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旁的记忆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遥远的岁月,漫漫的黄土高坡——久违了陕北。
  那是38年前,1969年的1月,我离开北京和同学一道踏上了奔赴延安的征途。那年我18岁,是一个在部队大院长大,未经些许风雨的娇小姑娘。
  我插队的地方是陕北宜川县云岩公社,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值冬天,山上到处都是一条条冰挂,远远看去可美了。我暗想,有冰挂就证明有泉水。那到了春天,万物复苏了,溪水潺潺该多富有诗意。带着一番美丽的梦想,我们在村子里住了下来。当地老乡民风淳朴,我们到的时候,不但做饭招待我们,还怕我们不会做饭,特别派了一个老乡,每天来为我们做饭。的确,刚来的时候我们几个都不会做饭,升火。如果不是老乡的帮助,饭做熟吃到嘴都有困难。
  然而人的愿望总是没有止境的,吃了一段老乡做的饭,我们觉得不怎么对胃口,想试一试,自己做饭自己吃。队里也很支持。给了我们一些土豆、萝卜,还帮我们腌了一缸酸菜,由于过了最佳的腌菜季节,酸菜有一种怪怪的味道,我们吃着不太习惯。虽然有时老乡也送一些腌菜给我们,但是我们还是觉得没菜吃。炒豆腐、炒萝卜也不放油,不好吃。我记起来小的时候见家里大人做过咸菜,就想自己试试。我把萝卜洗干净切成条,晾得半干,然后腌上,做成萝卜干,大家都特别爱吃。我还试着把豆腐切成小块让它发酵,做成腐乳。不然我们在那里真是没什么菜可吃。从不会做饭,到学着做花样,我们也真可谓苦中作乐。就这样我们度过了插队的第一个冬天。
  第二年的夏天,我们居然用一把柴禾烙熟了饼。一连下了40天的雨,牛毛细雨丝丝缕缕轻轻地下,诗情画意,就是我们吃饭遭殃了。当地的农民把自己做饭用的柴禾收在自家闲置的空窑里。可是我们没有空窑,只好把柴放在屋檐下。这一下雨,柴禾全湿了,点不着火,怎么做饭?有一天,我们只找到了一把干柴禾。一把柴能做什么饭呢?连水都烧不开。有人提出来能烙一张饼。开始大家都不信,他坚持让我们把面都和好了,然后点火,居然用柴火的余热把饼烙熟了。把我们大家高兴坏了。
  记得下乡不久就把我抽到路钱教育宣传队。我们到各个村去宣传,就在老乡家吃派饭。村子里的人对我们可好了。我们每到一家,主人都争着给我们做好吃的。当地是国家级贫困县,老乡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可是他们还是极力想法为我们准备他们能拿得出来的好吃的。比如有一点儿白面,就会算计够不够擀一顿面条给我们吃,如果不够,他们就给我们做面片,这仅有的一点细粮入了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所谓干部之口。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我们到一家去吃派饭,主人可热情了,做了些饭菜让我们上炕去吃。我们刚刚坐好,端起碗筷要吃,主人家炕上爬着玩的孩子正好在炕上拉了一泡屎。男主人非常歉疚,他竟拿过一个碗来把屎扣住了。我心里为之一震,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因为我们都不想让主人更加尴尬。如果不是太在意客人的感受,有谁肯拿饭碗去扣粪便呢。
  说到做饭,最不能不去提及的是灶台的火种点亮了我的爱情。那是另一个冬季,我回家探亲回来得早一些,发现其他的知青都返京了,整个塬上只剩下他一个人。我们队里知青的房子冷锅冷灶,什么吃的都没有。于是他带来了各种做饭所需,一起在我这做了一顿饭吃。第二天,我把东西准备好,让他在我这儿又吃了两顿饭,然后他就回京探亲去了。这几天的单独接触,触动了我们年轻的心灵。
  到了第三个冬天,知青又都纷纷打点行装回到自己的故乡,村子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于是我们决定不再分开单独做饭了,合在一起起伙。我们一起做饭,一起打柴,一起收拾屋子。心也是越发地靠在一起了。随后的一两个月,他被抽调到延安汽车运输公司,又过了四年我上了延安卫校。一起做饭种下的种子终于在我们心底开花,让我们牵手走过了半生。如今女儿都过了我们在一起时的年龄,然而灶台边的记忆并没有被岁月所淡忘,这些让我铭记终身。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们成人后在异地工作和结婚生子,致使越来越多的老人在白发苍苍的垂暮之年,牵着子女的衣襟来到都市生活,成为都市新一族“寄居老人”。面对生活习惯、养老成本以及医疗保障等各种问题,这些都市寄居老人能够融入繁华而又陌生的都市吗?     “伙伴危机”困扰都市寄居老人    一大早,郑州市某小区里,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正绕着一小块草坪缓缓移动着自己的脚步。走了10圈后,老人看看手表,似乎想起了
期刊
吃苹果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症   美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多吃苹果、香蕉和橙子可能有助于降低人们罹患早老性痴呆症的风险。科研人员发表报告说,他们在研究苹果、香蕉和橙子的果汁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时发现,这些水果中所含的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免遭有害物质和毒素等伤害。3种水果中含酚类物质最多的是苹果,其次是香蕉和橙子。    走路自测健康状况   如果你能在10分钟内走完1公里,说
期刊
中国共产党建党86周年的日子到了,党的十七大也将在今年召开,一想到这些,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连串的“老共产党员”的影子。也许过去这些镜头都是“枝节旁系”,但是老共产党员今天看来都是那么让人感佩和敬重。    我家的老农民不速之客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个客人,漆黑的脸,晒得油光,戴一顶草帽,根本不完整了,边上露着草茬子。他瘦瘦小小,完全是个农村的小老头。父亲给了他钱,帮他找了住处。  他是谁? 
期刊
我妈和婆婆都是前些年才高龄去世。回想起和她们一起生活的日子,充满了温馨与快乐。  20年前,我们已从平房搬进了楼房,三居室,没有厅。女儿已结婚成家,另有住处,只有我妈和我们同住。我妈住一间,我和老伴儿住一间,一大间作为起居室兼客厅。  有一年,婆婆也要来北京住了,怎么办呢?老人各有各的脾性和生活习惯,还是要让她们各住一间,好有一个自己的独立空间。于是决定我妈不动,婆婆住我们那间,我和老伴儿住客厅。
期刊
丁老师:您好!  最近我和丈夫闹得不可开交,原因是儿子交朋友的事。儿子今年26岁,他的女朋友今年22岁,金融专业,大学毕业已经被保研了,不但学业出色,人也长得漂亮。而我儿子只是个本科生,按说我们应该知足了。  姑娘家在甘肃,父亲在县财税局工作。今年春节,姑娘放假回家,提出让儿子也去,见一见她父母,如果家里同意,就把婚事订下来。这本是挺好的一件事,我乐颠颠地给姑娘家买了不少东西,还给儿子钱,让他给女
期刊
苏民和濮存昕,是引人瞩目的父子俩,他们都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艺术成就有目共睹。过去,濮存昕小的时候,别人说起来,都说“这是苏民的儿子”;现在,苏民老了以后,别人说起来,都说“这是濮存昕他爸”。在这种时候,名气决定了“谁领衔”。作为濮存昕的父亲,苏民倒是很幽默:“父亲是不会吃儿子醋的。”     投身戏剧 收获爱情    濮存昕的祖上,是江苏溧水的显赫家族。算起来,濮存昕是濮青士的嫡传第五代。
期刊
当您看到这个题目时,不必吃惊。这是2007年春节,我那调皮捣蛋的小外孙,搞了一场让人捧腹的“数字”游戏。  上二年级的小外孙,虽然个头不高,但清澈如水的大眼睛却炯炯有神,长长的睫毛镶在眼眶上,说起话来忽闪、忽闪,装满了智慧和故事。小家伙人小鬼大,放寒假回老家一趟,不知跟谁学会了磕头,初二这天来到我家拜年,向我讨价还价,每磕一个头就得给100元压岁钱,我不知道小脑壳里装着鬼把戏,就答应了。  小家伙
期刊
去年金秋,当年北京大学的同学邀请我参加纪念入学50周年聚会。其实我只读了一年,就被迫离开了燕园,一直颠沛流离于校外,与大家失去联系。幸亏筹办这次活动的何煦昭同学还记得我,几经辗转打听到我的住址,邀请我参加。让我得到机会与当年的同学久别重逢,倾诉思念之情和友爱之义。最让我惊奇和感动的是,联谊活动还为我安排了庆祝70岁的生日宴会,同学们抬出一个寿桃奶油蛋糕,还端来寿面。大家欢呼鼓掌还唱起生日快乐歌,我
期刊
话说借20万带父母旅游    日前,有报道称云南人张光泽看着父母年龄日渐增大,借来20万元让父母尽情在北京游玩了6天,还花10多万元买了辆车,想带父母去周游各地。他这一做法引起各方争议。  有人认为,尽孝的方式多种多样,不是仅仅用钱才能表达对父母的爱心,多陪伴一会儿老人,多照顾一下老人,多和老人谈心交流等都是尽孝的方式。相反,借钱尽孝有点不可思议,20万元尽一次孝更是夸张,张光泽的做法有作秀之嫌。
期刊
老伴儿是快要奔七十的人了,可仍时不时有板有眼地哼起越剧。一会儿唱尹派的《何文秀》,一会儿唱毕派的《王老虎抢亲》,一会儿哼范派的“贺老六”唱词,一会儿又放开喉咙来一段《红楼梦》徐派唱腔;偶尔情绪有点低落便哼起戚派的悲调或者唱起王派的“黛玉葬花”。我听得最多的是尹派唱腔的唱段,如《何文秀》、《沙漠王子》等等。  去年国庆节前夕,上海越剧演员萧霞来城区演出之前,到地区人民大会堂广场与观众见面,老伴当然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