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如养鹅

来源 :爱你·阳光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妈妈送了我一本《小狗钱钱》,书中吉亚和小伙伴们的精彩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这是一个关于投资理财的故事,书中说,建立自己的账户就像是养了一只鹅,通过投资理财让钱生钱,钱渐渐多起来就是“鹅”肥起来了。这真是有趣!
  如饥似渴地看完这本书,我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做点什么事。
  首先能做的是盘点“家底”。我“搜刮”出所有的“碎银”,清点了堆积成山的零钱,然后找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本子,按妈妈的指导打上竖格,一一写上日期、收入、利润、支出、来源/用途、结余等,并郑重地写上第一笔数出来的结余——300多“大洋”。
  妈妈告诉我格子里每个词的意思,我似懂非懂地点头。在表格的前页,我还不忘写上与妈妈的约定,比如:每次账务变化都要让妈妈知道,并经妈妈批准,直到长大后妈妈认为不需要知道的那一天。
  有了“养鹅”的理念后,我想把钱存在银行,妈妈很支持,她也希望我能早点介入理财,就打算给我开个户。只是,那天去银行办理时,却因为我还没有身份证,银行无法给我开户。可我们又想尽快实施“养鹅”计划,所以我就寫上了“妈妈=银行”——好吧,就让妈妈暂且当我的银行吧!你还别说,我们还真约定了存到妈妈银行定期支付的利息呢。
  接下来,就是怎么赚钱入账让“鹅”更肥了。妈妈说,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是我自己的,都可以由我自己管理、自行支配。想到有钱可以买冰激凌和想要的东西,我就偷偷地乐了起来。
  “养鹅”的第一个办法是摆摊。
  妈妈给我报了暑期小主持人的课,上课的地方旁边就是批发市场。每天上完课,我们便捎带进货,在爸爸下班来接我们的时候把货带回去,这样一来,我们就省了专门进货的路费。进到了货,接下来是摆摊、叫卖。因为没经验、货品少,以及我总想跑去玩等原因,摆摊一开始并不顺利。
  万事开头难,我的目标是,只要3个晚上卖出去一个就行了。最开始的时候,顾客们看的多,买的少,半晚上了我还没卖出去一个东西,我沮丧极了!正准备收摊,来了一个小男孩,他在摊上抓着东西玩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壮举——对着我的货摊浇了一大泡尿,摊子被淹了!孩子的爸爸不好意思,就带着歉意买走了一个商品。
  这就是我当晚的第一笔交易!虽然只赚得3元钱,对我来说却是笔巨款,能买6包辣条呢!我很有成就感地将这3元钱重重地在账本的收入栏下记了一笔。
  以后的日子里,我一边卖东西,一边总结“销售”经验,“生意”越做越顺。暑期结束的时候,我竟然也赚得近200元呢,我的小“鹅”肥了一大截!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盘点账务,学会了记账,学会了总结改进,学会了开动脑筋来创新。在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过程中,我还粗浅地了解了经营的来龙去脉,实践一圈后,记账表格中的“专业术语”也都懂了。同时,我还交了好多朋友,其间的乐趣自不必说。
  妈妈说,东西卖不卖得出去和赚多少都无所谓,只要我有了“养鹅”的意识并掌握“养鹅”技巧,那就是大大地赚了。
  听到妈妈这么说,我铆足了劲儿,下定决心一定要养出一只大肥“鹅”!
  (图/千图网)
其他文献
那个暑假,老师问他要不要参加集训营,老妈为他安排了许多培训班。他想:薄弱点他不是不知道,待拔高处他也了如指掌,再好的名师也无非是督促学生反复练习。既然这样,难道自己在家不能学习?  于是,他像小学生一样把时间安排制成表贴在墙上,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没有一小时空着。  他的宏伟计划只坚持了两天,严格来说,是一天半。第二天下午,小学同学找他玩儿,他们在咖啡馆玩三国杀,吃完火锅后又去一位同学家“吃鸡”。
期刊
放学铃声终究还是响了,如一串惊雷划裂我的耳膜。我仔细将试卷折成方块,颤抖着把那个触目惊心的殷红数字层层包裹起来,藏匿在书包晦暗的狭缝里,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心还是怦怦地跳个不停。  黑夜,灯光昏黄朦胧,人头攒动中,我很快瞅见那个翘首盼望的熟悉身影。  “出来啦!”爸爸接过书包转身便走,我尽量用轻松的语调应了一声,默默地跟在他后面。  凝望着那个被夜色氤氲了轮廓的背影,我的心头油然升腾起一丝侥幸
期刊
作文是语文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妈妈和我费了不少功夫,我的作文几乎篇篇成为全班的范文。可最近一段时间,我拒绝了妈妈指导我修改作文的要求。  一次,我的课堂作文得了满分,我便向妈妈炫耀:“没有你的指导,我的作文照样得满分。”妈妈看了看我的作文,说:“你的作文其实没达到满分的水平,老师这是在鼓励你呢。来,我们一起修改吧!”一听还要修改我的满分作文,我的怒火燃烧起来,大声吼道:“我就不改!你
期刊
每当我看到那张老照片时,都会有一种浓浓的幸福感涌上心头。照片里,一个小女孩俯在一位中年男子背上,中年男子一手举着伞,一手托着女孩,伞严严实实地遮住了小女孩,中年男子的头却在伞外。我就是照片中的小女孩,中年男子是我的父亲。  这张照片是我六岁时照的。当时妈妈在外地打工,我们一年只能见一两次面,爸爸虽然在家但很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我。我总是独自上学,放学后自己回家,可每次在学校见到同学的爸妈接送他们时
期刊
我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哪儿?  延安·高地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春风吹拂过平坦的原野。当我的脚切实地站在这全世界最厚重的黄土地上,那股崇敬之情便充盈在我的心里。不为别的,只为这个念之犹觉其重的地名——延安。  现代便捷的交通无疑缩短了延安到各地的地理距离。可当我的脚踏着延安土地的厚重;当我的手触摸到延安窑壁的坚实;当我的鼻嗅着延安春风的深远;当我的眼观着延安夕阳的磅礴……我忽地感受到一种令人不得不
期刊
在叫喊多次未果后,老爸像箭一般朝我这儿飞奔过来。当我意识到大事不妙的时候,已经迟了——我想要把我最喜欢看的《哈利·波特》藏入书柜里,可老爸的大手已经按住了它,用力一抽,书就像泥鳅似的从我手中滑了出去。老爸似乎觉得还不够,又用尽全力把它朝垃圾桶所在的方向扔了出去……  这是暑假的一个下午。午休起床后,我看了看钟,呦,五点半了,睡了四个多小时呀!怪不得厨房里飘来阵阵菜香——老爸又开始做饭了。我走出卧室
期刊
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解锁学习的那把钥匙就是阅读。  充裕的阅读量会增强你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提升理解能力。作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最痛苦的莫过于一段美丽的文字明明就在你眼前,你却无法层层解开它,只能将目光徒留在它的外表上。  有段时间我丢掉了阅读的习惯,最明显的感受是阅读速度下降了不少,见解也变得肤浅,韵味和趣味渐渐读丢了。譬如阅读《孔雀东南飞》,初读时只觉得焦仲卿这人太懦弱,但又痴情,后来在老师
期刊
现代人对清代称谓的了解,大多源自清宫戏和戏曲舞台。不过,人们熟知的某些称谓其实是错的。  清朝的皇帝一般自称“朕”或“我”。由于满语不分“朕”和“我”,所以大多数时候用第一人称的“bi”,即满语“我”。面对太后或太上皇,皇帝一般自称“我”“臣”“子皇帝臣”“臣我”。太上皇或太后作为长辈称呼皇帝,一般直接叫“皇帝”,而不叫“皇上”。  皇子们一般称呼皇帝为“汗阿玛”“皇父”或“父皇”。至于清宫戏里常
期刊
这天,我遇到初中部的小何同学。他远远地跑过来,亲切地叫上一声:“刘老师好!”然后主动跟我聊天:“刘老师,多亏您当时和我做约定,不然我要当一辈子的‘欠作业大王’了。”想到当初的事情,我笑了:“当年的约定你遵守得很好。”  大约两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一个中年男人拉着一个男生走进来,边走边不停地数落着男生。这个哭丧着脸的男生是我任教班上的小何同学。当时,我才教那个班的语文没多久,却
期刊
“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当中,邪派第一高手火云邪神用手指夹住了一颗射向他脑门的子弹,然后说出了这么一句经典台词。  这句台词的意思是,无论多么厉害的硬功都有罩门,唯有速度没有罩门——你刚瞧见他的破绽,正要对准破绽一击致命,他的防守已经到了,原有的破绽突然不是破绽了。就像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描写的辟邪剑法那样。  剑招本身并没什么特异,只是出手实在太过突兀,事先绝无半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