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藏元明瓷器浅析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倾力兴建的大型皇家宫苑,颐和园秉承了中国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大量汲取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菁华,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被视为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丰碑。或许颐和园风光景致太过美轮美奂和名声卓著,而使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园藏文物的价值多少受到些许遮蔽和掩盖,以至于颐和园园藏文物的绝代风华似乎还未被世人明了。其实颐和园现藏文物近4万件,年代跨越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品种几乎囊括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
  瓷器是颐和园所藏文物中的一大门类,数量近万件,其中国家级文物近7000件,年代由元代至晚清。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年代为清代,但元代与明代瓷器中不乏一些精品,甚至是国宝级文物。本文旨在使读者了解颐和园藏元明瓷器精粹,并对其价值窥见一斑。
  景德镇窑瓷器
  元代,景德镇窑蓬勃发展,使之逐渐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根据《元史》记载,至元十五年(1278年),于景德镇设立由官府掌管的“浮梁瓷局”负责瓷器烧造。明洪武初年,明朝统治者在此基础上,设立专供宫廷用瓷的御窑厂。“浮梁瓷局”和“御窑厂”的建立对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使景德镇瓷器异军突起,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就。
  颐和园藏元、明瓷器,绝大部分为景德镇窑瓷器,来源皆为清官旧藏。颐和园的修建年代有别于故宫,所以这些元明时期瓷器不会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必是专门从紫禁城或其他宫苑调集而来。这些瓷器曾作为颐和园的陈设品,置于宫殿之中,说明清代统治者对于这些美轮美奂的前朝遗物甚为欣赏,视为珍宝。
  元蓝釉白龙纹梅瓶(图一)
  高33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10厘米。口小而平整,唇边外翻,唇口边沿由于釉料稀薄而微微泛青白色。颈细且上窄下宽,成喇叭形,颈部有些许窑伤。肩部丰满浑圆,腹部以下逐渐收敛,接近底足处微微外撇,器身有两处明显的接胎痕迹。胎体厚重坚硬,底足内凹呈宽圈足,胎质异常细腻平滑,似传世过程中经过人为的修饰打磨。
  梅瓶腹部刻划一条白色蛟龙飞舞其上,四肢奋力舞动追赶一颗游动的火焰宝珠,俗称“赶珠龙纹”。纹饰具有元代龙纹的典型特征,龙首小并微微上仰,张口吐舌,露出利齿。鼻似如意头,下颚飘逸一缕长髯,双角微微后翘。蓝釉点饰的龙眼,怒目穹张,炯炯有神。龙颈曲折细长,一绺长鬃翻飞舞动。龙身纤细修长,刚健彪悍。背鳍呈锯齿状,龙尾似火焰,龙鳞细密,层次分明,肘毛精细卷曲,随风飞扬。龙为三爪,四肢前后伸展,给人一种“昂首举爪、邀游在天”的感觉。
  蓝釉白花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创烧品种,传世非常稀少,目前所知此类梅瓶仅存世三件,另外两件分别收藏于法国吉美艺术馆(图二)和扬州博物馆(图三)。
  元青白釉划花凤纹玉壶春瓶(图四)
  高30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9.6厘米。瓶撇口,细颈,溜肩,垂腹,圈足微侈。通体施白釉,颈部饰有弦纹,腹部刻划凤纹,间隙中饰云朵,腹下刻莲瓣纹。整体线条刻划流畅,技法娴熟,形象栩栩如生。
  蒙古族统治的元代崇尚白色,但元代初期景德镇并未烧造出成熟的白釉瓷器,而是秉承宋代的烧造技术烧制青白瓷。其釉色青中有白,白中闪青。元人蒋祈在《陶记》中记述:“景德镇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这是作者对青白釉瓷器的高度概括和赞美。随着釉料配方发展,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窑工创烧了一种釉色呈卵壳色泽的白釉瓷器,青白釉瓷器逐渐被其取代。
  此器釉色白中微微泛有淡青色,色泽不如典型卵白釉瓷器凝重浑厚,但比常见青白釉瓷器釉色洁白纯正,应为晚期青白釉制品,或青白釉至卵白釉过渡时期的产品。
  明洪武釉里红
  牡丹缠枝花卉纹折沿盘(图五)
  口径45.5厘米,底径26.4厘米。盘撇口,折沿,弧壁,浅腹,平底,圈足。通体釉里红装饰,折沿处饰卷草纹,内壁为缠枝莲纹,内底为折枝牡丹纹,外壁饰缠枝菊纹和莲瓣纹。沙底,细腻无釉,泛浓重火石红。整体盘形稍有变形,釉里红发色不够鲜艳,色泽呈暗褐色。
  此类盘形制为洪武官窑典型器,除釉里红外,尚有青花品种,但从传世品数量来看,釉里红居多。总体风格上承元代大气磅礴之风,更显古朴粗犷、气势雄浑的特点。如此巨硕的大盘烧造难度很大,存在瑕疵在所难免,尤其是在此前经历战乱刚刚恢复生产的明代初年,因此即便是进贡宫廷的合格产品中,也往往出现器型不规整、呈色不够艳丽的现象。
  关于此类洪武大盘的制作用途,有学者曾认为其是像元代大盘一样,为迎合阿拉伯民族的饮食习惯,跟与中东伊斯兰地区的贸易来往有关。但是,明初的对外往来并未像元代时那样繁荣,由御窑厂烧造贸易商品似乎很难说通,同时这种大盘更多的收藏于两岸故宫;相反,收藏元代贸易瓷较多的土耳其和伊朗这种藏品并不多。所以笔者认为,洪武大盘应该还是宫廷用瓷,其用途可能与宫廷祭祀等活动有关。
  明永乐青花
  缠枝莲瓜果纹梅瓶(图六)
  高31.3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12厘米。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敛腹向底足处略侈,浅圈足,细沙底。通体纹饰分为三层,肩部绘桃、石榴、荔枝、枇杷四季瓜果,腹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折枝牡丹纹,其间以双弦纹相隔。此器青花色彩浓艳,纹饰疏朗秀丽,内容丰富,主题突出,详略得当,笔意自然,造型饱满、挺拔、庄重,充分体现了永乐时期秀美的时代风格,是永乐青花代表之作。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梅瓶(图七)
  高25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10厘米。小口微侈,圆唇,短颈,丰肩,腹下渐收,近底部略外撇,圈足极浅。通体青花装饰,肩部一周饰忍冬纹,腹部绘缠枝莲花及花蕾,并加饰蓼花,足胫部为六组折枝莲纹,各纹饰带均以双弦纹间隔。底部无釉,胎质洁白细腻。此器造型隽秀,釉质肥润。青花色泽蓝翠,有深褐色锈斑,色调清雅明朗,纹饰描绘盘曲迂回,潇洒自然,线条舒展柔美,风格鲜明地体现了永乐瓷器的艺术特点。
  明永乐白釉暗花
  缠枝莲纹梅瓶(图八)
  高25厘米,口径4.2厘米,底径10厘米。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至胫部微撇,矮宽圈足。通体饰白釉。外壁釉下细线刻划纹饰三组,以双弦纹相隔:肩部饰卷草纹;腹部饰缠枝莲纹,莲花或盛开或含苞欲放,枝蔓上结有莲蓬,胫部饰折枝莲花六朵。
  永乐自釉瓷器釉质洁白纯净,温润晶莹,有细腻甜美之感,故有“甜白”之称。明代黄一正撰《事物绀珠》中记:“永乐、宣德二窑内府烧造,以鬃眼甜白为常。”此瓶造型丰满,胎薄体轻,釉质光洁无暇,足内露胎处可见胎质也是细腻如脂,纹饰纤细,线条流畅,为永乐甜白釉珍品。
  明宣德青花阿拉伯文器座(图九)   高17厘米,上口径17.2厘米,下口径17厘米。器身中空无底,呈圆筒状,腹部中间接胎处起有凸棱,上、下口部均外折成宽沿,下部宽沿内有一圈无釉涩胎,系烧造时留下的垫烧痕迹。通体青花装饰,上口内沿及下口外沿均饰以菊瓣纹,上口外沿绘有极具异域风情的朵花纹饰;筒身纹饰分为三层,上、下层为圆形开光内绘缠枝花卉,以及在卷草纹地上书写阿拉伯文;中间凸棱饰以仰覆变形莲瓣纹。
  此器造型奇特,系摹仿中东阿拉伯地区黄铜器座(图十)烧制。清代乾隆皇帝称此器为“无当尊”,并曾于乾隆壬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甲午(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两次题诗吟咏,名曰《咏宣德窑无当尊》。
  《咏宣德窑无当尊》其一:
  官汝之次称宣成,世代愈降制愈精。轮辂拙巧递变更,欲返其初嗟孰能。是器本拟尊罍瓶,胡为无当水难盛。抑别具义得试评,堂公对昭侯曾。贼者瓦卮贵玉瑛,注浆漏或不可乘。则用瓦矣玉在屏,三复絮矩将毋惊。瓷无款识留标名。中舍铜胆生绿青。底书宣德贻大明,相依表里如弟兄。阅数百岁犹联并,神物守之语信诚。可以贮水赞群英,掞辞绎义静六情。
  在此诗题记中乾隆作了说明:“制与商父乙尊颇同,而两端皆坦似橐盘,略如《遵生八笺》所云座墩花囊者。其中孔无底,则又未尽合,因以韩非语名之,而系以诗。”
  从诗中题记可知,乾隆皇帝是根据韩非的话语将其命名为“无当尊”。《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虽有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此处“当”应解释为“底”,“无当”即“无底”,以“无当尊”命名此器座,与器物本身形制十分贴切。此名称沿用至今,常被称为“无挡尊”或“无档尊”,应属讹误,是不确切的。
  《咏宣德窑无当尊》其二:
  一窑成器必不少,其式相同应亦多。铜胆置之诗咏彼(内府旧有宣窑,俗所谓杖鼓尊者颇多,后得一尊,其中铜胆底镌宣德年字,因名之日无当,而系以诗,此尊正与同制。而无胆为之置,然铜胆岂可每尊随而有之),瓷尊肖也例从他两端皆坦云为簇,中孔为穿月作窠景泰兼资识宣德(宣德铜胆既不可多得,因用景泰珐琅法为胆代之,以慎无当之诮),韩非诚语义无磨。
  从诗文中原注可知,当年宫里有一件带宣德年款铜胆的“无当尊”,这也引出一个问题,就是此青花器座的断代。当前多数学者以及收藏机构的出版物上,都将“无当尊”的年代断为永乐。永、宣无款瓷器的断代确实是个难题,目前往往将此时期无款的制品定为永乐。
  从景德镇明代御窑厂发掘情况看,发现有永乐时期的白釉“无当尊”,但仅以此为据似乎缺乏说服力,这只能证明此器形创烧于永乐,而不管是永乐还是宣德时期的遗址,都未发现青花器,所以从考古角度无法确定其准确年代。而从史料来看,乾隆在其御制诗中明确称其为“宣德窑”,而且也证实宫中确曾有一件配宣德款铜胆的器物,那么笔者认为,在无更多有利证据的情况下,更应沿用古称,将其定为宣德更为稳妥。
  此器座从造型到纹饰,都十分明显地受外来元素的影响,是明代中国与伊斯兰地区文化交流的有力实物依据。乾隆御制诗中说此器在清代宫廷中用以插花,而关于它的实际用途,目前还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盘座,也有学者认为是烛台座,这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虽然乾隆认为“一窑成器必不少,其式相同应亦多”,但同类器物传世稀少,除颐和园这件外,已知仅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及大英博物馆各收藏一件。
  明正统青花云龙纹缸(图十一)
  高37厘米,口径94厘米,为目前已知明代龙缸中口径最大者。缸口厚,唇口外翻呈宽平折沿,浅腹,腹下逐渐内敛,粗沙底,无款识。缸身绘云龙纹,纹饰具有明早期龙纹的特征,龙首上仰,双目穹张,鼻似猪鼻,双角似鹿,须发浓密飘逸,龙爪刚劲有力,身披片状鳞甲。龙纹间绘“壬”字形云,与龙相配,表现出穿云舞动、驾云疾驰的威武形象。
  从出土与传世品看,明代仪宣德、正统、嘉靖、隆庆及万历几朝烧造有龙缸。此缸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专家鉴定时,被定为嘉靖时期,但对比嘉靖龙缸(图十二),二者在青花用料与龙纹画法上都有明显差异,可以确定其非明晚期制品。
  颐和园藏龙缸青花发色鲜艳,没有明显的“晕散”现象,但在笔触较重处,有铁锈斑堆积,这种现象复合宣德晚期至正统时期青花特点,系采用进口“苏泥勃青”与国产青料混合使用所产生的效果。景德镇明代御窑厂出土有宣德青花海水应龙纹缸(图十三),证明宣德时期既有此缸形,但宣德龙缸的口沿上写有款识。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无款明早期龙纹缸(图十四),经与景德镇出土品对比,证实为明代正统时期制品。颐和园藏龙缸上所绘龙纹,除些许细节处与上海博物馆藏品有甚微差异外,大体风格基本一致。
  据《明实录·英宗实录》载,“正统九年(1444年)五月庚戌,江西饶州府造青龙白地花缸瑕璺不堪,太监王振言于上,遣锦农卫指挥杖其督官,仍敕内官齐样赴饶州更造”。从上海博物馆藏龙缸看,由于窑温不够,青花发色灰暗,器身釉面开片很多,瓷胎生烧,且局部有不少脱釉、缩釉现象,与《明实录》中记载“瑕璺不堪”情况吻合。而颐和园藏龙缸发色浓艳,釉面莹润,胎质紧密。在此不妨大胆猜测,此缸为“赴饶州更造”后的精美产品。
  明正德黄釉青花
  折枝花果纹盘(图十五)
  口径29.5厘米,底径18.7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器内外均以黄釉为地绘制青花图案,内底为折枝石榴花纹,内壁一周依次绘柿子、硕桃、荔枝和枇杷四种折枝瑞果纹,外壁绘四组折枝莲纹。外底圈足内书“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
  此盘所绘图案吉祥,寓有子孙昌盛、连绵不断之意,纹饰排列别致,极富装饰效果,色调搭配协调,黄釉浓艳鲜亮,青花淡雅宁静,令人赏心悦目,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黄釉青花装饰技法始见于宣德,其法为先高温烧成青花瓷,再于间隙白地处填施黄釉,入窑低温烧制而成。此后各朝均承袭烧制,造型、纹饰形成几种固有的式样,弘治、正德时期此类瓷器烧造量较大。正德黄釉青花盘较之前朝作品,所施黄釉显深厚,青花色泽淡雅。
  明嘉靖青花红彩
  海水龙纹碗(图十六)
  高16.3厘米,口径37.8厘米,底径16.2厘米。碗撇口,深腹,弧壁,圈足。内底绘青花海水红彩戏珠龙纹;外壁绘红彩二龙戏珠纹四组,其间以青花“丁”字云纹间隔,龙纹下绘青花海水纹一周;海水纹下衬如意头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
  此碗器型硕大,似不是宫廷日常生活所用膳食器,而是祭祀活动用器。所绘纹饰虽略显粗率,但更显稚拙之美,汹涌澎湃的海水泛起朵朵波涛,九条形态各异的蛟龙出海,飞舞其间,威猛雄健,大有叱咤风云之势。   青花红彩技法始于宣德时期,明代晚期瓷器常见此装饰形式,在沉稳含蓄的青花的衬托下,红彩愈显鲜艳夺目,二者相映,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明嘉靖霁蓝釉盘(图十七)
  口径49厘米,底径30.5厘米。撇口,浅弧壁,平窄圈足。外底无釉,有塌底现象,漏胎处泛“火石红”,拉坯时留下的旋坯弦纹痕迹明显,并伴有“跳刀痕”。盘身通体饰蓝釉,釉面薄厚不均,有垂釉、积釉等现象。
  嘉靖时期大型器物烧造增多,一方面反映出陶瓷成型工艺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与嘉靖皇帝笃信道教,时常需要各种祭祀器具有关,嘉靖大盘即是祭器中的典型器物。
  明万历折枝莲纹出戟觚(图十八)
  高27.5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11.5厘米。器口外侈,呈喇叭状,长颈至腹部隆起,呈鼓腹,束腰,足胫外撇。腹部和足胫两侧各饰一对对称的鳍状出戟。器身通体以青花为饰,绘折枝莲纹,纹饰具有层次感,以双弦纹相隔。绘画技法以线条勾勒图案轮廓,再大片涂抹着色,着色不甚精细,多数晕出轮廓线外。青花发色蓝中泛灰,为典型万历中晚期青花色调。整体风格端庄肃穆,集雄浑、古朴于一身。
  明万历五彩
  异兽纹葵瓣式觚(图十九)
  高61.5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15.2厘米。觚为葵瓣式,器身出八棱,葵花撇口,长颈中部有凸起,鼓腹,足胫外撇,近足处内敛,高圈足。口沿下青花双方框内自右而左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通身以青花五彩绘九层纹饰,颈部自上而下为花蝶洞石、双龙赶珠、灵芝杂宝,回纹;腹部绘苍松、异兽;腹下绘折枝花卉;足胫处绘异兽、云朵、花卉纹等。
  万历五彩瓷器是明代彩瓷中的名贵品种,此觚造型新颖别致,纹饰繁复,层次鲜明,施彩艳丽,尽显万历五彩瓷器“龙风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务尽华丽”的艺术风格。
  明万历蓝釉堆白
  菊花纹梅瓶(图二十)
  高29.9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9.3厘米。洗口,束颈,溜肩,敛腹,腹下渐收,矮圈足,釉底,无款。瓶通体施蓝釉,蓝釉地上堆塑盆景菊花纹饰,纹饰施白釉。该瓶造型优美雅致,胎质细腻坚实,釉色优美,明晰的白色纹饰与庄重的蓝色釉地对比鲜明,十分醒目,给人以洒脱简洁、疏而不空的视觉效果。
  龙泉窑瓷器
  龙泉窑是一个庞大窑系的统称,窑址分布在浙江省境内,古时也称“处州窑”,以烧造青瓷而享有盛名,其创烧于三国两晋,发展于北宋时期,南宋至元代达到鼎盛,明代早期亦有烧造,明代中期以后逐渐被景德镇窑赶超,清代衰落。
  颐和园藏龙泉窑瓷器数量很少,但质量甚高,想必与其当年是皇家珍藏密不可分。这其中既有属元代豪迈奔放的作品,也有图案布局缜密、纹饰严谨、造型规矩,在各方面“模仿”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制品的所谓“明代处州龙泉官窑”产品。
  元龙泉窑划花
  牡丹纹凤尾瓶(图二十一)
  高55.1厘米,口径24厘米,足径14.9厘米。喇叭状撇口,长颈,溜肩,敛腹,足略侈。颈部密布弦纹,腹部刻划缠枝牡丹纹,下腹雕莲瓣纹,器身可见接胎痕迹。足圈斜削,无釉,露胎处呈褐色,似在烧制前刷有泥浆。整体纹饰简约,线条粗犷不拘谨,釉色粉青,釉质肥润,色泽清雅,胎体厚重,造型浑厚硕大。
  长颈撇口瓶在元代极为盛行,后人称之为“凤尾瓶”或“凤尾尊”,以体型高大为尚。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一件龙泉窑凤尾瓶,于瓶口内沿铭文记:“括苍剑川琉山嵩安社,居奉三宝弟子张进成,烧造大花瓶一双,舍人觉林院大法堂佛前永充供养,祈福保安,家门吉庆者。泰定四年丁卯岁仲秋吉日谨题。”以此可知此类大瓶为坛庙或厅堂常见的陈设器。
  明龙泉窑划花
  斜格纹灯笼瓶(图二十二)
  高32.8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9.3厘米。此器上下窄细,中腹等宽,形似灯笼,故名灯笼瓶。小口出唇,唇下另起等宽凸弦棱一道。短颈,斜肩,长腹,足胫部短瘦,腹部中段略鼓。圈足斜削,无釉,呈暗褐色。外壁以划花技法装饰,预部一周划不甚规则的竖线,肩部划圆卷云纹,腹部饰菱形斜格锦纹,各锦纹内均饰卷云纹,足胫部饰竖直线纹。整体纹饰疏朗,划花手法随意洒脱。全器釉色青翠,釉质厚薄不均,器身有冰裂开片。
  所谓“明代处州龙泉官窑”瓷器,是指一批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莹润、器型庞大,在造型、纹饰上与景德镇明代御窑厂生产的宫廷用瓷近似,而又与一般龙泉窑出品的普通民用产品存在些许不同的瓷器。但这批瓷器到底是官窑产品,还是民窑依据宫廷要求生产的贡瓷,目前还存有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明清瓷器研究专家康蕊君(Regina Krahl)女士在研究土耳其托普卡比宫收藏的龙泉窑瓷器时,就曾留意到这批与众不同的产品。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收藏的清官旧藏中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龙泉窑产品,而一些明代墓葬也出土过这种瓷器。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发现烧造这类产品的窑址,在客观上影响了人们对于这批瓷器的认识,以至一段时期内在断代上将这部分瓷器定为元代制品。直刮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联合对人窑枫洞岩窑址进行发掘,找到了一系列明代烧造宫廷用瓷的实物依据,经过与两岸故宫传世品对比,明确了之前被误认为是元代的产品应为明初制品,从而使龙泉窑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明代龙泉窑的瓷器供官方。使用。这在明代文献史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明会典》中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据此,说明处州在明初确曾承担过宫廷的生产任务,而且是根据朝廷定发的式样,按要求烧造。而这也解释了为何这批龙泉窑瓷器在造型和纹饰上与同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产品如出一辙。
  颐和园有两件清宫旧藏的这类明初龙泉窑瓷器,与明初景德镇御窑厂产品从造型到纹饰都非常相似,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这类瓷器的确与宫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明龙泉窑划花庭院芭蕉纹
  玉壶春瓶(图二十三)
  高32.8厘米,口径9.7厘米,底径11.2厘米。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器身以划花为饰,纹饰层次分明。颈部以弦纹分割饰蕉叶纹,回纹、锦纹各一周;腹部纹饰以庭院为景,于湖石、栏杆内植芭蕉树;下腹部饰莲瓣纹;足圈外壁饰灵芝云纹。通体釉色翠绿莹亮,釉层均匀,釉面温润如玉。其腹部主体纹饰描绘的是南国的庭院景致,挺拔俊秀的太湖石矗立在庭院之中,围栏内外宽大肥硕的芭蕉叶片生机盎然,整幅画面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南国景象,寓以高雅清玄之意。
  此瓶造型挺拔优美,器型、纹饰与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洪武玉壶春瓶(图二十四)极为相似。
  明龙泉窑划花
  桂花纹梅瓶(图二十五)
  高38.9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12厘米。瓶唇口,短直颈,宽圆肩,敛腹自肩以下斜收,近底端微侈。圈足无釉,足墙斜削。外壁以划花技法装饰,颈部饰卷草纹,肩部为不规则多边锦格相接;腹部主体纹饰为桂花树,树的主干斜出,枝叶向周围延伸生长,布满器身,长叶间密开花簇,叶脉刻划仔细;足颈处饰缠枝花卉。全器造型端庄匀称,纹饰疏密有致,划刻清晰周详,施釉肥厚均匀,胎体厚重,色泽清透。桂花纹饰具有富贵长寿的吉祥寓意,在景德镇御窑厂也曾出土过桂花图案的残片标本。但明初龙泉窑梅瓶在造型上与景德镇同时期梅瓶相比,显得更加秀丽一些,腹部以下收束的曲线更加明显。
  由于一些历史上的原因,如今颐和园收藏的元明瓷器数量不多,且时代上不够连贯,在品种上亦不够丰富,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其质量精湛的特点,其中一些藏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具备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红绿彩瓷器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上彩绘品种,主要流行和兴盛于金代中晚期。金代中晚期宗教信仰题材的红绿彩瓷塑像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可極大地丰富佛道两教艺术史和社会文化史的学术研究。  布袋弥勒塑像是金代红绿彩瓷中極具特色且最能代表当时工艺水平的瓷塑产品之一。根据目前发表的资料,大概有五尊布袋弥勒红绿彩瓷塑。布袋弥勒塑像系由晚唐五代时布袋和尚契此的传说故事演变而来,佛教将其宣扬为兜
期刊
白瓷,是我国继青白瓷后广泛流行的又一个重要瓷种。自唐代起,历代白瓷都有名品涌现:唐代的邢窑,人称“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宋代定窑,被列为“五大名窑”之首,元代尚白,出了个的著名枢府瓷,名曰“卵白瓷”,明代永乐时期的“甜白瓷”更是受到皇家的青睐。德化窑烧制白瓷的历史也十分悠久,考古资料证实,德化碗坪仑古窑址下层的时代为北宋,出土的器物均为白瓷,然而真正使德化窑产品闻名世界的还是明代的著名白瓷品种——象
期刊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里的历史文化与中原古代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骨肉联系。历史上的肃慎、东胡,扶余、沃沮、鲜卑、高句丽、韎羯、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洲等许多兄弟民族,既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  辽金时期的遗迹遗物遍及吉林全省。在中部平原和西部草原的上百座城址,几乎全部兴建于辽代。城址中出土有大景铁制农业生产工具、手工业工具、马具和生活用具
期刊
纽约、伦敦、巴黎、中国香港以及内地几大市场在赛克勒、玛丽与庄智博夫妇、仇大雄家族、侣明室、董桥、张信哲等等中外著名私人收藏专拍的带领下,2011年各类工艺品市场地位持续上升,青铜器、古玉、佛像、鼻烟壶、犀角、象牙、家具、织绣、文房等等门类的工艺品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些著名的收藏专拍不仅表现出了极强的增值回报力,更从文化层面体现出了古代工艺品专题收藏的趣味和魅力,还原了收藏的旨趣。  特别
期刊
1933年,任职于一家在华煤业合资机构——中福公司的英国人史瓦洛(R.W.Swallow)、瑞典人卡尔贝克(Orvar Karlbeck)在豫西北地区的一处窑址进行挖宝式发掘。这处窑址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境内,他们称之为焦作窑。1943年,卡尔贝克发表了调查报告,其中称古窑址位于离焦作镇北部约四里的“Potter's Valley”(瓷谷)。当年他们挖掘所得的陶瓷资料标本后分别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和
期刊
唐宋时期盛行窑以州为名,汝窑因位于北宋时期的汝州故名。汝窑作为中国陶瓷史上最负盛名的瓷窑之一,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明清文献中所谓“汝、官、哥、定、钧”宋代五大名窑,往往把汝窑排在第一位,即把汝窑列于名窑之首。清代乾隆皇帝曾在16处名窑瓷器上的题诗计183首,其中汝窑瓷器有15首以上,反映出明清时期从皇帝到士大夫对汝窑的喜爱。  汝窑由于为宫廷烧制御用瓷的时间较短,故传世瓷器不多,南宋时即有“近
期刊
香港佳士得中国书画继2012年秋季拍卖创下斐然佳绩后,2013年春季拍卖再度推出多幅近现代大师与古代书画名家的珍罕作品,其中,以罗桂祥博士收藏的书画作品尤为令人瞩目。  罗桂祥博士于1937年创立维他奶饮品事业,并热爱收藏中国艺术品,尽显其渊博学养与鉴藏眼光。1995年他将收藏赠予香港公园茶具文物馆。是次,佳士得春季拍卖会将呈献150多幅罗桂祥博士收藏的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书画精选,包括齐白石、徐悲鸿
期刊
酒类拍卖在外国属奢侈品之列,但在中国,却具大众投资的性质。2011年,中国内地的酒类拍卖跃上新台阶,成交额7.24亿元以上。红酒:中国特色的重品牌轻年份  喝过拉菲吗?拉菲到底是什么味道?“带有一丝黑莓的余味”,这样的品酒术语是不是曾经让你感到困惑?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对黑莓的味道亦很陌生。  英国《金融时报》葡萄酒评论家简希丝·罗宾逊(Jancis Robinson)如此评论拉菲的味道:“尝起来非常
期刊
千百年来,工匠们藉(象)牙、(犀)角的特质,创造出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成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重要组成。如今,牙角制品是艺术品拍卖的弄潮儿。  然而,2011年岁末的一次撤拍,让犀角象牙雕刻拍卖充满了变数。  延续强势的犀角雕刻  香港佳士得2010年春拍“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Ⅱ)”专场是犀角雕刻拍卖的里程碑,迄今,拍卖成交价的前三甲仍为该专场所出。其后,犀角雕刻制品一路走高,直到2011年1
期刊
香港苏富比将于3月31日至4月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2012春季拍卖会,呈献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当代亚洲艺术、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珠宝、珍贵名表及洋酒等逾2900件珍品,总估价逾18亿港币。  部分拍品将于3月在雅加达(2~3日)、上海(7~8日)、北京(10~11日)、成都(13~14日)、新加坡(17~18日)、曼谷(20~21日)及台北(24~25日)巡回展览,而
期刊