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an_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氟康唑、那他霉素眼液、贝复舒眼液及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多种方法联合运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l9例19眼根据临床分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药物联合清创术或结膜瓣遮盖术。结果:治疗l0~30d左右,19眼中5例角膜恢复透明,11例角膜形成局限性斑翳或白斑,3例无明显改善,其中2例转上级医院行角膜移植术,1例行眼球摘除。l9眼中16眼(84.2%)的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氟康唑、那他霉素眼液、贝复舒眼液及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多种方法联合运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 药物疗法 清创术 结膜瓣遮盖术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变,致盲率极高,治疗较困难,病程长,预后不良,有的甚至发生穿孔及眼球萎缩。近年发病率明显增加。原因有:(1)抗生素的应用,扰乱了细菌与真菌的共生现象;(2)全身或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使角膜组织抵抗力下降,促使真菌在角膜内增殖而致病。我院近年采用药物疗法、清创术及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取得我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一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9例共19眼,病程10~30d(平均15d)。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2~66岁,平均年龄39岁。19例中12例有植物外伤史,3例继发于其他异物,1例继发于角膜接触镜擦伤,3例病因不明。伴有前房积脓8例,其中1例全角膜溃疡前房积脓达1/2以上。
  1.2 临床分型 轻型l1例,角膜溃疡直径~3mm,深约<1/3角膜厚度,部分角膜水肿,无前房积脓,可见虹膜;中型5例,角膜溃疡直径3~6mm,深约1/3~2/3角膜深度,角膜水肿范围较大,前房积脓,可见大部分虹膜;重型3例,溃疡直径>6mm,深约>2/3角膜厚度,角膜混浊水肿,前房可见渗出物及积脓,虹膜及后部结构窥不清。
  1.3 诊断标准 (1)角膜病灶呈灰白色、欠光泽、外观干燥而粗糙、表面微隆起(菌丝苔被);(2)角膜有“卫星灶”浸润或“伪足”;(3)病灶周围灰白环行浸润(免疫环);(4)角膜后壁有灰白斑块状沉着物(内皮斑);(5)分界沟;(6)前房积脓。角膜病灶符合(1)~(6)特征中3项以上,早期可行角膜刮片Gram染色和Giemsa染色及真菌培养,当角膜刮片和角膜培养均为阴性,而临床又高度怀疑为真菌感染时,行角膜组织活检确诊。共焦显微镜可直接发现真菌病原体(菌体或菌丝)。
  1.4 治疗方法 轻型:0.5%氟康唑滴眼液和50g/L那他霉素眼液滴眼,1次/h,贝复舒眼液滴眼,4次/d,中型:在轻型治疗的基础上全身静脉滴注氟康唑0.2g,1次/d,连续7d。伴有虹膜睫状体炎者,加用阿托品滴眼;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者,还需使用抗病毒或抗炎药物,同时行角膜病灶清创:自溃疡区外周lmm起始,彻底去除溃疡区坏死组织,以暴露正常角膜组织为判断标准,用10%碘酊棉签由病灶中央向边缘方向移动烧灼溃疡面,烧灼时间不少于10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周。重型:在中型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结膜瓣遮盖:在病灶附近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根据溃疡的面积和深度,取大于溃疡区3~4mm带蒂结膜瓣覆盖溃疡区,10-0线缝合固定于角膜及角膜缘浅层巩膜上,取结膜瓣的巩膜裸露区不需缝合,加压包扎术眼24h后开放点眼。以上治疗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2 结果
  治疗10~30d左右,5例溃疡愈合,荧光素钠染色阴性,角膜恢复透明,有前房积脓者积脓消失,11例角膜形成局限性斑翳或白斑。3例无明显改善,其中2例转上级医院行角膜移植术,1例行眼球摘除。19眼中16眼(84.2 %)的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目前最难治的角膜病之一,发病机理是真菌产生菌丝、孢子侵入组织,杀伤靶细胞,并可产生各种酶和毒素,促进感染及侵人宿主细胞;真菌的多糖荚膜及较粗大菌丝则具有抗吞噬作用;真菌侵入眼组织在局部增殖,其抗原成分常导致超敏反应而形成溃疡、脓疡。碘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真菌、原虫、病毒及细菌芽孢都有效,局部使用效果直接、可靠,当高浓度碘酊直接作用于病灶时,微量酒精立即挥发,碘离子沉着并向基质层渗透,菌丝迅速受到破坏,病灶逐渐缩小,溃疡坏死物脱落,胶原纤维增殖修复,使角膜瘢痕化或恢复一定的透明度。
  氟康唑是一种新型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合成并抑制细胞色素P-2450而破坏细胞的完整结构,从而起到抗真菌作用。它对深部、浅部真菌均有效,尤其对念珠菌、隐球菌具有较高活性,对曲霉菌等作用较差。因其水溶性好、吸收快、全身分布广、半衰期长、肝毒性低且氟康唑滴眼液对角膜有良好的穿透性等优点,多首先选用本药。那他霉素是一种从NATALENSIS链霉菌中提取的四烯多烯类抗生素,在体外具有抗多种酵母茵和丝状真菌,包括曲酶菌、念珠菌、头孢子菌、镰刀霉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分子与真菌细胞膜中的固醇部分分子结合,形成多烯固醇复合物,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真菌细胞内的基本细胞成分衰竭而达到治疗目的。
  单纯药物治疗由于角膜组织没有血供,药物很难达到局部有效浓度进而很难控制病情的发展。目前采用深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可以彻底清除病灶,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最有效措施。但由于器官移植准入门槛的提高以及角膜材料短缺,基层医院许多患者往往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而最终失去眼球。随着显微手术精确度的提高,我院早期实施病灶清创术可促进药物进入角膜基质,提高病灶中药物浓度和清除病原体,同时应用碘的杀菌作用;结膜瓣遮盖术可清除角膜真菌利用结膜瓣供血充分的特点,提高药物的渗透性,使角膜局部的药物浓度增高,达到杀灭真菌的目的,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达到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朱建慧 28例丝状角膜炎临床治疗分析[J] 常州实用医学 2013.3
  [2]白云洁 管怀进 细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根据2012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保守治疗组采用一般性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禁食等治疗手段[1];手术治疗组采用阑尾切除手术以及肠管减压修补等手术[2]。 结果 保守治疗组10例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显效1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 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和克拉霉素。在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5.24
期刊
【摘要】目的:急诊外科临床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属于相当常见的问题,给患者身体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本文对其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以152例该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对象,借助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76例一组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是在术前对医疗器械及创伤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消毒处理的基础上,同时联合抗生素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结果:观察组3例感染,对照组25例感染,差异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孕妇50例资料。结果:本例50例产妇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产道裂伤现象,有2例因为无效而死亡,转归:治愈47例(占94%),死亡2例(占4%).转院1例(占2%)。结论: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选取我站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宫内节育器引发的并发症患者196例,总结和分析其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结果:常见并发症的总结情况如下:各种并发症中疼痛出血最为多发,有64例,占32.7%,然后依次为:51例并发子宫穿孔,占26.0%,35例并发感染,占17.9%,30例并发节育器异位和嵌顿,占15.3%,11例并发带器妊娠,占5.6%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内镜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内镜套扎治疗过程中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显效38例(63.33%),有效22例(36.67%)。结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为患者行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后正中入路,伤处暴露。骨折脱位者需切除两侧部分关节突,便于复位。使用内固定实现患处复位固定。本次研究54例患者均使用椎弓根螺钉或钉钩联合系统。结果 本次研究中无一例伤患死亡,且未发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32例骨折伴脱位患者中,14例彻底复位,18例部分复位。对患者进行为其3~60个月的随访,平均35个月,无内固定断裂或其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扩血管、溶栓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直接注入股骨头的供血动脉。将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早期介入治疗后疼痛的缓解占96%,X线表现上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造影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细小动脉增多,显影时间缩短。结论:早期血管腔内股骨头滋养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有效缓解症状,延迟外科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7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的镇痛方法进行镇痛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有效26例(74.29%),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有效12例(34.29%),总有效率77.14%,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两组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肠医务人员应在术
期刊
【摘要】 目的 应用蒙西医结合治疗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布氏杆菌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治疗组50例(1),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2),采用单纯西医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5%(1),对照组治愈率为91.7%(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1),2例发生较轻的副反应,占4%,治疗组(1),5例复发,复发率为10%。对照组治疗组(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