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随着信息网络化社会的到来,学校、家庭、社区越来越突破时空的界限,逐渐走向一体化。因此,学校教育应实现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和谐统一、有机互补、高度整合。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既是识的过程,也是运用的过程,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所以我们应不断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将识字与社会生活沟通、融合,从而开创识字新天地。
一、观察获形象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因此,“语文课程就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我们就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是一本博大的无字书。生活处处有汉字,只不过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罢了。当你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只要睁眼一看,用心一想,便能学到汉字。学生就会反问你:“哪里啊?没看见!”低年级学生他就是这样,还缺乏到生活中去识字的意识,需要老师引导他们进行观察、认识,引导他们对自然生活、现实世界,甚至是自我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事物的形象是识字的基础,只有当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形象,并与相关的汉字生成了链接,他所认识的汉字才不是抽象的符号,才是具体可感的,才能在脑中扎根。如引导学生:家里有冰箱吗?“冰箱”两个字认识吗?回去认真地看一看它的样子,去摸一摸它的外表,向爸爸妈妈了解一下它的作用,然后叫他们写出来,认一认。这样,看到冰箱的样子,便能想到“冰箱”这两个字,而看到“冰箱”这两个字,也能想到冰箱的样子。课改实验教材率先进行示范,如在“语文园地”中就有引导学生去观察、获取事物形象、认识汉字的内容,如:“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来读给大家听。”“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食品商标呢!”“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很多字呢!”这些内容的安排是对学生观察意识的引导,也是对他们识字方法的引领。事物的形象能缩短文字与事物之间的距离,因此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获取丰富的事物形象,为提高识字能力提供“能量”。把学生引入观察的轨道,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并养成习惯,这是识字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实践强体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能获得属于个人的体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习资源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增加识字底蕴。美国华盛顿一所学校的实验室的横幅上面写道:“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足见实践之重要,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走入生活,让他们充分地动起来,去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读一读,看一看,动一动……学生也正是在调用自己的身体和已有的经验去不断地听取、触摸、记住、分析、比较,认识一个个或近或异的汉字的。丰富的体验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识字资源,是学习新知的根基,可以任意调用为识字所用。
“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之于外,悟之于心。感即实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手触摸,用心分析,获取了事物的形象,这只是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它与汉字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便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让儿童已有的物象和文字符号产生同化作用,生发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在神经上生成一种新的链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摒弃孤立识字的教学行为,创设相关的场景,把学生带入那情境,融入那氛围,从而十分容易地认识汉字。
三、合作变可感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有合作精神。在人类的长河中,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既发展自己,又发展别人。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一个个物象,与汉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作为低年级学生来说,还不能写出来,他就需要找人帮忙,把物象变成具体的文字符号,才能认识相应的字和词语。合作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还可以是家长和朋友……有一天上课,一学生拿着一张字卡告诉老师,他认识了“餐厅”这两个字。老师问他:“你怎么认识的呢?”他便告诉大家:“昨晚到爸爸的单位去,我们是在一个很大的房间里吃的饭,里面摆满了桌子,当时我就问爸爸,这是什么地方啊?爸爸说这是‘餐厅’,回到家,我便叫爸爸写出来,我就认识这两个字了。”如果没有人写出这两个字,学生脑中便只有“餐厅”的形象,而无“餐厅”这两个字符,或许有时见到这两个字也不会将它与自己见到过的“餐厅”联系起来。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
一、观察获形象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因此,“语文课程就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我们就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是一本博大的无字书。生活处处有汉字,只不过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罢了。当你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只要睁眼一看,用心一想,便能学到汉字。学生就会反问你:“哪里啊?没看见!”低年级学生他就是这样,还缺乏到生活中去识字的意识,需要老师引导他们进行观察、认识,引导他们对自然生活、现实世界,甚至是自我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事物的形象是识字的基础,只有当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形象,并与相关的汉字生成了链接,他所认识的汉字才不是抽象的符号,才是具体可感的,才能在脑中扎根。如引导学生:家里有冰箱吗?“冰箱”两个字认识吗?回去认真地看一看它的样子,去摸一摸它的外表,向爸爸妈妈了解一下它的作用,然后叫他们写出来,认一认。这样,看到冰箱的样子,便能想到“冰箱”这两个字,而看到“冰箱”这两个字,也能想到冰箱的样子。课改实验教材率先进行示范,如在“语文园地”中就有引导学生去观察、获取事物形象、认识汉字的内容,如:“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来读给大家听。”“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食品商标呢!”“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很多字呢!”这些内容的安排是对学生观察意识的引导,也是对他们识字方法的引领。事物的形象能缩短文字与事物之间的距离,因此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获取丰富的事物形象,为提高识字能力提供“能量”。把学生引入观察的轨道,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并养成习惯,这是识字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实践强体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能获得属于个人的体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习资源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增加识字底蕴。美国华盛顿一所学校的实验室的横幅上面写道:“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足见实践之重要,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走入生活,让他们充分地动起来,去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读一读,看一看,动一动……学生也正是在调用自己的身体和已有的经验去不断地听取、触摸、记住、分析、比较,认识一个个或近或异的汉字的。丰富的体验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识字资源,是学习新知的根基,可以任意调用为识字所用。
“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之于外,悟之于心。感即实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手触摸,用心分析,获取了事物的形象,这只是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它与汉字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便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让儿童已有的物象和文字符号产生同化作用,生发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在神经上生成一种新的链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摒弃孤立识字的教学行为,创设相关的场景,把学生带入那情境,融入那氛围,从而十分容易地认识汉字。
三、合作变可感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有合作精神。在人类的长河中,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既发展自己,又发展别人。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一个个物象,与汉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作为低年级学生来说,还不能写出来,他就需要找人帮忙,把物象变成具体的文字符号,才能认识相应的字和词语。合作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还可以是家长和朋友……有一天上课,一学生拿着一张字卡告诉老师,他认识了“餐厅”这两个字。老师问他:“你怎么认识的呢?”他便告诉大家:“昨晚到爸爸的单位去,我们是在一个很大的房间里吃的饭,里面摆满了桌子,当时我就问爸爸,这是什么地方啊?爸爸说这是‘餐厅’,回到家,我便叫爸爸写出来,我就认识这两个字了。”如果没有人写出这两个字,学生脑中便只有“餐厅”的形象,而无“餐厅”这两个字符,或许有时见到这两个字也不会将它与自己见到过的“餐厅”联系起来。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