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的抚养费能“缩水”吗?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55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婚协议约定的抚养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降低?
   碰到一方称收入水平下降和再婚再育的影响,要求降低抚养费,法院会怎么判?
   近日,在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中,二审最终驳回男方要求降低抚养费的诉请,依法改判男方应按照离婚协议约定足额支付抚养费。

【基本案情】

7000元的抚养费我付不起了


   2020年6月初,离婚后独自带儿子的方晴收到了前夫袁亮发来的一条微信:“我看了一下,最近资金很紧张。我想用房屋相应价值抵贷款和抚养费,接下来这两个月,你有什么具体想法?”
   袁亮的这条信息,并不在方晴的意料之外——从去年开始,袁亮就提过要降低小浩的抚养费了,理由是受疫情影响,他创业的公司亏损严重,加上他又再婚再育,实在负担不起每个月7000元的抚养费。
   往事一下子涌上方晴的心头。方晴供职于一家外企,袁亮硕士毕业后开了家公司。两人相识、恋爱后走进婚姻殿堂。
   2015年1月,方晴和袁亮的儿子小浩出生了。本该是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却在一次次夫妻分歧中走向了终点。协商一致离婚,是这段感情最后的体面。
   2018年9月,方晴和袁亮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并签订《自愿离婚协议书》,约定小浩归方晴抚养,袁亮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7000元,至孩子18周岁止。按方晴的说法,7000元的抚养费,是根据当时袁亮的收入,以及方晴家人没法照看小孩、需要请住家保姆等一系列因素,两人共同商定的。二人在协议上也表示,鼓励对方尽快找到真爱和幸福。
   一别两宽,各自安好。离婚后,虽然有时会迟,但方晴每個月还是收到了袁亮转来的抚养费,袁亮也会来探望小浩,直到袁亮2019年再婚。
   袁亮再婚后不久,与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从那以后,他就开始提出减少小浩抚养费的问题,并多次找方晴协商。
   方晴和袁亮结婚时曾共有一套两居室的住房,考虑到小浩上学方便,离婚时双方约定房子由方晴和小浩居住,袁亮不会向方晴讨要费用,等小浩小学毕业后就把房子卖掉。但袁亮此时却提出要用一间房间的租金(2500元)冲抵抚养费,这让方晴无法接受。
   协商不成,袁亮就开始少付抚养费了。
   2020年9月至11月,方晴总共只收到袁亮转来的3000元钱。二人再次协商。袁亮同意房间的租金用来抵扣贷款,但仍称以自己现在的收入情况每月最多只能给3000元抚养费。袁亮表示,他已搬到方晴和小浩居住的小区附近,就是为了方便多照看孩子,照看孩子的时间也可以用来抵扣抚养费。
   而方晴认为,照顾、探视孩子是父亲应尽的义务,而且袁亮搬来也是因为他的公司离得近,并没有因此多照看孩子。
   最后,还是要对簿公堂。法院怎么判?
   方晴向一审法院提出诉请,要求袁亮补付之前拖欠的抚养费1.8万元,并自2020年12月起每月按照离婚协议约定支付抚养费7000元。
   袁亮提出反诉,称2020年9月前已克服收入下降和再婚再育的压力,一直足额支付抚养费,但现在无力支付了,且孩子的实际需求并不要这么多,要求将孩子的抚养费自2020年9月起降低为每月3000元。

【法院审理】

双方理应恪守离婚时的约定


   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袁亮应补付抚养费1.8万元,并根据袁亮创业受疫情影响、再婚再育和小浩的每月开支情况,将小浩的抚养费调整至每月5000元。
   方晴、袁亮均不服,向上海一中院提出上诉,二人坚持一审的诉请。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袁亮应支付的抚养费标准是多少,以及一审法院将离婚协议中约定的每月抚养费7000元调整为5000元依据是否充分。
   首先,袁亮与方晴离婚时,不仅签署了在民政部门备案的《自愿离婚协议书》,还签署了双方私下的《离婚协议书》,在两份协议中,对于抚养费均约定为每月7000元,可见,双方对于抚养费的金额系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而且,从离婚后抚养费的实际支付情况看,虽有迟延支付之情形,但在1年多近两年的时间里,袁亮均能足额支付抚养费,可见当时约定的金额亦未超出袁亮的支付能力。
   因此,如不存在支付方经济状况明显恶化、劳动能力明显降低等特定情况,双方理应恪守离婚时的约定。
   其次,就袁亮提出降低抚养费的几点理由而言。关于再婚再育和小浩的实际生活需要的理由,根据现有证据显示,袁亮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并未以是否再婚再育或小浩实际需要多少学习生活成本作为考量来计算抚养费金额;反而,在《离婚协议书》中,双方约定抚养费每月7000元的同时,还承诺鼓励对方尽快找到真爱和幸福,明显再婚再育与否和当时承诺的抚养费金额之间没有关联。故现袁亮以该理由要求降低曾经约定的抚养费金额,缺乏依据。
   关于新冠疫情期间收入下降的问题,本案中,袁亮与方晴微信沟通过程中,确实提及新冠疫情对其收入造成一定影响,但纵观本案,袁亮除口头所称,并未提供起码之证据证明其当前经济状况相较于离婚当时已发生明显下降。故上述理由,亦无据可循,法院难予采信。
   法院遂驳回袁亮上诉请求,判决袁亮补付抚养费1.8万元,并改判袁亮自2020年12月起支付小浩抚养费7000元,至小浩18周岁止。

【法官说法】

离婚协议是经过考量的,具有约束力


   本案主审法官、上海一中院少年家事庭审判长潘静波指出,离婚协议系双方为离婚而达成的一揽子约定,其中既会包括与身份关系紧密相关的解除婚姻关系问题、孩子抚养问题,也会包含更具财产属性的财产分割问题,但不论内容为何,均是曾经的婚姻双方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后达成的综合性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已经完成离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应该遵照履行、严肃对待,不能轻易更改,否则对另一方而言,有失公允。如果确有证据证明存在不直接抚养一方整体经济状况明显恶化、劳动能力明显降低、再行支付将无法保障其基本生活等特定情形,才应考量降低抚养费诉请的合理性。
   (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其他文献
《中庸》里说:“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指一个人独处时,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所以,慎独历来被看作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   对于舒华来说,孤独是一种习惯了的、却又必须打破的生存方式。所以,关于他的此慎独,非彼慎独。   近来,只身一人在省城打拼的舒华越来越害怕孤独,在他心里,“慎独”早就跨越了道德领域,来到他的生存空间,给他施加了天大的压力。   如同捷克
期刊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维系中华文明的根脉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驻村规划师的横空出世,无疑成了解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刘琳就是安徽省潜山市万涧村的驻村规划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乡村振兴故事……传统村落是文明的见证者,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别人都是到大城市去求职发展,可你却想扎根乡村,真不知道你是
期刊
2016年3月,安徽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争取省政协妇联界别支持在马郢捐建了一所“儿童快乐家园”,它架起了志愿者老师服务乡村的桥梁。通过持续实施乡村儿童成长课程体系和微心愿、生日会、图书馆、快乐暑期行等主題活动,让村里的孩子拓宽眼界、丰富知识和感受关爱。   马郢,合肥市长丰县一个原不起眼的村庄,短短4年吸引了112位志愿者老师和数十家支教机构参与共建马郢“儿童快乐家园”,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一颗种子,
期刊
本文主人公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也是唐山大地震45周年祭。大地震带走了24万条生命,留下了4200多名孤儿,党育苗便是其中之一。   长大成人后,每每谈及那场巨大的灾难,党育苗总会动情地说:“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我是被解放军叔叔从满目疮痍的废墟中救出来的幸存者……”废墟里被救起,她姓了“党”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大地震
期刊
本文主人公      熟悉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和《爱情保卫战》的人都知道,舞台上的主持人涂磊经常表情严肃,任凭嘉宾的情绪多么激动,他也能面不改色,理智面对。而比他的表情更酷的,是他的点评,就像是根根利箭,无比精准地直戳人心。   有人说,涂磊是一个犀利的媒体人,但谁也不能否认,涂磊的话虽然刺耳,却总似良药,能给人诚恳的情感建议和理性的婚姻解读,一语点醒梦中人。而涂磊在给别人婚姻忠告的同时,也有着自
期刊
本文主人公   一对夫妻、两匹马、一架车、400天,从新疆伊犁到湖北襄阳行走3000公里,他们依旧在路上。一袭红衣飘飘,两挂銮铃叮当,并肩信马由缰,看最美夕阳,望无际雪山,观浩瀚星空。   他们一路上捡拾收获,也学着不断放下。这场纵马旅行,让郑景泰张雯晴夫妻的人生更加丰盈。为圆梦,暂离尘世喧嚣   立夏后,郑景泰和张雯晴经过短时间的休整,再次骑马上路,从湖北襄阳往福建方向奔去。   “起舞,你
期刊
本文主人公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这是很多人熟悉的一首歌,每当激昂的旋律响起,总能让人热泪盈眶。这也是“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最喜欢的一首歌。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她创建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技术体系,建立和发展了相关技术。30多年来,她已7次送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飞上太空,为实现载人航天历史性的突破做出重要贡献,载人航天工程3
期刊
本文主人公      黄雅莉结婚了。对方是恋爱长跑16年的初恋,消息一出,很多人深感诧异。   如果不是结婚的消息冲上热搜,很多人都记不起来她曾是2005年超级女声的一员。因为现在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黄雅莉,早已不是歌手黄雅莉,而是“生活家”黄雅莉。   或许你和我一样,很久都没听黄雅莉唱歌,其实她一直在坚持唱歌。不仅如此,她还绘画,旅行,搞装修,把生活过成了诗。   如今,这个“宝藏女孩”
期刊
本文主人公      2021年8月5日下午,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国14岁小将全红婵发挥完美,强势夺冠,为中国代表团摘得第33枚金牌。   全红婵7岁学跳水,11岁进广东队,13岁进国家队,14岁成为中国队最年轻的选手,像一匹蒙着眼罩的千里马,不知周遭地出现在世界顶级跳水赛事上。   成名如此之早,又如此之快,跳水界的老前辈們对全红婵给出一致好评。中国第一位奥运跳板跳水冠军、
期刊
本文主人公      2021年6月的一天,河南洛阳的一间教室里,孩子们的朗读声轻快悦耳,黑板前的汤松手拿着粉笔,正在“吱吱嘎嘎”地写着什么。虽然背对着孩子,但从他偶尔的轻轻点头,和随之掠过的丝丝笑容反复交织,能看得出来,这一片美妙无比的诵读声,让汤松完全愉悦地沉浸其中。   多年之前,一场罕见疾病让汤松陷入无边的脆弱,是妈妈的日夜倾情守护,让他披上了坚不可摧的“铠甲”。从此之后,人生的霜剑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