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的研究,并探讨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作用。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在盈余管理、公司治理、投机机构类型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等方面。梳理清楚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有助于机构投资者了解企业研发支出的情况,同时也方便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选择合适的投资机构。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R&D投入 盈余管理
一、引言
在我国最近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从2015年的2.1提升至2020年的2.5,年均增长0.4。上述数字表明,我国的研发投入逐年递增。在实践中,我们知道研发投入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虽是如此,企业的R&D投入却还是取决于企业股东。在企业股东中机构投资者是新近崛起了一股力量,它可以对公司的决策施加影响,有时候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机构投资者对企业R&D投入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两者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并没有达成共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的文献,并归纳总结,探讨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的研究
国外学者们从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公司治理和持股的机构类型等方面,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进行研究,探讨在不同视角下其对企业R&D投入具有的影响。
Rahul Kochhar、Parthiban David(1996)发现机构投资者投资并不是短期行为,而是更加注重所投资企业的长期盈利,可能会对公司管理施加影响以便增强其创新能力。Suk Bong Choi等(2012)认为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并没有显著影响,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确有积极作用。虽然多数学者认为机构投资者可以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是有的学者研究发现机构持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如Sanghoon Lee(2012)发现研发投入对内部现金流的波动是敏感的及债务比股权融资的研发支出更重要,此外,实证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和外资持股比例对研发投入有积极的影响,但机构持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显著。
机构投资者还可以协调研发支出与绩效关系。Son Anh Le等(2006)检验了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这三个外部监督者对企业研发支出和绩效之间关系的协调作用,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协调企业研发支出与绩效关系的形式,独立董事能够影响两者关系的强度,而证券分析师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却不能协调研发支出与绩效的关系。投资机构类型不一样,其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作用也不相同。Josep A. Tribo等(2007)认为当企业的大股东是银行时,对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消极的作用;当企业的大股东是非金融机构时,对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积极的作用;当企业的大股东是个人时,对企业的研发支出没有影响作用。Félix J. López Iturriaga、Emilio J. López-Millán(2016)研究发现银行和非金融机构的股东会使企业的研发支出处于一个更低的水平,而其他机构投资者股东会增加企业的研发支出。
三、我国关于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的研究
1997年11月國务院颁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从此,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崭新阶段。各类机构投资者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理论界在探讨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的研究主要从盈余管理、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公司治理和持股的机构类型等方面进行。李莉等(2012)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比例越高,公司管理层就越倾向于选择资本化的R&D政策,而选择R&D会计政策可以提高盈余管理,也向外界发出了增加研发支出的信号。范海峰、胡玉明(2013)从R&D支出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削减R&D支出的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司的R&D支出。
王卉、魏剑(2011)认为如果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公司存在商业关系,则其能够促进被投资公司加大R&D投入;反之,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公司的R&D行为不存在显著地相关性。蒋艳辉等(2014)研究发现如果将证券基金视为同质性机构投资者,那么基金持股与企业R&D投入正相关但不显著;如果基金长期持股,则与企业R&D投入显著正相关;短期持股,则与企业R&D投入显著负相关。
王斌等(2011)认为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公司治理,监督企业的经营运作,并且激励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同时发现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R&D投入显著正相关。范海峰、胡玉明(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促进公司的研发支出,从而增强公司的长远竞争力。
王宇峰等(2012)发现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与保险基金持股比例同研发投入正相关,QFII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反过来,增大研发投入只能吸引部分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增加持股。李映照、吴济慧(2013)认为基金和QFII机构投资者对R&D投入有正向影响,券商和社保基金机构投资者对R&D有负向影响;公司的股权结构则没有显著影响。丁鑫、荆新(2015)基于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银行基金持股的公司投资支出水平高于非银行基金持股的公司投资支出水平,而且其持股比例越高,那么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就越高。
四、研究评述
从国内外已有研究看,国外的研究较少考虑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而我国学者虽然把它纳入了研究范围,然而得到的结论却不相同。国内外学者大多数都认为如果机构长期持股,则机构持股与企业研发投入正相关,反之,则负相关。在探讨不同机构类型对研发支出的影响时,国内外研究者得出的结论相反。国外学者认为银行和非金融机构的股东会使企业的研发支出处于一个更低的水平;而国内学者认为银行基金持股的公司投资支出水平高于非银行基金持股的公司投资支出水平,而且其持股比例越大,那么公司的研发投入就越多。关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R&D支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有的甚至得到相反结论,本文认为这是有原因的。(1)国内外企业、投资者所处的环境制度不同,实行的法律也不一样,如果没有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把国外的研究结论直接运用到国内,这很容易出现误差,难以得到所期望的结果。(2)国内外的银行在监管、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是有差异的,而这会影响到银行作为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决策,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差异,所以得到的研究结论不相同,甚至相反。(3)学者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样本不同也会造成研究结论的差异。
综述所述,建议机构投资者在做投资分析时,要结合被投资企业的环境背景,考虑被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以做出对自身有利的决策;同时,企业需要融资时,要考虑投资机构的类型,从中选择合适的投资机构,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曲晓辉,肖虹. R&D资本化选择动机与影响因素——来自高新技术行业的经验证据[J].税务与经济,2012(5):1-8.
[2]范海峰,胡玉明. R&D支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盈余管理[J].科研管理,2013,34(7):24-30.
[3]王卉,魏剑.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27-28.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R&D投入 盈余管理
一、引言
在我国最近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从2015年的2.1提升至2020年的2.5,年均增长0.4。上述数字表明,我国的研发投入逐年递增。在实践中,我们知道研发投入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虽是如此,企业的R&D投入却还是取决于企业股东。在企业股东中机构投资者是新近崛起了一股力量,它可以对公司的决策施加影响,有时候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机构投资者对企业R&D投入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两者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并没有达成共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的文献,并归纳总结,探讨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的研究
国外学者们从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公司治理和持股的机构类型等方面,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进行研究,探讨在不同视角下其对企业R&D投入具有的影响。
Rahul Kochhar、Parthiban David(1996)发现机构投资者投资并不是短期行为,而是更加注重所投资企业的长期盈利,可能会对公司管理施加影响以便增强其创新能力。Suk Bong Choi等(2012)认为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并没有显著影响,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确有积极作用。虽然多数学者认为机构投资者可以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是有的学者研究发现机构持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如Sanghoon Lee(2012)发现研发投入对内部现金流的波动是敏感的及债务比股权融资的研发支出更重要,此外,实证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和外资持股比例对研发投入有积极的影响,但机构持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显著。
机构投资者还可以协调研发支出与绩效关系。Son Anh Le等(2006)检验了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这三个外部监督者对企业研发支出和绩效之间关系的协调作用,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协调企业研发支出与绩效关系的形式,独立董事能够影响两者关系的强度,而证券分析师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却不能协调研发支出与绩效的关系。投资机构类型不一样,其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作用也不相同。Josep A. Tribo等(2007)认为当企业的大股东是银行时,对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消极的作用;当企业的大股东是非金融机构时,对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积极的作用;当企业的大股东是个人时,对企业的研发支出没有影响作用。Félix J. López Iturriaga、Emilio J. López-Millán(2016)研究发现银行和非金融机构的股东会使企业的研发支出处于一个更低的水平,而其他机构投资者股东会增加企业的研发支出。
三、我国关于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的研究
1997年11月國务院颁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从此,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崭新阶段。各类机构投资者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理论界在探讨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入的研究主要从盈余管理、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公司治理和持股的机构类型等方面进行。李莉等(2012)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比例越高,公司管理层就越倾向于选择资本化的R&D政策,而选择R&D会计政策可以提高盈余管理,也向外界发出了增加研发支出的信号。范海峰、胡玉明(2013)从R&D支出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削减R&D支出的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司的R&D支出。
王卉、魏剑(2011)认为如果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公司存在商业关系,则其能够促进被投资公司加大R&D投入;反之,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公司的R&D行为不存在显著地相关性。蒋艳辉等(2014)研究发现如果将证券基金视为同质性机构投资者,那么基金持股与企业R&D投入正相关但不显著;如果基金长期持股,则与企业R&D投入显著正相关;短期持股,则与企业R&D投入显著负相关。
王斌等(2011)认为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公司治理,监督企业的经营运作,并且激励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同时发现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R&D投入显著正相关。范海峰、胡玉明(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促进公司的研发支出,从而增强公司的长远竞争力。
王宇峰等(2012)发现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与保险基金持股比例同研发投入正相关,QFII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反过来,增大研发投入只能吸引部分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增加持股。李映照、吴济慧(2013)认为基金和QFII机构投资者对R&D投入有正向影响,券商和社保基金机构投资者对R&D有负向影响;公司的股权结构则没有显著影响。丁鑫、荆新(2015)基于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银行基金持股的公司投资支出水平高于非银行基金持股的公司投资支出水平,而且其持股比例越高,那么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就越高。
四、研究评述
从国内外已有研究看,国外的研究较少考虑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而我国学者虽然把它纳入了研究范围,然而得到的结论却不相同。国内外学者大多数都认为如果机构长期持股,则机构持股与企业研发投入正相关,反之,则负相关。在探讨不同机构类型对研发支出的影响时,国内外研究者得出的结论相反。国外学者认为银行和非金融机构的股东会使企业的研发支出处于一个更低的水平;而国内学者认为银行基金持股的公司投资支出水平高于非银行基金持股的公司投资支出水平,而且其持股比例越大,那么公司的研发投入就越多。关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R&D支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有的甚至得到相反结论,本文认为这是有原因的。(1)国内外企业、投资者所处的环境制度不同,实行的法律也不一样,如果没有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把国外的研究结论直接运用到国内,这很容易出现误差,难以得到所期望的结果。(2)国内外的银行在监管、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是有差异的,而这会影响到银行作为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决策,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差异,所以得到的研究结论不相同,甚至相反。(3)学者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样本不同也会造成研究结论的差异。
综述所述,建议机构投资者在做投资分析时,要结合被投资企业的环境背景,考虑被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以做出对自身有利的决策;同时,企业需要融资时,要考虑投资机构的类型,从中选择合适的投资机构,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曲晓辉,肖虹. R&D资本化选择动机与影响因素——来自高新技术行业的经验证据[J].税务与经济,2012(5):1-8.
[2]范海峰,胡玉明. R&D支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盈余管理[J].科研管理,2013,34(7):24-30.
[3]王卉,魏剑.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