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腊月已至,春节将近,北京寒风凛冽,故宫博物院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在通往午门东西两侧雁翅楼的阶梯上,观众熙熙攘攘;在午门正殿,东、西雁翅楼3个展厅中,陈设着宫廷年夜饭桌上的豪华餐具、皇帝御笔亲书的“福”字、刺绣精美的“馈岁”荷包,向观众述说着紫禁城里的过年礼俗;展厅外,从太和殿、乾清宫到御花园,宫门上贴着对联门神,廊檐下张灯结彩……故宫中每步皆景,年味十足。
“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于1月6日(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展,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闭展,共展出文物885件(套),是故宫博物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宫廷过年,奢华高调、异彩纷呈。尤其是正逢鼎盛之势的清代乾隆皇帝,他继承皇位后,承袭了前朝典制,并且十分重视汉族节日。每到元旦(中国古代从汉朝开始,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前后,“工作狂”乾隆便开启了礼仪繁复的过年模式。
为摆果盘操心
每年一到“腊八节”,紫禁城内就开始准备过年事宜。和民间一样,掸尘(打扫卫生)之后,紧跟着就是贴春联和门神。清宫中的春联制作别致,门神画工精细,其中内容都是为了歌功颂德,保佑家宅平安。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是清宫过年不可或缺的一副对联。这本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诗作。南朝灭亡后,陈后主被俘到隋朝的都城长安。隋文帝很欣赏陈后主的文采,在一次酒席前让他即兴赋诗一首。陈后主稍加思索,脱口而出:“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以此吹捧隋文帝、歌颂太平。这句“拍马屁”的诗流传至清代,成为宫廷内的一副春联。
紫禁城内建筑众多,需要的春联数量十分庞大。在一份道光三十七年(1837年)的奏案中,记载着这样的数字:东中西三路,统共门对(春联)1377副。这大致就是清宫每年需要制作的春联数量。书写如此多的对联,重任落在了翰林院的学士们身上。除了借用古人诗句,他们还经常从皇帝的大作中摘抄两句。乾隆五年(1740年),御诗“春送来一门吉庆,天赐与两字平安”就被贴在了宫门上。
每年腊月二十四,宫廷里开始立灯杆,4日后,彩灯一一挂起。据记载,乾清宫前挂大宫灯9盏,乾清门挂大宫灯5盏,日精门、月华门正中各挂一盏大宫灯。此外,乾清宫的廊檐、围廊下张挂小灯120盏、栏杆灯194盏……天色一暗,高悬的彩灯在夜幕中莹莹发光,照亮了整个紫禁城。直到正月十八,这些大大小小的挂灯才被一一收回。
爱作诗的乾隆,曾为紫禁城中的灯写诗。“彩灯左右列丹墀,万寿灯明丹升上”“全年腊月二十四,缚架悬灯声扰攘”。其中提到的万寿灯,制作繁复精美。八角形的宫灯上覆有宝盖流苏,灯杆以楠木雕成盘龙形状,灯内还装有转轴装置,微风轻拂,灯上的8幅仙人图旋转起来,栩栩如生。立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直到1840年,节俭的道光帝取消了这一项活动,相关零件散落在各个库房中。为了这次展览,故宫工作人员特意找出了灯身模型、灯联小样、灯杆原件,根据文献资料复原了消失近200年的万寿灯,将它们重新立在乾清宫的台基上下,供游客欣赏。
为迎接新年,各宫宫内还要摆吉祥盘,盘内放青苹果、红枣、栗子、磨盘柿子各5个,谐音“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乾隆对宫内宵果盒子的摆放十分在意。乾隆十四年(1749年)腊月二十三,距過年还有7天,他亲自过问了养心殿和崇华宫摆果盒的事情。太监宫女们不敢懈怠,用52样糖果,52样蜜饯,摆出了26款不同造型的花鸟图案。乾隆看了,很不满意,于是下旨重摆。最后,御茶房绞尽脑汁,用蜜饯摆出“五福捧寿” “岁寒三友”“吉庆有余”等图案,乾隆看了才点头。
清宫过年的礼仪典制,看似“鸡毛蒜皮”的琐事,却事关来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所以高高在上的帝王,也要为这些操心不已。
摆摆样子的团圆饭
宫中一切准备就绪,等到大年三十,皇帝迎来了“阖家欢”的一天。
皇帝一家过年,融入了满族特有的习俗。宫女在内廷可以行走的地方,撒遍芝麻秸。有人走过,踩在上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此为“踩岁”,寓意“岁岁平安”“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日的炭炉中,燃烧着松柏树枝,称为“熰(读ǒu,燃烧的意思)岁”,也是满族习俗。此次展出的《乾隆帝岁朝行乐图》由清代画家绘制,表现了乾隆与众多皇子在宫苑迎新年的情景。画中皇帝坐在廊下,几位皇子则在一旁放炮竹、踩岁、其乐融融,喜气洋洋。
清代皇帝平日独自用膳,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和后妃一同用餐。每到除夕,皇帝和皇后、妃嫔相聚在乾清宫,享用一顿盛大的除夕家宴。据记载,乾隆二年(1737年)除夕,在皇帝的家宴中,餐桌上摆的有冷膳、热膳、群膳共40道,用完之后,又上酒膳、茶膳各20道,最后还有汤、粥、蜜饯等108道小食,极尽奢华。但事实上,尽管菜品丰盛繁多,却因为礼节的约束,在场的人只能摆摆样子吃几口,根本不能敞开来尽兴吃喝。 宫中除夕也有吃饺子的习俗。满族将面食统称为饽饽,煮饺子也叫煮饽饽。过年吃饽饽很有讲究:饽饽形状近似元宝;有的饽饽中藏着预示好彩头的“花钱”;子时(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一到,马上把饽饽倒下锅,取“岁更交子”之意。
清宫中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新年饺子必须是素馅的。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起兵,战火蔓延、死伤无数。努尔哈赤决定,每年除夕包素馅饺子祭奠无辜的死者。吃素馅饺子的规定在清宫中承袭下来,新年的第一顿成了皇帝们的“忏悔餐”。
除夕当晚,皇帝守岁。但他没有闲心进行娱乐活动,而是忙着前往各处祭祀祈福。据记载,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子正一刻十分(零点25分),他驾临养心殿佛堂,拜佛;丑初(凌晨一点),驾临奉先殿,拜先人;丑正(凌晨两点),驾临乾清宫东庑祀孔处,拜孔子;丑正二刻(凌晨两点半),又到乾清宫西庑拜药王,拜完药王吃饺子;寅正(凌晨四点),出宫门到今天台基厂一带的“堂子”里祭拜满族神仙;卯初(清晨五点)才回宫。
在新年礼仪中诞生的国宝
雍正皇帝开创了一个清宫过年习俗:每年元旦子正(零点整),皇帝在养心殿御笔书写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江山永固之类的吉祥语,称之为元旦开笔。比如乾隆元年(1736年)的一张元旦开笔吉祥话,共有3列文字。中间一列用朱笔写,“元年元旦,海宇同禧,和气致祥,丰年为瑞”;左右两边用墨笔写,各自是“所愿必遂,所求必成,吉祥如意”“愿共天下臣民永享升平”。
为了让开笔更庄严隆重,乾隆即位不久后,对养心殿进行了改造,在冬暖阁西头临窗户的地方,另辟一间小屋,屋内悬挂“明窗”匾额,从此元旦开笔在这里举行。乾隆四年(1739年),皇帝又下旨内务府造办处定制了三大御用宝物:金瓯永固杯、玉烛长调蜡扦、管端刻有“万年青”字样的毛笔。元旦开笔有了一套固定的程序——皇帝到冬暖阁,亲手点燃玉烛长调蜡扦,然后将屠苏酒(一种辟邪纳福的酒)倒入金瓯永固杯,再拿起万年青毛笔书写,写完捧起金瓯永固杯,将屠苏酒一饮而尽。
此次展览将乾隆的明窗小屋“搬”到了午门展厅,还原了元旦开笔仪式的场景。其中的开笔宝物——金瓯永固杯在养心殿单独展出,成为此次展览中最重量级的展品。
金瓯永固杯被列入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院之宝”,因为其工序之繁、艺技之精、动用人工之广、帝王的重视程度之高,在中国造宝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金瓯永固杯高12.5厘米,使用500多克黄金,镶嵌大小珍珠11颗、红宝石9块、蓝宝石12块、碧玺4块,杯上刻有活灵活现的夔龙、吉祥庄严的宝相花、太平稳重的大象,以及连绵不断的花卉回纹,通体金光熠熠。为了制作这只酒杯,乾隆亲自督造,从全国的能工巧匠中挑选出80名,前后共为此下了10多道圣旨,金杯底足的弧度、雕花的作工、宝石的亮度,改了一遍又一遍。金瓯永固杯制作完成后,监制者官封六品,工人官封九品,参与制作的人全部封官晋爵。
皇帝的红包
清朝时,每年腊月二十左右,各级官府“封印”,即把各种公章封存起来,表示停止办公,放假一个月后再“开印”重新投入工作。乾隆的“封印”一般定于腊月二十六。在封印当天,“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等25方玉玺印章被送到乾清门清洗,再交回交泰殿封存。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紫禁城内要举办大大小小的宴会观剧活动,皇帝趁此机会与外臣、各国使节交流感情。
元旦的朝贺,在太和殿举行。这天早上天亮前,王公百官在午门外集合。六七点时,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众臣进入宫门,在太和殿外,按着品级东西各站18排。皇帝入座,臣子行三跪九叩之礼。礼仪结束后,皇帝还要在太和殿中举行一场大型宴会,与臣子共贺新春佳节。据记载,一次太和殿筵宴,光是羊就要用100只,酒要100瓶。有资格参加宴会的,只有内外王公和一二品以上的大臣,这些人的官职姓名,事先需要奏报皇帝。
此次展览中,故宫午门展厅参照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膳底档》的记载,复原了元旦宗亲宴的场景。皇帝的桌边围金龙黄缎,镶五颜六色的宝石,桌面上整整齐齐地摆着玉石餐具,其中白玉盘11个、青白玉碟4个、青白玉碗超过30个,个个白璧无瑕、晶莹剔透。展厅另一侧,展出了编钟、鼓、琴、瑟等乐器。这是皇帝专属“交响乐团”演奏中和韶乐的标准配置。宴会上,音乐响起,皇帝入座,咏唱《元平之章》,“维天眷我皇,四海升平泰运昌”;宴会结束,音乐再次响起,皇帝起座,咏唱《和平之昌》,“华夷一统宁,士庶欢忻乐太平” 。
正月初二至正月初十之间,皇帝会选定一天,召十几位重臣到崇华宫参加茶宴。乾隆六十年(1795年),当朝重臣刘墉、纪晓岚、和珅都入崇华宫,吃果子、对对联、喝三清茶。这种三清茶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以雪水烹煮,加入松子、梅花、佛手,被称为“三清”,寓意为政清廉。乾隆很重视这场茶宴,命人在茶碗上印上自己的《三清茶》诗,提醒臣子:“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
以文人雅士自居的乾隆,举办茶宴的同时,还在宫中搭建临时戏台,上演歌颂太平的“承应戏”。远道而来的各少数民族首领、外国使臣都来观剧。新年演剧成为一项重要的外事活动。
为显皇恩浩荡,在赐宴、赐听戏等娱乐活动中,皇帝会给大臣们发“红包”,赏赐金银青钱、如意元宝、文玩绸缎等。清代还有御笔书写“福”字赐给臣子的典制。此举始于康熙年间,到了乾隆年间,赐福场面更大、派头更足、花样更多,领赏的礼仪也更复杂。
总结紫禁城里的新年,这4句话颇为贴切:花的是钱,赐的是福,立的是规矩,图的是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