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则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又是对新时期总任务的精辟概括。这一总任务的提出,是对长期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也标志着党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出现的新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现,就是两个高度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其他文献
<正> “白发浪潮”已开始拍打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随着生活和卫生保健条件的改善,农村老龄人口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因而,“老有所养”成为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一个愈来愈重要的课题。最近,我们对苏北农村家庭赡养老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尊老敬老依然是今日农村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主流,千千万万的农村老人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关怀下,正丰衣足食、怡然自乐地安度晚年。然而,在这主流的背后,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幸老人发出的“老无所养”的沉重叹息……“老无所养”一瞥○儿子儿子,曾让他俩视如命根并引以为福的儿子,竟把老
【正】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一个战略方针问题提出来,从理论的高度和政治的高度阐明了它的重大意义,
【正】 中国政治学会召开第二次学术讨论会,是我国政治学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次会议将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心议题,组织专题讨论,进行学术交流。开好这次学术讨论
<正> 今年7月15日,上海虹口区江湾镇,名叫柏宝龙的青年手持利刀,杀死了邻家母女两人。凶手和死者,一无深仇旧恨,二无重大利害冲突。残杀的缘由,仅仅是邻里纠纷中的几句恶言秽语。联系到一个多月前“5·29”流氓案也是邻里冲突引起,新闻舆论在议论柏宝龙杀人案时,将目光集中在邻里纠纷的话题上。一个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家有妻室儿女、老实本份的一名青年人,何以会在一场邻里争吵中成了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犯?
<正> 据最新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在各地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总数已达110770户。其中广东省有私营企业两万多家,山西省私营企业也达到一万多家,而北京市只有私营企业582家。这个数字不到天津的1/3,不到上海的1/4;低于除西藏外的其他所有大省市。可以说,北京市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全国处于“老末”。去年,北京市某区一位领导在一份反映某私营企业情况的材料上批道:“不许让小业主为非作歹!”有几家科技型私营企业联名上书,要求进入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回答是:“我们这里不接纳私营的,我们这儿姓‘社’。”
<正> 近年来,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研讨风”,从党政机关到各类社会团体,都热衷于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对于各种研讨活动,历来褒贬不一,我们没有必要一概而论,轻易否定。但是,近年来“研讨”活动开展到不适当的程度,以致研讨风“越刮越盛”,“研讨热”不断升温,带来了一些有悖研讨活动宗旨的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却是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本文在研究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和我党执政时期建设史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认识当今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曲折过程和深刻历史经验。文中特别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
<正> 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等价交换,已经给人们刻下了深深的痕记。等量劳动换取等量报酬、等量货币获取等值所需,这就是规律,这也是真理。然而曾几时起,一种“不等价”的现象开始充斥大街小巷,当你留意一下周围的世界,无论是漫步在享有购物天堂之称的南京路、淮海路等商业街,还是徜徉在偏远的新村商场,甚至郊县乡镇的小店小铺,不难发现标注“优惠”字样的商品比比皆是,假如你想购买某一所
<正>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力”和“创造者”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把人仅仅视为“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的痼疾,是私有制存在的需要,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需要。而人是“创造者”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自我解放和自我买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劳动力的人的劳动是被强制的劳动,被强制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生命的叹息。马克思在谈到这点时说:“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
<正> 《社会》1991年第五期《上海烟民一年烧掉七个亿》一文,通过对1500户家庭的抽样调查,估算了上海城乡烟民一年吸烟支出的总数,得出了“居民吸烟支出十分惊人”的结论。最后提出,应当重视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文章的主旨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象“一年烧掉七个亿”这样提法和统计数字,似有不够科学之处,提出来商榷: 一、原文中说:“若以1989年人均烟的消费水平算一笔大帐,上海城乡烟民一年共烧掉7.1亿”。这个说法,确实令人吃惊。可细细一想,又感到它说明不了多少问题。卷烟是高税利产品,居民吸烟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