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自己的故事”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ame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南京大屠杀作为叙事背景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在唤起观众强烈的民族伤痛的同时,也包含了供观众“疗伤”的叙事心理治疗元素,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另寻自己“生活的意义”、认同与自我认同、重构“自己的故事”。
  [关键词] 电影叙事 叙事心理治疗 《金陵十三钗》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13
  灾难深重的故事背景也许更能成就一部厚重深刻发人深省的作品,关键是如何叙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民族永远抚不平的伤痛,也是中国电影绕不过去的主题。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再一次选择这场民族伤痛作为叙事的背景,电影一开始所展现的满目疮痍、惨绝人寰,立刻直戮人心……接下来两个多小时里,观众的痛楚不断地被激起,而与此同时,故事或展现或暗隐了供以疗伤的另一面。本文所要分析的,是这部电影叙事里包含的叙事心理治疗的元素。
  一、电影叙事与叙事心理治疗
  叙事, 顾名思义, 就是叙说故事,这也是电影通常的表现方式。心理学家布鲁纳( Bruner) 提出的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 一种是科学的方式,即所谓范式化的理解方式;另一种则是叙事的理解方式。
  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注定会不断地作为研究与创作的素材,这一沉重的伤痛需要不断地被阐释与理解,我们民族才能更好地向前。学者们以科学的方式寻求真相,至于大众,除了真相,更需要的是叙事的理解方式。正如洛曼申(Romanyshyn)在《心理生活: 从科学到隐喻》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心理的理解是由故事的方式推动向前的……是故事,而不是事实,定义了人的心理生活”。有关这场民族集体伤痛的电影叙事,创作者要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必须解决两个互为矛盾的问题——让观众“受伤”的同时也要让观众“疗伤”,即在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心灵震撼同时,又要及时抚慰“伤口”让人在绝望中有所期待向往。然而,关于伤痛的记忆,人们需要怎样的叙事版本才能触及心灵又能缓解伤痛呢?
  这就要涉及叙事心理治疗的理念了。叙事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之一,指当事人通过与咨询师的对话, 使其“问题故事”转化为“较期待故事”的过程,而那些充满希望的故事更能增加当事人的行动主体意识。研究表明,叙事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宣泄作用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是心理治疗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机制之一。
  诚然,电影故事的叙事与叙事心理治疗是不同的。首先,观众并非故事里的当事人;其次,电影的外显故事并非观众能够自己建构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一部好的电影是能将观众情感带入的它所营造的情境,电影越成功,观众的感受也越深,电影呈现的伤痛也是观众感受到伤痛。这样,观众就需要利用电影叙事中的元素细节,去构建自己对电影的解读,即构建“自己的”的电影故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把伤痛比喻为前面所述的“问题故事”,那么,好的电影叙事,那就是观众“较期待的故事”,或能够提供一些元素,让观众去构建自己“较期待的故事”,至少在电影结束时,观众的体验就不止伤痛这么简单。因此,伤痛电影叙事必巧妙地融入心理治疗的元素。
  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人们印象中的杀戮主题,充满绝望的联想,但大众走进影院,并非为绝望而来。如果用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叙事来重新建构这些事件,那么对这些事件的解释及其意义就可以改变。《金陵十三钗》是做了这样的尝试的。
  二、故事重构中的叙事心理治疗理念
  (一)另寻自己“生活的意义”
  在叙事心理治疗的理念里,所谓“生活的意义”没有唯一的真理,生活的意义是通过叙说的形式建构的, 并不是对客观世界单一元素“刺激——反应”式的映像。生活本身可以有多元化的阐释, 不同的阐释给人带来不同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阐释和建构生活意义的方式,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叙事心理治疗的过程,也在于另辟蹊径寻求一种生活的意义。
  在《金陵十三钗》中,起初汇集教堂的各色人等,都怀揣不同的生活态度。唯利是图的假神父、单纯好学的女学生、贪图享乐的风尘女子、孤胆奋战的国军军官……值得肯定的是,电影叙事的视角始终是平实的,没有高低贵贱的主观评判。例如, “十三钗”们对诸如琵琶弦、耳环和猫等事物的冒死追寻,未必人人理解,而影片则予充分的体惜关怀。的确,对如浮萍般生活的她们而言,这便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也正是这些细节保留了一点生活的常态,留给剧中人物一丝温暖,也给观众一点慰藉。
  随着叙事的推进,保护年少纯洁的教会女学生,慢慢演变为所有人的责任和意义。借助放弃自保选择牺牲的李教官和他的战友们的视野:穿着蓝布棉袍在令人绝望的废墟上奔跑逃命的的女学生,意味着残酷战火中仅存的真善美、绝望中的那一点希望,她们可以是每个成年人心底最纯洁温柔美好的象征:你的女儿、你的妹妹、你的初恋、你曾经纯真的过去……所以,他们以死相救的,不仅仅是作为“他人”的女学生,也是自己心中生命的意义。有了对这个意义的了悟,才会有牺牲之壮举。有了对这个意义的解读,牺牲之壮举才合情合理性才能为观众所认同。
  “十三钗”们最终能挺身而出替女学生赴生死之约,除了剧情演变的情感铺垫,还在于“头牌”玉墨道出了这样做的“意义”:不知“亡国恨”的商女要做出一件让世人刮目相看的义举,风尘女子要保护是作为“他人”的女学生,亦是“自己”曾经纯真的过去和未竟的人生。后者的意义不亚于前者。在这部关于救赎的影片里,“十三钗”的救赎是通过这种“意义”的寻求而展现的,而这里所述的意义,不是一种简单赋予,而是情感的找寻。
  (二)认同与自我认同
  《金陵十三钗》是以女学生书娟的回忆旁白来推进故事,这样处理,一方面给影片的叙事造成了回望历史的时间距离,传递对那种无时不在的、悲凉恐惧的情绪的一种克制;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书娟的目光,让观众具体地感受到“书娟们”对“十三钗”从最初的冷淡拒绝到最后的认同感激的心路历程。
  故事伊始,汇集在教堂的各色人群互不认同:乔治对假神父约翰、十三钗对国军军官、女学生对约翰等等,教堂外的生死攸关、教堂内的紧张对峙,形成一股股张力压迫着观众,观众也在寻求对剧中人的认同。在所有人中,玉墨以最具认同的姿态穿梭其间推动剧情,读过教会学校、会说英语、性格有担当等等这些背景元素,使她对女学生、外国人、国军军官都会有不同于其姐妹的认同,所以,她是故事的灵魂人物。这还仅仅是表面,由于生存环境的聚变,剧中每个人都面临对自身原有行为模式的疑问,我该怎么做?我何去何从?与此伴随着自我认同的拷问。
  自我认同是叙事心理治疗中重要的概念,它与人的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关系密切。对叙事心理影响至深的后现代理论认为,自我认同是社会的产物, 是经由历史和文化塑造的, 一个人的生存背景决定了其行为的方向。很显然,教会学校与秦淮河畔风月场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必然造就女学生与“十三钗”反差极大的自我认同,也造成了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等的不尽相同。最先女学生是占了道德的优越感,然而,共生的环境使了她们共同的生活主题凸显出来:即求生与尊严。“十三钗”的牺牲并非那么毫不犹豫大义凛然,在兵荒马乱人人自保的危难之时,由最初的善激发的勇敢,到女学生对她们的认同坚定了她们的自我认同,从而为她们的舍生取义打下心理基础,最终,自我认同激发的尊严,让她们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洗礼。
  (三)重构“自己的故事”
  叙事心理治疗理论基础之一的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的生活世界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之中, 由世世代代人们所赋予的不同意义建构的。叙事心理治疗不再关注 “通则” ,而把兴趣点放在“例外”上,使人们看到自己的独特和价值, 进而重构对生命的看法。咨询师治疗的目的不是帮助当事人找到“真实的自我”,而是找到“较期待的自我”。有些影评喜欢纠结于“欢场女子”何以能舍生取义这样的道德立场,质疑《金陵十三钗》故事的可信程度。其实,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并不是道德能完全诠释的,若内在心理轨迹能够交待得合情合情,那么,在紧迫的形势之下,由被动继而主动地做一回“期待的自我”,不是不可能的。对于“十三钗”而言,过往卑颜屈膝的欢场命运显然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生死之约的义举虽然无奈,但也算是重构了一回“自己的故事”,在自己悲凉的生命里,留下一抹尊严的亮色。
  我们回看《金陵十三钗》的故事本身,显然,这也是一次重构。叙事心理治疗认为,每个人都用故事来为生活体验赋予意义,故事是多种多样的。对个体而言, 总有一个主流的支配性故事, 是个体解释现实世界的主要途径, 另外一些是处于边缘的故事, 其中却常常蕴含着改变的潜能。叙事治疗最重要的就是发现那些处于边缘的故事, 从中发掘力量,此疗法更加珍惜人们的替代故事,而不愿在令人痛苦的主线故事上继续重复。个人的叙事心理治疗是这样,对一个民族的伤痛的治愈何尝不能这样尝试呢?对于让我们民族悲愤的南京大屠杀的叙事,除了在令人痛苦的主线故事上继续重复、提醒国人莫忘国耻之外,为何不能像《金陵十三钗》这样,“重构自己的故事”,给观众不同的观感与反思?
  参考文献
  ⑴.尤娜. 诠释的现象学实践:叙事心理学及叙事治疗.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8(3): 28- 34.
  ⑵.肖凌,李焰.叙事治疗的西方哲学渊源.心理学探新,2010,30(5):29-34.
  ⑶.盧焱.历史与阶级意识:电影《辛德勒名单》的文本分析及意识形态批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75-78.
  
  作者简介
  詹丽峰(1967-),女,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治疗、教师心理。
其他文献
[摘要] 根据德国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香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紧张的审美景象:看似至美的香水和看似至丑的人性,至美的人的生命和香水中所包含的至丑的罪恶。正如题所示,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香水展开,让人陷入沉思的至美与至丑在这部影片中不断碰撞,铺开了一幅蕴藉深远、意味绵长的画卷……  [关键词] 隐喻 蒙太奇 荒诞 艺术魅力  doi:10.3969/j.issn.1002—6916.
[摘要] 在从2D到3D技术转变过程中纵观《黑衣人》三部系列影片,可以看出其在叙事上有以下变化特点:一、由“实”转“虚”的叙事空间,二、不断提速的叙事时间,三、更富于想象的角色设置。  [关键词] 《黑衣人》3D技术 叙事策略  经典好莱坞电影《黑衣人》系列是集科幻、喜剧、动作于一体的较为成功的商业大片。其中,威尔·史密斯风趣幽默的精彩表演为影片增色许多,而叙事上的处理也是影片极具影响的原因
【作者简介】  余 艳,女,四川富顺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  韩寒执导的《后会无期》是一则关于人生的寓言。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亲人、友人,收获或失去亲情、爱情、友情;我们努力追求理想,艰难或快乐,失败或成功,失去或得到;我们每天都在告别昨天,有人将昨天得到的抛弃,有人将它珍藏为财富。如同《后会无期》的主题曲《平凡之路》中喻
[摘要]英文动画片可以用作大学英语授课的听力的补充材料是有理论依据的。作为语言材料,其互文性表现在横向互文性和纵向互文性两方面,也就是把英文动画片看成一个由若干个文本组成的大文本和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本来研究其文本间的互文性这两方面。互文性编织着不同文本,使一个文本往往能联系到其他文本,以此来扩大语言信息量,利于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英文动画片 互文性 英语语言学习    在英语课堂的授课中,
[摘要] 影片《钢琴师》以犹太人受难之路为主题,导演在描述主人公受到战争残酷迫害个人求生过程的同时,也展示了德国军官对斯皮尔曼的帮助及其人性的复苏,使整部影片充满了宽恕和希望的寓意。影片以主观视点贯穿始终,通过空间场景的显著变化真切地展现了求生过程,用音乐的此起彼伏催化着人性的自我救赎,给予了观众一种对战争的理性审视和深思。  [关键词] 《钢琴师》 希望 救赎 主观视点 音
【作者简介】裴如意,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疯狂原始人》海报 电影技术的发展史也是电影文化的形成史,同时也是人们在母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与电影文化相触,从而开阔自身的语言视野和促进语言习得的历史。人类已经步入高速新媒体时代,对影视资源的需求可能无法估量,因为这些资源在不断挑动人们的好奇心,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或者供娱乐和休闲等等。
[摘要] 水墨动画艺术是中国动画艺术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虚实的意境和灵动的画面使水墨动画的艺术风格有了突破性的创新。但在数字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水墨动画艺术却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直到近些年来广告片《品牌的力量》,学院派电影《夏》等的出现,将数字媒体技术与中国水墨动画相结合,为传统水墨动画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 水墨动画 艺术审美
[摘要] 软件技能类课程教学在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备受讨论的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调整来促使我们的专业教学不断趋向合理。当我们将动画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分析的话,会发现艺术熏陶、技能培养、创意启迪、人文素质积淀等都是该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故各个要素间的合理配合与有机互动才是我们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动画模块化教育模式Maya教学课改  常州工学院
影片《白日焰火》是新锐导演刁亦男的一次突破与尝试,向观众呈现了发生在东北小城里关于爱、暴力与自我的故事。影片在2014年2月16日第64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大众视线、编剧出身的导演,刁亦男这一次在《白日焰火》中找到了“黑色电影”和“侦探片”“文艺”的结合方式:故事主人公刑警张自力因为一桩碎尸案而丢了警察工作,却在五年后因为这桩案件而收获了一份阴郁、充
[摘要]一直以来,国产的文艺片是被观众所忽略的电影类型,《观音山》在同周上映的几部电影中杀出重围,票房也比较可观,同时在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夺得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艺术贡献奖两个大奖。此次成功不仅让电影市场重新审视文艺片的票房价值,也让喜欢文艺片的观众对文艺片产生了希望,更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碰撞 信仰 纪实性 明星效应    《观音山》这部影片受到大多数的人追捧,不管是从票房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