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囹圄的自由女神——伊莎贝尔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贵妇人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最佳作。在此作品中, 作者成功塑造了伊莎贝尔·阿切尔这一形象。本文一反中外评论家们提出的小说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性格缺陷决定她坎坷命运的观点,试图从社会根源来剖析女主人公在欧洲追寻自由,身陷囹圄的命运背后复杂而深沉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小说《贵妇人画像》 伊莎贝尔·阿切尔 自由 囹圄
  
  亨利·詹姆斯被公认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之一,在欧美文学史上,尤其是小说从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向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过渡时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在其最佳小说《贵妇人画像》中成功塑造了一个自由女神光环照耀下生长于美国崇尚自由的新时期进步女性——伊莎贝尔·阿切尔。美国人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独立。伊莎贝尔正是带着争取自由、热爱自由和向往自由这样一种美国文化的精髓来到欧洲,希冀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追求自己的自由,她拒绝了高贵绅士沃伯顿勋爵和美国实业家古德伍德的求婚。然而单纯的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男权和金钱至上的社会,永远也摆脱不了金钱和道德的束缚,最终成为一场在金钱利益驱动下促成的婚姻受害者,难免身陷囹圄的命运。同时,在欧洲通过生活经历,感情考验,道德选择和文化对抗,痛苦之后,她完成了关于自由、知识和自我的内心探索,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仰望到了自由的曙光。
  《贵妇人画像》一开始描述了一个想要将所有人都融入进来的复杂而可感知的社会环境——别开生面的下午茶,以及作者有意限定这场下午茶参与者为男性,自然而然得将人物和情节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有着一种威严的传统的社会秩序,这是一个基于金钱之上的有着父权主义、夫权主义和“‘他有权力’因为‘他有钱’;‘得到其中一个’能够成为‘另一个的圆满开端’”①信念的旧社会。这个仍以男性专制和偏见为中心轴的文化机制要求女性牢记其从属地位,她们是父亲和丈夫的动产,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是她们固定了的人生轨迹,没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如需什么勇气和力量,那就是忍耐和坚韧。虔诚、纯洁、柔顺、优雅娴熟、善持家务的淑女形象才是符合传统道德和文明的。婚姻在19世纪是一项严肃的承诺,是女人最终的归宿和命运,女性应专注于服务家庭,其财产在婚后都归男人支配,其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都依附于丈夫,所以婚姻也往往商业化,酿成了很多婚姻悲剧②。
  在这个社会里,任何人都难逃社会旧制度的束缚,尤其是女性。在《贵妇人画像》中,默尔夫人陷入破裂的婚外情;格米尼伯爵夫人也因婚外情备受鄙夷;伊莎贝尔姨妈则因对家人的冷漠孤独半生。这一切也已预示了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
  拉尔夫是伊莎贝尔·阿切尔的表哥,集慷慨、善良和智慧于一身,拥有美国人的思想,具备英国人谨慎,委婉的处世方式,是欧美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英国著名评论家F.R.列维斯说:“拉尔夫不可单看作是美国人,也不可单看作是英国人一一或既是英国人,又是美国人……但总的说来,他融合了两国的长处,却没有任何一国的缺点。”③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人,也被烙上了旧传统的印记——初见伊莎贝尔时问他妈妈打算“拿她怎么办”,被杜歇夫人反问道:“拿她怎么办?你这口气就像她是一块花布似的。”拉尔夫把伊莎贝尔看作了一件无生命物。他评价沃伯顿:“他有很强的责任感,有天赐的良机,有对人的体贴关怀,有钱有势。”以及劝临死的父亲将一半遗产留给伊莎贝尔:“愿为她的航行注人一股微风。”⑤“以便她不受物质生活的羁绊,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婚姻和幸福,自由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些对话都生动再现了拉尔夫的男权立场,以及对金钱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的默许。
  奥斯蒙德不惜强行拆散女儿帕茜和罗齐尔,并想利用沃伯顿对伊莎贝尔的恋情促成沃伯顿与帕茜的婚事。沃伯顿的好友拉尔夫嬉笑道:“你的地位之所以糟糕,就在于和你攀亲,人们根本就用不着非喜欢你不可。”⑥奥斯蒙德正是看重了沃伯顿的金钱地位,幻想借助女儿的婚姻享受贵族荣耀。而贵族沃伯顿勋爵却因其显赫的贵族身份反被伊莎贝尔拒绝。古德伍德在遭拒后就曾振振有辞:“一个没有结婚的女人是不能独立的……她每走一步都会遇到阻力。”⑦伊莎贝尔——这个美丽单纯、涉世未深、视自由高于一切,希望在对生活的亲自体验中确立自我,以拥有独立的判断力为生命尊严的基点的美国新世纪女性,最终由于所继承的巨额财产被奥斯蒙德和默尔夫人诱入了婚姻的囚笼,迷失在久久探寻的自由之旅中。
  在金钱和男权至上的社会中,人们的一切动机往往是财产、地位。被政治经济影响的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只有臣服于它的现实主义者才能主宰它。默尔和奥斯蒙德的世界是社会的,他们是臣服于社会的现实主义者。而伊莎贝尔对自由的渴望却超越了历史。历史是无法容忍人们对真正自由、独立的渴望,以及为此付诸的实践的。想要感受自由的个人,他们的命运是处于历史压迫感的命运,最终只能使自己身陷困境。自然伊莎贝尔也不能逃避来自社会的重重压力,尤其是不能抗拒社会对传统女性形象的期待与约束。伊莎贝尔曾幻想自己的婚姻给她带来幸福,不会阻碍她对个人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却步入了令她窒息的婚姻牢笼。她追求自由的道路形成了两个明显的悖论:一是藐视金钱,却为金钱所制;二是确立自我,却被奥斯蒙德收藏并最终选择回归失败婚姻。正应验了她的朋友亨利艾塔所言:“对于像伊莎贝尔这样的姑娘,这笔巨额财富只能是一种暗藏的诅咒。”⑧她成为了世俗社会的牺牲品,无法逃避身陷囹圄的命运,“被陈旧的传统碾碎”。
  在这个世界,被传统旧习碾碎的生活和艺术似乎快要消亡了。在一系列意识冲突中,当伊莎贝尔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时,认识到她的世界中所有的人类价值观都受到了利己主义,以及性别歧视等旧社会思想的威胁,而她也被利用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她成为挂在墙上的工具,就像一块打造好的木头和铁一样毫无感觉,但用起来着实方便”。她不再对自由抱有超验性欲望,开始接受曾被她否认的社会化的东西,这不是“自我放弃”,而是对自己的复杂性和局限性的勇敢面对,是对自由和屈服之间的矛盾的调节,是对自己悲剧的正确认识——“非自然力造成的灾难”。这些认识,以及美国这片自由国度盛行的清教主义产生的强烈的道德意识:“每一个美国人应该以自己的善行来赋予生活以意义,每个人对自己的以及家庭的幸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⑨,促使她意识到在这个“毁掉她的幸福的没落的世界”里还有自身的责任感——她不能逃避,要勇敢地面对人生,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要竭尽所能挽救潘西,于是回归了无爱婚姻,最终成了潘西心中人间的“守护天使”和“自由女神”。
  伊莎贝尔追寻自由的心里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对自由的超验性的幻想—感情经历中对自由的模糊和丧失。最后作者安排伊莎贝尔悲剧婚姻后的渐渐顿悟给了人们自由的希望——伊莎贝尔是欧洲的“自由女神”,虽暂陷囹圄,但是她用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后人开辟通往自由的旅途。
  
  注释:
  ①张宏杰,赵聪敏译.剑桥美国文学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8.
  ②王恩铭.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③Leavis.F.R.The Great Tradition[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60.
  ④亨利·詹姆斯著.洪增流,尚晓进译.贵妇人画像[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40.
  ⑤亨利·詹姆士著.项星耀译.一位女士的画像[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17.
  ⑥洪增流译.贵妇人画像[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23.
  ⑦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84:189.
  ⑧亨利·詹姆士著.项星耀译.一位女士的画像[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77.
  ⑨史志康.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1-221.
  
  参考文献:
  [1]亨利·詹姆斯著.洪增流,尚晓进译.贵妇人画像[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2]亨利·詹姆士著.项星耀译.一位女士的画像[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王恩铭.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张宏杰,赵聪敏译.剑桥美国文学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6]Leavis.F.R.The Great Tradition[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60.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19世纪的20至50年代的俄国文坛和20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曾出现过一批独特的“多余人”形象。本文以罗亭和曾文清为例,通过对他们的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景,独特的民族性格,以及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相似或相异的烙印,以及它是如何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并探究他们对当下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多余人” 罗亭 曾文清 共性个性 差异    19世纪20至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了城市的学校,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教育问题。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就如何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子的学习效果展开探讨,在分析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  關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    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了城市的学校。在对他们的教育中,许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们感到了不少的困难,甚至有时陷入
摘 要: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有多种。隐性课程作为一条重要的德育途径,与正规课程相比,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隐性课程德育功能主要表现为: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德育应充分挖掘隐性课程教育因素,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德育 隐性课程 德育功能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有:一是由
摘 要: 王绩的《野望》和王维的《渭川田家》都是表现田园主题的诗歌,它们在表现手法、语言形式等方面都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写作背景、写景抒情的不同,更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 王绩《野望》 王维《渭川田家》 比较阅读 审美感悟    王绩《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王维的《渭川田家》是描写田家闲
摘 要: 本文从少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创伤角度来解读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成长主体心灵创伤的外在情绪表征为孤独和恐惧,而心灵创伤的内在形成机制则是源于文革历史的影响和个体性情的作用。叙事策略的安排完成了对成长创伤困境的超越,儿童视角和成年视角的交叉运用达到了缓解成长创伤的目标。  关键词: 孤独 文革历史 个体性情 成人视角  纵观现当代小说史中的成长主题创作,“成长”常常作为单纯的叙事角
摘 要: 丹麦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以其独特的眼光和过人的才气写出了六卷本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他对文学史的梳理自然功不可没,然而更为关键的是在此过程中,他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让后来众多文学史家和批评家受益。本文以《流亡文学》、《法国的反动》和《法国的浪漫派》为例,探讨勃兰兑斯在面对19世纪前期法国文学时,是如何在继承前人优秀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以及他的这些研究方法对当下文学
摘 要: 庐隐是中国二十世纪第一代女作家群的杰出代表,她凭借“问题小说”与冰心齐名。庐隐的作品总是透出悲哀的意味,是一位悲哀的叹美者。本文试图从情与理、爱情与婚姻、传统与现代等几个方面,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女性性别立场来探究庐隐笔下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并以此为视点来探视庐隐的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  关键词: 庐隐小说 知识女性 生存困境    茅盾曾言:“她(庐隐)是五四的怒潮从封建的氛围中掀起来
摘 要: 小说《古炉》唤醒了人们记忆深处的“文革”情节,普通民众的生活在“文革”风向标的指引下发生了巨变。在全民参与下,古炉村“文革”运动变成了由“精神领袖”领导的群生狂欢化运动,古炉村就成了“文革”期间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  关键词: 贾平凹 小说《古炉》 狂欢 欲望    一  贾平凹最新力作《古炉》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贾平凹以文字为笔,记忆为墨,勾勒出一幅中国基层“文革”的全景图。  
摘 要: 随着《我的美丽人生》的热播,婆媳这一古老又经典的家庭关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对中国式婆媳关系的文化探寻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差异、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城乡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关注和思索。  关键词: 电视剧《我的美丽人生》 婆媳关系 文化差异    一、引言:从两个“委屈”婆婆说起  从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到如今屡屡掀起收视热潮的影视作品,“剪不断,理还乱”的婆媳关系是亘
摘 要: 明清小说中的妒妇形象可谓异军突起,蔚为大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数从社会经济的影响、一夫多偶的婚姻制度等角度入手,分析妒妇产生的各种原因,多没有站在妒妇本身的立场,去看妒妇的情感需求及心灵世界。文章把封建社会为人摒弃的妒妇还原其在家庭内部妻子的身份,不再把她们看作男性的陪衬,作为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性别,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心理学、社会学理论探讨妒妇区别于其他女性个性特征的原因、心理,以及对今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