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金融时报》——
多年来,如果外资企业对自身在华业务受到的待遇不满,得到的建议往往是:可以私下抱怨,但在公开场合要保持沉默。
主流观点认为,把对中国官员独断专行和偏袒本国企业的失望情绪广而告之,只会招致报复,并威胁到企业的现有投资。
类似通用电气、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以及全球最大化工企业巴斯夫等企业的负责人,被北京方面视为“外国友人”。作为获得中国市场准入权的回报,当局希望他们能够在批评者面前为中国政府的政策辩护。
但上述三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弗里•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罗旭德(Peter Loescher)和贺斌杰(Jürgen Hambrecht)最近都对本企业在中国面临的困难直言不讳。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对保持沉默和畅所欲言在风险/回报方面的考量,已经开始向后者偏移。中国无视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移、在政府采购中偏袒本国企业的政策让一些外企觉得,自己正被排挤出这个国家。“我们感觉在中国越来越不受欢迎,正因如此,你发现有更多的人大胆表态,并重新考虑自己在中国的未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理事会的约翰•纽佛(John Neuffer)说。
商业领袖们表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中国政府迅速进行了大量改革,在那之后,北京方面让外国投资更自由化的胃口已经变小。因此,即便当前的政策只代表着一种停滞,外企却感觉像是在倒退。
罗旭德和贺斌杰将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之旅视为一个良机,选择在这个时候大声“诉苦”。“从德国人的角度出发,德国总理谈到了最重要的几点: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和中国市场准入规则的必要性。”德国商会的中国专家萨宾纳•黑普勒(Sabine Hepperle)表示。随着中国对于全球企业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这些企业要将往日在华投资转化为利润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中国经济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华销售在核心业绩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高管们再也不能把市场准入成本作为在华业务未能实现目标的借口,或是一味强调监管环境的改善。
如今,中国已经是通用电气的第五大市场。2008年,伊梅尔特曾表示,2010年在华销售额可能达到100亿美元。目前,通用电气预计今年年底前来自中国的收入将增长10%,至60亿美元左右。
在国家补贴的支持下,中国企业正逐渐走出国内市场,挑战西方企业,和它们在其本土和第三方国家争夺市场份额。太阳能行业就是一个例子,中国企业有望从德国竞争对手手中夺走世界领头羊的位置。另一个例子是风能行业。中国在该行业拥有70家企业,它们已发起了一场竞赛,旨在超越通用电气、西门子和丹麦的维斯塔斯(Vestas)等全球巨头。
德国实业家们表示,在中国风能市场,本土企业在政府采购中明显受到偏袒。私下里,德国一家大型工业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指出,有一家全球市场领军企业过去三年一份订单都没拿到,尽管他们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投资。西方国家政府对本国企业的担忧感同身受,但美国和欧盟也没有什么政策工具,能用来撬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签署的承诺,大多涉及出口或廉价制造品等更为简单的领域,而不是外国投资所涉及的高度复杂的领域。即使存在书面的承诺,中国往往也缺乏相应机制——比如信息全面的中立法庭——来履行这些承诺。
两位德国商业领袖愿意公开批评中国投资环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说起来有点自相矛盾,但这反映出在实业家看来,中国的政治环境有所改善。
(作者:Alan Beattie、Jamil Anderlini、Daniel Schaefer)
多年来,如果外资企业对自身在华业务受到的待遇不满,得到的建议往往是:可以私下抱怨,但在公开场合要保持沉默。
主流观点认为,把对中国官员独断专行和偏袒本国企业的失望情绪广而告之,只会招致报复,并威胁到企业的现有投资。
类似通用电气、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以及全球最大化工企业巴斯夫等企业的负责人,被北京方面视为“外国友人”。作为获得中国市场准入权的回报,当局希望他们能够在批评者面前为中国政府的政策辩护。
但上述三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弗里•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罗旭德(Peter Loescher)和贺斌杰(Jürgen Hambrecht)最近都对本企业在中国面临的困难直言不讳。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对保持沉默和畅所欲言在风险/回报方面的考量,已经开始向后者偏移。中国无视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移、在政府采购中偏袒本国企业的政策让一些外企觉得,自己正被排挤出这个国家。“我们感觉在中国越来越不受欢迎,正因如此,你发现有更多的人大胆表态,并重新考虑自己在中国的未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理事会的约翰•纽佛(John Neuffer)说。
商业领袖们表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中国政府迅速进行了大量改革,在那之后,北京方面让外国投资更自由化的胃口已经变小。因此,即便当前的政策只代表着一种停滞,外企却感觉像是在倒退。
罗旭德和贺斌杰将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之旅视为一个良机,选择在这个时候大声“诉苦”。“从德国人的角度出发,德国总理谈到了最重要的几点: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和中国市场准入规则的必要性。”德国商会的中国专家萨宾纳•黑普勒(Sabine Hepperle)表示。随着中国对于全球企业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这些企业要将往日在华投资转化为利润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中国经济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华销售在核心业绩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高管们再也不能把市场准入成本作为在华业务未能实现目标的借口,或是一味强调监管环境的改善。
如今,中国已经是通用电气的第五大市场。2008年,伊梅尔特曾表示,2010年在华销售额可能达到100亿美元。目前,通用电气预计今年年底前来自中国的收入将增长10%,至60亿美元左右。
在国家补贴的支持下,中国企业正逐渐走出国内市场,挑战西方企业,和它们在其本土和第三方国家争夺市场份额。太阳能行业就是一个例子,中国企业有望从德国竞争对手手中夺走世界领头羊的位置。另一个例子是风能行业。中国在该行业拥有70家企业,它们已发起了一场竞赛,旨在超越通用电气、西门子和丹麦的维斯塔斯(Vestas)等全球巨头。
德国实业家们表示,在中国风能市场,本土企业在政府采购中明显受到偏袒。私下里,德国一家大型工业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指出,有一家全球市场领军企业过去三年一份订单都没拿到,尽管他们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投资。西方国家政府对本国企业的担忧感同身受,但美国和欧盟也没有什么政策工具,能用来撬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签署的承诺,大多涉及出口或廉价制造品等更为简单的领域,而不是外国投资所涉及的高度复杂的领域。即使存在书面的承诺,中国往往也缺乏相应机制——比如信息全面的中立法庭——来履行这些承诺。
两位德国商业领袖愿意公开批评中国投资环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说起来有点自相矛盾,但这反映出在实业家看来,中国的政治环境有所改善。
(作者:Alan Beattie、Jamil Anderlini、Daniel Schae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