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导”的时机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s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中的“导”是沟通“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导”的活动,并非单纯地有教师提供信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沟通”,让学生主动“学会”并“会学”。“导”虽然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但又要因时机,引爆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导”的效率。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下面就“导”的时机谈几点看法:
  一、导在答问“偏离”时
  当学生的回答也正确答案之间有所偏离,切不中要害,教师应当及时调控,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文章的主体或本质上来,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问: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有学生答:说明小女孩想象丰富。答案偏离主旨,教者便可这样来“导”:你从哪里看出小女孩想象丰富的?文章出写了这些段落还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又说明了什么?调控后过渡:下面我们按文章顺序逐段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怎么样反应小女孩生活悲惨的?学习第5至11自然段时,再来看看这几段是不是反应小女孩想象丰富,从而把学生思路引入正确的轨道。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简适度,既要保证优生在课堂上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没有学习兴趣,又要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会因为太难而茫然失措。所以课堂提问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
  二、导在认识“模糊”时
  由于思维的深刻性较差,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有时处于“朦胧”状态。教学中,要针对学生一些比较模糊之处,激疑研读,以获得正确的认识。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后,学生对寓意不甚了解。一位教师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乌鸦嘴里的那片肉掉下来被狐狸叼走了,它后悔吗?为什么?”老师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精度深思,展开讨论,层层剥笋,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使学生在读数学文中把握课文所说的道理。
  三、导在感情“蛰伏”时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的认识活动只有得到情感的“参与”,方能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体察文章的内蕴。因此,当学生的感情处于蛰伏状态时,通过“导”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是学生进入最佳学习境界。例如可用“心理位置互换”的题式引导学生入情:○1此时此刻如果换了你,你的心情将是怎么样?○2你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与课文中人物相比,感受如何?这样由此及彼,引发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是“移情入境”的好方法。
  四、导在思维“卡壳”时
  小学生由于受知识及思维力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对课文情节发展跨度大或坡度较高的提问一时难以理解。此时,教者可设计一些“铺路搭桥”的问题,引导学生来跨越。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小女孩擦了四次火柴,前三次都是擦了一根,第四次为什么擦了一根之后,还要把整把火柴擦然呢?这一情节内容有一定坡度,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把学生“导”过去:○1前三次擦一根火柴,小女孩看到了什么东西?○2小女孩第四次擦火柴,他心里是怎么样想的?她的愿望是什么?这几个问题“整”为“零”,减低坡度,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小女孩急切希望见到奶奶,急切希望得到“幸福和快乐”
  五、导在感知“满足”时
  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思维附在文字表面,产生了“满足”心理。此时,教者就可用具有一定坡度的导读题“卡”住学生的满足心理意向,形成新的内心体验,促其走向求知的最广领域。如《网上呼救》一文,在初读课文时,学生便认为文章浅显、易懂。至此,便可追问:“网络都带给人们那些方便,你能利用网络做些什么?运用交流卡住学生自以为“懂”的闸门,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培养推理、判断能力。
  六、导在知识“欠缺”时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个从欠缺到逐渐完善的过程,教师要遵循认知过程的渐进性,把较全面的阅读知识、能力教给学生。从教课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教师有时候还真得敢于“选择放弃”(放弃某些学生可以自读自悟的内容,教学过程不必面面俱到,要相信学生;放弃教师为自己设置的“框框”,放弃“包办”……),选择放弃,有时候也是一种获得。再者,教师还需不断地具备有主持人的风范,在“导”字方面下苦功!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要变“灌”为“导”,也就是“导趣、导疑、导思、导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其能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但如果没有第一个“教”,也无从谈“不教”。巧妙的“导”的设计是指引学生自读自悟地最佳途径,正确、科学的使用教师的“导”,不仅不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力。
  相信“导”的时机只要恰当,即犹如高手弈棋,一子领先,则满盘生风矣!反之,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教师“导”的艺术,将是我们要致力研究的问题,愿每一位教育同仁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艺术与学习方式!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
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转眼间一年馬上就要过去了,宝宝又要长大一岁哦。宝宝,请你帮他们找到各自的蛋糕,数一数蜡烛的数量,将他们的年龄分别写在卡片上吧。  加点料  1.妈妈扫描二维码,带宝宝听儿歌《我长大了》。  2.后天就要迎来2020年哦!宝宝,跟妈妈讲讲你在过去的一年中收获了哪些快乐吧。
期刊
摘要: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中通过学习心理环境的优化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一直非常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环境的优化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 心理环境  一、学生心理的优化  (1)多用激励性语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境。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表明“激
摘要:我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他主张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英语教学中轻轻松松,轻负高效是大家共同的追求,是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互相切磋。  一、成功的第一步是要设法抓住学生的心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所以,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设法管理好学生,让学生喜欢你、听从你。教育教学难就难在其对象是家庭背景不同,个性各不相同,又不断在变化着的年轻人。与其反复跟他们强调学英语的重要性,不如设法让他们喜欢上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贯彻素质教育要求的同时,应该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掌握好教学方法,是上好政治课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方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學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时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否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要落空。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就一定程度来说是关系着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如果说钻研教材是为了解决教什么的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他才会乐于学、主动学,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活动教学在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还应融入任务型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完善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使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且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  关键词:快乐 学习兴趣 英语课堂活动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是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PRRSV ATCC VR2332株的核衣壳蛋白基因(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并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了VR2332 resp株的目标基因片段。对扩增片段及pET-32a
摘要:学生之所以感觉不知在学什么,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教师未将学习目标分好大类,并将知识系统化。另一个是课堂运作时,目标意识不强,教师自己知道在讲什么,但教学当中强调不够,就好比作文点题不够一样,点题不够,作文的中心不明确,而讲课强调不够,就会给人漫无目的的感觉。只有将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框架认识,讲起课来,学生才不会如坠云雾。  关键词:目标 系统化 多媒体 重点  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