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与救赎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sou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 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人, 试图洞察人的本质的最深处。他创作的《罪与罚》、《白痴》、《群魔》等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而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堪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巅峰之作。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他用魔幻之笔勾勒出的一个复杂的人的世界,并愤感悲悯于人性的瘤疾;又能看到他为解除人性痼疾而弹精竭虑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人类的希望。他将人类的希望寄托于建立在神性观照基础上的“人性超越”之中, 而神性观照的前提是人性在创造性的发展中涅槃。
  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其他作品如《罪与罚》,《白痴》,《群魔》等一样,《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也身处在极其不平等、极其不公正、极其黑暗的社会现实中,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弱者,饱经世上的痛苦与磨难。他们就正如陀氏所说的俄罗斯民族一定会背负着苦难一样,虽然身陷苦难之中,但却有着坚定的信仰。在他们的心中,上帝是救赎一切的,他们深信他们现在所经历的苦难,正是靠近上帝、走向救赎的唯一的路。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用他的笔呈现人类的苦难,并不是软弱地面对人类无法摆脱的宿命,他更号召人们去接受、经受苦难,并坚信苦痛赎罪的力量。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氏将苦难的救赎置于宗教语境之下。无论是苦难还是救赎,都是通过对基督耶稣的信仰与臣服而实现的。长子德米特里和女人格鲁申卡就是绝佳例证。德米特里是一个通过苦难而越来越接近上帝的人物形象, 而格鲁申卡则受到阿辽沙神性的感染,从而在精神上走向救赎之路。
  在卡拉马佐夫这个家族中, 阿辽沙的存在是十分奇特的。在作品中,他是一个被修道院培养出来的模范而圣洁的信徒形象。“人们决不能在婴孩身上发现什么狡黯的算计,机诈,或馅媚、讨好的艺术,招人喜爱的手腕。所以这种引起人家对他特别喜爱的因素,是蕴藏在他自己身上的,所谓出自天性,并无虚假,或者做作,大家全都喜爱这个年轻人,无论他出现在什么地方, 甚至从他的儿童时代起就是这样。”作为一个“早熟的博爱者”,他继承了母亲的疯狂般的虔信。在中学未毕业时突然决定回到父亲身边, 并在找到母亲的坟墓后不久便进了修道院,因为“惟有这条路打动了他的心,向他提供了一个使他的心灵能从世俗仇恨的黑暗里超升到爱的光明中去的最高理想。”因此,阿辽沙从一开始,便走上了一条和兄长们完全不同的人性发展之路。在小说开篇“作者的话”里,陀氏把阿辽沙称作作品的主角。毫无疑问,陀氏是把阿辽沙作为一个理想的人来描绘的。从小跟随圣者左西马长老学习教义的阿辽沙,就好像上帝的信徒,在他身上体现了耶稣所具有的一切优良品质,他的灵魂中只有善而没有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神性光辉的照耀下,他本性中的恶被完全遏制住了,善被充分地展示出来。从不记得别人给他的委屈, 也从不去批判他人。他是仁爱的化身,他幻想着通过爱,消除人类的苦难,实现人类的团结和谐,达成自由与幸福。他是如此的童贞可爱,圣洁不染,对于上帝与宗教教义又是如此的笃诚与虔敬。在他的头上笼罩着一道炫目的灵光圈,让人不得不抬头仰视之。如果说斯麦尔佳科夫是魔鬼的化身的话,那么阿辽沙便是上帝的信徒,从他的身上我们分明看到了神性的光辉。
  陀氏理想中的人,是那种已摆脱了原罪的束缚的“人神”,是那种消除了罪恶欲和狂暴的情欲的人,如阿辽沙。其实陀氏的人性理想曾通过佐西马长老临终前的那段说教表达了出来:“我向往着看见,而且仿佛已经清楚地看见了我们的未来:将来甚至最淫荡的富人最终也会在穷人面前为他的富有感到羞惭,而穷人看到这谦卑,自会谅解,欣然对他让步,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他的庄严的羞惭。”人所追求的自由,即在理性的控制下,灵魂达到和谐的契合。阿辽沙便是这样的和谐与统一,在他身上善的因子已完全将恶消融,心灵逐渐接近了天堂的状态,即靠近了人在原罪之前所曾经拥有过的那种存在。陀氏通过阿辽沙这一形象的塑造,表明上帝就存在于我们心中和我们的四周,惟有纯洁的认识和纯洁的爱的火花才可以使天堂变得明显可见。人惟有应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进行选择,选择阪依基督,才可能实现自我人格完美统一的人性超越,变成阿辽沙这样的“人神”。这样的“人神”,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既有人性,又具有神性,是肉身造就的永恒世界,也是陀氏理想的人性所在。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我们看到卡拉马佐夫兄弟们时而是天使,时而是野兽。他们同时体味着两个深渊,“一个在我们头顶上,是高尚的理想的深渊,一个在我们脚底下,是极为卑鄙丑恶的堕落的深渊。”但他们的目光却始终落在自己身上的那个人上。可以说,《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作品中的所有主人公都是同样遭受着“神圣痛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真实的写照,主人公们走的都是陀氏他自己的道路,是他自己的不同面,主人公们的苦难与救赎,也正是他的痛苦与苦苦寻找的救赎。正是因为陀氏有了这种伟大的痛苦,才可以把被救赎之人提升到如此的高度。唯有经历了地狱之火,人才能焚掉身上的恶之花。只有经历过苦难之路,人才可以得到救赎,也唯有通过苦难之路,人的灵魂才能得以升华,人才能得以为人。
  参考文献:
  [1]陀思妥那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M].耿济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陀思妥那夫斯基.群魔[M].南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赵桂莲.漂泊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肖四新,涂晓艳.原始回归与人性超越——从<卡拉马佐夫兄弟>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理解和对人性的超越[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2)(总第102期).
其他文献
堤岸曲曲,蒹葭丛丛,山水交融,湖山争辉,如今位于杭州萧山的湘湖,湖光山色堪与西湖比美。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小片淤泥。当时的钻瓦厂在这里挖掘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古文明的痕迹,八千年前的远古文明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从1990年6月开始,有关单位前后开展了三次考古发掘,发掘出土了大量骨器、木器、石器、陶器及动植物遗存。跨湖桥遗址的年代早于河姆渡遗址,文化面貌独树一帜,不同于中国东南
期刊
摘 要:市场需要怎样的文学声音?80后作家又是怎样与市场碰撞的?而结果又是怎样的?本文从接受学的角度,根据已有的问卷调查,对不同年龄层次和身份背景的阅读群体在面向80后作家作品的了解程度及倾向喜好加以分析,试着找寻80后作家在市场化的道路。  关键词:市场接受度;沉淀与前行;方向  伴随着中国网络文学的兴起繁荣,身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日渐成熟。而其中从事写作的作家规模日渐扩大,百花齐放,逐
期刊
摘 要:鲁迅的《野草》是他众多作品中体现他的人生哲学最为深刻的一部,在这部集子里鲁迅充分体现了鲁迅对生命、死亡和斗争的看法以及属于他的一套处世哲学。  关键词:生命;死亡;斗争;循环  鲁迅的《野草》是他的众多作品中难懂的一部,这部散文集(一说散文诗集)几乎包含了鲁迅所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鲁迅的处世态度以及对当时世界的看法都以象征的手法呈现了出来。而这其中体现地最为突出地便是鲁迅关于生命、死亡和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模式与社会的转型转型,市场经济也带来了文学的转型。本文试图从刘震云小说与市场运作下影视改编之后文学观嬗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文学如何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手机》;文学的影视化;市场经济  近年来,刘震云的小说《手机》将他的小说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一时间吸引了大量读者眼球,使之成为2003年度畅销小说。在这里小说的成功除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外与电影上映后
期刊
摘 要:燕垒生科幻小说集《瘟疫》科幻构思巧妙,逻辑思维显露在文字之中。本文意图在科幻小说的前提下分析其小说中的人性之美。  关键词:科幻小说;人性 ;燕垒生  曾有人提出过科幻小说的三种功能:娱乐——教育——启发,而启发的对象则直接指向“亟待找寻一些有启发的新点子的在职科学家和发明家”。科幻小说受到其类型文学分类的限制,一些人将评判标准与关注焦点始终放在“科幻”二字,后果是使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的距
期刊
摘 要:《黑色地图》是北岛后期代表作之一。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是一般人的人生历程:归乡、记忆、告别。诗人通过“黑色”与“地图”,“泉水和蜜制药丸”与“夜的话语”,“彩虹”与‘“黑市”,“小窗”和“明月”这四组存在悖论的意象向我们传达人生的悲剧性。  关键词:归乡;记忆;告别;悖论  诗人北岛一直是朦胧诗歌的代表。《黑色地图》这首诗写于北岛获准回国探望病重的父亲的2001年底到2002年初左右,是北
期刊
摘 要:当代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著作题材丰富,本文选取了严歌苓创作的一类典型题材,以严歌苓的四部短篇小说为文本支撑,从文化伦理、心理等方面探讨这些发生在年龄差异较大的具有洛丽塔色彩恋情中的少女心理。论文大致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其一,从东西方文化伦理背景下的女性对待此类情感的态度差异,而其中东西方根深蒂固的血统以及不同的伦理背景以相异的方式影响了这些少女,使少女们在恋情中的表现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差异。其
期刊
摘 要:本文力图对《等待戈多》中的悲剧和喜剧成分进行分析。分析悲喜剧成分,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剧,而且对于研究戏剧的发展和当下戏剧的表演均有重要意义。从亚里士多德到莎士比亚,西方学者一直在探讨悲喜剧融合的方式,20世纪时达高峰。《等待戈多》堪称其中的完美典范,被誉为“最悲的戏剧同时也是最喜的戏剧”。当下的戏剧表演可以借用其艺术表现形式,在娱乐观众的同时,引人思考。  关键词:存在主义;荒诞派;悲
期刊
摘 要:作为后现代主义初期的代表作家和黑色幽默小说的鼻祖,纳博科夫的小说以虚构的艺术美表达他对审美狂喜的追求。本文通过对他的代表作《洛丽塔》的创作灵感和叙事结构各方面的分析,将他创作观中的文学虚构进行了分析。只有了解他的虚构观,才能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带给读者的审美狂喜和艺术享受。  关键词:虚构;彼岸世界;审美狂喜  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以其关乎不伦之恋的特殊题材和对性的生动描写饱受批评家的
期刊
摘 要:民族题材小说在金仁顺的创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她以民族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记忆,再现朝鲜民族的生活场景。《爱情走过夏日的街》运用现代朝鲜族形象和异国人形象交叉演绎的方式,以不同的视角展示出作为家庭“守护者”现代朝鲜族女性形象、情感上懦弱的现代朝鲜族男性形象以及“避难者”和人情缺失的韩国人形象。其中,朝鲜族形象和异国形象都深深烙印着作者内心的民族认知感,更有着时代意识的独特内涵,与此同时还涉及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