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温泉康养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对外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逐步加强以及康养需求的不断增加,温泉康养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一种新方式。辽宁温泉康养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市场细分原则、联合开发原则、全域旅游原则、逐级综合开发利用原则。为开发具有辽宁特色的温泉康养旅游业,可强化温泉康养形象,提升温泉地知名度;打造特色品牌,构建温泉康养产品体系;突出特色,建设温泉康养特色小镇;扩大宣传渠道,加强温泉康养运营创新等,使辽宁温泉康养旅游迅速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逐步成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通路,采用洛克菲勒基金会对“韧性城市”的相关评价指标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从“韧性治理”视角提出要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多元协同参与机制、可持续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建设保障机制和融入风险治理中的作用机制,以增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更具韧性的内生表现。
期刊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回应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之举。国家政策层面的逻辑不一,导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定位具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建构特征——学术界见仁见智、实务界实然与应然错位,削弱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未来尚需在以下方面持续探索:正确理解社会心理服务的内涵,准确定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多学科共同参与,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康养旅游开发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良好契机。山西省大同市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典型,既有交通区位优势,又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良好的空气环境质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神泉堡康养作为大同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康养文化旅游项目,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健康养生的需求,还可以进一步带动大同康养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游客满意度研究入手,围绕神泉堡康养旅游资源、市场环境和旅游产品,分析影响神泉堡游客满意度的因素,针对神泉堡康
期刊
社会的急速转型,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增加,严重影响了公众的身心健康,公众对社会心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期望越来越高,社会心理服务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此,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背景,基于社会心理服务热线的调研数据,主要从公众感知视角,以理论基础—实地调研—模型构建—实证分析—路径思考为研究主线,在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上,对社会心理服务热线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关键事件技术法访谈有过拨打社会心理服务热线
学位
<正>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创历史同期新高;上海市民营企业进出口6409.8亿元,对全市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51.1%;2023年前4个月,上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8.3%,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2.3%……这分别是上海海关统计的外贸数据和上海市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部分数据。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特别是在亮眼的外贸“成绩单”背后,
期刊
<正>2018年11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计划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随着中央在2019-2022年连续发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重点工作任务,以及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重
期刊
乡镇中学和村社小学的心理教师及服务资源,是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和乡镇村社要充分利用心理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农村小学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在做好农村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为农村居民提供社会心理建设和心理健康服务,不断健全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心理教育服务取得实效。
期刊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构过程中,要明确体系建构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工作方案,培养专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探索保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运行的措施。我国通过建立一批试点单位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制定建构方案、开展多样化心理活动等,在探索建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建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路径及成功经验,为今后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常规地铁站点施工都是主体结构基坑先开挖,待主体结构完工封顶后才进行附属基坑的开挖,这会使施工周期大大变长,而且还会造成主体基坑的部分结构二次开挖及二次支护的成本增加。滇池湖相沉积的地层较为特殊,由工程性质较差及灵敏度较高的软土组成,为避免二次开挖对周围土体带来过度扰动和节约工期,探索采用主体与附属结构基坑同步施工的施工工艺。以昆明地铁巫家坝站项目为依托,在湖相沉积的软土场地采用主体和附属结构基坑同
期刊
<正>文化认同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表现在他们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生活在共同的文化模式(习俗、历史、语言、信仰)之中。文化认同换成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谁?”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认同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费孝通的社会学研究无疑具有思想的意义。它用现代学科规范分析中国基层社会,揭示了习俗、制度、观念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