甦生、薛愈等,都在一高受过初等教育。


  太原县第二区高等小学校,简称二高,创办于1920年,地点在小店村西关帝庙内。1933年,晋军护路队抢占了二高校舍,二高迁往村北真武庙。1934年小店初小并入二高,校名改为太原县第二区两级小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停办。18年中,二高毕业15个班,共300多名学生。后该校几经改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小店小学至今。


太原县第三区高等小学校校门

  二高的首任校长是王梓先生。王梓(1877-1926),字荫封,太原县小店(今小店区小店村)人,举人。后人山西大学堂,毕业后,在交城县高等小学校和太谷铭贤中学任教。1918年,太原县师范讲习所成立,特聘王梓先生回县任教,后被太原县教育会选为会长。王梓先生担任会长后,奔赴全县各村,动员兴办学校,劝说农家子弟入学受教育。同时,组织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利用假期,培训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受到全县同仁的赞扬。太原县第二区高等小学校在小店成立后,王梓先生返回故里,担任校长。王梓先生面目慈祥,与人为善,团结同仁,治学严谨。他赞同推翻帝制,倾向民主革命,抱“教育救国”理想,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深受全县人民的爱戴。1924年,邑人赠其“功垂桑梓”金字牌匾,悬挂门首,以示褒扬。1926年,王梓先生积劳成疾病逝,终年49岁。
  王梓先生之后,历任校长为侯贵馨、彭哲、田厉山、刘德懋、史全信等先生。刘德懋和史全信都是小店人。刘德懋毕业于太原县第二区高等小学校,史全信毕业于国民师范。二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初期的艰难岁月里,三次致力于恢复学校,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功不可没。


  太原县第三区高等小学校创办于1920年,简称三高,校址在北格村东南的关帝庙。1923年,北格初小并人三高,改校名为太原县第三区两级小学校。1927年,第三区48村集资新建了校舍,改善了办学条件,添置了图书、体育器材等,将教学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太原县,三高停办。18年间,三高共毕业14个班,计300多名学生。


张鸿逵校长

  1939年,日伪县政府将三高改名为太原县第三区新民小学校。抗战胜利后,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将三高改为太三区北格完全小学校。1946年,阎锡山政府将三高改为太原县第三区中心国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高校名改为北格完全小学校。
  三高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更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在漫长的岁月中,前后有10位校长为学校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中有三位校长贡献最大,值得称道。他们是崔立忠、程士俊、程溫。
  崔立忠,字存信,中共党员,小店区北格镇张花村人,1937年毕业于太原一师,1938年,在张花任小学教师。就在这时,崔立忠认识了太行区游击队的同志,与八路军取得了联系,接受了党组织的领导,开展地下工作。游击队的同志经常秘密到他家和学校布置任务。是年冬天,崔立忠奉命将一位姓孙的同志化装为商人,冒着生命危险,通过重重关卡,将他送进太原城。   1939年,经党组织同意,崔立忠担任了日伪政府委派的太原县第三区新民小学校长。任职期间,崔校长利用一切机会接近日伪人员,为游击队收集情报。著名的流涧伏击战和张花击毙警备队中队长杜子珍,就是崔立忠提供的情报。他还利用校长身份,经常为游击队购买油印机、纸张和粮食等物资。抗日战争胜利后,崔立忠奉命上了太行山公开了身份。他的妻子田映峰也上山参加了革命。1950年,崔立忠任山西省工农速成中学行政科长,后调任山西省科委农艺处处长、太原五中副校长,对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程士俊,字千之,小店区北格镇南格村人,毕业于山西省工业专科学校。他曾几度任太原县第三区高等小学校(简称三高)校长。程士俊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进步,能接受新生事物,特别是与地下党接触后,他的思想有了一个飞跃,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他亲自将两个儿子程二铭、程四铭,两个侄子程铭贤、程三铭,一个侄女程翠仙,两个女婿牛乐道、牛再道,一个侄儿媳张敏,两个表外甥庞子俊、庞子伟送人革命队伍。解放战争期间,程士俊担任北格和辛村小学校长,他将100多名进步学生送上山参加了革命。他是当之无愧的红色校长。
  程温,字百玉,小店区北格镇南格村人,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毕业,1924年任三高校长。他在三高任校长期间,热心办学,任劳任怨,为学校办了许多好事。他集资14400元,新建了校舍,修建了操场,筑起了校园围墙,开办了校办工厂,购置了织布机,组建了图书馆,购买了体育器材,使学生拓展了知识,锻炼了体质,养成了勤俭朴素的品质。
  三高不仅有好校长,而且还有一批好教师,像卜峻、马负图、李馥、郝甦生、牛乐道、焦成林、李振钢等,思想进步,学识渊博,为人厚道,他们后来和毕业的学生一起上山,参加了革命。特别是马负图先生,“七七事变”后,为了宣传抗日,发动群众,他和卜峻先生秘密翻印了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在学生和民众中进行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紅色校长程士俊


  太原县第四区高等小学校,简称四高,创办于1920年。最初校址在晋祠庙内的上官厅和唐叔虞祠,后迁往奉圣寺内。因晋祠初小并入四高,校名改为太原县第四区两级小学校。1929年,冯玉祥将军下野住晋祠,与校长张鸿逵成为朋友,为激励学生爱国热情,为四高题写了“我们应不忘近百年来割地赔款之耻”的横幅。1937年太原县沦陷后,四高校址被日军捣毁,学校停办。四高共毕业15个班,300多名学生。1838年,日伪政权成立了太原县第四区新民小学校。1945年抗战胜利后,阎锡山政府将太原县第四区新民小学校改为太原县晋祠镇中心国民小学校。1948年,四高复校,校址迁王郭村真武庙。1949年,学校迁回晋祠镇,校名改为太原县晋祠完全小学校。1951年,太原县晋祠完全小学校改为晋祠小学校至今。太原县第四区高等小学校在短短的18年中,涌现出了两位能力强、有远见、格局高的校长,集中了一批素质高、知识渊博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有用之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郭光德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才干出众,被聘请为该小学的第一任校长。他是晋源区姚村镇黄楼村人,清末秀才。民国时,新学兴起,他又就读于太原市优级师范学堂。郭光德中等身材,面目清秀,学识渊博,幽默健谈,后来曾任县参议员,太原阳兴中学、太原女子师范国文教员。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郭先生因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而被捕受刑,然铮铮铁骨,威武不屈。郭光德执掌学校后,首先选聘为人正派、学识渊博、责任心强的教师到校任教,如牛天章、杨友桐等就是郭光德重点聘用的。其次就是对教师对学生严格管理,通过严格管理,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提高教育质量。郭光德管理有方,使得学校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他还为学校创作了校歌:
  好好读书,好好劳动,好好图自立。
  大哉本校,悬瓮山下,规模真无比。
  重职业,自食其力,进取莫荒嬉。
  好哥哥呀,好弟弟,少年须爱惜。
  1921年,年轻有为的张鸿逵被任命为太原县第四高级小学校长。张鸿逵,字仪臣,晋源区姚村镇姚村人。身体清瘦,头脑睿智。父亲为清末秀才,以教学为生。他从太原县高等小学堂毕业后,以公费生就读于太原府中学堂和省工业专科学校,后因家贫辍学。恩师王墉先生知道后出手相助,使张鸿逵当了教师,生活有了着落。张鸿逵聪慧好学,责任心强,两年时间,就从一般教师发展为名师。
  张鸿逵主持四高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间,他邀请名师任教,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他和师生同吃同住,每月伙食不超2元,一日三餐粗粮素食。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带领学生从明仙沟背砖5万块,新建校舍24间,维修校舍20间,购置课桌凳70余套。他改善了办学条件,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材,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尊重。


太原县第四区高等小学校篮球队

  1927年是大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最黑暗的年代。就在这暗无天日、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张鸿逵以过人智慧、非凡勇气和无畏精神,在四高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太原县第四高级小学支部,并带领有关人员,面对党旗宣誓,成员有张鸿逵、牛天章、杨友桐、崔礼、张立宪、白成玉、崔则谦、胡国俊等八人。党组织成立后,张鸿逵和牛天章、杨友桐等利用课堂、集会,在广大师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纲领。许多学生在他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其中有程友光、张云、陈元善、朱秉进、白成玉、崔则谦、牛奎、陈元洪、攸本英、陈翰章等。
  1934年,张鸿逵应本村之邀,离开了他主持十年的四高,回到了故乡,担任了晋汾平民小学校长,把晋汾平民小学办得风生水起。
  1937年“七七”事变,华北沦陷。日军占领太原县城后,推行奴化教育,强迫所有学校不教中国文化,开设日语课程。张鸿逵誓不为日伪政权服务,愤然辞掉校长职务,弃教从医。鸿逵先生离开后,晋汾平民小学停办。


姚村晋汾平民小学校董、老师和毕业生合影(二排左四为张鸿逵)

  上述这四所学校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县办小学或乡(镇)办小学,它们的作用就是为社会,为更高一级的学校培养和输送人才,在今天看来似乎很平常。但是,如果我们辩证地、历史地将目光和思维放回到90年前,放到民族危亡,推陈出新的大格局和大时代中,就会发现这四所学校的作用贡献甚大,功德无量。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人世界经济体系。这一对外经济政策因为有利于世界经贸的发展,所以深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欢迎。其实,早在明清之际,中国的晋商群体就开辟了一条万里商路,向北到达俄国的恰克
期刊
我的伯父姚一廷(1894-1968),河南济源人。1929年在闽赣地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伯母彭克昌(1913-2009),四川通江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们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抗战时期,伯父、伯母都在八路军驻垣曲兵站办事处工作。当时,伯父任办事处主任,伯母任办事处出纳员。  1938年7月下旬,为了加强我驻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总部通向延安的交通线,保证
期刊
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1898-1976),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县。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时期,周恩来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科学地将外交理论和科学实践相结合,建立和发展了国际统一战线,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以谈话演讲文章形式做好外交统战  抗战时期,重
期刊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塑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游山西,就是在读民族融合发展史。山西地处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错带,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战国伊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创民族融合、风气改革之先;魏晋时期,北魏孝文帝在平城大同开启汉化改革,推动五胡融入中原;洪洞大槐树更是见证了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时而金戈铁马、时而驼铃‘胡’舞的民族融合壮丽画卷。” 
期刊
陈赓  陳赓将军抗日战争时期在沁源驻扎了三年多,担任太岳区军区司令员兼三八六旅旅长。他为人坦诚,乐观好动,说话诙谐,有高超的指挥作战能力,在太岳区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传说,这里讲述的是他战斗生活中的几个小故事。“陈赓司令员不见啦”  陈赓将军住在闫寨村时常爱串门,和群众关系很好,大人小孩都爱和他拉话,人们讲起他的趣闻轶事一串一串的,能逗人发笑。  一天,村里人见陈赓将军的警卫员跑得满头大汗,慌慌
期刊
抗战史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量相关档案文献资料的数据库开发和建设,更加推进了这一领域的纵深发展。不过,就已有研究成果而言,我仍愿把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Mark Selden)著的《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视为经典之作,推荐给读者。书中指出,《延安道路》一书以地方和地域的研究方式,既可从最基层到地域、民族和全球的视角,也可从国际体系到根据地、县、村庄和家庭的微观
期刊
一汾阳中学旧址  朝鲜战争爆发后,学校组织了“抗美援朝宣传小组”,利用每周六下午带领部分同学到农村进行宣传活动,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霸占台湾,轰炸我国渔船的罪行。1951年7月,为响应党中央、政务院“爱国青年到前线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刚刚初中毕业的我毅然放弃了考高中升大学的梦想,投笔从戎参军参战。  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家庭问题,因为父亲辈兄弟四人只有我一个男孩,我又是独子,如果
期刊
偶然结缘  2018年4月17日下午,有一位叫罗佳妮的女士加上我微信。她介绍自己说,今年72岁,是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退休教师,祖籍是介休市张兰镇西北里村,曾祖父在清末时迁徙到了晋南稷山县杨赵村。清明节曾到村里寻族人无果,有位朋友说可以找陈全帮忙。罗可桓  我脑子里开始飞转,一瞬间想到了清末民初的罗可桓先生,便问道:“那么,罗可桓先生可是您的祖父?”  罗佳妮老师激动地说道:“是啊!您知道我祖父
期刊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其父李吉甫曾官至宰相,所撰《元和郡县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地理总志,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李德裕又是唐代中晚期“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当时不少诗人如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等的人生命运、诗文创作皆受党争的影响。李德裕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五朝,一度入朝为相,封卫国公。在任期间做过不少吏治改革,被后世评价为“唐中世第一人物”(
期刊
明大同镇的怀仁城,如今已成为一座同名县级市。1989年朔州城由县升格为地级市,2018年怀仁县改市,是迄今大同长城沿线唯一的县级市。  怀仁在秦时为云中地,汉在此置沙南县,辽置怀仁县。“怀仁”一词,出自晋王李克用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议和,据县志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与晋王李克用会于东城,有“怀想仁人”之語,于是取名怀仁。这对怀仁来说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更大范围的政治格局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