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家认同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不仅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石,而且还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感教育的持续渗透,促进学生国家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民族优越感、自豪感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家认同感教育;渗透;实践研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1]国家认同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成员对所属国家的国家主权、国家制度、政治主张、经济政策、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理想信念等的认可而产生的归属感。国家认同不仅是维系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而且直接关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国家认同包括政治制度认同、经济政策认同、文化传统认同,以及历史认同和语言认同等多方面。培养国家认同感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石。小学语文学科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母语教育的双重任务,而小学生正处于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健全的心理素质以和感知身边事物的关键期。因此,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把握恰当时机,运用多种方式、通过多个渠道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渗透,确保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本文以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为例,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家认同感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渗透国家认同感教育
  人类的语言是具有民族性的,语言的发音也是具有民族性的。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学生学习汉字、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和入门,是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师要在教授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恰当地渗透国家认同感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时认同国家的官方语言发音,让学生在做到准确发音、正确书写的同时,产生对国家语言的认同感。
  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5分钟的微课视频,讲述关于汉语拼音的制定过程,让学生了解汉语拼音的历史、特点和用途等,如此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拼音的重要性,而且提高学生对母语发音的认知,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如图1)。
  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方言,各地方、各民族的方言發音差别很大,汉语拼音的制定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中国人找到了语言发音的归属感。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不仅了解了汉语拼音的制定历史,而且得到了国家认同感教育。
  二、在汉字书写教学中渗透国家认同感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正确掌握语言文字,是体现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志;写好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而这一基本功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小学。”[2]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而成的瑰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随后,秦始皇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统一、简化文字。秦始皇统一和简化汉字,结束了先秦时期中国文字杂乱无章的局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的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不断打开,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让国民对母语的认同感有所淡化,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汉字时不能把握汉字的精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汉字书写教学中要给学生渗透民族归属感和国家认同感教育,要让这种归属感、认同感丰盈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受到崇洋媚外思想的侵蚀,永远保持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心。
  一年级是汉字书写教学的启蒙时期,教师在进行一年级的汉字教学时,不要单纯地教会学生写字,还要给学生讲解汉字书写的精髓: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蕴含天地之势,也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例如,在教写“天”“大”“山”“上” “下”“土”“口”“田”等笔画简单的字时,教师要给学生灌输汉字书写的“方正”之美,强调“横平竖直”的书写理念,渗透“刚正不阿、堂堂正正”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又如,在教“林”“松”“短”“奶”等左右结构的汉字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汉字的结构布局,让他们发现左边偏旁都会写得窄一点,左边偏旁的末笔也故意写得短一点,从而体会中华民族谦让、团结的美德,强化民族认同感。
  在汉字书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点滴机会,在教授学生汉字书写精髓的同时,不断向学生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国家认同感。
  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国家认同感教育
  “文以载道”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文论观,它认为文学作品是思想、道德、文化、历史等的传承载体,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小学语文学科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母语教育的双重重任,教材的内容和教材的编排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们精心挑选、多次审核的,其中有大量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感教育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感教育的渗透。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开篇《我上学了》和 《我是中国人》,就用了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和身穿各少数民族艳丽服饰的小朋友的图片等给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教育,使学生的心灵感受强烈震撼,让学生感知祖国的神圣,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如图2)。   又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课本的第七十四页编排了儿歌《升国旗》。教材选用了少先队员升国旗敬礼的画面和“中国”“国旗”“五星红旗”三个词语引出儿歌《升国旗》,让学生明白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让学生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和敬礼,教会学生热爱国旗,尊敬国旗,强化了国家认同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家认同感教育的素材是很多的,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内容,让学生建立“国家”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观念。
  四、看图说话训练中渗透国家认同感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儿童时期不经过说话训练,真是遗失了一个非常宝贵的钥匙。适时地设计,怎样给予暗示,怎样加以指导达到目的。”[3]这说明了说话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年级的说话训练以看图说话为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国家认同感教育内容的图片、文字,在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适时渗透国家认同感教育,在学生得到说话训练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国家认同感教育得到有力的强化。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我多想去看看》表达了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而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看看天山和雪莲的强烈愿望。透过诗歌真挚的感情,读者感受到小朋友们对首都北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热爱。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课文插图,仿照课文进行说话训练:说说你最想去的地方。通过说话训练,学生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从而使国家认同感得到强化。
  在说话训练中渗透国家认同感的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激發了学生勇敢表达爱国情怀的热情,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的同时,注重国家认同感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为将来成为建设祖国、报效国家的栋梁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3[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摘 要】長久以来诸多学者致力于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期望能使大学英语的学习更生动有趣,并有事半功倍之效。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在青岛黄海学院的教学与实践,尝试将合作学习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希望为本校以及工科类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工科类院校  合作学习教育理念被系统化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诸多国家教学的核心理念与例行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政策对促进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在这方面写过一些东西,在一些场合讲过一些看法。现在以此为主要线索,谈谈这个问题。先谈一个概要,再具体分几个阶段说说。    宏观调控是一个动态的中性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对宏观调控政策,社会上有种种看法,其中不乏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误解,把宏观调控的概念搞得面目全非,需要加以厘清
暮春时节,我和同组的五位老师带领着七十余名学生来到海滨城市青岛,参加了为期六天的科学探索活动。来到中科院的基地,扑进大海的怀抱,同学们的求知欲被彻底激发,探索精神空前高涨。   在拂面的海风和淡淡的轻雾中,我们一行人漫步在青岛老城区,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有着尖尖的屋顶、拱形门窗的教堂,耸立在城市中央,注视着这座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富含现代气息的城市的旧貌新颜;八大关建筑群清幽、典雅,是一个让人
1946年夏天,我从西南联大分配到北京大学政治系念书。当时国民党的力量很强大,在北京大学开展学生运动很困难。一是汪伪时期北平的大学学生,经过北平临时大学甄别后,有一部分分配到复校后的北京大学。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中共地下党和民主青年联盟(简称“民联”)的同学,在日伪时期统治很严,不容许学生公开集会和成立社团,没有搞民主运动的经验。二是北大学生中还有不少青年军,原是一些国民党军队的中下级军官。这些人都没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新目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近三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给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东省中考的命题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强。历史科的命题大力加强了
当我们握住学生的手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了我们是学生的老师;当我们握住了家长的手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了我们是孩子的亲人。  学校的教育就是手牵手的合作,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大峪中学一贯重视家校协作,我们希望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奠基。  手牵手开启人生新征程  开学典礼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件大事,传统意义上来说,典礼都在操场举行,全校师生都要参加,内容上来说无非是领导、校长、学生的讲
一贯制办学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夠有效缓解择校压力,而且可以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从根本上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从2013年开始,海淀区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以“顶层设计、优化布局、统筹资源、整合提升”为工作思路,通过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增加优质资源供给量,缓解“上好学”的突出难题,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2014年4月,
【摘要】网络、虚拟现实、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声、像、光、色并茂的特点把初中音乐教学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音乐教学;有效融合;音乐鉴赏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音乐学科要“通过音乐教育培
专家简介  杨志成,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副研究员。曾任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教师、副校长,北京市原崇文区教委主任、东城区教委主任,北京奥组委奥林匹克教育处处长,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等。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政策、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奥林匹克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前,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经验要坚持,
胡志明主席曾多次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也有过短暂休养和患病治疗。他在北京时,通常下榻西郊新六所,有时也住玉泉山。我在中南海服务科工作了二十多年,前后共有五次参加了对他的招待服务工作。胡志明主席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位非常亲切好客、简朴、随和的邻国首长。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将亲历过的事整理成文,以资纪念。    北戴河“赋闲休养”    1957年夏天,北戴河中央机关休养所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