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阿莫西林药物进行测定,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方法,分析这种方法的优势,并且对其准确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选择的主要介质为盐酸,其中氧化剂为高锰酸钾物质,主要是由于这种物质可以在氧化的过程中可以促进阿莫西林呈现出发光的状态。同时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一种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分析方法。结果:通过进行实验,可以测得这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7-5.0×10-5g·ml-1;其中检出限为6.0×10-8g·ml-1;对1.0×10-5g·ml-1的阿莫西林进行多次测定,标准差要被控制在1.56%之内。结论:这种方式比较简洁,便利,同时其灵敏程度较高。在阿莫西林胶囊的测定中,主要测定阿莫西林的含量,同时要根据药典中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比较满意。
关键词:化学发光分析;阿莫西林;高锰酸钾
通常情况下,人们又将阿莫西林称为羚氨苄青霉素,同时也是抗生素的一种,在临床应用中不仅存在着片剂,同时还有胶囊或者是注射剂的形式。对多种细菌都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我国传统的药典上看,对于阿莫西林含量进行测定主要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表现出繁琐、浪费时间等特点。高能酸钾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对多中药物进行氧化处理,其中包括多巴酚丁胺等等。通过实验可知,以盐酸为介质,高锰酸钾可以对阿莫西林成分进行氧化进而出现化学发光现象,可以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效果显著。
1 仪器与试剂
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用的主要仪器为智能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这种仪器的产地为陕西的西安市。其中,所用的试剂主要为阿莫西林溶液,这一溶液的成分比较标准,在应用之前,通过了国家的药品质量检测。去这种药品100g,让其置入50ml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摇匀,作为实验的储备液,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储备液的相对浓度达到相应的标准。另外,还需要采用阿莫西林的胶囊,药品的批号和规格等都符合药品监督总局的规定;最后需要高锰酸钾、硫酸、盐酸以及硝酸等成分;除此之外,还需要准备蒸馏水。
2 分析步骤
首先要用精准的仪器称取阿莫西林成分,将其放入到25ml的量瓶中,然后开始加水,将其稀释。在溶液达到一定标准之后,需要进行摇匀。然后,采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数量的盐酸溶液作为反应介质。然后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化学发光程度进行测定,并且对发光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情况主要表现在图1中:
3 结果与讨论
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为了保证阿莫西林药物的性质,主要采用的是智能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等仪器,通过对结果进行观察可知,发光强度由弱到强所用的时间为5秒,而最强到最弱的时间大约为10秒,所以说,化学发光的速度相对较快。
3.2 测定条件的选择
第一,氧化剂的选择。从以往的试验中可知,作为氧化剂的主要物质是高锰酸钾,双氧水等等,这些氧化剂和阿莫西林药物在一定的介质中反应,通过对结果进行观察,找到最为合适的氧化剂。结果可知,高锰酸钾和阿莫西林的反应能够出现化学发光的现象,在反应的过程中,反应的强度和高锰酸钾的浓度之间成正比,通过计算和观察可知,当高锰酸钾的浓度达到7.0·10-4mol·L-1时,其发光的强度最大,但是一旦超过这个浓度就会逐渐降低。所以,在选择氧化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这一浓度的高锰酸钾,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第二,介质的选择。为了使用科学合理的介质,本次实验主要应用盐酸、硝酸以及硫酸等介质。分别对其发光强度进行测定。通过实验可知,发光强度最大的要输盐酸介质,其化学发光强度也最高。其中,中介点就是3.0mol·L-1,超过这一浓度,发光强度也会逐渐降低。所以,在试验中要将盐酸介质的使用时间和效果考虑到其中。
第三,流速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由于此化学发光反应速度较快,所以作为载流的高锰酸钾与盐酸溶液的混合溶液的流速对化学发光强度有很大影响。试验表明当高锰酸钾、盐酸溶液、样品溶液与水流速都为3ml·min时,空白与发光信号都很稳定,而且信噪比最大。故本实验选择高锰酸钾、盐酸溶液、样品溶液与水流速都为3ml·min-1。
3.3 校准曲线、精密度与检出限在选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下,阿莫西林质量浓度在1.0×10-7~5.0×10-5g·ml-1范围内与发光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为了提高测定的精密度与准确度,校准曲线按阿莫西林浓度的数量级分段绘制,校准曲线的基本参数。对质量浓度为1.0×10-5g·ml的阿莫西林进行11次平行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6%,检出限为3.0×10-8g.ml-1。
3.4 干扰试验
实验了阿莫西林中共存组分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对于质量浓度为1.0×10-5g·ml的阿莫西林溶液,K、Na、Mg不产生干扰;1000倍的Ca2+、Ba2+、Zn2+、硬脂酸镁、淀粉,300倍的糊精、葡萄糖,3倍的咖啡因,两倍的双氯灭痛不产生干扰,对乙酰氨基酚、抗坏血酸对实验产生干扰。
3.5 样品分析
取10片阿莫西林胶囊,去胶囊壳后称重,研细,精密称取样品适量(约相当于阿莫西林10mg)于50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后,移入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准确移取上述溶液0.25mL于25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按实验所述步骤测定其含量,同时进行标准加入回收试验。
3.6 化学发光机理初探
阿莫西林结构式为:
为探讨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氧化阿莫西林产生化学发光机理,我们对比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产物的荧光光谱.阿莫西林的λex为275nm,λex分别为301,460,600nm,其中301,460nm处的峰较强,当阿莫西林被氧化后,当其产物的λex=275nm,λex分别为460和600nm,而301nm处的荧光峰消失,由此可以说明阿莫西林结构中的苯环上的羟基被氧化了,其荧光结构被破坏,荧光消失,而其它荧光结构则没有发生反应。我们初步推断发光可能是因为阿莫西林的氧化产物接受氧化反应产生的能量而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当其再回到基态时而产生发光。
作为光谱抗生素药物的一种,临床上阿莫西林被广泛应用,其又名为羟氨苄青霉素,属β-内酰胺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壁的能力也强。口服后药物分子中的内酰胺基立即水解生成肽键,迅速和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使之失活,切断了菌体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用来建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徑,使细菌细胞迅速成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菌体终于因细胞壁损水份不断渗透而胀裂死亡。
作为阿莫西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阿莫西林制剂的含量的测定方法一直备受关注。阿莫西林是抗生素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其杀菌作用优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现有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吸光光度法、比色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这些方法有的灵敏度低,线性范围窄,有的操作繁琐。
参考文献
[1]黄薇,刘雪静,张莹莹.阿莫西林的荷移光谱测定方法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5(1).
[2]卫洪清,刘二保,周建文,薛君.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理化检验[J].化学分册,2005(2).
[3]刘艳玲,冯爱霞,范冬梅.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的应用进展[J].理化检验[J].化学分册,2005(4).
[4]刘珊珊.阿莫西林及其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文选,2005(5).
关键词:化学发光分析;阿莫西林;高锰酸钾
通常情况下,人们又将阿莫西林称为羚氨苄青霉素,同时也是抗生素的一种,在临床应用中不仅存在着片剂,同时还有胶囊或者是注射剂的形式。对多种细菌都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我国传统的药典上看,对于阿莫西林含量进行测定主要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表现出繁琐、浪费时间等特点。高能酸钾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对多中药物进行氧化处理,其中包括多巴酚丁胺等等。通过实验可知,以盐酸为介质,高锰酸钾可以对阿莫西林成分进行氧化进而出现化学发光现象,可以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效果显著。
1 仪器与试剂
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用的主要仪器为智能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这种仪器的产地为陕西的西安市。其中,所用的试剂主要为阿莫西林溶液,这一溶液的成分比较标准,在应用之前,通过了国家的药品质量检测。去这种药品100g,让其置入50ml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摇匀,作为实验的储备液,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储备液的相对浓度达到相应的标准。另外,还需要采用阿莫西林的胶囊,药品的批号和规格等都符合药品监督总局的规定;最后需要高锰酸钾、硫酸、盐酸以及硝酸等成分;除此之外,还需要准备蒸馏水。
2 分析步骤
首先要用精准的仪器称取阿莫西林成分,将其放入到25ml的量瓶中,然后开始加水,将其稀释。在溶液达到一定标准之后,需要进行摇匀。然后,采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数量的盐酸溶液作为反应介质。然后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化学发光程度进行测定,并且对发光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情况主要表现在图1中:
3 结果与讨论
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为了保证阿莫西林药物的性质,主要采用的是智能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等仪器,通过对结果进行观察可知,发光强度由弱到强所用的时间为5秒,而最强到最弱的时间大约为10秒,所以说,化学发光的速度相对较快。
3.2 测定条件的选择
第一,氧化剂的选择。从以往的试验中可知,作为氧化剂的主要物质是高锰酸钾,双氧水等等,这些氧化剂和阿莫西林药物在一定的介质中反应,通过对结果进行观察,找到最为合适的氧化剂。结果可知,高锰酸钾和阿莫西林的反应能够出现化学发光的现象,在反应的过程中,反应的强度和高锰酸钾的浓度之间成正比,通过计算和观察可知,当高锰酸钾的浓度达到7.0·10-4mol·L-1时,其发光的强度最大,但是一旦超过这个浓度就会逐渐降低。所以,在选择氧化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这一浓度的高锰酸钾,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第二,介质的选择。为了使用科学合理的介质,本次实验主要应用盐酸、硝酸以及硫酸等介质。分别对其发光强度进行测定。通过实验可知,发光强度最大的要输盐酸介质,其化学发光强度也最高。其中,中介点就是3.0mol·L-1,超过这一浓度,发光强度也会逐渐降低。所以,在试验中要将盐酸介质的使用时间和效果考虑到其中。
第三,流速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由于此化学发光反应速度较快,所以作为载流的高锰酸钾与盐酸溶液的混合溶液的流速对化学发光强度有很大影响。试验表明当高锰酸钾、盐酸溶液、样品溶液与水流速都为3ml·min时,空白与发光信号都很稳定,而且信噪比最大。故本实验选择高锰酸钾、盐酸溶液、样品溶液与水流速都为3ml·min-1。
3.3 校准曲线、精密度与检出限在选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下,阿莫西林质量浓度在1.0×10-7~5.0×10-5g·ml-1范围内与发光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为了提高测定的精密度与准确度,校准曲线按阿莫西林浓度的数量级分段绘制,校准曲线的基本参数。对质量浓度为1.0×10-5g·ml的阿莫西林进行11次平行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6%,检出限为3.0×10-8g.ml-1。
3.4 干扰试验
实验了阿莫西林中共存组分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对于质量浓度为1.0×10-5g·ml的阿莫西林溶液,K、Na、Mg不产生干扰;1000倍的Ca2+、Ba2+、Zn2+、硬脂酸镁、淀粉,300倍的糊精、葡萄糖,3倍的咖啡因,两倍的双氯灭痛不产生干扰,对乙酰氨基酚、抗坏血酸对实验产生干扰。
3.5 样品分析
取10片阿莫西林胶囊,去胶囊壳后称重,研细,精密称取样品适量(约相当于阿莫西林10mg)于50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后,移入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准确移取上述溶液0.25mL于25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按实验所述步骤测定其含量,同时进行标准加入回收试验。
3.6 化学发光机理初探
阿莫西林结构式为:
为探讨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氧化阿莫西林产生化学发光机理,我们对比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产物的荧光光谱.阿莫西林的λex为275nm,λex分别为301,460,600nm,其中301,460nm处的峰较强,当阿莫西林被氧化后,当其产物的λex=275nm,λex分别为460和600nm,而301nm处的荧光峰消失,由此可以说明阿莫西林结构中的苯环上的羟基被氧化了,其荧光结构被破坏,荧光消失,而其它荧光结构则没有发生反应。我们初步推断发光可能是因为阿莫西林的氧化产物接受氧化反应产生的能量而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当其再回到基态时而产生发光。
作为光谱抗生素药物的一种,临床上阿莫西林被广泛应用,其又名为羟氨苄青霉素,属β-内酰胺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壁的能力也强。口服后药物分子中的内酰胺基立即水解生成肽键,迅速和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使之失活,切断了菌体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用来建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徑,使细菌细胞迅速成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菌体终于因细胞壁损水份不断渗透而胀裂死亡。
作为阿莫西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阿莫西林制剂的含量的测定方法一直备受关注。阿莫西林是抗生素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其杀菌作用优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现有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吸光光度法、比色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这些方法有的灵敏度低,线性范围窄,有的操作繁琐。
参考文献
[1]黄薇,刘雪静,张莹莹.阿莫西林的荷移光谱测定方法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5(1).
[2]卫洪清,刘二保,周建文,薛君.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理化检验[J].化学分册,2005(2).
[3]刘艳玲,冯爱霞,范冬梅.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的应用进展[J].理化检验[J].化学分册,2005(4).
[4]刘珊珊.阿莫西林及其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文选,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