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科研经费项目制管理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2年教育经费投入更是占了GDP的4%,首次达到教育法规定的目标。科研经费作为教育经费的一大组成部分,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极大关注。但各类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频繁发生,让社会大众对当前科研经费项目制管理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科研工作者也为自己的处境发声。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科研经费项目制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也给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当前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项目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科研经费
  高校科研经费包括以高校名义取得的各类科技研究经费(含理、工、医科)和文科研究经费。按经费来源渠道,分为政府部门及规划部门委托的纵向科研经费、由国(境)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委托的横向科研经费、与国(境)外政府、学术机构等非政府组织间合作获得的国际合作项目科研经费,以及其他科研专项经费等。本文研究的科研经费主要是指纵向科研经费。
  (二)项目制管理
  目前,项目制进行管理,是指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立科学研究项目,并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组为基本活动单位来进行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研究活动的一种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经费项目制管理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项目责任人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以及肩负合同或任务书中相应的责任。同时,明确了项目的依托单位。
  二、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支出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高校科研经费也不例外,从2009年的468.2亿增长至2013年的856.7亿,增幅达83.00%。
  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科研经费,都是采用项目制进行管理。由科研人员主动向科研主管单位提出项目申报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科研项目的确立具有竞争性的;二是项目负责人是科研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三是科研项目是以项目组为基本活动单位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四是科研项目具有契约精神,是通过签订合同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的;五是科研项目的开展得益于项目依托单位的支持。
  我国科研经费项目制管理涵盖了监督管理体系、权责关系、预算管理、过程管理等四方面内容。
  (一)我国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体系
  近年来,国家财政部、科研部、审计署及地方财政厅、科研厅、审计厅等有关部门和科研经费提供方对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一是不断完善了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体系,适时制(修)订并出台了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二是不断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力度,形成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监督、科研主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监督相结合的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各类科研经费检查工作日渐常态化,初步形成我国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体系。
  (二)我国科研经费的权责关系管理
  我国科研项目实行的项目制管理,项目组为开展科研活动基本单位,项目负责人是科研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科研经费的权责管理机制,2012年,教育部 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指出,我国各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学校、院系、项目负责人分级管理体制,以确保科研经费管理的有序进行。该制度的提出,旨在完善单一的项目制管理模式的管理体系。
  (三)我国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方式
  在项目制管理模式的框架下,我国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采用全预算管理,具体分为管理费用预算管理以及间接费用预算管理两种方式。
  两种预算方式相比而言,间接费用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对项目承担高校的成本补偿渠道,完善了高校及项目负责人承担项目的间接成本补偿机制。与此同时,增加绩效支出,允许在科研经费中列支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团队成员的劳务性费用,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价值,有利于形成一个绩效管理机制,提高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主动承担科研任务的积极性。
  (四)科研经费的过程管理
  我国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均是以项目制管理作为基础,经历从立项划拨到结题验收之间,经历项目申报、预算编制、经费划拨、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中期财务检查、结题财务验收、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等一连串过程。
  三、科研经费项目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出多门,经费使用人掌握难度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公众对科研经费关注度的提高,我国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体系。各级科研主管部门积极响应,根据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特点,紧密出台了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政出多门,要求不尽相同,给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经费使用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增加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难度。
  (二)外部审计标准不统一,沟通成本高
  由于各类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频繁出台,以及各科研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不够细致、解读不够明确,导致不同的审计监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审计标准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直接增加了高校在接受不同科研经费管理审计或检查时的沟通成本,增大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难度。
  (三)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
  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虽然探索间接费用的管理方式,通过增加绩效支出用于鼓励支持项目组承担科学研究。但是,由于在已实行间接费用的科研经费管理中,虽然允许科研工作者开支绩效支出,但绩效支出所占比重太小,不能很好的激励科研工作者。
  (四)项目经费重申报轻管理现象仍然存在
  由于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多为学术型人才,缺乏相关的财务知识和经验准备,更多专注于科研业务自身以及重视科研项目的申请。对于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要求往往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在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不按照预算花钱、不按照规定及时调整项目预算、审计不及时等经费支出不符合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   (五)科研和经费界限过于明显
  科研经费作为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往往会涉及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管理容易被误解是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被孤立的对待。容易导致在涉及校内多职能部门协调工作时,总是将科研经费孤立的从科研项目的管理中割裂开来,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四、完善科研经费项目制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体系
  基于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政出多门的情况,建议成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中心,统一制定具有普适性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为科研经费管理提供强有效的政策指引。且在相关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中明确科研经费允许开支的各个明细科目,有效地规范科研经费开支,解决科研经费检查中标准不一的问题。
  (二)完善科研经费奖惩机制
  为提高高校承担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我国科研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高校特点,分别制定并适当提高间接费用以及绩效支出比例。与此同时,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经费评价和奖惩机制,根据各高效在科研项目的执行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完成优秀的高校可以相应的奖励,并给予未能按要求完成的高校一定的时间内终止申请某类科研项目的惩罚。
  (三)转变思想,变被动为主动
  及时转变科研经费管理理念,在思想上充分重视科研经费管理,变被动为主动,这是提高我国高校科研经费项目制管理重要的一环。
  1.科研主管部门方面
  影单提前启动科研项目申报计划,及时发布项目申报信息,做好项目申报及预算编制指引工作;及时制定或修订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各类科研项目的具体开支范围;定期组织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培训,及时传递政策精神。与此同时,完善各类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工作,明确其考核标准。
  2.高校方面
  一是做好科研经费预算指引编制工作,实现不同类别科研项目预算控制的个性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二是重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管理工作,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与项目管理系统预算及其执行数据的实时对接,做好预算控制工作。三是重视科研经费财务验收审核工作,要求重大重点项目组在项目结题前半年须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预审计,尽量减少科研事故的发生。四是在高效内部做好间接费用的统筹分配工作,制定能够激发科研工作者积极性的政策。
  3.项目负责人方面
  项目负责人应当改变科研经费属于个人私有财产的想法,充分意识到科研经费属于公共资源,及时参与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培训,把握最新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精神。化被动为主动,提前做好做细科研经费预算,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预算不能满足科研项目研究需要时,及时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并在中期财务检查、结题财务验收时,积极主动配合科研主管部门,做好相关检查、验收的准备工作。
  (四)推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手段是有效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手段,建议我国上下应当一起推动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科研主管部门层面,建立共享信息平台,从项目申报到项目验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分享项目信息;在高校层面,实现科研管理系统、财务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多系统无缝对接,实现科研经费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将学校科研经费管理人员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投入更多精在科研经费管理上。
  (五)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一是强化学校主体责任,校内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监督约束机制,改变科研经费管理只是学校财务部门的做法。二是切实落实院系监管责任,院系等作为科研工作的基层管理单位,了解科研项目的学科特点和研究的实际需要,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能够合理配置资源,为科研项目执行提供条件保障。三是落实项目负责人直接责任,科研项目负责人应该及时转变思想,将科研经费管理作为科研项目管理的一部分,重视科研经费管理,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真实性等承担直接责任。
  (六)成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
  鉴于科研经费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建议在高校内部成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组织一只专业化队伍,统一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全过程管理。该部门负责联系校内科研机构等各职能部门,建立与校内各职能部门的协同关系。避免出现各职能部门、项目负责人认为科研经费管理只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的观念,推动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的内部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推动科研经费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七)重视科研经费政策解读宣传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是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科研主管部门以及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建设工作,及时收集国家、地方政府、各科研主管部门新出台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对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解读和分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指南。多渠道全方位的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宣传工作,增大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覆盖面,提高科研工作者对研经费管理政策的认识。
  五、结语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对于科学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加,社会公众对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充分分析研究我国现有科研经费项目制管理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完善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希望提出的建议能够满足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需求,在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的同时,激发我国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艾众培.简析国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经验与启示.现代经济信息,2015(17).
  [2]陈朝宗.中国与西方科研管理比较及自我创新.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3).
  [3]顾虹,赵敏.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改革及其合理性分析.科研研究管理.2003(3).
  [4]贺德方.美国、英国、日本三国政府科研机构经费管理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7).
  [5]刘众.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初探.事业财会,2006(2).
  [6]王延中.科研项目课题制的几个问题.学术界,2007,4,总第125期.
  [7]林亚男.基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科研经费管理思路.福州大学学报,2010(3).
  [8]马青雅.科研经费执行过程动态管理模式探索及实践.会计之友,2014(36).
  [9]王报平,张瑞.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创新:美、英、日三国的经验与启示.科学管理研究,2014(8),第32卷,第4期.
  [10]闫亚梅.“U”型管理模式下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河北大学学报.2015年3月第40卷第2期.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并购过程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并购条件与情况来决定企业的并购策略的。因此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其实也是动态的情况多种多样,是根据并购的不同实际情况而变化的,本文主要研究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述,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型以及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来对并购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
一、问题的缘起今年年初,ST郑百文和PT渝钛白先后发布公告称,拟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ST郑百文董事会决定,拟用2.5亿元资本公积金和1 822.17万元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然后再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企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企业能够持久发展,控制资金成本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以万达信息企业近5年的长期资金来源及资金成本的分析为例,对负债规模与资金成本做相关性分
近年来,有些地方由于违背科学发展观、缺乏有效机制保障,而以行政强制力盲目推行城镇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失地农民生存危机”、“空城鬼城”、“伪城镇化”等字眼时常
摘要:本文以传统制造型企业A公司为样本,主要从生产方面的预算和管理费用的预算探讨降低成本的责任归属问题。由于传统制造型企业存在约束性的成本,预算需要进行对应的调整和控制。而持续的预算控制是营业利润稳定的基础,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需要对制造成本进行持续优化。  关键词:固定成本;预算控制;标准成本;价格差异;零基预算  中图分类号:P23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的普及,网上购物的形式已经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购物手段.现阶段,社会上存在的电子商务网站种类众多,例如最常见的京东、淘宝以及天猫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第四届“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暨2013年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表彰大会日前召开。会上表彰了大赛的获奖选手,其中20名“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每人获得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