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石头上的书画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e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不需要人工书写,也不需要人工镌刻,是自然形成的具有书法意味的汉字或线条构成,也就是说是长在石头上的书法。
  一开始想用“石头上的书法”这个题目,后来感觉这个概念太模糊,涵盖面也太广,比如,历代名家碑刻、名胜古迹题字、墓志铭,还包括当代人建造的现代碑林等等都属石头上的书法,但这些都是人工书写和镌刻上的,不是我要表达的范围。我要说的既不需要人工书写,也不需要人工镌刻,是自然形成的具有书法意味的汉字或线条构成,也就是说是长在石头上的书法。其实,石头上有汉字的石种也不算少,长江石、黄河石、汉江石、泰山石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但真正可识可读的并不多,在这些可识可读的字中,可算得上书法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研究的就是这类少之又少的奇石类别。
  从观赏石的分类上,这类石属于图纹石一类,也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个品种。这种石在各个类别的展会中,在出版的各种观赏石集中都有出现,人们对这种石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为了使这类观赏石更好地被广大石友所喜爱和收藏,真正推动书法石的繁荣与发展,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构成之美
  汉字的造字之法,决定了汉字的构成之美。汉字最后逐步演变为书法艺术,既有汉字的先天优势,也有几千年来先人的孜孜以求,成就了以表达汉字之美的书法艺术。长在石头上的书法,同样体现了书法之美,这种可识可读并有着书法元素的字归结为这一大类。
  单字构成类。从目前笔者所见的这类石中,属单字构成类的最多,在这一类中各种字体都有,包括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有,可谓是应有尽有。如图1“石”字,从字型结构上看,既有篆书的味道也有隶书的味道,尤其像篆书向隶书演变过程中的篆书字体;从笔法上看,摆脱了篆书笔法的单调,加入了隶书的灵巧变化,庄重中不失灵动;从书写技巧上看,一横一撇虽着墨不多但不失其厚,下面的口虽着墨较重但不失平衡,整个字上下、轻重搭配得十分得体,书写味也很浓。仅一个“石”字,就让我为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
  如图2“人”,更是精彩。一撇一捺仅有两划,是最不好处理的字,这是书法家都知道的事,但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有时显得是技高一筹。石中“人”字,用篆书笔法,书写着隶书的结构,运用得是那样完美,重重的一撇迅速甩出而又回锋上提,似乎奠定此字的基本格局,按一般书家之意,会下按走锋,完成捺画的运笔出锋,使得撇捺相交安稳和谐,但天笔毕竟艺高胆大,迅速走笔又戛然而止,斩钉截铁、毫不含糊,我想,这种收放自如之意,也只有天笔能够来完成。
  如果说“石”字、“人”字还属于笔画简单之列,在自然形成的过程中相对容易一些,那么图3周旭东先生的单字组合“山川”二字,相对复杂一些,可谓单字优美,组合巧妙,进一步拓展了单字书法的表现范围。
  多字构成类。在一个单体石头上,有两字以上的即为多字构成类。多字构成类十分少见,既比单字的少,也比整幅的少,这里仅举一例。张素荣收藏的行草“风云”二字(图4),是我见到的这一类中的佼佼者。“风云”就是素有“白云绕黛峰,曼妙生万象”之称的云朵石的代表,它黑底白字十分醒目,犹如碑刻拓片一样,也如黛色峰峦上缥缈的白云一般,构成的图案和文字都很美。“风云”二字似用双钩之法写出,难度虽大但效果不减,行草相间又妥帖自然,整个画面布局得恰到好处。
  意象之美
  意象是中国美学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意象中表现出的审美主体的特征和“象外之意”的美学追求,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以表达主观意旨为指归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积淀。这里讲的意象,是相对于构成之美的意象之美,也就是石面的似字非字,虽然不可识读,但有着完整意义上的书法表现。实际上这种表意的线条图案,更能接近人们的审美需求,更能撬动人们心底那根神经,更能表达出人们的心理诉求。
  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局部表现类。这类石头上的画面,只是表现了书法的意趣,但还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缺少一幅完整作品应有的部分元素。即使如此,那灵动的线条仍然会让你感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书艺美的妙道。如图5,是笔者收藏的一块绿泥石,一块典型的局部表现类作品。线条从右至左,次第展开,虽然无行无列,倒也参差错落;虽是局部布局,仍然有全局的意趣。特别是凸起的线条,虽经过亿万年的冲刷,但仍显得那么富有质感,十分生动,这种在流动中变化,在变化中生姿的表现,让人回味无穷。再如图6,是一块云朵石,此石本是一块完整的画面石,左右两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就石上书法来讲,右边部分也可划入局部表现类来欣赏。大家可以看到这不足两行的布白,犹如王献之《鸭头丸帖》一般,字数虽不多,味道却很足,气息始终在一种抑扬顿挫且极具变化的韵律中流淌。这多么像“醉来信手三两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的意味。就篇幅来讲,虽不那么完美,但足以冲击我们的视觉,感动我们的内心。
  整体表现类。如果说局部表现类的还相对容易找到的话,整体表现类的确实很难寻到,这是从石种的稀有程度上讲的。如果从艺术表现上来讲,能完整表现书法形式与内容的真是少之又少。图7是一颗完整的整体表现类长江石。这块石头十分完整,画面上的作品也十分完整,如碑刻像拓片,从右至左,一行行,一列列,规矩又完整,抒情又达意,多么标准的一副草书作品。有人说,这个石头的画面,像张旭的草书;有的说,这个作品似怀素的风格。其实,它谁的都不像,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神来之笔,是山涧河流修缘的结果。再如图8、图9,两石都是整体表现类的代表。图8恰似一幅完整的金文拓片,文中字体参差错落,整个画面斑驳陆离,十分自然,第一次在李茂林家看到此石的时候,真的被这块石头惊呆了,久久不愿离去。图9如同一幅缣帛书,字字独立,排列整齐,非常精妙。
  抽象之美
  抽象之美,是相对具象(构成)之美而存在,它比意象之美更纯粹。这里的抽象之美,就是排除了汉字的具体构成和意象,仅凭线、点、面等抽象形式组合所体现出的美,他的本质是脱离了对汉字的依附,仅以线的变化、节奏、动感来展现美。尽管它纯粹,却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感受,扩展艺术表现手段,留给人们更多层的想象空间、更丰富的联想体味、更深远的艺术视野。
  线的节奏。节奏是什么?说简单一点,就是似韵律般有规律的变化形式,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如此。自然有节奏,人类生活有节奏,艺术更离不开节奏。试想没有了节奏,自然、社会、生活将是死一般的寂静,艺术将了无生机。可以说,节奏是一切生活和艺术的基本要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对节奏的追求,其实并不亚于音乐对节奏的依赖。所以有人讲书法是可观的音乐。书法艺术本质就是线条的艺术,书法艺术神韵来自线条的节奏,线的节奏是构成书法艺术的最本质的核心内容。
  线的动感。动态意味着活力,活力关系着生命。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现书法艺术的线条应该是有生命力的线条,就恰如公孙大娘舞剑器的神秘莫测,而不是死蛇挂在树上的了无生机。表现在形式上,就是具有动感的有活力的线条的律动。线条重要,具有勃勃生机的动态感极强的线条更重要。如图10,这枚汉江金带石,线的灵动,势的动态,恰似蜿蜒流动的江水,宛若神龙出海,飘如飞天丝带,更带有狂草的韵致,让人美不胜收。
  线的变化。变化,意味着生机,也意味着律动。变化是轨迹,是线的外在表现形式。生机与节奏是变化的动力。线在变化中便显示出生机与活力,线条也显得更加生动。如图11线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粗细、长短、浓淡、方向等形态上的不同,也正是在这种动态的变化中,活力的线条呈现了,美的律动展现了。
其他文献
从事金饰工业三十余载,工作繁重,忙碌的日子,总是令人难以喘息,与太太思虑良久后,最终决定退休,享受清幽闲适的好日子。退休后,步调放慢了,能够静心去品味生活,接触茶艺、雅石、奇木,享受日子的闲适。然而,身体得了空,脑中却忙碌了起来——许是太闲了,总想着:难道人的一生就这么庸庸碌碌地过了吗?  去哪都会想,该做点什么。总想留点什么给身后的子孙,想传承有生命、有意义的东西给儿女,而不是铜臭味的死物。思来
期刊
① 收藏:付国冰 电话:13320139114  题名:【岁寒三友】  石种: 江西潦河石(组合)  ② 收藏:俞金荣 电话:13514838610  题名:【万佛归宗】 石种: 筋脉石  ③ 收藏:王文瑞 电话:13902475816  题名:【吉祥】 石种: 戈壁石  尺寸:12×5×5cm  ④ 收藏:宁绍鸿 电话:15883585668  题名:【蓬莱仙境】 石种: 黑草花石  尺寸:32
期刊
石头的玩赏艺术在二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常见组织、团体于进行评比时产生许多疑义或者纷争,个人认为经常是在“艺术性”及“稀有性”孰轻孰重的认知上产生分歧,至于怎样的判定才较能消弭争议呢?我想“务实”一点地去看待石的“价值”,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物”的玩赏通常会以真、精、稀、美这四大因素判断“价值”,真假与否的重要性不必赘述。“精”除了代表该物的精致度外,更需判定是否为该时代或该领域的精品;“稀”
期刊
内蒙古蒙天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盛魁。主要经营、销售优质九眼石页岩原石和天然蒙天珠及相关饰品等。  天然蒙天珠(九眼石页岩)作为宗教圣物由来已久。盛世收藏,近年来,随着蒙天珠(九眼石页岩)的发现和开发,天然蒙天珠(九眼石页岩)逐渐开始被人们喜欢、佩戴和珍藏。  内蒙古蒙天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目前国内较大的天然蒙天珠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之一。而在几年前
期刊
如同浑金璞玉,瑟琼斑瑄,琬琰耀目,膏脂欲滴。这是此石给观赏者的第一印象。  石肤上缀繁不乱的绣锦彩缬,灵气缠绕,动静有神,浓淡相间之处,隐约可见枝干虬劲,细理入微。可是黄橘丹荔,燃柿霜枫?  灿灿的红色,表现了金叶的足赤,而那斑驳凹凸,又仿佛刚浇铸未经锻打之胚形。  越王尊贤,铸金像以敬范蠡;杨震辞金,言四知而显廉明,笑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叹秦嫂不敢视叔,自言畏其多金。  以铜为鉴,可正衣
期刊
顾默修,影像艺术家,旅法多年,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业余爱好收藏。  毕减索者,盖毕加索创作后期由繁而简,由绚烂而至平淡之意。人生由做加法,而至做减法,赏石亦是如此。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们梳理了古典赏石的几种样式,在这一期中,我们来谈一谈古典赏石的表征。  表征的范畴  今天,在赏石界,提到“瘦、皱、漏、透”这四字真言,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每一个玩石头的人来说,这四字真言都是必经的洗礼。但
期刊
一个土豪朋友兴致勃勃,来看我的石头。“哦,这是个老头儿坐在那钓鱼”,“这个好,是个美女”,“那是个小树林,还有条路”……朋友悟性好,不少石头都“看懂了”。我不由得感叹,以这水平入石市,花个千八百万,不就又一个“大师”诞生了!朋友也越发得意,在我的石头们面前指点江山,脸上挂着“你们所说的博大精深也不过如此”的笑容。  “石头是发现的艺术”,真是句极有包装水准的话。毕竟先贤说了“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期刊
奇石连环画
期刊
1990年夏天,台湾教育厅福利会总干事赖智民对我说:“教育厅每年暑假都会为教师举办暑期活动,可是我们已经没有什么新奇项目了,想请您来替他们办个觅石活动,您说怎样呢?”我一口就答应了,并立即着手写出了计划书:周六上午报到,下午上课,晚上联谊,第二天觅石,第三天欣赏、研讨,然后是惜别会。计划聘请讲师,决定上课、住宿地点、准备两部车、预定名额80名……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便开始报名。没想到活动一公布,立
期刊
欧冶子得玄黄石九百九十九方,取第九、第四百九十九、第九百九十九三方,三年剑成,玄黄石封存。大宋绍兴二十二年,朱子上湛卢北岭,寻得玄黄石九百九十六方,皆过火成釉。朱子垒玄黄石筑湛卢吟室。翌年,朱子赴任,石室抛荒湮没,又经年洪水,崩于冷泉崖下,入湛卢河……  黄白黑又去清凉寺,上回观荒长老给的名单,第一个上山找玄黄石的,是他最陌生的人,西汉初年的无诸。作为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经营闽越国,率闽越人参与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