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资源拓展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参与及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和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在教学中如何抓住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以社会生活诸因素为切入点,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为基本面来扩展教材,组织教学?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讨。
  一、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生活体验之根据整合教材的策略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这要求教师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组织教学,引起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如:在学习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们健康成长”一课时,从六年级学生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出发,在教学中把“毒品—学会拒绝教育”“家风家训—传承教育”“助人—助己教育”整合入教材中,把学生日常生活中耳闻乐见的事例,以音乐故事、故事讲演辩论会等形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拒绝毒品,知道自己的家风是什么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传,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帮助别人是不会吃亏的等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会了提出问题、查询资料、访问调查,制定问题解决问题方案,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对社会价值观和人的行为方式的思考与判断。
  二、以学生成长的环境为基本面,人文变化之因素融合教材的策略
  一堂教学课程的结束,只是教学课程的短暂停顿,是学生走向成长环境的一个起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需突出“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引导学生把课堂学到的道理和知识在自己成长的环境中传播,做到学以致用。这需要教师将学生成长环境中的人文因素融合进教材,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明理、成长。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等与“我”密切相关的内容。其中不乏教师和学生都亲历过的成长环境。教学这样的内容,适宜用现身说法来组织教学。如:教学《我的家乡》时,教师可提前布置前置性作业,把家乡同在一个地方的学生组成小组,通过调查、采访、实践,寻找照片、与长辈聊天、听家长讲故事、阅读等形式,了解家乡的特色、家乡的变化、家乡的文化、家乡的典故等,制作成PPT或小视频,小组成员在课中进行汇报交流,教师也向学生图文并茂地介绍自己家乡的情况。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增长见识,而且通过实践,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了实践能力。
  三、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线,时代变迁之主流充实教材的策略
  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指的是比较受社会关注和欢迎的新闻、信息。有些会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如果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整合进教材,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以及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如:针对社会上青少年盲目追星,爱慕虚荣的现象,在教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为了建设新中国”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知道那些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为新中国建设勇于献身的建设者和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故事,使学生在心里对他们产生深深的崇敬之情,潜移默化学习他们的爱国之心,培养学生的奉献之情。在教学中整合“杰出贡献人物宣讲”活动,让学生课前阅读了解建设新中国的先烈和科学家们生动的真人实事故事,做到每节课课前宣讲一个故事,如毛泽东、周恩来、邓稼先、钱学森、茅以升等。通过宣讲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培养学生的拳拳爱国之情。又如:学习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假如我是人民代表”这一内容,结合网络上呈现的代表们提出的各种提案,特别设计了“我们如何当代表”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如果我是人民代表,我能不能提这些提案?让学生交流辩论,从而明确做一名代表要公道正派,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再如:学习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地球真美丽”这一内容时,结合我国空气PM2.5含量超标的现象,把著名主持人柴静的视频整合进教材,引导学生了解PM2.5以及我国空气质量情况,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再把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环境改善的内容和中国近五年环境保护建设取得的成绩以视频的形式整合进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信心以及取得的成绩,从而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以国家发展为主题,责任担当之情怀融入教材内容的策略
  中国的发展迅猛且受世界瞩目。但中国究竟取得怎样的发展,小学生们并不太清楚和了解。因此,在教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腾飞的中国”时,整合进《我的家在中国》丛书的相关内容,通过阅读、交流、作品创作等,全面了解中国的湖海、山川、路桥、高铁、天眼、网络及城乡建设,引导学生为中国的发展感到震撼、骄傲和自豪,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国家不仅在发展,还在努力追求发展均衡。在教学中,把国家需要努力发展均衡的举措整合进教材,如:农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为农民工讨薪等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引领学生积极乐善,崇尚诚信公正、平等友善、文明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植入到学生心中。
  总之,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核心是要求教师“用教材教”,“用活教材”。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及成长环境结合进教材,将社会热点及国家发展有机地整合进教材,有利于灵活教学及丰富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认知与行动同步发展,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受南太行山地质地貌的影响,河南林州大峡谷地区村落发育出了立体化的聚落空间,是豫北地区山地村落的独特类型。文章运用田野调查与访谈的方法,以整体的景观视角,从村落选址与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发展,盲人也可以使用计算机阅读、书写、浏览网页、查阅资料、享受网络资源带来的便捷。文字輸入能力是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也是他们适应信息化社会、实现网络交流和提高生活品质的有益途径。盲生的这个能力是在对汉字的形、音、意正确理解和掌握后发展而来的,是在不断强化指法、拼音训练,对汉字的语音、语义进行反复对比、辨析中逐步提升的。根据《影响小学生汉字输入速度的因素研究》调查发现,影响盲生文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单亲家庭孩子与日倶增,其德育问题愈加突出.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之,孩子会常常感到
原本以为,在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会水到渠成。出乎意料的是,在测试中发现学生整数乘法笔算的正确率不高,能全对的更是寥寥无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一、整数乘法笔算的常见错误  教材关于整数乘法的内容主要有4个部分,分别是表内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其中表内乘法是整个乘法体系最基础的知识。而除了表内乘法,另外3个
数学解题课是高中数学被普遍重视的一种课型,是以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学习”为主的课,解题课的教学过程应着力展现解题思维的全过程,注意对解题策略、思维方法、解题技巧等进行分析归纳与评价,这其中蕴含着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使学生提高思维水平,懂得数学价值,建立科学的数学观念,从而发展数学、运用数学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方向。以下通过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这既是适应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的必然。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通过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从教学方法上提供了保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问题是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它赋予了家园共育以新的内涵,强调了我们要与家庭双向互动,既要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又要请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与管理,这将成为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  一、提高认识,丰富家教知识  1. 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家园联系手册》,我们发现在家长中
我国会计核算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且入帐后一般不调整资产的帐面价值。历史成本法虽然具有客观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优点,但在市场条件下,资产的价格随时有可能变动,历史成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若干学科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部分。时空观念包含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是指将事物与特定时空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形成历史的时序性和特定空间观念是认识和评判一切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特定的历史时空条件,便是离开了历史的真相,也背离了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活动价值。   部编七年级历史《原始农耕生活》一课是描述距今约6000-7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