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铿锵有力的生命欢歌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即陕西省的北部,是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高原的浑厚与塞外的广袤孕育出了陕北人豪迈、粗犷、不羁的性格。“陕北生来陕北长”的刘成章先生,用自己敏锐的视角与灵动的思维从安塞腰鼓充满活力的舞姿和鼓声中挖掘出了陕北人的精魂,写就了《安塞腰鼓》这篇礼赞陕北人生命活力与黄土地昂扬精神的厚重诗篇。
  具体说来,《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在语言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用短句,节奏明快
  安塞腰鼓这种舞蹈艺术讲究“力”之美。为了体现这个特点,作者在文章的结构上采用了短句成段、长短兼用的句式,使全文形成明快的节奏。文章虽只有千余字,却由30个段落构成。其中,最短的段落是由独词独句构成的。即便是最长的段落,作者也采用了长短句相间的句式安排。如: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在本段中,“忘情了”“没命了”“骤雨一样”“旋风一样”“乱蛙一样”“火花一样”“斗虎一样”等短句夹杂在长句间,形成了音乐的节奏感,这就把安塞腰鼓宏伟壮观的火热场面奏出来了。
  二、善用修辞,气势恢弘
  作者为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安塞腰鼓的内在气质与外在神韵,特地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渲染气氛,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全篇既有段内排比句,又有段与段之间的排比段。段内排比句如:“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段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文章第十三段“好一个安塞腰鼓!”;第十七段“好一个安塞腰鼓!”;第二十二段“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第二十四段“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这种反复咏叹的句式就表达出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由衷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增强了散文的诗意美和韵律感。
  三、精心选词,感情激越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选词方面匠心独具地抓住了一个“动”字,并组织成系列“动态”的语言,以此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活力与动感。如: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本段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等表示动态的词语独自成句,充分体现了安塞腰鼓舞姿的迅疾和力量;同时也正是这些掷地有声、激越昂扬的词语,酣畅淋漓得如同滔滔江水,使全篇宛如一幅流动的泼墨山水画,使人心动!使人激越!使人亢奋!
  【即学即用】
  1.结合语境,从长短句的角度品析下面的段落。
  随着锻打,老铁匠不断移动、翻转铁块,每翻一遍都变换一种形状,像揉面一样,紧揉慢揉,越揉越劲道。眼看揉成团了,却又拉成了条儿;或者把砸扁了的板儿折叠为四四方方的“盒子”,随心所欲,叫人惊讶那坚硬无比的铁在他们手里竟是这般柔软。老铁匠的响锤往砧侧一敲,大憨改成弓步半锤,锤只举至肩头,但节奏加快了,锤点密实了。老铁匠的响锤又作出示意,大憨最后用上了点锤,锤距砧子顶多半尺,锤落如雨,这样砸出的铁器表面平整、光滑得像用手抚过。铁匠们尽情地表演着自己的绝活,所有环节都在众人眼皮底下完成,他们不怕别人偷了艺去。(李登建《铁匠铺》)
  2.仿写练习。(要求:所造的句子要与例句大致相同,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1)潺潺流水,奏出了清澈的乐曲;葳蕤草地,闪耀着露珠的光芒;巍峨高山,撑起了高傲的脊梁。
  造句:
  (2)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就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造句:
  3.品析段落中的黑体词语。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摩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肖复兴《荔枝》)
其他文献
看戏就是听秦腔,听秦腔也就是看戏。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  我所生活的那个小小村庄,在地图上不着一丝痕迹,像餐后嘴边的饭粒,用薄薄的纸巾就可以抹去。村里人以陕甘两地居多,除了遗留下的勤苦民风,还令人耳熟能详的就是被那些新疆老户用以形容吝啬小气的“真是一个民勤人”。我是民勤人的子孙。现在想来,那时能够让新疆老户唯一认可又让陕甘父辈们引以为傲并为之如痴如醉的就是秦腔。  每年农闲时节,总有秦腔剧团
期刊
【诗词展示】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鉴赏品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的上片写回程的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水是”“山是”两句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启人遐思,而且运用反语,推陈出新,将山水塑造成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其中,眼波“横”而未流表现出词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愿让友
期刊
【写作目标】  1.学会观察景物的特征。  2.学会在记叙文中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写景状物。  【技法指津】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征,细致观察就是抓住景物特征的前提。写作前,大家首先要选好观察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做到融情于景。具体来说,同学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  写作时,同学们要对所描绘的景物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这样才能纵览整体,把握局部,捕捉特征,
期刊
现在回想起爷爷酿造的米酒,我童年的回忆便如初涨的潮水,滔滔地在脑海间翻腾着……  儿时的我,是陪着爷爷酿米酒长大的。每到糯米丰收的时候,便是酿米酒开始的时候。空闲的时候,爷爷便将楼梯底下那黑不溜秋的大缸搬出来洗干净,然后拿着抹布擦着大缸,嘴里还不停地唱着:“米酒甜,米酒香,米酒酿好过大年……”那歌声里注满了乡音,朴实、欢快而温暖,与爷爷那满脸的皱纹合二为一,像一条条历经沧桑的河道,里面浸透了岁月的
期刊
手机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尤其是在课堂上。  清晨,喷香的早饭已摆在餐桌上,一番狼吞虎咽后,正当我准备拿起书包上学时,却发现昨天晚上被妈妈没收的手机正静静地“躺”在茶几上“睡大觉”。顿时,一股歪心思闯入我的脑海。趁妈妈不注意,我顺手牵羊地将手机扔到了自己的书包里,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大摇大摆地出了门。  课堂上,我心里想着那个神奇的东西,想打开玩玩,却又不敢拿出来。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期刊
1912年的春天,哈佛大学教授桑塔亚纳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上课。突然,一只知更鸟落在教室的窗台上,欢叫个不停。桑塔亚纳被这只小鸟所吸引,静静地端详着它。过了许久,他才转过身来,轻轻地对学生们说:“对不起,同学们,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现在得去践约了。”说完,便走出了教室。也就是在那一年,49岁的桑塔亚纳放弃了优渥的工作与舒适的生活,回到了他远在欧洲的故乡,徜徉于自然美丽的风景里,埋头于古老大陆璀璨的文化中
期刊
与众多工作相比,搞科研是一个成就和付出永远不成正比的职业,且这对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技能的要求度非常高。那么,真正被大众所接受的科学家又有几个?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曾经出现在电影上的天才们,并向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和将他们的事迹影像化的电影人致以深深的敬意。  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宇宙之王”——霍金  霍金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作为一个在世天才,无论是霍金
期刊
我家住在蜈蚣桥附近的小巷里。这条小巷虽然没有江南水乡中的两侧青瓦老屋,细雨飘摇,屋檐滴水,远处还站着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也没有古色京都里挂着的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以及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  我家的小巷里面长年充满着油烟和蒸米饭的味道。小巷已经很老了,青苔爬满了小巷的墙壁和砖缝,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两株白色的蘑菇亭亭玉立地长在石墙上,装饰着这寂静的小巷。  这里有着格外浓郁的生活气息,那些光着膀
期刊
【技法导入】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福楼拜是作者莫泊桑舅父舅母的好友,也是他的文学导师。当时,福楼拜很有名,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经常在星期天下午去福楼拜家做客。莫泊桑便有幸接触并观察到了这些人,于是提笔刻画了四位作家的形象,为后人了解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文中虽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四位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运用多种方法刻画
期刊
【诗词展示】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鉴赏品析】  这是一首抚今追昔、伤时感世之作。作者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时光来抒发其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上片忆旧。作者回想起往昔在午桥宴饮的日子,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全词以“忆”字开篇,直接把往事铺展开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