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创新教育模式初探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k42424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写道:“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的目标都重要。”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是每一位化学老师必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摸索出“设疑置惑,发散思维,比较综合”的教学模式,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通过“设疑置惑” 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它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教学中老师合理“设疑置惑”,使学生产生矛盾,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顺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给学生以适当的揭示的启发,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训练。
   1、自学式设疑。
   对于教材中常识性的知识和学生能独立学懂的的知识,把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按知识要点,拟成一个个富有思维价值同时又能引导学生读书的小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目标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如《酸的通性》一节课,在前面学习了HCl和H2S04的性质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课前设计了一系列疑问:①酸怎样分类?怎样命名?②酸具有哪些通性?举例说明?③酸为什么具有通性?④是否所有酸都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指什么?
  2、复习式设疑。
   就是在新课讲授之前,教师通过对一些知识的再现,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求上一次没有解决的问题,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如在讲授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时,先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然后写出一个表达式Fe+O2Fe304,提问学生,这样的式子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吗?(肯定不能),怎样才能使它表示质量守恒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设疑置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注意式设疑、悬念式设疑、情境式设疑等,但在设疑时要把握好问题的“度”即准备程度,力求达到合理设疑,达到最大程度的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通过“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全面性,这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1、实验教学要创设开放式的创新环境。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化学自身特点来看,化学实验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理性的化学充满乐趣,这是许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直接原因。但是不少学生往往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感知兴趣上,老师特别要注意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同时,把学生看热闹的好奇心引入分析现象本质,结合启迪思维,理解概念,掌握规律,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在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课程和兴趣,在实验室找到所需的器材,制作、拼装和研究一些课题,如学生在研究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的实验中发现,刚开始生成的溶液变为黄色,但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发生了改变,然后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的颜色也并非红褐色,学生大为不解,老师在这种时候启发学生一步步的分析原因,分析与课本上的现象不同的根本原因,最终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2、开展“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训练方式。
   在上化学习题课时,传统的教法是就题论题,一讲到底,尽管老师不厌烦,可学生无动于衷,其效果太差。为了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充实教学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及教师设置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方面、层次进行思考,加强对问题的剖析,使认识不断深刻、全面。精心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和解题方法灵活的典型题目与学生一起“大合唱”指导学生分析,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等不同形式的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灵活、熟练的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通过“比较综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它是创新教育的根本
  
   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还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提高思维的针对性和深刻性,也就是说对教材中某一知识点的分析和理解,在多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综合,努力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探求隐藏在知识之间内在的客观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只有将发散思维与比较思维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效的创新思维,实现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
   总之,化学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今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位化学老师必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只要教师善于深入挖掘,点拨学生,鼓励积极思维,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并不困难的。老师也才能以求新、求变的开放精神迎接新课程的挑战。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呢?本文作者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学;主动探究;创设情境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作者介绍了其在实施新课程实验的同时所作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评价;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在实施新课程实验的同时,本人作了以下实践与探索。     一、 小组
期刊
21世纪的“十一五”是充满竞争和变化的时代,航空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国际先进的航空工业相比较,摆在航空工业面前的不仅仅是经营理念和设备的落后,而且还有严重的信息量不足、管理办法老套等问题。为此在航空工业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等领域,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
期刊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它以育人为目标,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校德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近年来,我镇思想品德教研组围绕如何用好教材,如何用好课堂,如何让思品课回归生活等方面作了
期刊
摘 要: 本文讲述了在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班主任是如何将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实际工作中的。  关键词:班主任;素质教育;管理    当前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教育战线上正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作为班主任怎样才能更好的把素质教育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去,多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抓思想建设,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具有在竞争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情感活动与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得碰撞过程。本文通过设置情境、激发情感;选准动情点,激发情感,两个方面来叙述如何激发师生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置情境;选准动情点;师生情感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情感活动与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得碰撞过程。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四个因素构成,
期刊
一、班主任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很多工作要通过班主任去布置落实。如学生守则的遵守,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目标、内容的实现,体卫工作的落实,甚至连学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去考虑,去安排。基于种种因素,我个人认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
期刊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
期刊
摘 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本文据此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爱;尊重;师德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建设,恐怕每个人都
期刊
摘 要: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本文探讨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教育;实践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