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南京大屠杀作为叙事背景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在唤起观众强烈的民族伤痛的同时,也包含了供观众“疗伤”的叙事心理治疗元素,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另寻自己“生活的意义”、认同与自我认同、重构“自己的故事”。
[关键词] 电影叙事 叙事心理治疗 《金陵十三钗》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13
灾难深重的故事背景也许更能成就一部厚重深刻发人深省的作品,关键是如何叙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民族永远抚不平的伤痛,也是中国电影绕不过去的主题。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再一次选择这场民族伤痛作为叙事的背景,电影一开始所展现的满目疮痍、惨绝人寰,立刻直戮人心……接下来两个多小时里,观众的痛楚不断地被激起,而与此同时,故事或展现或暗隐了供以疗伤的另一面。本文所要分析的,是这部电影叙事里包含的叙事心理治疗的元素。
一、电影叙事与叙事心理治疗
叙事, 顾名思义, 就是叙说故事,这也是电影通常的表现方式。心理学家布鲁纳( Bruner) 提出的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 一种是科学的方式,即所谓范式化的理解方式;另一种则是叙事的理解方式。
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注定会不断地作为研究与创作的素材,这一沉重的伤痛需要不断地被阐释与理解,我们民族才能更好地向前。学者们以科学的方式寻求真相,至于大众,除了真相,更需要的是叙事的理解方式。正如洛曼申(Romanyshyn)在《心理生活: 从科学到隐喻》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心理的理解是由故事的方式推动向前的……是故事,而不是事实,定义了人的心理生活”。有关这场民族集体伤痛的电影叙事,创作者要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必须解决两个互为矛盾的问题——让观众“受伤”的同时也要让观众“疗伤”,即在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心灵震撼同时,又要及时抚慰“伤口”让人在绝望中有所期待向往。然而,关于伤痛的记忆,人们需要怎样的叙事版本才能触及心灵又能缓解伤痛呢?
这就要涉及叙事心理治疗的理念了。叙事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之一,指当事人通过与咨询师的对话, 使其“问题故事”转化为“较期待故事”的过程,而那些充满希望的故事更能增加当事人的行动主体意识。研究表明,叙事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宣泄作用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是心理治疗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机制之一。
诚然,电影故事的叙事与叙事心理治疗是不同的。首先,观众并非故事里的当事人;其次,电影的外显故事并非观众能够自己建构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一部好的电影是能将观众情感带入的它所营造的情境,电影越成功,观众的感受也越深,电影呈现的伤痛也是观众感受到伤痛。这样,观众就需要利用电影叙事中的元素细节,去构建自己对电影的解读,即构建“自己的”的电影故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把伤痛比喻为前面所述的“问题故事”,那么,好的电影叙事,那就是观众“较期待的故事”,或能够提供一些元素,让观众去构建自己“较期待的故事”,至少在电影结束时,观众的体验就不止伤痛这么简单。因此,伤痛电影叙事必巧妙地融入心理治疗的元素。
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人们印象中的杀戮主题,充满绝望的联想,但大众走进影院,并非为绝望而来。如果用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叙事来重新建构这些事件,那么对这些事件的解释及其意义就可以改变。《金陵十三钗》是做了这样的尝试的。
二、故事重构中的叙事心理治疗理念
(一)另寻自己“生活的意义”
在叙事心理治疗的理念里,所谓“生活的意义”没有唯一的真理,生活的意义是通过叙说的形式建构的, 并不是对客观世界单一元素“刺激——反应”式的映像。生活本身可以有多元化的阐释, 不同的阐释给人带来不同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阐释和建构生活意义的方式,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叙事心理治疗的过程,也在于另辟蹊径寻求一种生活的意义。
在《金陵十三钗》中,起初汇集教堂的各色人等,都怀揣不同的生活态度。唯利是图的假神父、单纯好学的女学生、贪图享乐的风尘女子、孤胆奋战的国军军官……值得肯定的是,电影叙事的视角始终是平实的,没有高低贵贱的主观评判。例如, “十三钗”们对诸如琵琶弦、耳环和猫等事物的冒死追寻,未必人人理解,而影片则予充分的体惜关怀。的确,对如浮萍般生活的她们而言,这便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也正是这些细节保留了一点生活的常态,留给剧中人物一丝温暖,也给观众一点慰藉。
随着叙事的推进,保护年少纯洁的教会女学生,慢慢演变为所有人的责任和意义。借助放弃自保选择牺牲的李教官和他的战友们的视野:穿着蓝布棉袍在令人绝望的废墟上奔跑逃命的的女学生,意味着残酷战火中仅存的真善美、绝望中的那一点希望,她们可以是每个成年人心底最纯洁温柔美好的象征:你的女儿、你的妹妹、你的初恋、你曾经纯真的过去……所以,他们以死相救的,不仅仅是作为“他人”的女学生,也是自己心中生命的意义。有了对这个意义的了悟,才会有牺牲之壮举。有了对这个意义的解读,牺牲之壮举才合情合理性才能为观众所认同。
“十三钗”们最终能挺身而出替女学生赴生死之约,除了剧情演变的情感铺垫,还在于“头牌”玉墨道出了这样做的“意义”:不知“亡国恨”的商女要做出一件让世人刮目相看的义举,风尘女子要保护是作为“他人”的女学生,亦是“自己”曾经纯真的过去和未竟的人生。后者的意义不亚于前者。在这部关于救赎的影片里,“十三钗”的救赎是通过这种“意义”的寻求而展现的,而这里所述的意义,不是一种简单赋予,而是情感的找寻。
(二)认同与自我认同
《金陵十三钗》是以女学生书娟的回忆旁白来推进故事,这样处理,一方面给影片的叙事造成了回望历史的时间距离,传递对那种无时不在的、悲凉恐惧的情绪的一种克制;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书娟的目光,让观众具体地感受到“书娟们”对“十三钗”从最初的冷淡拒绝到最后的认同感激的心路历程。
故事伊始,汇集在教堂的各色人群互不认同:乔治对假神父约翰、十三钗对国军军官、女学生对约翰等等,教堂外的生死攸关、教堂内的紧张对峙,形成一股股张力压迫着观众,观众也在寻求对剧中人的认同。在所有人中,玉墨以最具认同的姿态穿梭其间推动剧情,读过教会学校、会说英语、性格有担当等等这些背景元素,使她对女学生、外国人、国军军官都会有不同于其姐妹的认同,所以,她是故事的灵魂人物。这还仅仅是表面,由于生存环境的聚变,剧中每个人都面临对自身原有行为模式的疑问,我该怎么做?我何去何从?与此伴随着自我认同的拷问。
自我认同是叙事心理治疗中重要的概念,它与人的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关系密切。对叙事心理影响至深的后现代理论认为,自我认同是社会的产物, 是经由历史和文化塑造的, 一个人的生存背景决定了其行为的方向。很显然,教会学校与秦淮河畔风月场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必然造就女学生与“十三钗”反差极大的自我认同,也造成了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等的不尽相同。最先女学生是占了道德的优越感,然而,共生的环境使了她们共同的生活主题凸显出来:即求生与尊严。“十三钗”的牺牲并非那么毫不犹豫大义凛然,在兵荒马乱人人自保的危难之时,由最初的善激发的勇敢,到女学生对她们的认同坚定了她们的自我认同,从而为她们的舍生取义打下心理基础,最终,自我认同激发的尊严,让她们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洗礼。
(三)重构“自己的故事”
叙事心理治疗理论基础之一的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的生活世界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之中, 由世世代代人们所赋予的不同意义建构的。叙事心理治疗不再关注 “通则” ,而把兴趣点放在“例外”上,使人们看到自己的独特和价值, 进而重构对生命的看法。咨询师治疗的目的不是帮助当事人找到“真实的自我”,而是找到“较期待的自我”。有些影评喜欢纠结于“欢场女子”何以能舍生取义这样的道德立场,质疑《金陵十三钗》故事的可信程度。其实,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并不是道德能完全诠释的,若内在心理轨迹能够交待得合情合情,那么,在紧迫的形势之下,由被动继而主动地做一回“期待的自我”,不是不可能的。对于“十三钗”而言,过往卑颜屈膝的欢场命运显然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生死之约的义举虽然无奈,但也算是重构了一回“自己的故事”,在自己悲凉的生命里,留下一抹尊严的亮色。
我们回看《金陵十三钗》的故事本身,显然,这也是一次重构。叙事心理治疗认为,每个人都用故事来为生活体验赋予意义,故事是多种多样的。对个体而言, 总有一个主流的支配性故事, 是个体解释现实世界的主要途径, 另外一些是处于边缘的故事, 其中却常常蕴含着改变的潜能。叙事治疗最重要的就是发现那些处于边缘的故事, 从中发掘力量,此疗法更加珍惜人们的替代故事,而不愿在令人痛苦的主线故事上继续重复。个人的叙事心理治疗是这样,对一个民族的伤痛的治愈何尝不能这样尝试呢?对于让我们民族悲愤的南京大屠杀的叙事,除了在令人痛苦的主线故事上继续重复、提醒国人莫忘国耻之外,为何不能像《金陵十三钗》这样,“重构自己的故事”,给观众不同的观感与反思?
参考文献
⑴.尤娜. 诠释的现象学实践:叙事心理学及叙事治疗.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8(3): 28- 34.
⑵.肖凌,李焰.叙事治疗的西方哲学渊源.心理学探新,2010,30(5):29-34.
⑶.盧焱.历史与阶级意识:电影《辛德勒名单》的文本分析及意识形态批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75-78.
作者简介
詹丽峰(1967-),女,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治疗、教师心理。
[关键词] 电影叙事 叙事心理治疗 《金陵十三钗》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13
灾难深重的故事背景也许更能成就一部厚重深刻发人深省的作品,关键是如何叙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民族永远抚不平的伤痛,也是中国电影绕不过去的主题。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再一次选择这场民族伤痛作为叙事的背景,电影一开始所展现的满目疮痍、惨绝人寰,立刻直戮人心……接下来两个多小时里,观众的痛楚不断地被激起,而与此同时,故事或展现或暗隐了供以疗伤的另一面。本文所要分析的,是这部电影叙事里包含的叙事心理治疗的元素。
一、电影叙事与叙事心理治疗
叙事, 顾名思义, 就是叙说故事,这也是电影通常的表现方式。心理学家布鲁纳( Bruner) 提出的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 一种是科学的方式,即所谓范式化的理解方式;另一种则是叙事的理解方式。
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注定会不断地作为研究与创作的素材,这一沉重的伤痛需要不断地被阐释与理解,我们民族才能更好地向前。学者们以科学的方式寻求真相,至于大众,除了真相,更需要的是叙事的理解方式。正如洛曼申(Romanyshyn)在《心理生活: 从科学到隐喻》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心理的理解是由故事的方式推动向前的……是故事,而不是事实,定义了人的心理生活”。有关这场民族集体伤痛的电影叙事,创作者要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必须解决两个互为矛盾的问题——让观众“受伤”的同时也要让观众“疗伤”,即在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心灵震撼同时,又要及时抚慰“伤口”让人在绝望中有所期待向往。然而,关于伤痛的记忆,人们需要怎样的叙事版本才能触及心灵又能缓解伤痛呢?
这就要涉及叙事心理治疗的理念了。叙事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之一,指当事人通过与咨询师的对话, 使其“问题故事”转化为“较期待故事”的过程,而那些充满希望的故事更能增加当事人的行动主体意识。研究表明,叙事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宣泄作用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是心理治疗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机制之一。
诚然,电影故事的叙事与叙事心理治疗是不同的。首先,观众并非故事里的当事人;其次,电影的外显故事并非观众能够自己建构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一部好的电影是能将观众情感带入的它所营造的情境,电影越成功,观众的感受也越深,电影呈现的伤痛也是观众感受到伤痛。这样,观众就需要利用电影叙事中的元素细节,去构建自己对电影的解读,即构建“自己的”的电影故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把伤痛比喻为前面所述的“问题故事”,那么,好的电影叙事,那就是观众“较期待的故事”,或能够提供一些元素,让观众去构建自己“较期待的故事”,至少在电影结束时,观众的体验就不止伤痛这么简单。因此,伤痛电影叙事必巧妙地融入心理治疗的元素。
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人们印象中的杀戮主题,充满绝望的联想,但大众走进影院,并非为绝望而来。如果用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叙事来重新建构这些事件,那么对这些事件的解释及其意义就可以改变。《金陵十三钗》是做了这样的尝试的。
二、故事重构中的叙事心理治疗理念
(一)另寻自己“生活的意义”
在叙事心理治疗的理念里,所谓“生活的意义”没有唯一的真理,生活的意义是通过叙说的形式建构的, 并不是对客观世界单一元素“刺激——反应”式的映像。生活本身可以有多元化的阐释, 不同的阐释给人带来不同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阐释和建构生活意义的方式,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叙事心理治疗的过程,也在于另辟蹊径寻求一种生活的意义。
在《金陵十三钗》中,起初汇集教堂的各色人等,都怀揣不同的生活态度。唯利是图的假神父、单纯好学的女学生、贪图享乐的风尘女子、孤胆奋战的国军军官……值得肯定的是,电影叙事的视角始终是平实的,没有高低贵贱的主观评判。例如, “十三钗”们对诸如琵琶弦、耳环和猫等事物的冒死追寻,未必人人理解,而影片则予充分的体惜关怀。的确,对如浮萍般生活的她们而言,这便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也正是这些细节保留了一点生活的常态,留给剧中人物一丝温暖,也给观众一点慰藉。
随着叙事的推进,保护年少纯洁的教会女学生,慢慢演变为所有人的责任和意义。借助放弃自保选择牺牲的李教官和他的战友们的视野:穿着蓝布棉袍在令人绝望的废墟上奔跑逃命的的女学生,意味着残酷战火中仅存的真善美、绝望中的那一点希望,她们可以是每个成年人心底最纯洁温柔美好的象征:你的女儿、你的妹妹、你的初恋、你曾经纯真的过去……所以,他们以死相救的,不仅仅是作为“他人”的女学生,也是自己心中生命的意义。有了对这个意义的了悟,才会有牺牲之壮举。有了对这个意义的解读,牺牲之壮举才合情合理性才能为观众所认同。
“十三钗”们最终能挺身而出替女学生赴生死之约,除了剧情演变的情感铺垫,还在于“头牌”玉墨道出了这样做的“意义”:不知“亡国恨”的商女要做出一件让世人刮目相看的义举,风尘女子要保护是作为“他人”的女学生,亦是“自己”曾经纯真的过去和未竟的人生。后者的意义不亚于前者。在这部关于救赎的影片里,“十三钗”的救赎是通过这种“意义”的寻求而展现的,而这里所述的意义,不是一种简单赋予,而是情感的找寻。
(二)认同与自我认同
《金陵十三钗》是以女学生书娟的回忆旁白来推进故事,这样处理,一方面给影片的叙事造成了回望历史的时间距离,传递对那种无时不在的、悲凉恐惧的情绪的一种克制;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书娟的目光,让观众具体地感受到“书娟们”对“十三钗”从最初的冷淡拒绝到最后的认同感激的心路历程。
故事伊始,汇集在教堂的各色人群互不认同:乔治对假神父约翰、十三钗对国军军官、女学生对约翰等等,教堂外的生死攸关、教堂内的紧张对峙,形成一股股张力压迫着观众,观众也在寻求对剧中人的认同。在所有人中,玉墨以最具认同的姿态穿梭其间推动剧情,读过教会学校、会说英语、性格有担当等等这些背景元素,使她对女学生、外国人、国军军官都会有不同于其姐妹的认同,所以,她是故事的灵魂人物。这还仅仅是表面,由于生存环境的聚变,剧中每个人都面临对自身原有行为模式的疑问,我该怎么做?我何去何从?与此伴随着自我认同的拷问。
自我认同是叙事心理治疗中重要的概念,它与人的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关系密切。对叙事心理影响至深的后现代理论认为,自我认同是社会的产物, 是经由历史和文化塑造的, 一个人的生存背景决定了其行为的方向。很显然,教会学校与秦淮河畔风月场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必然造就女学生与“十三钗”反差极大的自我认同,也造成了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等的不尽相同。最先女学生是占了道德的优越感,然而,共生的环境使了她们共同的生活主题凸显出来:即求生与尊严。“十三钗”的牺牲并非那么毫不犹豫大义凛然,在兵荒马乱人人自保的危难之时,由最初的善激发的勇敢,到女学生对她们的认同坚定了她们的自我认同,从而为她们的舍生取义打下心理基础,最终,自我认同激发的尊严,让她们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洗礼。
(三)重构“自己的故事”
叙事心理治疗理论基础之一的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的生活世界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之中, 由世世代代人们所赋予的不同意义建构的。叙事心理治疗不再关注 “通则” ,而把兴趣点放在“例外”上,使人们看到自己的独特和价值, 进而重构对生命的看法。咨询师治疗的目的不是帮助当事人找到“真实的自我”,而是找到“较期待的自我”。有些影评喜欢纠结于“欢场女子”何以能舍生取义这样的道德立场,质疑《金陵十三钗》故事的可信程度。其实,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并不是道德能完全诠释的,若内在心理轨迹能够交待得合情合情,那么,在紧迫的形势之下,由被动继而主动地做一回“期待的自我”,不是不可能的。对于“十三钗”而言,过往卑颜屈膝的欢场命运显然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生死之约的义举虽然无奈,但也算是重构了一回“自己的故事”,在自己悲凉的生命里,留下一抹尊严的亮色。
我们回看《金陵十三钗》的故事本身,显然,这也是一次重构。叙事心理治疗认为,每个人都用故事来为生活体验赋予意义,故事是多种多样的。对个体而言, 总有一个主流的支配性故事, 是个体解释现实世界的主要途径, 另外一些是处于边缘的故事, 其中却常常蕴含着改变的潜能。叙事治疗最重要的就是发现那些处于边缘的故事, 从中发掘力量,此疗法更加珍惜人们的替代故事,而不愿在令人痛苦的主线故事上继续重复。个人的叙事心理治疗是这样,对一个民族的伤痛的治愈何尝不能这样尝试呢?对于让我们民族悲愤的南京大屠杀的叙事,除了在令人痛苦的主线故事上继续重复、提醒国人莫忘国耻之外,为何不能像《金陵十三钗》这样,“重构自己的故事”,给观众不同的观感与反思?
参考文献
⑴.尤娜. 诠释的现象学实践:叙事心理学及叙事治疗.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8(3): 28- 34.
⑵.肖凌,李焰.叙事治疗的西方哲学渊源.心理学探新,2010,30(5):29-34.
⑶.盧焱.历史与阶级意识:电影《辛德勒名单》的文本分析及意识形态批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75-78.
作者简介
詹丽峰(1967-),女,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治疗、教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